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筋镁水泥防风阻沙插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5538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筋镁水泥防风阻沙插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筋镁水泥防风阻沙插板,主要用于铁路沿线、公路沿线,以及工程构筑物的防风阻沙,以防止风沙的侵蚀造成重大损失。



背景技术:

我国地处一个多风沙的区域,在广大的西部和西北部地区,常年风沙不断,这些地区又多处在沙漠区、戈壁滩,且地缘辽阔、矿产丰富,终年干旱少雨,沙尘、沙暴肆虐,往往对公路、铁路以及工程构筑物造成严重破坏和极恶劣的影响。

国内企业和设计人员想了好多的办法治理风沙。主要措施高立式沙障和低立式防沙网,高立式沙障一般采用钢板网、塑料网或混凝土轨枕立板等;钢板网成本太高,重量过重,安装也很麻烦,施工成本很贵,造价过高,不适合大面积使用;混凝土轨枕当作立板防风阻沙,由于抗风压的要求,需要很厚、很笨重,运输成本很高、预制过程和搬运、施工过程的劳动强度都很大,安装施工难度也很大,总体造价很高,因过分笨重,还无法重复利用。

塑料编织网抗紫外线能力差的原因主要是厚度太薄,抗紫外线剂析出速度过快,造成抗老化能力快速下降所致;而目前防沙要求通风孔要小,鉴于需要50%左右的通风率要求,编制网的网筋就相应很细,老化速度太快,时间很短就导致网筋断裂,废弃物到处乱飞,严重影响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筋镁水泥防风阻沙插板,其抗老化性能优越、重量更轻、安装施工方便、且可以重复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加筋镁水泥防风阻沙插板,包括板体,板体内设置着钢筋网,板体上由上到下水平均布间隔设置着风孔;钢筋网两侧的板体内设置着至少两层加强筋,每层加强筋都由多组平行间隔排列以及竖直间隔排列的筋线构成,每组筋线都由若干根非金属纱线构成,各纱线彼此之间留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板体内有两层以上平行排列和垂直排列的多组、多经、多纬稀疏均匀排布的非金属或聚合物纱线作为加筋材料,纱线采用20D-200D聚酯(涤纶)有捻纱,或者采用20D-200D无碱玻纤有捻纱,也可以采用这两种材料的连续无捻纱线等,所述的非金属或聚合物纱线加筋材料分上下两层铺设,间距2-20mm,距边缘2-20mm,中间层大约20-100mm,每层加筋材料分为纵横双向各多组,组间留有较大孔隙,组间距10—100mm,以备制作混凝土通孔,孔径大约20-100mm,每组又包括多根纱线,数量一般2-20根,纱线间留有较小的间距,纱间距约1-5mm,以便混凝土上下连接成一体,避免混凝土分层而降低点强度,这些纵横排布的纱线在相交处通过平织、经编、粘接等方式连成一体而为网状材料,分两层铺设在混凝土网板预制模具中,加筋材料提供了混凝土网板抗风压能力,该模具在纵横向各组之间形成的大网孔部位设置有圆形或方形孔,直径一般为10-100mm,通过现场浇筑成型,形成一种加筋镁水泥防风阻沙插板,该网板的厚度一般在20-100mm,长度一般为500-5000mm,宽度一般为100-1000mm;将该混凝土网板并列成行插入沙漠中的沙丘里,根据具体情况,插入深度一般为200-1000mm,构成一道高立式防风阻沙屏障。本实用新型抗老化性能优越、重量更轻、安装施工方便、且可以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加筋镁水泥防风阻沙插板,如图1、图2所示,包括板体1,板体1内设置着钢筋网5,板体1上由上到下水平均布间隔设置着风孔3;钢筋网5两侧的板体1内设置着至少两层加强筋,每层加强筋都由多组平行间隔排列以及竖直间隔排列的筋线构成,每组筋线2都由若干根非金属纱线4构成,各纱线4彼此之间留有间隙。每组的相邻两根纱线4之间的间距为1—5mm,每组筋线2之间的间距为10—100mm,相邻两层加强筋之间的间距为2—2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板体1的厚度为20—100mm,板体1的高度为500—5000mm,板体1的宽度为100—1000mm,所述的非金属纱线4由80D无碱玻纤有捻纱或涤纶有捻纱构成,每组筋线2由6根纱线构成,纱线4间距为1m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