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沥青路面坑槽修补新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道路养护领域,是一种沥青路面坑槽修补新工艺。
背景技术:
公路出现坑槽是全世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病害。现行的道路路面养护中,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的修补,夏季多采用切缝机、破碎机挖出方型坑,综合养护车加热沥青混凝土至200摄氏度后摊铺,再用小型压路机(或平板夯)碾压的修补工艺;冬季北方城市道路及普通公路由于受气候条件制约,基本不修补路面坑槽,高速公路多采用沥青冷补料进行坑槽修补。现行的施工工艺弊端是作业机械设备多,修补工序繁琐,作业时间长,受设备、气候条件的制约大,路面坑槽修补的质量很难达到规范标准,修补后的路面抗压强度低,密实度差,与原路面结合不充分,在行驶车辆的车轮的反复碾压下路面容易再次被破坏,对车辆和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施工过程中,利用综合养护车对沥青加热,对公路附近的环境造成污染,沥青混凝土的反复加热造成能源的浪费,而沥青加热后产生的气味,也有害于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为解决路面坑槽修补工艺繁琐,受设备、气候条件的制约大,修补质量达不到规范要求,作业时间长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沥青路面坑槽修补新工艺,该工艺采用预先准备好的修补料,修补迅速,且修补质量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沥青路面坑槽修补新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是在常温下首先清理破损坑槽,按规定尺寸修割坑槽周边和底面,然后将预先准备好的与修割好的坑槽尺寸相应的路面沥青砖底面、侧面、以及坑槽底面涂抹路面沥青砖粘接剂,将路面沥青砖与坑槽底面和切割面粘接,并保持路面平整,再用路面沥青砖粘接剂将路面沥青砖和原路面间的缝隙填实,经短时间养生即可达到原路面技术标准,完成路面坑槽修补。
沥青路面坑槽修补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面沥青砖是采用与所要修补路面的沥青混凝土相同配比的原料制作而成的可方便移动和使用的形状相当的材料。
所述的路面沥青砖分为两种
所述的高等级和一、二级公路路面沥青砖使用SBS改性沥青、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纤维稳定剂,级配百分比为(6-7)∶(60-70)∶(20-30)∶(8-12)∶(0.2-0.4),经加热、混合搅拌、压实、切割成型、冷却、检测,制成成品路面沥青砖;所述的三、四级公路路面沥青砖和厂区、庭院用路面沥青砖使用沥青、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级配百分比为(4-5)∶(60-70)∶(20-30)∶(8-12),经加热、混合搅拌、压实、切割成型、冷却、检测,制成成品路面沥青砖。
所述的路面沥青砖外形可为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和圆形。
所述的路面沥青砖厚度可为3-20厘米。
所述的路面沥青砖粘接剂为乳状液体材料,是以乳化沥青、建筑胶、滑石粉、膨胀剂和防冻剂按百分比(80-85)∶(5-10)∶(5-7)∶(0.5-1.5)∶(0.5-1.5)配制而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1、环保,节能,成本较低;2、现场施工工艺简便易行,作业时间短;3、降低了施工者对道路施工机械的依赖程度,减少了施工单位的固定资产投入;4、受气候变化影响小,冬季可正常作业;5、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强,可达到原有等级路面技术标准;6、本发明可以应用到几十平方米的沥青路面修复和厂区、庭院铺筑路面。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原路面 2-基层 3-路基 4-沥青路面砖5-沥青路面砖粘结剂 6-坑槽底面图2是本发明坑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见图1,沥青路面坑槽修补新工艺,该工艺是在常温下首先清理破损坑槽,按规定尺寸修割坑槽周边和底面,然后将预先准备好的与修割好的坑槽尺寸相应的路面沥青砖底面、侧面、以及坑槽底面涂抹路面沥青砖粘接剂,将路面沥青砖与坑槽底面和切割面粘接,并保持路面平整,再用路面沥青砖粘接剂将路面沥青砖和原路面间的缝隙填实,经短时间养生即可达到原路面技术标准,完成路面坑槽修补。
1、路面沥青砖路面沥青砖由专业厂家生产制作,是采用与所要修补路面的沥青混凝土相同配比的原料制作而成的可方便移动和使用的形状相当的材料。
路面沥青砖分为两种高等级和一、二级公路路面沥青砖使用SBS改性沥青、粗集料(玄武岩)、细集料(石灰岩)、矿粉(石灰石)、木质素纤维稳定剂,级配百分比为(6-7)∶(60-70)∶(20-30)∶(8-12)∶(0.2-0.4),经加热、混合搅拌、压实、切割成型、冷却、检测,制成成品路面沥青砖;三、四级公路路面沥青砖和厂区、庭院用路面沥青砖使用沥青、粗集料(玄武岩)、细集料(石灰岩)、矿粉(石灰石),级配百分比为(4-5)∶(60-70)∶(20-30)∶(8-12),经加热、混合搅拌、压实、切割成型、冷却、检测,制成成品路面沥青砖。
路面沥青砖外形根据需要可为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和圆形。路面沥青砖厚度根据需要可为3-20厘米。
2、路面沥青砖粘接剂路面沥青砖粘接剂由专业厂家生产制作,所述的路面沥青砖粘接剂为乳状液体材料,是以乳化沥青、108建筑胶、滑石粉、NR1膨胀剂和RT防冻剂按百分比(80-85)∶(5-10)∶(5-7)∶(0.5-1.5)∶(0.5-1.5)配制而成。其特点是粘结力强,防潮防水、可快速凝固,凝固后微膨胀,并与原路面技术指标基本一致,耐高低温,在常温下即可实现路面沥青砖与原路面的快速、牢固粘接。
3、本发明具体施工方法如下施工准备修补坑槽所用设备路面切割机,吹风机,路面破碎机(后两种机械也可人工代替)。修补材料携带与破损坑槽路面同等级和对应面积、厚度的路面沥青砖,路面沥青砖粘接剂,骨料若干。
施工步骤1)清理坑槽根据路面坑槽的大小程度,确定修补形状和面积A,划出切割线L1。切割线L1的尺寸应微大于路面沥青砖4的尺寸L2,或略大于路面沥青砖4的尺寸L2的整数倍,以使路面沥青砖4和原路面1之间、以及路面沥青砖4之间留有微量间隙。使用路面切割工具和破碎机将切割线内原路面1和破损部位清理至坑槽底面6完好处。
2)选定路面沥青砖型号
将路面沥青砖放入修理好的坑槽,测出原路面与路面沥青砖上部平面的高差,若高差基本为零,则直接进入步骤4);若路面沥青砖高于原路面,则更换厚度小一型号的路面沥青砖4再试;若路面沥青砖低于路面1厘米以上,则更换厚度大一型号的路面沥青砖再试;若路面沥青砖低于路面仅几毫米,则选定该路面沥青砖型号修补当前坑槽。
施工者也可用尺量加经验判断,确定路面沥青砖型号。
3)处理坑槽底面取出选定的路面沥青砖。
根据测出的原路面与路面沥青砖上部平面的高差和修补面积,换算出需添加的剂量,在坑槽里放入相应比例的骨料和路面沥青砖粘接剂,并将它们充分拌和、摊平。
4)粘贴路面沥青砖在坑槽底面6上表面、切割后原路面1侧面四周涂抹路面沥青砖粘接剂5,将路面沥青砖4的底部、侧面四周涂抹好路面沥青砖粘接剂5后,将路面沥青砖4与坑槽底面6表面和切割过的原路面1侧面粘接。路面沥青砖4的底面和侧面与坑槽底面2表面和原路面1切割后的侧面要充分接触,保证路面沥青砖4与原路面1高度一致,侧面缝隙用路面沥青砖粘接剂5填充,待路面沥青砖粘接剂5的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清理现场,完成修补坑槽作业。
权利要求
1.沥青路面坑槽修补新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是在常温下首先清理破损坑槽,按规定尺寸修割坑槽周边和底面,然后将预先准备好的与修割好的坑槽尺寸相应的路面沥青砖底面、侧面、以及坑槽底面涂抹路面沥青砖粘接剂,将路面沥青砖与坑槽底面和切割面粘接,并保持路面平整,再用路面沥青砖粘接剂将路面沥青砖和原路面间的缝隙填实,经短时间养生即可达到原路面技术标准,完成路面坑槽修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路面坑槽修补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面沥青砖是采用与所要修补路面的沥青混凝土相同配比的原料制作而成的可方便移动和使用的形状相当的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路面坑槽修补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面沥青砖分为两种所述的高等级和一、二级公路路面沥青砖使用SBS改性沥青、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纤维稳定剂,级配百分比为(6-7)∶(60-70)∶(20-30)∶(8-12)∶(0.2-0.4),经加热、混合搅拌、压实、切割成型、冷却、检测,制成成品路面沥青砖;所述的三、四级公路路面沥青砖和厂区、庭院用路面沥青砖使用沥青、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级配百分比为(4-5)∶(60-70)∶(20-30)∶(8-12),经加热、混合搅拌、压实、切割成型、冷却、检测,制成成品路面沥青砖。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沥青路面坑槽修补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面沥青砖外形可为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和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沥青路面坑槽修补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面沥青砖厚度可为3-20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路面坑槽修补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面沥青砖粘接剂为乳状液体材料,是以乳化沥青、建筑胶、滑石粉、膨胀剂和防冻剂按百分比(80-85)∶(5-10)∶(5-7)∶(0.5-1.5)∶(0.5-1.5)配制而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交通道路养护领域沥青路面坑槽快速修补工艺,该工艺是在常温下首先清理破损坑槽,按规定尺寸修割坑槽周边和底面,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路面沥青砖用沥青砖粘接剂,与坑槽底面和切割面粘接,并保持路面平整,再用路面沥青砖粘接剂将路面沥青砖和原路面间的缝隙填实,经短时间养生即可达到原路面技术标准,完成路面坑槽修补。该工艺的优点1.是环保,节能,成本较低;2.现场施工工艺简便易行,作业时间短;3.降低了施工者对道路施工机械的依赖程度,减少了施工单位的固定资产投入;4.受气候变化影响小,冬季可正常作业;5.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强,可达到原有等级路面技术标准。
文档编号E01C7/18GK101021055SQ20071001030
公开日2007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6日
发明者闫锋, 曹晓旭, 吴永付, 石文峰, 高强, 冯广信 申请人:高强, 石文峰, 闫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