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压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6009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压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真空压浆装置。



背景技术:

孔道压浆作业是预应力结构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序,压浆的质量直接关系着预应力结构的耐久性;传统压浆法灌浆,是在0.5~1.0MPa的压力下,将混合浆料压入预应力孔道,工艺比较简单,不能确保灌浆孔浆液密度,因梁体内部存在空气,压入的浆体中通常也会含有气泡,当混合料硬化后,存集气泡会变为孔隙,成为自由水的聚集地,这些水含有的杂质成分可能会造成预应力筋及构件的腐蚀;另外水泥浆容易离析,析水、干硬后收缩,析水后会产生孔隙,致使浆体强度不够,粘接不好,为工程留下了隐患;现实中桥梁主体垮塌造成的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减少泥浆中的空隙,提高孔道压浆的饱满度和密实度,压浆效果好的真空压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真空压浆装置,包括储浆桶,与储浆桶相连的压浆泵,位于压浆泵相对面的真空泵,与压浆泵右端相连的第一管道以及与真空泵左端相连的第二管道,所述的第一管道上设置入浆口阀门,所述的第二管道上设置出浆口阀门,第一管道的右末端、第二管道的左末端分别固定有锚座,所述的锚座中间为通孔,锚座的末端上部设置锚座浆口,锚座的后端扣合密封盖,所述的密封盖上设置有与锚座浆口相对应的密封盖浆口,所述的锚座和密封盖上分别设置相互对应的螺栓孔;第二管道的右端末设置三通接头,所述的三通接头的下端管道连接负压容器,所述的负压容器和三通接头之间设置缓冲罐,所述的缓冲罐内部上端水平设置一组过滤网,缓冲罐内部的侧壁上设置至少一组以上的折流板,所述的折流板为一直板,折流板底面与缓冲罐侧壁之间的角度大于90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分别设置压力表和排气阀。

进一步地,所述的三通接头的上端管道连接废浆桶,所述的废浆桶的管道上、缓冲罐的管道上分别设置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的密封盖浆口内设置螺塞。

进一步地,所述的螺栓孔通过螺栓来进行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真空压浆装置,其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增加缓冲罐,防止倒灌,使系统达到稳定的真空度,缓冲罐内折流板能改变气流运动方向,有效减少气流对罐体造成冲击,过滤网在缓冲罐进口端,可对空气中的大小杂质进行过滤,避免对真空泵造成伤害,折流板能改变气流运动方向,有效减少气流对罐体造成冲击;通过锚座将管道固定进行真空压浆,同时,在锚座的后端扣合密封盖,锚座可以实现快速连接和拆除,密封盖保证注浆过程中管道内的真空度的维持,避免杂质通过锚座进入管道内;本实用新型可以大量减少压浆时产生的气泡,有效的排出管道内空气和杂质,使管道内浆料分布更均匀,更凝实,提高了灌浆质量。孔道内处于负压状态也使浆体流速加快,提高了灌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真空压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真空压浆装置的缓冲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真空压浆装置的锚座和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真空压浆装置的密封盖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1为储浆桶,2为压浆泵,3为锚座,4为废浆桶,5为缓冲罐,6为负压容器,7为真空泵,8为压力表,9为阀门,10为排气阀,11为过滤网,12为密封盖,13为入浆口阀门,14为出浆口阀门,15为螺栓,16为折流板,17为锚座浆口,18为螺塞,19为三通接头,20为螺栓孔,21为第二管道,22为第一管道,23为密封盖浆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一种真空压浆装置,包括储浆桶1,与储浆桶1相连的压浆泵2,位于压浆泵2相对面的真空泵7,与压浆泵2右端相连的第一管道22以及与真空泵7左端相连的第二管道21,第一管道22上设置入浆口阀门13,第二管道21上设置出浆口阀门14,第一管道22和第二管道21上分别设置压力表8和排气阀10,第一管道22的右末端、第二管道21的左末端分别固定有锚座3,锚座3中间为通孔,锚座3的末端上部设置锚座浆口17,锚座3的后端扣合密封盖12,密封盖12上设置有与锚座浆口17相对应的密封盖浆口23,密封盖浆口23内设置螺塞18,锚座3和密封盖12上分别设置相互对应的螺栓孔20,螺栓孔20通过螺栓15来进行固定连接;第二管道21的右端末设置三通接头19,三通接头19的下端管道连接负压容器6,三通接头19的上端管道连接废浆桶4,废浆桶4的管道上、缓冲罐5的管道上分别设置阀门9,负压容器6和三通接头19之间设置缓冲罐5,缓冲罐5内部上端水平设置一组过滤网11,缓冲罐5内部的侧壁上设置至少一组以上的折流板16,折流板16为一直板,折流板16底面与缓冲罐5侧壁之间的角度大于90度。

工作时,通过锚座3将第一管道22和第二管道21分别固定在预制梁体的左右两端,先通过真空泵7对管道进行抽真空,然后用压浆泵2将浆体从孔道的另一端压入直至充满整条孔道。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