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声屏障防脱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6049阅读:10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声屏障防脱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声屏障安装固定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声屏障防脱落装置。



背景技术:

噪声是当今世界环境的四大公害之一,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凡轨道交通所经路段的住宅、医院、学校等噪声敏感场所,轨道交通运行致使白天噪音在70分贝以上、夜间在55分贝以上的地段,就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噪声的传播,噪声控制首先是要降低声源辐射,其次是控制传播途径,最后是保护受声者,最为简单也是最为有效的减噪措施就是从保护受声者出发,在噪声的传播途径过程加以干涉,因此,在噪声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在铁路、高速公路、地铁高架线两侧建造各种形式的声屏障,就成为改善铁路沿线和站场周围噪声敏感区声环境质量的有效措施,是迄今为止解决铁路沿线噪声问题用得最多、最为有效的手段,声屏障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受到自然风压和列车在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风压作用,容易使其脱落于钢立柱外,影响吸声性能和产品美观,严重的还会造成危险,现阶段在安装声屏障吸声板时,常在背板上打孔,用螺栓连接于钢立柱或相邻的单元上,安装和生产过程复杂,其施工高度随着声屏障整体单元板高度的增大而增大,增加了声屏障在安装过程中的施工难度和施工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声屏障防脱落装置,在声屏障的单元板相连接处设计成一种特殊的接头形式,通过使相连的两个单元板用钢丝绳相连,不需要在安装过程中上螺杆拧螺母,简化施工工艺,提高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声屏障防脱落装置,包括穿设在钢立柱上的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端头固定装置,所述端头固定装置的首端通过插销铰接有伞爪,所述端头固定装置的尾端形成有凹槽,所述钢丝绳的端部插入并固定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端头固定装置穿过声屏障单元板的预留孔后与声屏障单元板卡扣连接。

进一步,所述钢丝绳的端部插入所述端头固定装置尾端的凹槽内后通过喉箍固定在所述凹槽内,利用喉箍紧固方便,固定效果好。

进一步,为了防止钢丝绳受力后从凹槽中脱离,所述的凹槽的内壁形成有倒钩刺,在喉箍固定和倒钩刺的双重作用下,可以将钢丝绳紧紧的固定于凹槽中,避免其从凹槽中脱离。

进一步,所述的端头固定装置的首端是圆弧形槽钢,方便安装插销和伞爪。

进一步,所述的插销的中部穿设有弹簧,所述的伞爪通过弹簧和插销弹力铰接在端头固定装置的首端,在端头固定装置穿过声屏障单元板的预留孔之前,通过伞爪压住弹簧的弹力,使伞爪和端头固定装置从声屏障单元板的预留孔中穿过,在端头固定装置穿过声屏障单元板的预留孔后,放开伞爪,伞爪受弹簧的弹力自动弹起,受钢丝绳的拉紧,伞爪卡扣在声屏障单元板的预留孔外侧,进而使端头固定装置与声屏障单元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凹槽内形成有中柱,所述钢丝绳的端部在中柱上绕过180度后固定在所述凹槽内,有效防止了钢丝绳因受力而从凹槽中脱离。

进一步,所述的钢丝绳与钢立柱和声屏障单元板垂直,提高连接后的整体稳定性和一致性。

进一步,在所述的凹槽的开口处钢丝绳表面上涂有警示线,所述的警示线的颜色是红色,便于后期维护检查时直观的查看钢丝绳是否有从凹槽中脱离的迹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固定声屏障单元板的连接处设计一种新颖特殊的接头形式,通过使相连的两个声屏障单元板用钢丝绳相连,不需要在安装过程中上螺杆拧螺母,简化施工工艺,提高安全性,防止了声屏障单元板在风压和自身重量下所造成的脱落现象,同时提高了产品的整体强度和抗风压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端头固定装置与声屏障单元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端头固定装置的圆弧形槽钢首端结构剖面图;

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钢丝绳,2-端头固定装置,3-插销,4-伞爪,5-凹槽,6-喉箍,7-声屏障单元板,8-倒钩刺,9-弹簧,10-警示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的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端头固定装置与声屏障单元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端头固定装置的圆弧形槽钢首端结构剖面图;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声屏障防脱落装置,包括穿设在钢立柱上的钢丝绳1,钢丝绳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端头固定装置2,端头固定装置2的首端是圆弧形槽钢,在端头固定装置2的圆弧形槽钢首端通过插销3铰接有伞爪4,端头固定装置2的尾端形成有凹槽5,钢丝绳1的端部插入并通过喉箍6固定在所述凹槽5内,端头固定装置2穿过声屏障单元板7的预留孔后与声屏障单元板7卡扣连接。

为了防止钢丝绳1受力后从凹槽5中脱离,本实施例在凹槽5的内壁形成有倒钩刺8,在喉箍6固定和倒钩刺8的双重作用下,可以将钢丝绳1紧紧的固定于凹槽5中,避免其从凹槽5中脱离;本实施例在插销3的中部还穿设有弹簧9,伞爪4通过弹簧9和插销3弹力铰接在端头固定装置2的首端,在端头固定装置2穿过声屏障单元板7的预留孔之前,通过伞爪4压住弹簧9的弹力,使伞爪4和端头固定装置2从声屏障单元板7的预留孔中穿过,在端头固定装置2穿过声屏障单元板7的预留孔后,放开伞爪4,伞爪4受弹簧9的弹力自动弹起,受钢丝绳1的拉紧,伞爪4卡扣在声屏障单元板7的预留孔外侧,进而使端头固定装置2与声屏障单元板7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钢丝绳1与钢立柱和声屏障单元板7垂直,提高连接后的整体稳定性和一致性;在凹槽5的开口处的钢丝绳1表面上涂有警示线10,警示线10的颜色是红色,便于后期维护检查时直观的查看钢丝绳1是否有从凹槽5中脱离的迹象。

为了有效防止钢丝绳1因受力而从凹槽5中脱离,还可以在凹槽5内设置中柱,将钢丝绳1的端部在中柱上绕过180度后再固定在所述凹槽5内。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声屏障防脱落装置,在安装的过程中,声屏障单元板7和钢立柱上都提前预留有预留孔,安装时先将钢丝绳1的一端插入第一个端头固定装置2的尾端凹槽5内,拧紧喉箍6,在喉箍6固定和凹槽5内倒钩刺8的双重作用下,钢丝绳1被紧紧的固定于凹槽5中,第一个端头固定装置2的圆弧形槽钢首端插入穿过预先留好预留孔的第一块声屏障单元板7后,往后拉紧钢丝绳1,此时伞爪4撑开,伞爪4卡扣在第一块声屏障单元板7的预留孔外侧,进而使第一个端头固定装置2与第一块声屏障单元板7固定连接;钢丝绳1的另一端先穿过钢立柱上的预留孔,再将钢丝绳1的另一端插入第二个端头固定装置2的尾端凹槽5内,拧紧喉箍6,在喉箍6固定和凹槽5内倒钩刺8的双重作用下,钢丝绳1被紧紧的固定于凹槽5中,第二个端头固定装置2的圆弧形槽钢首端插入穿过预先留好预留孔的第二块声屏障单元板7后,往后拉紧钢丝绳1,此时伞爪4撑开,伞爪4卡扣在第二块声屏障单元板7的预留孔外侧,进而使第二个端头固定装置2与第二块声屏障单元板7固定连接;依次重复施工,使声屏障单元板7两两与钢立柱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不需要使用螺杆和螺母连接,方便安装施工。

本实用新型在固定声屏障单元板的连接处设计一种新颖特殊的接头形式,通过使相连的两个声屏障单元板用钢丝绳相连,不需要在安装过程中上螺杆拧螺母,简化施工工艺,提高安全性,防止了声屏障单元板在风压和自身重量下所造成的脱落现象,同时提高了产品的整体强度和抗风压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专利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