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混凝土雨水口箅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2999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聚合物混凝土雨水口箅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口及下水道排水井用篦子,是对现有混凝土篦子的改进。
目前使用的铸铁篦子存在着工艺复杂、重量大、成本高、容易丢失等缺点。还有一种很少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篦子,由于普通混凝土强度低、脆性大,这种篦子实际上很难满足城市道路使用的需要,目前也有对此进行改进后采用钢纤维增强混凝土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混凝土的韧性,但是综合性能提高幅度不大,特别是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基本没有什么变化,所以其使用寿命也很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混凝土篦子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新、使用性能好的聚合物混凝土雨水口篦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混凝土篦子为矩形,其上有长条形漏孔,其特殊之处在于所用材料是聚合物混凝土,其背面沿短边设有Ⅰ字型或Ⅱ字型加强肋,也可设有≠字型或井字型加强肋,肋中或背面用钢筋或玻璃钢材料增强。技术方案中的聚合物混凝土主要指树脂混凝土,它是以粗细集料、填料、树脂或单体加各种添加剂,经搅拌、密实、固化而形成的,配方中树脂或单体的用量低于15%。为了改善材料韧性,混凝土中也可掺有短纤维或编织纤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所用材料强度高、韧性好。像抗压和抗拉强度它一般要高出普通混凝土2-5倍,抗冲击性则高出5-10倍,其它性能也都有大幅度提高。所以这种篦子的综合性能明显优于各种混凝土篦子。
现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短边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长边侧视图。
本附图提供的是一种外形为450×670mm的树脂混凝土雨水口篦子,重约23公斤,能通行15吨重型汽车。
图中雨水口篦子1,上面排列着长条形的漏孔2,漏孔端部采用半园形结构。篦子1背面沿短边设有Ⅰ字型加强肋3,在加强肋3中布有两根φ10的钢筋,在长肋和边框中各布有一根φ10的钢筋。制造时先将钢筋焊结成网,安放在合适的模具内,然后灌注搅拌好的树脂混凝土,振动成形、固化后脱模即可。这里配制的树脂混凝土所用骨料以最大粒径不超过10mm为宜,也可不用粗骨料,而用砂子、填料、树脂和各种添加剂配制而成,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大于100MPa。混凝土内可用各种短纤维进行增强。
本实用新型与铸铁篦子相比,由于工艺简单,用钢量少,一般可降低重量30-60%,降低成本10-50%,且基本杜绝丢失现象,防止由于篦子丢失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交通事故,保证行人和行车的安全。与各种混凝土篦子相比则具有使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所以其应用和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权利要求1.一种聚合物混凝土雨水口篦子为矩形,其上有长条形漏孔,其特征在于所用材料是聚合物混凝土,其背面沿短边设有Ⅰ字型或Ⅱ字型加强肋,也可设有≠字型或井字型加强肋,肋中配有钢筋,或背面用玻璃钢材料增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口篦子,其特征在于长条形漏孔的端部采用半园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口篦子,其特征在于混凝土中掺入短纤维或编织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口篦子,其特征在于聚合物混凝土是采用树脂混凝土。
专利摘要一种聚合物混凝土雨水口箅子,主要采用聚合物混凝土材料制成。根据井口尺寸和应用地点的承载力需要不同,其背面可沿短边设有I字形或II字形加强肋,也可设有
文档编号E03F5/06GK2189173SQ94212660
公开日1995年2月8日 申请日期1994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1994年5月26日
发明者祝和权, 杨殿文 申请人: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