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滚筒的柔性叶片及滚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7014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滚筒的柔性叶片及滚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滚筒的柔性叶片及滚筒。



背景技术:

沥青混合料热再生技术是将废旧沥青混合料进行回收再利用的一种技术,废旧沥青混合料送入烘干加热系统进行烘干加热处理后,再与一定比例的新沥青混合料进行拌合。废旧沥青混合料在被烘干加热的过程中,废旧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在从常温状态直到被加热融化的过程中,此过程中沥青非常容易粘附在烘干滚筒的叶片及筒壁上,为了解决叶片及筒壁的沥青粘附问题,将内部提料叶片设计为并排环链的柔性结构,但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滚筒的转动,环链一直处于上下左右摇摆的状态,环链间反复磨损,长时间磨损后其长度会变长,容易造成柔性叶片失效,导致提料效果变差,甚至影响烘干滚筒热交换效率。现有技术中,当发现环链长度变长后,通常需要拆除该环链并更换新环链,但新环链价格昂贵,且更换环链难度更大,导致成本增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用于滚筒的柔性叶片及滚筒,无需拆除环链即可调整环链长度,操作简单方便,保证提料效果,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滚筒的柔性叶片,滚筒内设置有法兰圈,包括多条两端具有长圆环的环链、设置在各条环链两端且可转动地设置在法兰圈与滚筒内壁之间的两安装柱、用于锁定安装柱转动角度的锁定机构,长圆环套设在安装柱上,安装柱在长圆环内不可转动,以使转动安装柱可带动长圆环转动以改变两安装柱之间的环链松紧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所述安装柱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第二连接机构之间,所述安装柱分别通过第一、第二连接机构固定在所述法兰圈和滚筒内壁上,所述锁定机构设置在第一连接机构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柱一端的第一圆柱、套设在第一圆柱上的套筒和设置在套筒外侧的连接板,第一圆柱可相对套筒转动,套筒通过连接板固定在所述法兰圈上。

进一步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套筒一端的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圆柱上的让位孔、穿过让位孔的固定销,固定销穿过让位孔后置于两相对的凹槽内且机械折弯至“S”字型以固定在所述套筒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柱另一端的第二圆柱、固定在所述滚筒内壁的连接柱,连接柱一端设置有供第二圆柱可转动插入的转动槽、另一端设置有倾斜平面,连接柱通过倾斜平面固定在所述滚筒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长圆环为椭圆环,所述安装柱为扁钢,扁钢与椭圆环相匹配使椭圆环可套设在扁钢上且扁钢不可在椭圆环内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法兰圈上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螺栓依次穿过第一、第二通孔后锁紧在螺母中,以使所述套筒通过连接板固定在所述法兰圈上。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柱、第一、第二圆柱、套筒、连接柱均由耐磨钢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还包括多个分别套设在所述安装柱上用于间隔两相邻环链的长圆环的隔套。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滚筒,包括多个如上所述的柔性叶片、多个间隔设置的法兰圈,多个柔性叶片圆周间隔分布在滚筒中,柔性叶片两端的两安装柱的一端均设置在滚筒内壁上,其中一安装柱的另一端设置在一法兰圈上,另一安装柱的另一端设置在另一法兰圈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安装柱来带动环链的长圆环转动以使两安装柱之间的环链绷紧,从而使环链长度变短,安装柱转动一定角度将环链长度调整至合适松紧度后,再利用锁定机构锁定安装柱即可将环链继续投入使用,无需拆除环链更换新环链,操作简单方便,保证提料效果,降低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销穿过第一圆柱上的让位孔后置于两相对的凹槽内且机械折弯至“S”字型以固定在所述套筒上,操作简单;且套筒一端设置有多个凹槽,使安装柱可转动多个角度,方便将环链长度调整至最合适的长度。

3、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柱一端设置有倾斜平面,能够通过倾斜平面更方便地将连接柱固定在滚筒内壁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柔性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柔性叶片去除环链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滚筒1包括多个圆周间隔分布在滚筒1中的柔性叶片2、多个间隔设置的法兰圈11,柔性叶片2包括多条两端具有长圆环22的环链21、设置在各条环链21两端且可转动地设置在法兰圈11与滚筒1内壁之间的两安装柱3、分别固定在法兰圈11和滚筒1内壁上的第一连接机构4和第二连接机构5、设置在第一连接机构5上用于锁定安装柱3转动角度的锁定机构6、多个间隔套设在安装柱3上的隔套7。柔性叶片2两端的两安装柱3的一端均通过第二连接机构5设置在滚筒1内壁上,其中一安装柱3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机构4设置在一法兰圈11上,另一安装柱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机构4设置在另一法兰圈11上。安装柱3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连接机构4和第二连接机构5之间,各条环链21两端的长圆环22分别套设在两安装柱3上,隔套7用于间隔两相邻环链21的长圆环22,安装柱3在长圆环22内不可转动,转动安装柱3可带动长圆环22转动以使两安装柱3之间的环链21长度变短。

第一连接机构4包括设置在安装柱3一端的第一圆柱41、套设在第一圆柱41上的套筒42和设置在套筒42外侧的连接板43,第一圆柱41可相对套筒42转动,套筒42通过连接板43固定在法兰圈11上,在本实施例中,法兰圈11上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连接板43上开设有第二通孔44,螺栓12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44后锁紧在螺母中,以使套筒42通过连接板43固定在法兰圈11上。

锁定机构6包括多个间隔设置在套筒42一端的凹槽61、设置在第一圆柱41上的让位孔62、穿过让位孔62的固定销63,转动安装柱3使环链21松紧度调整合适后,将固定销63穿过让位孔62后置于两相对的凹槽61内,并将固定销63两端机械折弯至“S”字型以卡在两相邻凹槽61之间的套筒42上,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销63为圆钢。

第二连接机构5包括设置在安装柱3另一端的第二圆柱51、固定在滚筒1内壁的连接柱52,连接柱52一端设置有供第二圆柱51可转动插入的转动槽53、另一端设置有倾斜平面54,安装柱3可在转动槽53中转动,连接柱52通过倾斜平面54焊接固定在滚筒1内壁上。

在本实施例中,长圆环22为椭圆环,安装柱3为扁钢,扁钢宽度略大于椭圆环长半径的两倍,使椭圆环可套设在扁钢上且扁钢不可在椭圆环内转动。安装柱3、第一圆柱41、第二圆柱51、套筒42、连接柱52均由耐磨钢材料制成。

当环链21长度变长后,拆除固定销63,分别手动转动两安装柱3,使环链21绷紧,直至环链21长度调整合适,再将新的固定销63插入让位孔62并将固定销63两端机械折弯以锁定安装柱3转动角度并防止安装柱3掉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