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式路面病害图像采集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1941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维护工程的路面图像获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式路面病害图像采集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的建设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可以说公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下,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在不断增加,而且单车载重量也比以前增加了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对路面进行及时有效的保护,必然会使路面出现早期破坏,进而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以及服务水平。为了给人们提供完好、畅通的路况,就必须要做好公路使用期间的日常维护工作。

快速、准确地搞清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而制定对应的维护策略,确定路段养护的优先级顺序,合理分配养护资源,制定有效的维护计划成为公路日常维护工作的首要部分。在过去,往往是公路维护工作人员根据路面的损坏状况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对病害作出决策,这样人为因素较多,主观性因素强。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现在绝大多数的检测系统利用人工采用二维路面图像采集分析系统来完成对公路的检测,这种技术能一定程度上检测出路面的病害,但路面毕竟是一个三维的实体,对路面的二维检测并不能完整地反映出路面状况的所有信息,导致检测精度和检测范围受到局限。

因此,亟需一种车载式路面病害图像采集定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式路面病害图像采集定位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式路面病害图像采集定位装置,包括:

检测车;

角度调整机构,其设置于检测车的车尾;

支架,其设置于角度调整机构上;

线激光器,其设置于支架上;

二CCD面阵相机,二CCD面阵相机分别水平方向滑动设置于支架的两端且位于线激光器的上方;

路面定位机构,包括旋转编码器和GPS定位器,旋转编码器设置于检测车的车轮上,旋转编码器的输出端与二CCD面阵相机的输入端连接,GPS定位器设置于检测车的车身上。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将线激光器和CCD面阵相机集成于检测车上,角度调整机构调整支架的角度,从而整体调整线激光器、二CCD面阵相机的采集角度,保证路面病害图像采集的准确性,同时,旋转编码器和GPS定位器组合,提供路面的定位信息,省却了人力,实现了自动化,使得检测更加准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做如下改进: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角度调整机构包括关节臂和电机,关节臂一端转动设置于检测车的车尾,关节臂的另一端与支架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与关节臂的转动端通过齿轮外啮合连接。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电机转动驱动关节臂转动,通过关节臂的转动调整支架的角度,一方面可以调整CCD面阵相机的成像角度,另一方面在不使用时可以将CCD面阵相机收缩贴合至检测车上,减小占用空间。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角度调整机构包括底座、二关节臂、二支撑臂、连接杆和气缸,底座设置于检测车的车尾,二关节臂的一端转动设置于底座上,二关节臂的另一端分别与支架的两端固定连接,二支撑臂的一端滑动设置于底座上,二支撑臂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二关节臂上,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二支撑臂连接,气缸与连接杆连接。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气缸驱动连接杆带动二支撑臂分别在底座上滑动,使得二关节臂绕底座旋转,从而调整支架的角度,结构稳定,更加方便。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角度调整机构还包括用于检测支架角度的角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设置于支架上。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角度传感器感应检测支架的角度,根据需求调整二CCD面阵相机的成像角度,满足检测需要。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设置有收纳盒,收纳盒设置于检测车的车尾。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完成检测后角度调整机构将线激光器和CCD面阵相机转动收纳至收纳盒内,避免灰尘雨水等影响设备。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其设置于检测车的底盘上,用于测量检测车行驶过程中上下颠簸的加速度。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加速度传感器,测量检测车行驶过程中上下颠簸的加速度,然后通过二次积分获取颠簸的幅值,在计算路面各点高程时,利用颠簸误差可以有效避免检测车颠簸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保护机构,包括外壳,外壳设置于检测车的底盘上,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弹性垫片,加速度传感器设置于外壳内。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外壳,避免雨水灰尘的影响,延长加速度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设置有线激光器清理机构,包括气管和气嘴,气管设置于支架上,气嘴设置于气管的出气端且与线激光器相对设置,气嘴与气管之间还设置有弹性连接件。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线激光器清理机构,在雨天时对着线激光器吹气,避免杂物附着在线激光器上,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检测车,2.支架,3.线激光器,4.CCD面阵相机,5.旋转编码器,6.GPS定位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车载式路面病害图像采集定位装置,包括:

检测车1;

角度调整机构(图中未示出),其设置于检测车1的车尾;

支架2,其设置于角度调整机构上;

线激光器3,其设置于支架2上;

二CCD面阵相机4,二CCD面阵相机4分别水平方向滑动设置于支架2的两端且位于线激光器3的上方;

路面定位机构,包括旋转编码器5和GPS定位器6,旋转编码器5设置于检测车1的车轮上,旋转编码器5的输出端与二CCD面阵相机4的输入端连接,GPS定位器6设置于检测车1的车身上。

本实施方式相较于现有技术,将线激光器3和CCD面阵相机4集成于检测车上,角度调整机构调整支架2的角度,从而整体调整线激光器3、二CCD面阵相机4的采集角度,保证路面病害图像采集的准确性,同时,旋转编码器5和GPS定位器6组合,提供路面的定位信息,省却了人力,实现了自动化,使得检测更加准确。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角度调整机构包括关节臂和电机,关节臂一端转动设置于检测车1的车尾,关节臂的另一端与支架2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与关节臂的转动端通过齿轮外啮合连接。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电机转动驱动关节臂转动,通过关节臂的转动调整支架2的角度,一方面可以调整CCD面阵相机4的成像角度,另一方面在不使用时可以将CCD面阵相机4收缩贴合至检测车1上,减小占用空间。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角度调整机构包括底座、二关节臂、二支撑臂、连接杆和气缸,底座设置于检测车1的车尾,二关节臂的一端转动设置于底座上,二关节臂的另一端分别与支架的两端固定连接,二支撑臂的一端滑动设置于底座上,二支撑臂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二关节臂上,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二支撑臂连接,气缸与连接杆连接。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气缸驱动连接杆带动二支撑臂分别在底座上滑动,使得二关节臂绕底座旋转,从而调整支架2的角度,结构稳定,更加方便。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角度调整机构还包括用于检测支架角度的角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角度传感器设置于支架2上。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角度传感器感应检测支架2的角度,根据需求调整二CCD面阵相机4的成像角度,满足检测需要。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还设置有收纳盒(图中未示出),收纳盒设置于检测车1的车尾。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完成检测后角度调整机构将线激光器3和CCD面阵相机4转动收纳至收纳盒内,避免灰尘雨水等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还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其设置于检测车1的底盘上,用于测量检测车1行驶过程中上下颠簸的加速度。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加速度传感器,测量检测车1行驶过程中上下颠簸的加速度,然后通过二次积分获取颠簸的幅值,在计算路面各点高程时,利用颠簸误差可以有效避免检测车1颠簸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还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保护机构(图中未示出),包括外壳,外壳设置于检测车1的底盘上,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弹性垫片,加速度传感器设置于外壳内。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外壳,避免雨水灰尘的影响,延长加速度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还设置有线激光器清理机构(图中未示出),包括气管和气嘴,气管设置于支架2上,气嘴设置于气管的出气端且与线激光器3相对设置,气嘴与气管之间还设置有弹性连接件。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线激光器清理机构,在雨天时对着线激光器吹气,避免杂物附着在线激光器上,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