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之间以及沥青混凝土路面之间的接缝的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2263575阅读:46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之间以及沥青混凝土路面之间的接缝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浙青混凝土路 面之间以及浙青混凝土路面之间的接缝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各地为了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修建了大量水泥城市道 路和水泥高等级公路,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改善了当地人民群众的出行条件。如 今,这些水泥道路大都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干道及交通枢纽。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持 续增加,对于一些主要城市干道,现有路面宽度远远满足不了现有的需求,均需采取加宽处 理。主要城市干道承担着这一定得车流量,施工过程中必须封闭道路,因此,在满足路面质 量要求的前提下,要尽量缩短工期。如若加宽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话,因水泥混凝土 需要较长时间养护以达到龄期,致使交通阻塞行车不畅,工期长,满足不了既时需求。因此 加宽段大多采用浙青混凝土路面。浙青混凝土路面以其抗磨、耐疲劳、稳定性好的特点,广 泛应用于新建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上。其不但施工工艺简便,而且行车舒适,因此浙青混凝 土路面逐渐成为各级公路的首选路面。如何处理好两种路面的接缝成为了关键。在浙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如果接缝处的平整度不好,会产生下洼或凸起,或因 接缝处压实度不够或结合强度不足而产生裂纹,甚至松散。对于浙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的接缝而言,由于接缝介于刚性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柔性路面(浙青混凝土路面)之间,其接缝处理目前仍没有较好的施 工办法。柔性路面和刚性路面的接缝处理不好会造成雨水下渗入路基,危害路基的稳定,影 响道路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解决浙 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的处理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浙青混凝土路面之间以及浙青混凝土路面之间的接缝的 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清理,将接缝一侧原有路面侧面清理干净并晾干;(2)铺贴卷材,采用热熔法将带自粘性的改性浙青防水卷材平直铺贴在原有路面 侧面;(3)摊铺浙青混凝土路面,采用摊铺机摊铺接缝另一侧的浙青混凝土路面。所述步骤(1)中,原有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或浙青混凝土路面。所述步骤O)中,卷材铺贴前需要检查卷材是否有破损,并将破损处裁掉。所述步骤O)中,用热熔法铺贴卷材时,采用喷灯加热卷材。
所述喷灯的喷嘴前端设置有喇叭状的火焰加热器,加热时利用火焰加热器口将卷 材幅宽内均勻加热,以使卷材表面熔融。热熔法铺贴卷材时,需要将卷材中的空气全部排出。所述步骤(1)中,水泥混凝土路面侧面晾干后,含水率小于9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发明通过将改性浙青防水卷材粘贴于水泥混凝土路面侧面后,当摊铺浙青混凝 土时,高温浙青混凝土会将铺贴的改性浙青防水卷材熔融,继而压路机碾压浙青混凝土时, 熔融的改性浙青防水卷材会与摊铺的浙青混凝土结合为整体。从而通过卷材,使得水泥混 凝土路面和浙青混凝土路面形成“无缝”,起到有效阻止雨水下渗的作用。本发明的路面间接缝处理方法,也可应用于浙青混凝土路面之间的接缝处理。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路面接缝处理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路面的一侧为水泥混凝土路面1 (刚性路面),另一侧为待铺浙青混凝 土路面2 (柔性路面),两种路面于中间形成接缝,这种结合两种路面的情况,在路网改造工 程中普遍存在。柔性路面和刚性路面的接缝处理不好会造成雨水下渗入路基,危害路基的稳定, 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本发明的接缝处理方法采用先将水泥混凝土路面1的接缝侧面清理干净并晾干, 以含水率为9%以下为优选,然后将经过检查合格的带自粘性的改性浙青防水卷材利用喷 灯加热至熔融状态铺贴在该侧面上,防水卷材粘贴于水泥混凝土路面侧面后,摊铺浙青混 凝土路面2,高温的浙青混凝土会将改性浙青防水卷材熔融,最后当压路机碾压浙青混凝土 时,熔融的改性浙青防水卷材将与浙青混凝土结合为整体。因此采用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处 理这种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之间的接缝,可以使得卷材、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浙青混凝土路 面形成“无缝”连接,有效地避免了由于雨水下渗产生的路面易于破损的不利影响和作用。以上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浙青混凝土路面间的 接缝的应用,需要指出,本发明的接缝处理方法同样适用于浙青混凝土路面间的接缝的处 理。用热熔法铺贴卷材时的工艺流程(1)将所要铺贴带自粘性的改性浙青防水卷材的路面侧面彻底清理干净,然后待 干燥后铺贴卷材。(2)卷材铺设应确保卷材铺设顺直、粘贴紧密。(3)卷材选用认真检查打开的卷材,有破角烂边的部分均要裁掉,如果一卷内破 角烂边的部位超过4 5处,该卷材不得铺贴使用。(4)铺贴卷材时,用喷灯同时加热卷材。(5)火焰加热器口与喷灯的喷嘴距离应适中,在卷材幅宽内均勻加热,加热卷材表面熔融至清水光亮黑色即止,不得过分加热或烧焦卷材,粘接卷材与路面侧面时,应将卷材 中空气全部排出。采用本发明的处理方法时卷材施工注意事项(1)、为防止粘结不牢、空鼓,施工时严格执行施工工艺,确保路面侧面基层干燥, 含水率在9%以下。卷材施工严禁在雨天,雨后需将基面晾干后方可施工。(2)、铺设完成的卷材要注意保护,不得污染、破坏。(3)、卷材必须与混凝土表面粘结牢固,无空鼓、损伤起泡、皱折、翘边等缺陷。
权利要求
1. 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浙青混凝土路面之间以及浙青混凝土路面之间的接缝的处 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清理,将接缝一侧的原有路面侧面清理干净并晾干;(2)铺贴卷材,采用热熔法将带自粘性的改性浙青防水卷材平直铺贴在原有路面侧(3)摊铺浙青混凝土路面,采用摊铺机摊铺接缝另一侧的浙青混凝土路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原有路面为水泥混凝 土路面或浙青混凝土路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卷材铺贴前需要检查 卷材是否有破损,并将破损处裁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O)中,用热熔法铺贴卷材 时,采用喷灯加热卷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灯的喷嘴前端设置有喇叭状的 火焰加热器,加热时利用火焰加热器口将卷材幅宽内均勻加热,以使卷材表面熔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热熔法铺贴卷材时,需要将卷材中的空 气全部排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水泥混凝土路面侧面 晾干后,含水率小于9%。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之间以及沥青混凝土路面之间的接缝的处理方法,包括清理,将接缝处原有路面侧面清理干净并晾干;采用热熔法将带自粘性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平直铺贴在原有路面侧面;摊铺沥青混凝土路面,采用摊铺机摊铺接缝另一侧的沥青混凝土路面。
文档编号E01C11/02GK102121222SQ201110001710
公开日2011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6日
发明者耿志军 申请人:耿志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