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架桥抗震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1959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架桥抗震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架桥抗震支撑结构,属于土木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地震对桥梁的破坏主要是由于地表破坏和桥梁受震破坏引起的。其中地表破坏有地裂、滑坡、塌方、岸坡滑移和砂土液化等现象。地裂会造成桥梁跨度的缩短、伸长或墩台下沉。此外,有些桥梁虽然在强度上能够承受地震的振动力,但由于桥梁上部、下部结构联结不牢,整体性差,往往会造成桥梁上部和下部结构间产生过大的相对位移,从而导致桥梁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架桥抗震支撑结构,增强了高架桥桥面和支撑柱的连接处的抗震能力,防止因地震的影响使得桥面和支撑柱之间产生过大的相对位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架桥抗震支撑结构,包括柱体和设置于柱体顶端的连接端;所述柱体为圆柱形钢筋混凝土柱,连接端包括连接套筒,连接套筒内套接有连接柱,连接柱与柱体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与连接套筒过盈配合,连接套筒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内设置有锚筋,锚筋穿过连接套筒后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弧形板,弧形板的弧度为2.25,弧形板上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与连接套筒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筒的下端与柱体的顶端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连接柱,加强连接柱的下端连接有固定片,固定片设置于柱体内。

优化的,上述高架桥抗震支撑结构,所述加强连接柱为弧形,加强连接柱的弧度为2.85。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本申请设计将桥面与支撑柱之间的连接有刚性连接改为柔性连接,增强了桥面与支撑柱的连接处的抗震能力。在柱体的顶端设置连接柱和连接板,将连接板与连接套筒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这样在发生震动时,连接板与连接套筒由于不是刚性连接,只会发生一部分位移,但是不会发生断裂。通过锚筋将连接板的侧面与连接套筒固定,锚筋可以为带有弹性金属杆,这样既能够稳定连接板与连接套筒的现对位置,在发生震动时,锚筋会吸收一部分震动能量,防止连接板与连接套筒因震动而脱离接触。弧形板的设置是为了吸收震动的能量,将柱体受到的震动由弧形板吸收一部分,然后剩余的震动能量才会传递到桥面。经过实验得出,弧形板的弧度为2.25时,震动吸收效果较好,弧形板不会因震动过大而断裂,保证其使用寿命。加强连接柱的作用与弧形板相同,并且加强连接柱的弧度为2.85时,加强连接柱不会因震动过大而断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柱体、2为连接套筒、3为连接柱、4为连接板、5为锚筋、6为凹槽、7为弧形板、8为固定柱、9为加强连接柱、10为固定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特点。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架桥抗震支撑结构,包括柱体和设置于柱体顶端的连接端;所述柱体为圆柱形钢筋混凝土柱,连接端包括连接套筒,连接套筒内套接有连接柱,连接柱与柱体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与连接套筒过盈配合,连接套筒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内设置有锚筋,锚筋穿过连接套筒后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弧形板,弧形板的弧度为2.25,弧形板上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与连接套筒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筒的下端与柱体的顶端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连接柱,加强连接柱的下端连接有固定片,固定片设置于柱体内。所述加强连接柱为弧形,加强连接柱的弧度为2.85。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本申请设计将桥面与支撑柱之间的连接有刚性连接改为柔性连接,增强了桥面与支撑柱的连接处的抗震能力。在柱体的顶端设置连接柱和连接板,将连接板与连接套筒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这样在发生震动时,连接板与连接套筒由于不是刚性连接,只会发生一部分位移,但是不会发生断裂。通过锚筋将连接板的侧面与连接套筒固定,锚筋可以为带有弹性金属杆,这样既能够稳定连接板与连接套筒的现对位置,在发生震动时,锚筋会吸收一部分震动能量,防止连接板与连接套筒因震动而脱离接触。弧形板的设置是为了吸收震动的能量,将柱体受到的震动由弧形板吸收一部分,然后剩余的震动能量才会传递到桥面。经过实验得出,弧形板的弧度为2.25时,震动吸收效果较好,弧形板不会因震动过大而断裂,保证其使用寿命。加强连接柱的作用与弧形板相同,并且加强连接柱的弧度为2.85时,加强连接柱不会因震动过大而断裂。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