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关一体化通道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3560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车辆识别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关一体化通道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库,仓库,码头,港口等车辆进出关口,基本都是采用人工方式对车辆进行登记,查验,以及核准放行。特别是海关,需要对车辆的整个行程进行监控,防止走私偷运等违法行为。而现有的车辆信息采集,通关查验,放行的方式,效率低,需时长,成本高,出错几率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关一体化通道控制装置,其解决了现有人工车辆信息采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通关一体化通道控制装置,其包括:固定于安全岛或地面上的电子关锁,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有形成红外对射的红外发射头和红外接收头,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撑杆上的补光灯和集装箱号识别相机,安全岛或地面上还设有用于车辆放行的电子栏杆。

其中,安全岛或地面上还设有另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有RFID天线,以用于与通过的车辆进行近场通信。

其中,所述的支撑杆后方的安全岛或地面上还设有收发卡机,用于车辆进入或离开时取、放IC卡。

其中,所述的支撑杆后方的安全岛或地面上还设有用于获取车牌信息的车牌摄像机。

其中,所述支撑杆后方的安全岛或地面上还设有一用于指示当前通道开启或关闭状态的红绿灯装置。

其中,在通道区域下方还设有一对车辆重量信息采集的电子地磅。

本实用新型的通关一体化通道控制装置,通过在安全岛或地面上设置车身信息采集相机,电子关锁等设备,近场通信等,实现对车辆信息,货物信息等的跟进与查验,该通关一体化通道控制装置通关效率高,费时少,节约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通关一体化通道控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请参阅附图1,在本实施例中,该通关一体化通道控制装置,其包括:固定于安全岛或地面上的电子关锁1,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上设有形成红外对射的红外发射头和红外接收头22,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撑杆2上的补光灯23和集装箱号识别相机21,安全岛或地面上还设有用于车辆放行的电子栏杆5。更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2跨装于安全岛10的左右两侧,其包括纵向支撑杆和横向支撑杆,所述集装箱号识别相机21固定于横向支撑杆上,用于采集集装箱的箱号,补光灯23设于左右两侧的横向支撑杆上,用于为集装箱号识别相机21信息采集补光,提高信息获取的准确性。所述的红外发射头和红外接收头形成的红外对射22用于检测车辆进入卡口通道,并将信号传输至后台系统,由后台系统进行控制其他设备的动作,实现信息快速采集,车辆查验以及放行等动作。

进一步的,安全岛或地面上还设有另一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上设有RFID天线31,以用于与通过的车辆进行近场通信,与该通关装置配合的车辆上设有与RFID天线适配的RFID装置,其通信内容包括车牌号、车辆集装箱号、车辆重量、电子车牌、司机IC卡号,载货清单号等信息。

其中,所述的支撑杆2后方的安全岛或地面上还设有收发卡机4,用于车辆进入或离开时取、放IC卡或者是其他车辆信息记录的临时卡。

为了实现对车辆的车牌信息采集,所述的支撑杆2后方的安全岛或地面上还设有用于获取车牌信息的车牌摄像机9。

其中,所述支撑杆2后方的安全岛或地面上还设有一用于指示当前通道开启或关闭状态的红绿灯装置6。

其中,在通道区域下方还设有一对车辆重量信息采集的电子地磅7,以及地感线圈8。

另外,与上述装置对应的后台系统,通过引入国际接口标准OSGi框架思想及内部消息总线机制,实现卡口系统多通道采集功能,同时对硬件设备的高兼容性有了质的提高,适应物联网技术多变性;采用内部消息总线机制实现内部数据交换,保证系统各模块耦合及灵活性,使用异步消息驱动设备之间的协作和联动控制。由于系统的架构非常通用灵活,使新增各种业务、设备、智能策略均可通过组件的形式动态热插拔;对今后可能新增的物联网设备保持可扩展性。

该通关一体化通道控制装置,通过在安全岛或地面上设置车身信息采集相机,电子关锁等采集设备,近场通信等,实现对车辆信息,货物信息等采集与查验,该通关一体化通道控制装置通关效率高,费时少,节约人力成本。

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