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道岔轨距可调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98883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振道岔轨距可调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轨道岔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振道岔轨距可调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道岔轨距调节非常繁琐,多是通过更换不同尺寸规格的轨距块进行调整,轨距调节需要将固定钢轨的结构拆卸才能进行,并且调节准确性难以控制,调节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振道岔轨距可调结构,以达到轨距调节简便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减振道岔轨距可调结构,包括垫板和设在垫板上的钢轨和护轨,所述垫板上设有固定孔,通过垫板固定螺栓穿过固定孔固定垫板,还包括调距盖板,所述调距盖板可旋转调整的设在固定孔中,调距盖板上设有用于垫板固定螺栓穿过的通孔,通孔在调距盖板上偏心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调距盖板包括位于上部的方形板和位于下部的圆柱。

所述调距盖板的上表面上靠通孔上端外缘设有调节标记。

所述垫板下方以及钢轨底部与垫板之间均设有橡胶垫,橡胶垫的上下表面均设有条形凹槽。

所述调节标记为四个数字,四个数字十字交叉布置。

所述橡胶垫上表面上的条形凹槽和橡胶垫下表面上的条形凹槽错位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减振道岔轨距可调结构设计合理,道岔轨距调节无需将固定钢轨的结构全部拆卸,只需松开垫板固定螺栓旋转调距盖板即可完成调节,调节操作简便,调节效率高,并且调节准确性便于控制。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调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调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距盖板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调距盖板侧视图。

图中:

1.垫板、2.橡胶垫、3.调距盖板、4.垫板固定螺栓、5.弹条、6.钢轨固定螺栓、7.轨距块、8.调整片、9.半圆头方颈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该减振道岔轨距可调结构,包括垫板1、调距盖板3以及设在垫板上的钢轨和护轨,垫板1设置在混凝土道岔枕上,垫板为钢板,垫板和混凝土道岔枕之间、钢轨和垫板之间均设有橡胶垫2,橡胶垫可为丁苯橡胶、天然橡胶或顺丁橡胶。

钢轨通过橡胶垫设在垫板1上,钢轨的底部一侧通过垫板上凸出结构定位,钢轨的底部另一侧通过定位块和弹条5以及钢轨固定螺栓6固定,定位块和弹条套在钢轨固定螺栓上,定位块和钢轨另一侧之间设有轨距块7,弹条压紧轨距块对钢轨的另一侧定位。

护轨的腰部设有固定孔,固定孔为方形孔,半圆头方颈螺栓9穿过护轨的固定孔将其固定在垫板的凸出结构上,护轨的外侧与凸出结构之间设有调整片8,对护轨的位置进行微调。

垫板1下方以及钢轨底部与垫板之间均设有橡胶垫,橡胶垫的上下表面均设有条形凹槽。橡胶垫上表面上的条形凹槽和橡胶垫下表面上的条形凹槽错位设置,方便排水,并提高减振效果。

垫板的两端均通过垫板固定螺栓固定在混凝土道岔枕上。现对一端固定结构具体说明:

垫板1上设有固定孔,调距盖板3可旋转调整的设在固定孔中,调距盖板3上设有用于垫板固定螺栓4穿过的通孔,通孔在调距盖板3上偏心设置。

调距盖板3包括位于上部的方形板和位于下部的圆柱。圆柱位于垫板的固定孔中,方形板位于垫板上,方形板便于旋转调距盖板对轨距进行调整。调距盖板3上的通孔偏心设置,调距盖板的圆柱外缘至通孔的中心线距离不同;旋转调距盖板带动垫板,从而对钢轨的位置进行调整。

调距盖板1的上表面上靠通孔上端外缘设有调节标记。调节标记为四个数字,四个数字十字交叉布置;具体为六、七、八以及九四个标记号,其中七对应初始安装位置,旋转至六调小轨间距,旋转至八或九调大轨间距;调距盖板与铁座侧面的距离是按照一定的值进行设计的,这样可以起到防止调距盖饭的转动。

道岔轨距调节无需将固定钢轨的结构全部拆卸,只需松开垫板两端的两个固定螺栓,同步旋转调距盖板即可完成调节,调节操作简便,调节效率高,并且调节准确性便于控制。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