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混凝土管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87087发布日期:2020-11-03 23:51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混凝土管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廊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预制混凝土管廊。



背景技术:

管廊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管廊系统不仅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极大方便了电力、通信、燃气、供排水等市政设施的维护和检修,避免由于敷设和维修地下管线频繁挖掘道路而对交通和居民出行造成影响和干扰,保持路容完整和美观。降低了路面多次翻修的费用和工程管线的维修费用;有效利用了道路下的空间保持了路面的完整性和各类管线的耐久性。

预制混凝土管廊是采用混凝土预制模块,进行组装建造的管廊,现有技术存在结构复杂、安装建造困难、维修护理不便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建造速度快、维护方便的预制混凝土管廊。

为了达成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混凝土管廊,包括廊体、上廊道、下廊道和密封层,所述廊体截面为长方形,所述上廊道和下廊道设置于所述廊体内部,所述上廊道设置于所述下廊道上方,所述上廊道和下廊道之间设置有隔层,所述上廊道设置有第一廊道、第二廊道和第三廊道,第一廊道和第二廊道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前端设置有第一连通口,所述第二廊道和第三廊道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前端设置有第二连通口,所述下廊道设置有第四廊道、第五廊道和第六廊道,所述第四廊道和第五廊道之间设置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前端设置有第三连通口,所述第五廊道和第六廊道之间设置有第四隔板,所述第四隔板前端设置有第四连通口,所述密封层设置于所述廊体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廊道和第四廊道之间设置有第五连通口,所述第五连通口设置于所述隔层前端左侧,所述第三廊道和第六廊道之间设置有第六连通口,所述第六连通口设置于所述隔层前端右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廊道设置于所述上廊道左侧,所述第三廊道设置于所述上廊道右侧,所述第二廊道设置于所述第一廊道和第三廊道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廊道设置于所述下廊道左侧,所述第六廊道设置于所述下廊道右侧,所述第五廊道设置于所述第四廊道和第六廊道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廊体前端设置有第一扶梯和第二扶梯,所述有第一扶梯与第五连通口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扶梯与第六连通口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层两端设置有连接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廊体内部设置所述上廊道和下廊道,增加了空间的利用率,在上廊道和下廊道里设置第一廊道、第二廊道、第三廊道、第四廊道、第五廊道和第六廊道,分别对应安装不同的管线,提升安全性,降低维修护理难度;此外在管道之间设置第一连通口、第二连通口、第三连通口、第四连通口、第五连通口和第六连通口,增加不同廊道之间的连通性,有利于后期的维修护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廊体;2、下廊道;3、上廊道;4、隔层;5、密封层;6、连接槽;7、第五连通口;8、第六连通口;9、第一扶梯;10、第一连通口;11、第二连通口;12、第三连通口;13、第四连通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一种预制混凝土管廊,包括廊体1、上廊道3、下廊道2和密封层5,所述廊体1截面为长方形,所述上廊道3和下廊道2设置于所述廊体1内部,所述上廊道3设置于所述下廊道2上方,所述上廊道3和下廊道2之间设置有隔层4,所述上廊道3设置有第一廊道、第二廊道和第三廊道,第一廊道和第二廊道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前端设置有第一连通口10,所述第二廊道和第三廊道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前端设置有第二连通口11,所述下廊道2设置有第四廊道、第五廊道和第六廊道,所述第四廊道和第五廊道之间设置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前端设置有第三连通口12,所述第五廊道和第六廊道之间设置有第四隔板,所述第四隔板前端设置有第四连通口13,所述密封层5设置于所述廊体1上方。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第一廊道和第四廊道之间设置有第五连通口7,所述第五连通口7设置于所述隔层4前端左侧,所述第三廊道和第六廊道之间设置有第六连通口8,所述第六连通口8设置于所述隔层4前端右侧。所述第一廊道设置于所述上廊道3左侧,所述第三廊道设置于所述上廊道3右侧,所述第二廊道设置于所述第一廊道和第三廊道之间。所述第四廊道设置于所述下廊道2左侧,所述第六廊道设置于所述下廊道2右侧,所述第五廊道设置于所述第四廊道和第六廊道之间。所述廊体1前端设置有第一扶梯9和第二扶梯,所述有第一扶梯9与第五连通口7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扶梯与第六连通口8位置相对应。所述密封层5两端设置有连接槽6。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在完成管廊的安装建造准备工程后,将本实用新型预制混凝土管廊移动至指定位置,依次拼接而成,然后在连接槽6采用混凝土和钢筋进行密封连接,依次在设置第一廊道、第二廊道、第三廊道、第四廊道、第五廊道和第六廊道,对应安装不同的管线,在第一连通口10、第二连通口11、第三连通口12、第四连通口13、第五连通口7和第六连通口8安装防火门,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建造。

从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建造速度快,建造工时短,维护方便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修改或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制混凝土管廊,包括廊体(1)、上廊道(3)、下廊道(2)和密封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廊体(1)截面为长方形,所述上廊道(3)和下廊道(2)设置于所述廊体(1)内部,所述上廊道(3)设置于所述下廊道(2)上方,所述上廊道(3)和下廊道(2)之间设置有隔层(4),所述上廊道(3)设置有第一廊道、第二廊道和第三廊道,第一廊道和第二廊道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前端设置有第一连通口(10),所述第二廊道和第三廊道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前端设置有第二连通口(11),所述下廊道(2)设置有第四廊道、第五廊道和第六廊道,所述第四廊道和第五廊道之间设置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前端设置有第三连通口(12),所述第五廊道和第六廊道之间设置有第四隔板,所述第四隔板前端设置有第四连通口(13),所述密封层(5)设置于所述廊体(1)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廊道和第四廊道之间设置有第五连通口(7),所述第五连通口(7)设置于所述隔层(4)前端左侧,所述第三廊道和第六廊道之间设置有第六连通口(8),所述第六连通口(8)设置于所述隔层(4)前端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廊道设置于所述上廊道(3)左侧,所述第三廊道设置于所述上廊道(3)右侧,所述第二廊道设置于所述第一廊道和第三廊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廊道设置于所述下廊道(2)左侧,所述第六廊道设置于所述下廊道(2)右侧,所述第五廊道设置于所述第四廊道和第六廊道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廊体(1)前端设置有第一扶梯(9)和第二扶梯,所述有第一扶梯(9)与第五连通口(7)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扶梯与第六连通口(8)位置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层(5)两端设置有连接槽(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廊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预制混凝土管廊,包括廊体、上廊道、下廊道和密封层,所述廊体截面为长方形,所述上廊道和下廊道设置于所述廊体内部,所述上廊道设置于所述下廊道上方,所述上廊道和下廊道之间设置有隔层。本实用新型在廊体内部设置所述上廊道和下廊道,增加了空间的利用率,在上廊道和下廊道里设置第一廊道、第二廊道、第三廊道、第四廊道、第五廊道和第六廊道,分别对应安装不同的管线,提升安全性,降低维修护理难度;此外在管道之间设置第一连通口、第二连通口、第三连通口、第四连通口、第五连通口和第六连通口,增加不同廊道之间的连通性,有利于后期的维修护理。

技术研发人员:周承加;杜广伟;周承康;姚宪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法海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7
技术公布日:2020.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