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桩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27730发布日期:2021-03-12 11:04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桩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桩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生产、运输和施工等原因,预制混凝土管桩的桩长有一定的限制,一般不宜超过15m,难以一次满足建筑物承载力所需要设计桩长,因此需要在打桩时现场接桩,传统接桩法是在法兰坡口沿周边上对称点焊,待上下桩节固定后再由两位焊工对称满焊,每个接头焊接和自然冷却大约需要30min,才能满足下一步沉桩施工的要求。这种焊接接桩方法,焊接质量不稳定,耗费工时也多,桩机利用效率低。

现有的管桩连接装置通常是在管桩的两个端头预制法兰盘,通过将两个管桩的法兰盘对接并通过螺栓进行连接,但是这样的管桩在运输过程中法兰盘容易受到撞击破损,影响后期连接管桩。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桩连接装置,通过设置连接装置的整体直径小于管桩横截面直径,进而避免连接装置在运输过程中破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桩连接装置,包括管桩本体,管桩本体内壁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与管桩本体的上下两端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一连接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固定板,多个固定板均横向依次排列,多个固定板的右侧壁均开设有固定孔,第二连接板的下端面开设有多个与固定板相匹配的方孔。

为了避免管桩本体上下松动,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桩连接装置优选的,管桩本体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两个安装孔的内部贯穿连接有丝杆,丝杆与多个固定孔贯穿连接。

为了固定丝杆的位置,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桩连接装置优选的,丝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两个螺母,两个螺母分别位于管桩本体的左右两侧。

为了方便施工人员对其上下两个管桩本体,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桩连接装置优选的,管桩本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凸块,管桩本体的下端面开设有多个与凸块相匹配的凹槽。

为了方便丝杆贯穿多个固定孔,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桩连接装置优选的,固定板左右两侧壁的面积均大于固定板前后两侧壁的面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管桩连接装置,连接两个管桩本体时,将第二个管桩的下端对准第一个管桩的上端,进而将第一个管桩的多个固定板分别插入第二个管桩的多个方孔中,进而可使两个管桩本体位于同一竖直线上,避免两个管桩前后左右晃动,由于多个固定板的外边缘未超出管桩本体的内圈,进而当多个管桩运输累叠放置时,可减小其连接装置被其他管桩碰撞损坏的可能性。

2、该种管桩连接装置,当多个固定板分别与多个固定孔贯穿连接后,将丝杆的一端贯穿两个安装孔和多个固定孔,然后使用两个螺母分别与丝杆的左右两端螺纹连接,并使两个螺母朝相对的一侧拧紧,进而将两个管桩本体连接在一起。

3、该种管桩连接装置,将第二个管桩的下端面对准第一个管桩的上端面时,使第一个管桩位置保持不动,然后转动第二个管桩使其下端面的多个凹槽分别与多个凸块卡接,同时使安装孔对准固定孔,进而便于施工人员进行安装拼接,避免两个管桩本体无法对准而轻易位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两个管桩本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桩连接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管桩本体仰视图。

图中符号标记说明:

1、管桩本体;101、凸块;102、凹槽;2、第一连接板;3、第二连接板;301、方孔;4、固定板;401、固定孔;5、丝杆;501、螺母;6、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如无特殊规定,均为行业内常规术语。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管桩连接装置,包括管桩本体1,管桩本体1内壁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3,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3分别与管桩本体1的上下两端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一连接板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固定板4,多个固定板4均横向依次排列,多个固定板4的右侧壁均开设有固定孔401,第二连接板3的下端面开设有多个与固定板4相匹配的方孔301。

本实施例中:连接两个管桩本体1时,将第二个管桩的下端对准第一个管桩的上端,进而将第一个管桩的多个固定板4分别插入第二个管桩的多个方孔301中,进而可使两个管桩本体1位于同一竖直线上,避免两个管桩前后左右晃动,由于多个固定板4的外边缘未超出管桩本体1的内圈,进而当多个管桩运输累叠放置时,可减小其连接装置被其他管桩碰撞损坏的可能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管桩本体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6,两个安装孔6的内部贯穿连接有丝杆5,丝杆5与多个固定孔401贯穿连接。

本实施例中:当多个固定板4分别与多个固定孔401贯穿连接后,将丝杆5的一端依次贯穿安装孔6和多个固定孔401并延伸至另一个安装孔6的外侧,进而将两个管桩本体1连接在一起,避免两个管桩上下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丝杆5的外壁螺纹连接有两个螺母501,两个螺母501分别位于管桩本体1的左右两侧。

本实施例中:当丝杆5贯穿两个安装孔6和多个固定孔401之后,使用两个螺母501分别与丝杆5的左右两端螺纹连接,并使两个螺母501朝相对的一侧拧紧,进而固定丝杆5的位置,从而进一步加固两个管桩本体1的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管桩本体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凸块101,管桩本体1的下端面开设有多个与凸块101相匹配的凹槽102。

本实施例中:将第二个管桩的下端面对准第一个管桩的上端面时,使第一个管桩位置保持不动,然后转动第二个管桩使其下端面的多个凹槽102分别与多个凸块101卡接,同时使安装孔6对准固定孔401,进而便于施工人员进行安装拼接,避免两个管桩本体1无法对准而轻易位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固定板4左右两侧壁的面积均大于固定板4前后两侧壁的面积。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固定板4的左右两侧壁面积较大,进而可增大固定孔401的直径,从而方便施工时贯穿丝杆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连接两个管桩本体1时,将第二个管桩的下端对准第一个管桩的上端,转动第二个管桩使其下端面的多个凹槽102分别与多个凸块101卡接,同时使安装孔6对准固定孔401,进而将第一个管桩的多个固定板4分别插入第二个管桩的多个方孔301中,再将丝杆5的一端依次贯穿两个安装孔6和多个固定孔401,最后使用两个螺母501分别与丝杆5的左右两端螺纹连接,并使两个螺母501朝相对的一侧拧紧,从而完成两个管桩本体1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涵盖之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