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4701阅读:28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桥梁。



背景技术:

桥梁是指为道路跨越天然或人工障碍物而修建的建筑物,例如,跨越江河和沟壑的桥梁。通常,桥梁包括主梁和支撑该主梁的桥墩。

目前,随着车辆的越来越多,地下停车位往往会不够用,这就需要有部分车辆停放在路面上,这时就会有较多的灰尘沉积在车辆的表面上,当人们在开车时,会被灰尘遮挡视野,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桥梁通过在主梁上设置排水管,使排水管排出的水清洗车辆上的灰尘,避免灰尘遮挡视野,达到避免造成安全事故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包括主梁以及用于支撑主梁的桥墩,所述的主梁上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进水口置于河流中,所述的排水管的出水口置于主梁上,所述的主梁上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驱动块,所述的主梁上铰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驱动块抵触,另一端与排水管抵触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车辆行驶在主梁上的时候,车辆压在驱动块上,使驱动块往远离车辆的方向发生滑动,继而使驱动杆靠近驱动块的一端下降,远离驱动块的一端上升,并使排水管的出水口朝向车辆,出水口排出的水即可将车辆上的灰尘进行清洗,车辆行驶之后,通过重力的作用,使排水管对驱动杆施加下压力,使驱动杆沿着铰接处翻转,继而使驱动杆带动驱动块复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主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的排水管置于安装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槽的开设,可以对排水管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避免排水管被车辆压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安装槽内设置有弹性件,所述驱动杆通过所述弹性件与安装槽的内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车辆的行驶速度较快,通过弹性件的设置,可以迅速将驱动杆复位,使车辆行驶过后,能够让后续的车辆进行灰尘的清洗,提升清洗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安装槽内固定有用于与排水管抵触的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置于排水管的两侧,所述的两侧的限位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排水管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排水管置于两侧的限位板之间,通过两侧的限位板对排水管施加压力,使排水管的出水口的形状发生改变,增加了对车辆的冲刷面积,同时,增加水的流速,增加了对车辆表面灰尘的冲刷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限位板靠近排水管的一端开设有引导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引导斜面的设置,使排水管置于两侧的限位板之间更为便利,同时,可以避免限位板上的棱角对排水管的表面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驱动块远离主梁的一侧呈弧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车辆的车轮滚到驱动块上可以更为方便,同时可以避免驱动块上的棱角对车轮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主梁上开设有排水孔,所述的排水孔与安装槽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水口中排出的水,通过排水孔的引导作用进入到河流中,避免主梁上的水过多,使车轮发生打滑现象而造成安全事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车辆行驶在主梁上,车轮压在驱动块上时,使驱动块带动驱动杆沿着铰接处翻转,使驱动杆带动排水管的出水口发生移动,使出水口从两侧的限位板之间导出,将出水口挤压成椭圆形,随着车辆的行驶,可以增加对车辆的清洗面积,将车辆上的灰尘除去,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体现驱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

图4为体现驱动杆与排水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体现排水管与盖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主梁;11、安装槽;12、排水孔;13、台阶;2、桥墩;31、驱动块;32、滑槽;33、驱动杆;4、销轴;5、排水管;51、进水口;52、出水口;6、限位板;61、引导斜面;7、水泵;8、盖板;8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桥梁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桥梁,包括主梁1和桥墩2。主梁1呈长方体设置,且水平放置在河流上方。桥墩2呈圆柱形,置于主梁1下方,桥墩2竖直放置,且桥墩2的上端与主梁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桥墩2置于河流中,对主梁1支撑。

为了支撑稳定,采用四个桥墩2对主梁1进行支撑,且四个桥墩2的轴心所形成的连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主梁1的上表面开设有一条安装槽11,安装槽11的长度方向与主梁1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安装槽11的两端分别连通主梁1的左、右侧壁。安装槽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根排水管5。排水管5的出水口52固定于安装槽11的端部,进水口51置于河流中。在主梁1的两侧的侧壁上分别固定有一个水泵7,通过水泵7的作用,使排水管5将河流中的水从进水口51导入,从出水口52导出。在主梁1的下表面开设有十二个排水孔12,排水孔12的两端连通安装槽11的底壁和主梁1的下表面,使安装槽11内的水通过排水孔12可以重新回到河流中。

在安装槽11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32,驱动块31一体化连接的凸起置于滑槽32中,滑槽32的长度方向与桥墩2的轴向平行设置。使驱动块31沿着滑槽32可以竖直上下移动。驱动块31的上表面呈弧形设置,便于车辆的车轮可以从弧形面上滚过。

在安装槽11内还铰接有呈长方体设置的驱动杆33,驱动杆33通过销轴4铰接在安装槽11中,且驱动杆33的两端分别置于排水管5、驱动块31的下方。使驱动杆33的两端分别与排水管5的表面、驱动块31的外壁抵触设置。驱动杆33靠近排水管5一端到销轴4的距离要大于靠近驱动块31一端到销轴4的距离。

在安装槽11的内壁上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优选为弹簧,并使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和安装槽11的底壁、驱动杆33背对驱动块31的一侧固定连接。

在安装槽11的两侧的内壁上固定有限位板6,本实施例中,一共设置有四个限位板6,两个限位板6和一个排水管5。限位板6水平放置。两个限位板6分别置于排水管5出水口52的两侧,且两个限位板6之间的距离比排水管5的直径小,限位板6上开设有引导斜面61。使排水管5与引导斜面61抵触,并使排水管5沿着限位板6,往主梁1上表面移动的过程中,使排水管5的横截面由圆形变成椭圆形。

使用时,车辆行驶在主梁1的上表面,车轮对驱动块31施加下压力,使驱动块31沿着滑槽32向下移动,同时弹性件压缩,产生弹力,驱动杆33通过杠杆原理带动排水管5的出水口52从引导斜面61进入到两个限位板6之间,通过限位板6对排水管5外壁的挤压作用,使排水管5的出水口52由圆形渐变成椭圆形,且椭圆形的长轴的长度要大于圆形的直径,通过水泵7将河流中的水从出水口52导出,对车辆进行冲刷,将车辆表面上的灰尘除去。随着车辆的继续行驶,使车轮从驱动块31上移开,通过重力的作用,排水管5的出水口52从两个限位板6之间缓缓向下移动,并与引导斜面61抵触,同时,弹性件的弹力作用,推动驱动杆33靠近驱动块31的一端向上移动,使驱动杆33复位,通过驱动杆33对驱动块31施加向上的压力,使驱动块31复位,驱动杆33靠近排水管5的一端与安装槽11的底壁抵触,使驱动杆33限位。

为了避免车辆的车轮陷入到安装槽11中,在安装槽11的开口处设置有台阶13,并在台阶13上放置有盖板8,盖板8上开设有通孔81,使排水管5和驱动块31从盖板8上伸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