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缝调整限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5810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缝调整限位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施工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缝调整限位器。



背景技术:

普通线路上铺设的钢轨一般为标准长度的钢轨,并将其逐根进行连接,为便于钢轨的热胀,施工时应在钢轨接头处预留适当的缝隙,这一缝隙称之为轨缝。一些铁路的专用线段轨缝全部为大轨缝,有时需要在大轨缝地段插入短轨,这样就需要成段调整轨缝,成段调整轨缝时必须进行精确计算以准确定位轨缝,如果轨缝定位不准确,将影响短轨的插入和线路的开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缝调整限位器,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轨缝调整专用工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缝调整限位器,包括本体,本体是底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状,在本体的一个底面斜边处均匀设置有刻度线;本体上设置有卡子,卡子安装在本体的斜侧面处。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卡子包括卡子本体,卡子本体是底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状,在卡子本体的斜侧面两端分别设置有凸沿,两个凸沿的长度与卡子本体底面斜边的长度相同,两个凸沿之间的距离与本体的厚度相同;在卡子本体的斜侧面及与斜侧面相对的直侧面之间开有螺丝孔;本体的斜侧面卡装在两个凸沿之间并通过安装在螺丝孔内的螺丝进行固定。

本体的底面直角三角形的底边长度为30mm,底边上的高为300mm,本体的厚度为10mm。

刻度线的单位为1mm。

卡子本体的底面直角三角形的底边长度为5mm,底边上的高为40mm;两个凸沿的宽度均为1mm,两个凸沿之间的距离为1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轨缝调整限位器,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本低廉、操作方便,能够一次性准确确定每个轨缝的大小,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护作业人员的手指不受伤害,并且减少作业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轨缝调整限位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轨缝调整限位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轨缝调整限位器卡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轨缝调整限位器卡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1-1.刻度线,2.卡子,2-1.卡子本体,2-2.凸沿,2-3.螺丝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一种轨缝调整限位器,如图1、图2所示,包括本体1,本体1是底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状,在本体1的一个底面斜边处均匀设置有刻度线1-1;本体1上设置有卡子2,卡子2安装在本体1的斜侧面处。如图3、图4所示,卡子2包括卡子本体2-1,卡子本体2-1是底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状,在卡子本体2-1的斜侧面两端分别设置有凸沿2-2,两个凸沿2-2的长度与卡子本体2-1底面斜边的长度相同,两个凸沿2-2之间的距离与本体1的厚度相同;在卡子本体2-1的斜侧面及与斜侧面相对的直侧面之间开有螺丝孔2-3;本体1的斜侧面卡装在两个凸沿2-2之间并通过安装在螺丝孔2-3内的螺丝进行固定。本体1的底面直角三角形的底边长度为30mm,底边上的高为300mm,本体1的厚度为10mm。刻度线1-1的单位为1mm。卡子本体2-1的底面直角三角形的底边长度为5mm,底边上的高为40mm;两个凸沿2-2的宽度均为1mm,两个凸沿2-2之间的距离为10mm。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轨缝调整限位器在调整轨缝时,通过移动卡子2在本体1上的位置并且读取刻度线1-1的数值,能够精确调整轨缝值。并且能够一次性准确确定每个轨缝的大小,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护作业人员的手指不受伤害,并且减少作业时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