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市政立交箱梁全断面现浇砼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立交工程现浇箱梁的施工技术,具体为一种市政立交箱梁全断面现浇砼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市政立交的施工过程中,对于梁高在1.5nT;3m范围内的现浇箱梁,由于其体积较大,为了便于施工,施工企业通常采取分次浇筑的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是传统的二次浇筑法。目前在进行分次浇筑时,是按照先浇筑底板和腹板的根部,其次浇筑腹板,最后浇顶板及翼板的步骤进行。但是这种分次浇筑的施工方法存在如下缺点1、在分次浇筑的混凝土结合处,因施工缝处理不当容易出现明显的接缝痕迹和夹渣、模板变形等质量缺陷,不能很好的保证混凝土的外观质量;2、分次浇筑后,混凝土在箱梁表面易形成较严重的色差,预埋筋也易受污染或变形;3、由于分次浇筑的混凝土时间不同,将导致各次砼收缩徐变和砼凝固过程温度变化不一致,容易使箱梁在施工阶段产生裂纹,这会对桥梁造成安全隐患,而且修复难度很大;4、在施工时,分次浇筑法工序比较繁琐,而且每次混凝土浇筑之间有时间间隔,这增加了工序,使得施工时间加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目前箱梁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采用分次浇筑的方法容易导致箱梁出现裂缝、变形的问题,提供一种浇筑质量好、施工工期更短的市政立交箱梁全断面现浇砼施工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市政立交箱梁全断面现浇砼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设计要求,安装箱梁底板、腹板和横梁钢筋;
(2)安装底板预应力管道、腹板预应力管道和横梁预应力管道以及锚头;
(3)对安装好的预应力管道分别进行预应力筋穿束;
(4)安装腹板内模、下承托和顶板内模;
(5)安装箱梁顶板和翼缘板钢筋;
(6)安装顶板预应力筋及预埋件,并对搭设好的钢筋梁体进行清理,保持整洁;
(7)对箱梁梁体进行砼浇筑,按照先纵向后横向的顺序依次对底板、腹板和顶板进行分层连续浇筑,并在箱梁每跨零弯矩处或1/4跨长处预留一个人孔;
其中,在纵向浇筑时,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首先在箱梁顶板内模上沿每隔2 3 m纵向设置一个下料口,浇筑底板时砼从所述下料口送入箱梁内,在浇筑顶板之前将该下料口封闭,然后再浇筑顶板和翼缘板;在浇筑底板时,先使砼在内底面找平,并振捣后修整,待砼定形后再浇筑腹板和下承托,在浇筑腹板和下承托时,砼直接从腹板处下料;在浇筑下承托部位的混凝土时,通过观察下承托底口的渗流出水泥砂浆来判断下承托密实程度,同时停止振捣;
在横向浇筑时,按照从中间向两侧扩展的顺序浇筑,首先在2 3 m范围内水平移动下料,且下料方向垂直于对应的模板,浇筑的每一层料的厚度控制在30(T500 mm以内,当水平结构的混凝土浇筑层厚度超过该厚度时,再按照1 :6的坡度分层浇筑;
(8)混凝土收光在浇筑后的顶板和翼缘板表面,用木抹子或铁滚筒抹平压紧;
(9)混凝土养护通过浇水对箱梁进行养护使其处于足够的湿润状态,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时拆除箱梁内腹板内模和下承托,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 时,拆除顶板内模。本发明的现浇砼施工方法对箱梁采取一次浇筑成型的方式,解决了传统分次浇筑产生的施工缝和施工期间容易产生竖向裂纹的问题,保证了箱梁结构的整体性,确保了箱梁的结构质量。而且由于施工中将两个或多个阶段合为了一阶段,减少了工序衔接和建设资源的投入,缩短了施工工期,减轻了对施工周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节省施工成本。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混凝土浇筑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振捣时振动棒长度的 1. 25倍,且在振捣上一层混凝土层时,振动棒应至少插入下一层混凝土层中5cm,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易捣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对小坍落度混凝土尤其应注意。一般每点每次振捣的时间为15 25s,使用高频振动器时,最短不应少于10s,但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灰浆为准。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确保了箱梁成型后的结构质量本发明的箱梁采用了一次浇筑成型的施工方法,避免了因多次浇筑产生的裂缝和施工期间的竖向裂纹,具有较好的外观,并且不容易变形,保证了箱梁结构的整体性。2、缩短了施工工期由于将施工中两个或多个阶段合为了一个阶段,减少了工序衔接和建设资源的投入,施工工期相对缩短。3、由于施工效率更高,减轻了施工时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节省了施工成本。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市政立交箱梁全断面现浇砼施工方法,其步骤如下
1)按照设计要求,安装箱梁底板、腹板和横梁钢筋;
2)安装底板预应力管道、腹板预应力管道和横梁预应力管道以及锚头;
3)对安装好的预应力管道分别进行预应力筋穿束,所述穿束即通过穿束机将预应力钢筋绞线穿入预应力管道内,并从孔道的另一端穿出;
4)安装腹板内模、下承托和顶板内模,目的是为了便于箱梁砼浇筑和腹板砼浇筑控制, 在底板不安装内模板;
5)安装箱梁顶板和翼缘板钢筋;
6)安装顶板预应力筋及预埋件,并对搭设好的钢筋梁体进行清理,保持整洁。
4
本发明中,对箱梁底板、腹板、横梁、预应力管道的安装以及预应力筋穿束、内模板的安装和预埋件等,都由具体的工艺施工参数决定,对于不同型号的箱梁,有对应的安装要求,以上可以作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详述。7)对箱梁梁体进行砼浇筑,按照先纵向后横向的顺序依次对底板、腹板和顶板进行分层连续浇筑,若下层混凝土出现初凝,再浇上层混凝土时,应先按留施工缝的规定处理。为了底板砼浇筑、拆模和预应力张拉需要,在箱梁每跨零弯矩处或1/4跨长处预留一个人孔。其中,在纵向浇筑时,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首先在箱梁顶板内模上沿每隔2 3 m 纵向设置一个开口直径20 X 20cm的下料口,浇筑底板时砼从所述下料口送入箱梁内,在浇筑顶板之前将该下料口封闭,然后再浇筑顶板和翼缘板;在浇筑底板时,先使砼在内底面找平,并振捣后修整,待砼定形后再浇筑腹板和下承托,这样能够使腹板砼不易压入箱底。在浇筑腹板和下承托时,砼直接从腹板处下料。在浇筑下承托部位的混凝土时,通过观察下承托底口是否出现渗流出水泥砂浆来判断下承托密实程度,同时停止振捣。在横向浇筑时,按照从中间向两侧扩展的顺序浇筑,首先在2 3 m范围内水平移动下料,且下料方向垂直于对应的模板,浇筑的每一层料的厚度控制在30(T500 mm以内,当水平结构的混凝土浇筑层厚度超过该厚度时,再按照1 :6的坡度分层浇筑。在浇筑腹板及横梁时,箱梁下承托位置需要进行振捣。通过下承托模板底口是否出现少量冒浆来判断下承托砼是否已振捣密,从而控制底板厚度。底板与腹板浇筑的流水水头大于20m,腹板的混凝土浇筑要等底板(开始浇筑的混凝土)混凝土有一点定形时方可进行,时间间隔根据实际情况(砼实际坍落度、入模温度等)而定,浇筑混凝土顺序明确,分层清楚(每层厚度30cm)。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和结束后,派专人对管道中每根钢束进行抽拔或冲水,以免管道漏浆而堵塞管道。在振捣时,振动器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混凝土振实而与下面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填满振动棒抽出时所造成的空洞。对于小坍落度混凝土,还要在振动棒抽出的洞旁不远处再将振动棒重新插入才能填满。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勻。在混凝土分层灌筑时,每层混凝土厚度应不超过振动棒长的1. 25倍;在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中5c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易捣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对小坍落度混凝土尤其应注意,一般每点振捣时间为15 25s,使用高频振动器时,最短不应少于10s,但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灰浆为准。使用振动器时,振捣器距离模板不应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0. 5倍,并不宜紧靠模板振动,且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预应力管道、吊环、预埋件。混凝土在浇筑时,振动棒不要直接振动波纹管,以防波纹管漏浆。预应力锚垫板处钢筋密集,再加上波纹管等因素,浇筑时可适当将砼坍落度加大,同时采用高频小直径振捣棒,保证锚固区砼的质量。张拉端垫板前应注意不要将混凝土灌入,以保证张拉端面无砼。8)混凝土收光箱梁顶板和翼缘板的混凝土表面,应适时用木抹子抹平,搓抹两遍以上,必要时用铁滚筒压两遍以上,以防止产生收缩裂缝。9)混凝土养护浇水养护要保证在浇筑后14昼夜内处于足够的湿润状态,并根据季节施工采取相应措施。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时拆除箱梁内腹板内模和下承托,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时,拆除顶板内模。本发明的箱梁在施工时采用一次浇筑成型,避免了传统分次浇筑产生的施工缝和施工期间的竖向裂纹,并保证了箱梁结构的整体性,确保了箱梁的结构质量。施工中两个或多个阶段合为了一个阶段,减少了工序衔接和建设资源的投入,缩短了施工工期,减少了对施工周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节省施工成本。本发明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箱梁浇筑方法,提高箱梁施工质量和工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市政立交箱梁全断面现浇砼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设计要求,安装箱梁底板、腹板和横梁钢筋;(2)安装底板预应力管道、腹板预应力管道和横梁预应力管道以及锚头;(3)对安装好的预应力管道分别进行预应力筋穿束;(4)安装腹板内模、下承托和顶板内模;(5)安装箱梁顶板和翼缘板钢筋;(6)安装顶板预应力筋及预埋件,并对搭设好的钢筋梁体进行清理,保持整洁;(7)对箱梁梁体进行砼浇筑,按照先纵向后横向的顺序依次对底板、腹板和顶板进行分层连续浇筑,并在箱梁每跨零弯矩处或1/4跨长处预留一个人孔;其中,在纵向浇筑时,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首先在箱梁顶板内模上沿每隔2 3 m纵向设置一个下料口,浇筑底板时砼从所述下料口送入箱梁内,在浇筑顶板之前将该下料口封闭,然后再浇筑顶板和翼缘板;在浇筑底板时,先使砼在内底面找平,并振捣后修整,待砼定形后再浇筑腹板和下承托,在浇筑腹板和下承托时,砼直接从腹板处下料;在浇筑下承托部位的混凝土时,通过观察下承托底口的渗流出水泥砂浆来判断下承托密实程度,同时停止振捣;在横向浇筑时,按照从中间向两侧扩展的顺序浇筑,首先在2 3 m范围内水平移动下料,且下料方向垂直于对应的模板,浇筑的每一层料的厚度控制在30(T500 mm以内,当水平结构的混凝土浇筑层厚度超过该厚度时,再按照1 :6的坡度分层浇筑;(8)混凝土收光在浇筑后的顶板和翼缘板表面,用木抹子或铁滚筒抹平压紧;(9)混凝土养护通过浇水对箱梁进行养护使其处于足够的湿润状态,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时拆除箱梁内腹板内模和下承托,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 时,拆除顶板内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立交箱梁全断面现浇砼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浇筑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振捣时振动棒长度的1. 25倍,且在振捣上一层混凝土层时, 振动棒至少插入下一层混凝土层中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市政立交箱梁全断面现浇砼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振捣的时间为15 2k。
全文摘要
本发明介绍一种市政立交箱梁全断面现浇砼施工方法,其步骤为1)安装箱梁底板、腹板和横梁钢筋;2)安装预应力管道以及锚头;3)进行预应力筋穿束;4)安装腹板内模、下承托和顶板内模;5)安装箱梁顶板和翼缘板钢筋;6)安装顶板预应力筋及预埋件,清理、保洁;7)按照先纵向后横向的顺序依次对底板、腹板和顶板进行分层连续浇筑,并在箱梁每跨零弯矩处或1/4跨长处预留一个人孔;在纵向浇筑时,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在横向浇筑时,按照从中间向两侧扩展的顺序浇筑,在2~3m范围内水平移动下料;8)混凝土收光;9)混凝土养护。本发明的施工方法保证了箱梁结构的整体性,减少了工序,缩短了工期,减轻了污染,还节省了成本。
文档编号E01D101/28GK102425110SQ201110253779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1日
发明者邓新, 龚应明 申请人:重庆新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