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梁顶推用的侧向限位与纠偏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箱梁顶推用的侧向限位与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触碰在箱梁两侧壁的一对水平转动的滚轮,该滚轮设置在一个滚轮架上,所述滚轮架通过一个横向位置调节部件与一个支承座相连,该支承座被固定于一块钢板上面,钢板的内侧面与临时墩上的垫梁固连。本实用新型可以准确的引导、限制大跨度箱梁顶推施工中的横向摆动,确保箱梁沿既定方向移动。
【专利说明】箱梁顶推用的侧向限位与纠偏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跨径(Lmax ^ 60m)钢筋混凝土箱梁架设施工用的辅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适用顶推法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顶推法于1959年由前联邦德国的莱昂哈特博士和包尔教授首次应用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奥地利Ager桥的架设中,它是在桥台的一侧设置预制场,分节段预制,段长
8.5m,并用0.5m混凝土湿接缝将全桥组拼后进行顶推施工。同样方法,1962年在委内瑞拉建成卡罗尼(Caroni)河桥(L_500m,6跨连续梁,Lmax=96m),首先使用了钢导梁,在桥墩间设置临时墩。1964年顶推施工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改进,采用了分节段预制,逐段顶推工艺,即在预制场的固定台座上分节段预制梁体,逐段顶推,同时用预应力筋逐段连接。此后,前苏联、意大利、法国、奥地利和日本等国相继采用顶推法施工建造了多座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迄今,世界各国采用顶推法施工的大桥已经超过200座。推荐的合理顶推跨径为42m,不设临时墩也无其他辅助设施的最大顶推跨度为63m。
[0003]国内洛阳市滨河路下承式预应力混凝土系杆拱桥(桥跨结构为3X72m)的设计中,也采用了顶推法进行主桥的建筑施工,该工程每跨桥面系的箱梁、横梁总重为15000kN,是在人工新填土地基上浇筑混凝土,并整体顶推到位。
【发明内容】
[0004]鉴于目前大跨径箱梁顶推过程中,由于箱梁跨度大,顶推距离长、顶推重量大,顶推方向不易控制的现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跨径箱梁顶推时可方便控制箱梁顶推方向的辅助装置。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6]一种箱梁顶推用的侧向限位与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触碰在箱梁两侧壁的一对水平转动的滚轮,该对滚轮设置在一个滚轮架上,所述滚轮架通过一个横向位置调节部件与一个支承座相连,该支承座被固定于一块钢板上面,钢板的内侧面与临时墩上的垫梁固连。
[0007]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横向位置调节部件包括同时穿过支承座四个连接栓,每个连接栓由分别置于支承座内、外侧的一对调节螺母实现位置固定及调整。
[0008]所述钢板的内侧面与临时墩上的垫梁固连采用螺栓实现。
[000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大跨度箱梁顶推施工中,可以准确的引导、限制箱梁横向摆动,确保箱梁沿既定方向移动。当梁体发生偏移时,通过该装置纠正偏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只画出一侧)。[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3]图1-2中:1.滚轮;2.连接栓;3.调节螺母;4.螺栓;5.钢板;6.箱梁;7.滚轮架;8.支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参见图1、图2,一种箱梁顶推用的侧向限位与纠偏装置,包括对称触碰在箱梁6两侧壁(图中只画了右侧)的一对水平转动的滚轮1,滚轮I被置于一个滚轮架7上,该滚轮架通过四个连接栓2与一个支承座8相连,支承座被固定于一块钢板5上面,钢板5的内侧面通过螺栓4与临时墩上的垫梁连接。滚轮I可以引导、限制箱梁7横向摆动,确保箱梁沿纵向准确移动。当梁体发生横向偏移时,利用两对滚轮之间的限位作用纠正偏差。连接栓与支承座的连接采用8个调节螺母3实现,每个连接栓通过同时对内、外侧的调节螺母3的旋向,调节滚轮与箱梁侧壁的触碰位置。
[0015]箱梁顶推过程中,在箱梁和滚轮间还可垫入硬质木板(楔块法),可以较大程度的控制箱梁前进方向。
【权利要求】
1.一种箱梁顶推用的侧向限位与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触碰在箱梁两侧壁的一对水平转动的滚轮,该对滚轮设置在一个滚轮架上,所述滚轮架通过一个横向位置调节部件与一个支承座相连,该支承座被固定于一块钢板上面,钢板的内侧面与临时墩上的垫梁固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顶推用的侧向限位与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位置调节部件包括同时穿过支承座的四个连接栓,每个连接栓由分别置于支承座内、外侧的一对调节螺母实现位置固定及调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顶推用的侧向限位与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的内侧面与临时墩上的垫梁固连采用螺栓实现。
【文档编号】E01D21/06GK203498761SQ201320574294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6日
【发明者】张翠芹 申请人: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