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上盖车辆基地停车列检库的后期预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1278阅读:9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地铁上盖车辆基地停车列检库的后期预留结构。



背景技术:

地铁车辆基地是列车停放、检修、保养和维护的重要基地,而停车列检库是负责列车的日常检修的重要基地,负责所有地铁车辆的日常整备工作,是地铁车辆段中使用频率最高、占地面积最大的设施,其设计特点将直接反映到日常运营作业中。地铁停车列检库一般采用一线两列位设计,前一列位为列检列位,后一列位为停车列位。

采用上盖开发的车辆基地,受开发条件的约束,需将车辆基地的整个结构体系一次建成,但其停车列检库的工艺设计则需要按照设计规模分期建造;若将库中的轨道、信号、供电等系统一次建成,将造成设备及系统的闲置和浪费。常规做法是前期一次性完成地面施工,后期再根据设计规模凿开前期施工时的预留区域地面,停车列检库中的停车列位即为预留区域,完成相应设备和系统的敷设和安装,形成最终的设计要求;对预留区域进行前期施工的常规做法为铺设桩基础后,在桩基础上浇筑混凝土,后期重建时需要大面积凿除浇筑混凝土;这种做法受前期地面施工时混凝土铺装厚度的影响,常常出现前期施工结构不易凿除,导致后期设备敷设和安装施工难度大,且重建成本高,费时费力等缺点。

因此,研究一种兼顾停车列检库前期作业要求,满足地面抗压强度,降低建设成本和后期设备铺设施工难度的预留区地面结构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铁上盖车辆基地停车列检库的后期预留结构,在满足地面抗压强度的要求下,降低了前期的建设成本和后期改造的施工难度,从而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地铁上盖车辆基地停车列检库后期预留结构,包括间隔排列的地铁行车区和非地铁行车区,地铁行车区的预留结构包括桩基础、整体道床基础和轨道整体道床;

整体道床基础铺设在桩基础和轨道整体道床之间,用于对桩基础进行加固处理以防止轨道整体道床下沉;轨道整体道床的宽度小于整体道床基础,用于将地铁行车区的荷载传递给桩基础;

非地铁行车区的预留结构包括垫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垫层之上的倒扣板;

垫层紧接整体道床基础进行铺设,用于承担倒扣板传递的压力并将其传递给整体道床基础;倒扣板的横截面呈倒凹形,其底部两侧分别架设在相邻两个地铁行车区的整体道床基础上,用于将非地铁行车区的荷载传递给整体道床基础。

优选的,上述地铁上盖车辆基地停车列检库后期预留结构,其轨道整体道床采用泡沫混凝土进行填充。

优选的,上述地铁上盖车辆基地停车列检库后期预留结构,其倒扣板与垫层接触面的横截面为梯形。

优选的,上述地铁上盖车辆基地停车列检库后期预留结构,其垫层包括碎石垫层,以及均匀地铺设在碎石垫层上的混凝土垫层。

优选的,上述地铁上盖车辆基地停车列检库后期预留结构,其地铁行车区的预留结构还包括铺设在轨道整体道床上的第一面层,第一面层采用120mm厚强度为c25的混凝土,表面撒1:1水泥砂子随打随抹光。

优选的,上述地铁上盖车辆基地停车列检库后期预留结构,其非地铁行车区的预留结构还包括铺设在倒扣板上的第二面层,第二面层为自然土体。

优选的,上述地铁上盖车辆基地停车列检库后期预留结构,其泡沫混凝土的密度为600kg/m3

优选的,上述地铁上盖车辆基地停车列检库后期预留结构,其碎石垫层采用3:7级配碎石;混凝土垫层采用150mm厚强度为c20的混凝土。

优选的,上述地铁上盖车辆基地停车列检库后期预留结构,其整体道床基础的铺设厚度为0.5米。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地铁上盖车辆基地停车列检库的后期预留结构,根据轨道结构受力特点对预留区域的结构设计进行改进;地铁行车区中,在桩基础上铺设整体道床基础以防止道床下沉,采用泡沫混凝土代替传统混凝土作为轨道整体道床的填充材料,泡沫混凝土造价低且便于凿除,在满足结构受力特点的前提下降低道床造价;非地铁行车区中,在垫层上铺设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倒扣板,倒扣板的底部架设在整体道床基础上,有利于将非地铁行车区承受的荷载传递给整体道床基础,倒扣板在后期重建时易于移除且可回收利用;本发明在满足地面抗压强度的要求下,大大地降低了前期的建设成本和后期改造的施工难度,从而能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铁上盖车辆基地停车列检库后期预留结构的剖视图;

其中:1-桩基础,2-整体道床基础,3-轨道整体道床,4-第一面层,5-倒扣板,6-垫层,7-第二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停车列检库采用一线两列位设计,前一列位为列检列位,后一列位为停车列位;其中,停车列位为预留区域,后期设备铺设时需凿开停车列位的前期施工地面;停车列位包括依次间隔排列的地铁行车区和非地铁行车区,地铁行车区为车辆行驶路线,其上需铺设轨道,故地铁行车区的地面结构需承受更大的压力;非地铁行车区为两条地铁行车区之间的区域,地铁行车区和非地铁行车区的结构具有不同的施工措施。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铁上盖车辆基地停车列检库的后期预留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地铁上盖车辆基地停车列检库的后期预留结构,包括地铁行车区和非地铁行车区;

其中,地铁行车区的预留结构包括桩基础1、整体道床基础2、轨道整体道床3和第一面层4;桩基础1以下为自然土层,自桩基础1以上依次为整体道床基础2、轨道整体道床3和面层4。

根据后期施工采用的轨道结构及车辆的轴重、轴距等参数计算轨道和车辆荷载,根据轨道和车辆荷载进一步确定桩基础1的承载力和沉降值,并根据线路设计标准、地质材料、路堤高度、填料和建设工期等进行验算。

整体道床基础2为桩基础1以上、轨道整体道床3以下部分,是在地质不良路基段为防止道床下沉对桩基础1进行的加固处理,采用混凝土浇筑;具体的施工工艺根据停车列检库内路线设计标准、车辆荷载和地质资料等通过验算确定;本实施例优选整体道床基础2的铺设厚度为0.5米。

轨道整体道床3为第一面层4以下、整体道床基础2以上部分,轨道整体道床3的宽度小于轨道整体基础2的宽度;后期上部铺设轨道后,轨道整体道床3的主要作用是支撑轨枕,并把轨枕上部的巨大压力均匀地传递给桩基础1;前期的主要作用是承受地铁行车区道路面层,即第一面层4传递的荷载。综合考虑前期轨道整体道床3的受力特点、造价以及后期拆除难度等因素,本实施例优选采用新型建筑材料泡沫混凝土填充预留道床位置;泡沫混凝土在满足结构受力的基础上,能够减少混凝土的用量,有效降低工程成本,并且便于凿除,降低了后期设备敷设时的施工难度;本实施例选用密度600kg/m3的泡沫混凝土。

第一面层4为轨道整体道床3以上部分,设计时,主要考虑与非地铁行车区面层的整体美观性。在轨道整体道床3上铺设混凝土面层;本实施例优选采用120mm厚强度为c25的混凝土,表面撒1:1水泥砂子随打随抹光。

非地铁行车区的预留结构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垫层5、倒扣板6和第二面层7;

垫层5紧接地铁行车区的整体道床基础2进行铺设,主要用于承受倒扣板6传递下来的荷载;垫层5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定,根据结构受力特点,为了更利于将垫层5承受的荷载传递给整体道床基础2,优选碎石垫层51与倒扣板接触面的横截面呈“梯形”;垫层5包括碎石垫层51和混凝土垫层52,碎石垫层51紧接整体道床基础2铺设,碎石垫层51的材料优选采用3:7级配碎石;混凝土垫层52厚度均匀地铺设在碎石垫层51之上,混凝土垫层52采用150mm厚强度为c20的混凝土。

倒扣板6紧接地铁行车区的轨道整体道床3铺设,倒扣板6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横截面为倒凹形,其底部两侧分别架设在相邻两个地铁行车区的整体道床基础2上,主要用于承担非地铁行车区的荷载,并将荷载传递至整体道床基础2;作为优选的,倒扣板6与碎石垫层51的接触面为与垫层5形状相匹配的梯形。

第二面层7与地铁行车区第一面层4相接,为自然土体层,设计时主要考虑与第一面层4的整体美观性。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停车列检库后期预留结构的实施步骤,其中,地铁行车区的后期预留结构实施步骤如下:

1)桩基础1

根据后期将采用的轨道结构及车辆的轴重、轴距等参数计算轨道和车辆荷载,根据轨道和车辆荷载进一步确定桩基础1的承载力和沉降值,提出相应的桩基础1措施,并根据线路设计标准、地质材料、路堤高度、填料和建设工期等进行验算。

2)铺设整体道床基础2

在满足后期轨道和车辆荷载的情况下,优选铺设厚度为0.5米的整体道床基础2。

3)设计轨道整体道床3

综合考虑前期轨道整体道床3的受力特点、造价以及远期拆除难度等因素,选用新型建筑材料泡沫混凝土填充预留道床位置;本实施例选用密度600kg/m3的泡沫混凝土。

4)铺设第一面层4

在轨道整体道床3填充层上铺设混凝土面层,本实施例选用120mm厚强度为c25的混凝土,表面撒1:1水泥砂子随打随抹光。

非地铁行车区的后期预留结构实施步骤如下:

1)铺设垫层5

铺设3:7级配的碎石垫层51,再在碎石垫层51上铺设150mm厚强度为c20的混凝土垫层52。

2)倒扣板6

倒扣板6紧接地铁行车区的轨道整体道床且其底部架设在整体道床基础2上,将非地铁行车区的荷载传递至地铁行车区的整体道床基础2。

3)铺设第二面层7

在倒扣板6上铺设自然土体作为第二面层7。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铁上盖车辆基地停车列检库的后期预留结构,在满足地面抗压强度的要求下,降低了前期的建设成本和后期改造的施工难度,从而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