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挡雪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2317发布日期:2018-06-12 22:32阅读:7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挡雪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挡雪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挡雪板。



背景技术:

风吹雪是一种自然现象,多发生在高纬度、高海拔和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积雪地区。风吹雪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特殊流体,对公路铁路的危害主要体现在视线障碍和背风积雪障碍等两种危害。经过风吹雪地区的路段未采取防治措施或者措施不当,违背了风雪流运动规律,不仅没起到防护作用,反而加重了雪害。

目前风吹雪治理的主要方法是修筑砖、土、石质防风墙等,经实践检验,这些方式只能相对缓解危害,效果不理想,而且工程量大,施工麻烦,不可移动。从而研究方便安装、拆卸的挡雪板显得非常必要,然而现有的挡雪板在造价、重量和防风、防盐、防酸碱方面存在非常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挡雪板,以解决现有挡雪板安装、拆卸不便,结构存在缺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挡雪板,其包括挡雪板本体,所述挡雪板本体由上至下分为第一平板部、第一斜板部、第二平板部、第二斜板部和第三平板部;所述第一斜板部、所述第二斜板部和所述第二平板部连接形成梯形凹槽;所述第二平板部、所述第一斜板部和所述第二斜板部设有多个通风孔。

进一步的,所述挡雪板本体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挡雪板本体表面涂有防腐层。

进一步的,所述防腐层为镀锌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斜板部右侧设有上导流板,所述第二斜板部右侧设有下导流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斜板部上设置有多排所述通风孔,多排所述通风孔呈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斜板部上设有多排所述通风孔,多排所述通风孔呈水平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上导流板为两个,外部所述上导流板的长度大于内部所述上导流板的长度;所述下导流板为两个,外部所述下导流板的长度大于内部所述下导流板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上导流板和所述下导流板端部均为弧形结构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平板部和所述第三平板部设有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挡雪板,其包括挡雪板本体,所述挡雪板本体由上至下分为第一平板部、第一斜板部、第二平板部、第二斜板部和第三平板部;所述第一斜板部、所述第二斜板部和所述第二平板部连接形成梯形凹槽;所述第二平板部、所述第一斜板部和所述第二斜板部设有多个通风孔;设置通风孔,可以让风雪通过通风孔,进而减小挡雪板本体受到风雪的冲击力,防止挡雪板被吹倒,提高挡雪板稳定性;第一斜板部、第二斜板部和第二平板部连接形成梯形凹槽,风雪通过通风孔后在梯形凹槽内形成紊流,使雪体留在梯形凹槽内。

2.本实用新型所述挡雪板本体表面涂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为镀锌层;挡雪板频繁承受风雪冲涮,并且接触水和空气,很容易发生磨损腐蚀,设置防腐层可以降低挡雪板本体的磨损腐蚀程度,提高使用寿命;在一般大气中,镀锌层表面形成一层很薄而密实的氧化锌层表面,它很难溶于水,对不锈钢板起着一定保护作用,如果氧化锌与大气中其它成分生成不溶性锌盐后,则防腐蚀作用更理想。

3.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斜板部右侧设有上导流板,所述第二斜板部右侧设有下导流板;所述上导流板和所述下导流板端部均为弧形结构设置;导流板引导通风孔通过的风雪,促使在梯形凹槽内形成紊流,降低风雪离开挡雪板本体的距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挡雪板结构图(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挡雪板结构图(左视图);

图中:1-挡雪板本体、101-第一平板部、102-第一斜板部、103-第二平板部、104-第二斜板部、105-第三平板部、2-防腐层、3-安装孔、4-通风孔、5-上导流板、6-下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见图1、图2,一种新型挡雪板,包括挡雪板本体1,挡雪板本体1由上至下分为第一平板部101、第一斜板部102、第二平板部103、第二斜板部104和第三平板部105;第一斜板部102、第二斜板部104和第二平板部103连接形成梯形凹槽;第二平板部103、第一斜板部102和第二斜板部104设有多个通风孔4;设置通风孔4,可以让风雪通过通风孔4,进而减小挡雪板本体1受到风雪的冲击力,防止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挡雪板被吹倒,提高新型挡雪板稳定性;第一斜板部102、第二斜板部104和第二平板部103连接形成梯形凹槽,风雪通过通风孔4后在梯形凹槽内形成紊流,使雪体留在梯形凹槽内;挡雪板本体1为一体成型设置;一体成型结构稳定,制造工序简单,适合大批量制作。

参见图1、图2,挡雪板本体1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不锈钢具有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的性能,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和结构强度,并且不锈钢表面光滑不容易积垢和积雪。

参见图1、图2,挡雪板本体1表面涂有防腐层2;防腐层2为镀锌层;挡雪板频繁承受风雪冲涮,并且接触水和空气,很容易发生磨损腐蚀,设置防腐层可以降低挡雪板本体1的磨损腐蚀程度,提高使用寿命;在一般大气中,镀锌层表面形成一层很薄而密实的氧化锌层表面,它很难溶于水,对不锈钢板起着一定保护作用,如果氧化锌与大气中其它成分生成不溶性锌盐后,则防腐蚀作用更理想。

参见图1、图2,第一斜板部102右侧设有上导流板5,第二斜板部104右侧设有下导流板6;上导流板5和下导流板6端部均为弧形结构设置;上导流板5和下导流板6引导通风孔4通过的风雪,促使在梯形凹槽内形成紊流,降低风雪离开挡雪板本体1的距离。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斜板部102上设置有多排通风孔4,多排通风孔4呈水平方向设置;同时,在第二斜板部104上设有多排通风孔4,多排通风孔4呈水平方向设置;本实用新型的上导流板5为两个,外部上导流板5的长度大于内部上导流板5的长度,这种设置可以使外部上导流板5迎雪面的风雪返至内部上导流板5的迎雪面的背面并顺至梯形凹槽内;下导流板6为两个,外部下导流板6的长度大于内部下导流板6的长度,这种设置可以使外部下导流板6迎雪面的风雪返至内部下导流板6的迎雪面的背面并顺至梯形凹槽内。

参见图1、图2,第一平板部101和第三平板部105设有安装孔3;设置安装孔3便于挡雪板固定组合安装,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适合不同场合的组合安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