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1738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设备,具体是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建设施工的扬尘污染,是指在房屋建设施工、道路与管线施工、房屋拆除、物料运输、物料堆放、道路保洁、泥地裸露等生产活动中产生粉尘颗物粒,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扬尘污染对于居民区等周边群众居住量大的地方,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了防止扬尘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控制施工产生的扬尘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现有的除尘方式大都是对施工场地的地面进行除尘,而忽视了空气中的粉尘;这些粉尘随着大气的流动四散,是造成粉尘污染的主要原因;传统的除尘装置中的吸尘腔的角度一般是固定不动的,不能随意变动,是吸尘范围有限,不能随意吸收空气中的灰尘,进而忽略了空气中的粉尘,不便于空气的净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包括底板、吸尘腔、驱动装置和制动装置;所述底板的形状为长方形,底板的底部设有滚轮,滚轮为万向轮;所述吸尘腔放置在底板的左侧,吸尘腔的后部设有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吸尘软管;所述第一支杆的右端设有第一铰链,第一支杆通过第一铰链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放置在底板上部;所述第二支杆的右端设有第二铰链,第二支杆通过第二铰链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连接在支柱的上端;所述吸尘软管连接在吸尘腔的中部,吸尘软管的后部连接有吸尘管,吸尘管连接在除尘风机上,除尘风机放置在底板的后部;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底板的中部,驱动装置由齿条、第一通孔、防护罩、齿轮和电机组成;所述防护罩放置在底板上部,防护罩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放置有齿条齿条连接在第一连杆上,齿条与齿轮啮合,齿轮安装在电机的主轴上,电机固定在防护罩内部;所述制动装置放置在驱动装置后部的底板上,制动装置由第二通孔、压板、连接件、外壳、操作杆、手柄、弹簧、挡板、压块、条形孔、圆形孔和挡杆组成;所述外壳设置在底板上,外壳的底部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放置有齿条,齿条的上部设有压板,压板的底部设有压块,压块共有五个,均匀分布在压板的底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板上部设有连接件,压板通过连接件连接有操作杆,操作杆的中部设有挡板,挡板与外壳之间的操作杆上设有弹簧,操作杆通过圆形孔伸入到外壳外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圆形孔上部放置有挡杆,挡杆设置在操作杆上,挡板上部的操作杆上设有手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件由防护板、轴承、杆头和密封圈组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板内部设有轴承,轴承的中部安装有杆头,杆头设置在操作杆的底部,杆头与防护板的接触处密封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圆形孔的边缘处设有条形孔,条形孔共有四个,均匀设置圆形孔的四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杆的长度和宽度均小于条形孔的长度和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简单,功能齐全,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该角度可调节的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中驱动装置,通过齿轮与齿条啮合,带动第一连杆移动,进而调节吸尘腔的角度;角度调节完成后,旋转手柄,使挡杆透过条形孔放置到外壳内,操作杆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使压板压住齿条,进而防止第一连杆移动,控制吸尘腔的角度不变;能调节吸尘腔的角度,增大了吸尘的范围,提高了空气净化的程度,便于建筑施工的进行;底座上设有滚轮,能随意改变移动方向,便于吸尘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角度可调节的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角度可调节的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角度可调节的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中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角度可调节的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角度可调节的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尘腔,2-第一支杆,3-第一铰链,4-第一连杆,5-吸尘软管,6-第二支杆, 7-第二铰链,8-第二连杆,9-支柱,10-驱动装置,11-吸尘管,12-制动装置,13-除尘风机, 14-底板,15-滚轮,16-齿条,17-第一通孔,18-防护罩,19-齿轮,20-电机,21-第二通孔, 22-压板,23-连接件,24-外壳,25-操作杆,26-手柄,27-弹簧,28-挡板,29-压块,30- 条形孔,31-圆形孔,32-挡杆,33-防护板,34-轴承,35-杆头,36-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5,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包括底板14、吸尘腔1、驱动装置10和制动装置12;所述底板14的形状为长方形,底板14的底部设有滚轮15,滚轮15 为万向轮,能随意改变移动方向;所述吸尘腔1放置在底板14的左侧,吸尘腔1的后部设有第一支杆2、第二支杆6和吸尘软管5;所述第一支杆2的右端设有第一铰链3,第一支杆2 通过第一铰链3连接有第一连杆4,第一连杆4放置在底板14上部;所述第二支杆6的右端设有第二铰链7,第二支杆6通过第二铰链7连接有第二连杆8,第二连杆8连接在支柱9的上端;所述吸尘软管5连接在吸尘腔1的中部,吸尘软管5的后部连接有吸尘管11,吸尘管 11连接在除尘风机13上,除尘风机13放置在底板14的后部,用于除去风尘;所述驱动装置10设置在底板14的中部,驱动装置10由齿条16、第一通孔17、防护罩18、齿轮19和电机20组成,用于调节吸尘腔1的角度;所述防护罩18放置在底板14上部,防护罩18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17,第一通孔17内放置有齿条16齿条16连接在第一连杆4上,齿条16 与齿轮19啮合,齿轮19安装在电机20的主轴上,电机20固定在防护罩18内部,用于调节第一连杆4的位置;所述制动装置12放置在驱动装置10后部的底板14上,制动装置12由第二通孔21、压板22、连接件23、外壳24、操作杆25、手柄26、弹簧27、挡板28、压块 29、条形孔30、圆形孔31和挡杆32组成,用于制动第一连杆4,进而控制吸尘腔1的位置;所述外壳24设置在底板14上,外壳24的底部设有第二通孔21,第二通孔21内放置有齿条 16,齿条16的上部设有压板22,压板22的底部设有压块29,压块29共有五个,均匀分布在压板22的底部,用于防止齿条16滑动;所述压板22上部设有连接件23,压板22通过连接件23连接有操作杆25,操作杆25的中部设有挡板28,挡板28与外壳24之间的操作杆 25上设有弹簧27,操作杆25通过圆形孔31伸入到外壳24外部;所述圆形孔31的边缘处设有条形孔30,条形孔30共有四个,均匀设置圆形孔31的四周,圆形孔31上部放置有挡杆 32,挡杆32设置在操作杆25上,挡板28上部的操作杆25上设有手柄26;所述挡杆32的长度和宽度均小于条形孔30的长度和宽度,挡杆32能透过条形孔30放置到外壳24内;所述连接件23由防护板33、轴承34、杆头35和密封圈36组成,用于防止压板22随操作杆 25转动;所述防护板33内部设有轴承34,轴承34的中部安装有杆头35,杆头35设置在操作杆25的底部,杆头35与防护板33的接触处密封圈36,密封圈36能防止杂物进入到防护板33内,进而影响连接件23运作。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驱动装置10通过齿轮19与齿条16啮合,带动第一连杆 4移动,进而调节吸尘腔1的角度;角度调节完成后,旋转手柄26,使挡杆32透过条形孔 30放置到外壳24内,操作杆25在弹簧27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使压板22压住齿条16,进而防止第一连杆4移动,控制吸尘腔1的角度不变。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