地下室新旧交接混凝土防水构件及其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24561565发布日期:2021-04-06 12:10阅读:1417来源:国知局
地下室新旧交接混凝土防水构件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室新旧交接混凝土防水构件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旧建筑改造起源于20世纪的德国。欧洲的工业革命,给城市留下了许多旧建筑,这些旧建筑通过改造可以赋予其新的生命,可以有效的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增强城市发展历史的厚重感。长期以来,我国大量建筑受到城市功能改变,产业结构布局调整的影响,常常处于闲置、自然衰退的消极状态。如不幸遇到新一轮规划建设,则被大刀阔斧的夷为平地。然而近年来,由于受欧美国家对旧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启发,国内从事建筑工作的人员也开始关注此方面课题,旧建筑也逐渐改变其悲惨命运。对旧建筑的改建扩建再利用,达到对空间的划分、延伸、连接、开放等等,从而塑造出丰富的空间形态,赋予建筑丰富的精神和文化内涵。

目前,旧建筑改造工程中,对既有现浇结构建筑地下室加层及局部补桩改造关键技术研究发现,地下室加层存在新旧混凝土交接面处,易产生裂缝,防水性能存在较大隐患,如何对地下室底板结构新旧混凝土接缝处理节点优化,并提出新的结构建筑,提高对地下室加层的防水保护,尽快攻克地下室底板结构新旧混凝土接缝防水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化地下室底板新旧混凝土层接缝结构,保证新旧混凝土层连接牢固,防水效果好,提高对地下室加层的防水保护的地下室新旧交接混凝土防水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室新旧交接混凝土防水构件,包括地下室底板和用于新混凝土灌浆的注浆管,所述地下室底板包括旧混凝土层、新混凝土层和用于连接锚固新旧混凝土层的钢筋架,所述钢筋架包括上层钢筋架和下层钢筋架,所述旧混凝土层通过企口与新混凝土层相连接,所述旧混凝土层与新混凝土层之间于企口表面涂刷有界面剂,所述地下室底板于企口处沿企口的水平方向延伸设置有止水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企口在竖直方向的截面呈迷宫型,所述企口沿竖直方向依次连接有第一竖直面、横直面、第二竖直面和倾斜面,所述横直面与所述倾斜面处于同一竖直方向上,所述止水带设置于横直面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止水带为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地下室底板的上端面上铺设有疏水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地下室底板的上端面设置有用于遮盖企口起始处的环氧砂浆罩面,所述环氧砂浆罩面密封铺设在所述疏水板与地下室底板上端面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新混凝土层为自防水混凝土层。

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创新的地下室底板交接做法,分别依次通过连接结构的五道措施和建筑结构的两道措施,五道连接结构措施分别是:首先,新旧混凝土层之间采用企口相连接,增加连接面积,企口连接更加紧密,连接更加牢固,提高密封性能;其次,在企口表面涂刷界面剂,使得新旧混凝土层之间的界面在界面剂的处理后,提高新混凝土层与旧混凝土层界面的黏结力,新混凝土层和旧混凝土层的结合的更加好,防止企口表面(连接界面)出现裂缝;然后,在企口表面的横直面处铺设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将止水带铺设在横直面,一方面能够在企口表面(连接界面)增加一道防水措施,提高防水效果,另一方面,横直面方便止水带的铺设,降低工程操作难度,并且保证止水带铺设平整,防止止水带铺设时出现缝隙;再次,在灌浆操作前,提前预制好自防水混凝土浆,保证新混凝土自身的防水性;最后,新混凝土通过注浆管向浇筑模具内灌浆,注浆管的注浆口可对应设置在企口倾斜面的下方,以逐渐远离企口表面的方式呈倾斜状进行灌浆操作,这样可保证注入的混凝土充分填充,尤其是企口倾斜面的位置,保证在企口表面新旧混凝土层充分连接,防止出现缝隙。两道建筑结构措施分别是:首先,在地下室底板的上端面铺设有用于遮盖企口起始处的环氧砂浆罩面,环氧砂浆罩面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能,防止水流进入到企口内;然后,在环氧砂浆罩面上铺设一层疏水板,疏水板能够有效地将大流量的水流排开,以防止水流的堆积,从而防止大流量的水流破坏防水结构。

本发明采用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⑴、准备工具——新混凝土浇筑模具、注桨管和金刚石绳锯机,然后对旧混凝土表面进行清理工作;

⑵、通过使用金刚石绳锯机以静力切割方式对旧混凝土进行切割操作,依次切割形成第一竖直面、横直面、第二竖直面和倾斜面,保证横直面与倾斜面处于同一竖直方向上,使得形成企口表面并保证该企口表面光滑平整,需要注意的是对旧混凝土层切割过程中保留旧混凝土层中的钢筋架,钢筋架包括上层钢筋架和下层钢筋架;

⑶、将新混凝土浇筑模具对应设置在企口表面处,使得其与企口表面形成无缝连接,旧混凝土层中的钢筋架随之延伸至新混凝土浇筑模具内,在下层钢筋架中根据新混凝土下端面的形状对下层钢筋架中的钢筋进行适当弯折,并在新混凝土浇筑模具中插设与钢筋弯折段交叉的新钢筋以共同构成下层钢筋架,保证对新混凝土层具有特殊下端面的结构进行支撑;

⑷、在企口表面处预刷一层界面剂;

⑸、在涂覆有界面剂的企口表面上,于企口表面的横直面预埋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

⑹、通过注浆管向新混凝土浇筑模具内浇筑自防水混凝土,并经过凝固后得到新混凝土层,新混凝土层与旧混凝土层通过企口相连接形成新的地下室底板;

⑺、在地下室底板的铺设一层疏水板,疏水板采用高强塑料制备而成,疏水板的高度在35mm;

作为本施工方法的进一步设置,在步骤⑺铺设疏水板之前,于企口起始处遮盖一环氧砂浆罩面层并起到密封防水作用,并且在后续铺设的疏水板下端面开设有将环氧砂浆罩面层包覆的凹槽,并于环氧砂浆罩面与疏水板下端面的凹槽之间通过防水胶密封连接。

本发明采用的施工方法,以企口连接方式为基础,通过静力切割方式对旧混凝土层进行企口切割,企口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连接有第一竖直面、横直面、第二竖直面和倾斜面,切割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减少企口表面加工时间,且企口连接又提高连接的密封性,然后,配合界面剂提高新混凝土层与旧混凝土层界面的黏结力,企口设置横直面方便后续止水带的铺设,且还能够保证止水带铺设均匀平整。此外,还可通过疏水板的疏水作用,以及环氧砂浆面罩的挡水作用同时铺盖在企口起始处的上端,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能,结合不同的建筑结构,以起到更好的防水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新旧交接做法的地下室底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如图1所示,一种地下室新旧交接混凝土防水构件,包括地下室底板1和用于新混凝土灌浆的注浆管2,所述地下室底板1包括旧混凝土层11、新混凝土层12和用于连接锚固新旧混凝土层11的钢筋架3,所述新混凝土层12为自防水混凝土层,所述钢筋架3包括上层钢筋架31和下层钢筋架32,所述旧混凝土层11通过企口4与新混凝土层12相连接,所述旧混凝土层11与新混凝土层12之间于企口4表面涂刷有界面剂5,所述地下室底板1于企口4处沿企口4的水平方向延伸设置有止水带6。所述止水带6为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企口4在竖直方向的截面呈迷宫型,所述企口4沿竖直方向依次连接有第一竖直面41、横直面42、第二竖直面43和倾斜面44,所述横直面42与所述倾斜面44处于同一竖直方向上,所述止水带6设置于横直面42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地下室底板1的上端面上铺设有疏水板7。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地下室底板1的上端面设置有用于遮盖企口4起始处的环氧砂浆罩面8,所述环氧砂浆罩面8密封铺设在所述疏水板7与地下室底板1上端面之间。

一种地下室新旧交接混凝土防水构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⑴、准备工具——新混凝土浇筑模具、注桨管和金刚石绳锯机,然后对旧混凝土表面进行清理工作;

⑵、通过使用金刚石绳锯机以静力切割方式对旧混凝土进行切割操作,依次切割形成第一竖直面41、横直面42、第二竖直面43和倾斜面44,保证横直面42与倾斜面44处于同一竖直方向上,使得形成企口4表面并保证该企口4表面光滑平整,需要注意的是对旧混凝土层11切割过程中保留旧混凝土层11中的钢筋架3,钢筋架3包括上层钢筋架31和下层钢筋架32;

⑶、将新混凝土浇筑模具对应设置在企口4表面处,使得其与企口4表面形成无缝连接,旧混凝土层11中的钢筋架3随之延伸至新混凝土浇筑模具内,在下层钢筋架32中根据新混凝土下端面的形状对下层钢筋架32中的钢筋进行适当弯折,并在新混凝土浇筑模具中插设与钢筋弯折段交叉的新钢筋以共同构成下层钢筋架32,保证对新混凝土层12具有特殊下端面的结构进行支撑;

⑷、在企口4表面处预刷一层界面剂5;

⑸、在涂覆有界面剂5的企口4表面上,于企口4表面的横直面42预埋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6;

⑹、通过注浆管2向新混凝土浇筑模具内浇筑自防水混凝土,并经过凝固后得到新混凝土层12,新混凝土层12与旧混凝土层11通过企口4相连接形成新的地下室底板1;

⑺、在地下室底板1的铺设一层疏水板7,疏水板7采用高强塑料制备而成,疏水板7的高度在35mm;

本施工方法的进一步设置,在步骤⑺铺设疏水板7之前,于企口4起始处遮盖一环氧砂浆罩面8层并起到密封防水作用,并且在后续铺设的疏水板7下端面开设有将环氧砂浆罩面8层包覆的凹槽71,并于环氧砂浆罩面8与疏水板7下端面的凹槽之间通过防水胶密封连接。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发明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发明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