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梁高桥梁检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2280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梁高桥梁检查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检查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梁高桥梁检查车。



背景技术:

变梁高桥梁梁体需要进行检查维护,现有技术中采用钢丝绳升降检查,并在桥梁两侧面布置轨道,一般为双车四轨布局。这种方式存在两侧同时布置轨道和检查车造成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变梁高桥梁检查车,只布置在桥梁一侧就能完成全桥梁检查和维护,从而能够节省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变梁高桥梁检查车,包括布置在梁体一侧的轨道、行走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第一升降装置、第二驱动机构、悬臂、第二升降装置。行走机构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能够沿轨道行走。第一升降装置与行走机构连接,悬臂布置在第一升降装置上远离行走机构的一端,并且悬臂位于梁体的底部。第二升降装置布置在悬臂上远离所述第一升降装置的一端,并且第二升降装置靠近梁体未布置轨道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变梁高桥梁检查车沿布置在梁体一侧的滑轨移动,通过分别位于梁体两侧的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以及位于梁体底部的悬臂,可以完成梁体两侧及梁体底部的检查和维护,每跨桥梁仅需通过一台检查车即可完成检查,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双车四轨布置方式,能够节省成本。另外,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还可进行如下所述的进一步的改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变梁高桥梁检查车,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电气控制柜和发电机组,电气控制柜和发电机组布置在悬臂上靠近第一升降装置的一端。设置在悬臂上一端的发电机组和电气控制柜可以起到配重的作用来平衡第二升降装置的重量,从而保证整个检查车结构稳定。

具体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行走机构包括行走支承架和分别与行走支承架连接的车轮和回转支承,第一升降装置与回转支承连接,第一驱动机构布置在行走支承架上。回转支承可以带动第一升降装置旋转,从而使得检查车顺利通过桥墩。

具体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升降装置包括外框和位于外框内的内框。内框的主体外部设有齿条,外框的主体内部设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第二驱动机构布置在外框的主体外部,用于驱动齿轮沿齿条上下移动。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齿轮沿齿轮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外框及与外框连接的悬臂和和第二升降装置沿内框升降,这种通过齿轮传动的升降方式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钢丝绳升降的方式更加稳定可靠。

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齿轮的附近设有靠紧轮,靠紧轮的圆心高度与齿轮的圆心高度相同,并且靠紧轮紧贴在齿条的背齿面。这种设置方式可以减小齿条所受的弯矩并增强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外框与内框之间设有滚轮,滚轮布置在外框的主体内部,并且滚轮能够沿内框的主体外部滚动。这种增加滚轮的设置方式可以进一步增加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具体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齿条分别设置在内框外部的第一侧面和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外框内部对应设置分别与齿条啮合的齿轮,并且,第二驱动机构分别对应布置在外框的外部。通过采用两侧同时布置齿轮齿条的方式,由两组驱动机构同时驱动完成升降,结构可靠,运行平稳。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检查车能够沿轨道平稳的滑动,轨道布置为2个。

具体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升降装置为桅杆式升降机。这种升降机结构简单,并且方便检测人员攀爬和站立。

具体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悬臂构造为桁架结构。桁架结构简单,轻便并且方便检测人员攀爬和站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每跨桥梁仅需通过一台检查车即可完成检查,能够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示意性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查车在最大梁体高度时的作业状态;

图2示意性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查车在最小梁体高度时的作业状态;

图3示意性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升降装置的内框的结构;

图4示意性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升降装置的外框的结构。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示意性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查车10在最大梁体高度时的作业状态。图2示意性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查车10在最小梁体高度时的作业状态。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梁高桥梁检查车10,包括布置在梁体一侧的轨道1、行走机构2、第一驱动机构3、第一升降装置4、第二驱动机构5、悬臂6、第二升降装置7。行走机构2在第一驱动机构3的驱动下能够沿轨道1行走。具体地,第一驱动机构5包括驱动电机通过减速器带动行走机构在轨道1上行走。第一升降装置4与行走机构2连接,悬臂6布置在第一升降装置4上远离行走机构2的一端,并且悬臂6位于梁体的底部。第二升降装置7布置在悬臂6上远离第一升降装置4的一端,并且第二升降装置7靠近梁体未布置轨道1的一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变梁高桥梁检查车沿布置在梁体一侧的滑轨移动,通过分别位于梁体两侧的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以及位于梁体底部的悬臂,可以完成梁体两侧及梁体底部的检查和维护,每跨桥梁仅需通过一台检查车即可完成检查,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双车四轨布置方式,能够节省成本。具体地,轨道1通过桥梁连接构件11固定在梁体上,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检查车10能够沿轨道平稳的滑动,轨道1布置为2个。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梁高桥梁检查车1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电气控制柜8和发电机组9,电气控制柜8和发电机组9布置在悬臂6上靠近第一升降装置4的一端。设置在悬臂上一端的发电机组和电气控制柜可以起到配重的作用来平衡第二升降装置的重量,从而保证整个检查车结构稳定。

如图1和图2所示,具体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升降装置7为桅杆式升降机。这种升降机结构简单,并且方便检测人员攀爬和站立。具体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悬臂6构造为桁架结构。桁架结构简单,轻便并且方便检测人员攀爬和站立。

如图1和图2所示,具体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行走机构2包括行走支承架21和分别与行走支承架21连接的车轮22和回转支承23,第一升降装置4与回转支承23连接,第一驱动机构3布置在行走支承架21上。回转支承可以带动第一升降装置旋转,从而使得检查车顺利通过桥墩。

图3示意性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升降装置4的内框42的结构。图4示意性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升降装置4的外框41的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具体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升降装置4包括外框41和位于外框41内的内框42。内框42的主体外部设有齿条43,外框42的主体内部设有与齿条43啮合的齿轮44。第二驱动机构5布置在外框41的主体外部,用于驱动齿轮44沿齿条43上下移动。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齿轮沿齿轮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外框及与外框连接的悬臂和和第二升降装置沿内框升降,这种通过齿轮传动的升降方式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钢丝绳升降的方式更加稳定可靠。如图3和图4所示,具体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齿条44分别设置在内框42外部的第一侧面421和与第一侧面421相对的第二侧面422,外框41内部对应设置分别与齿条43啮合的齿轮44,并且,第二驱动机构5分别对应布置在外框的外部。通过采用两侧同时布置齿轮齿条的方式,由两组驱动机构同时驱动完成升降,结构可靠,运行平稳。具体地,第二驱动机构5包括升降电机51和升降减速机52。优选地,外框41为由方管或圆管构造的支架框形结构;内框42为方管或圆管构造的桁架结构。

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齿轮44的附近设有靠紧轮45,靠紧轮45的圆心高度与齿轮44的圆心高度相同,并且靠紧轮45紧贴在齿条44的背齿面。这种设置方式可以减小齿条所受的弯矩并增强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外框41与内框42之间设有滚轮46,滚轮46布置在外框41的主体内部,并且滚轮46能够沿内框42的主体外部滚动。这种增加滚轮的设置方式可以进一步增加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具体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滚轮46为单滚轮和/或双滚轮。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见,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变梁高桥梁检查车,只布置在桥梁一侧就能完成全桥梁检查和维护,从而能够节省成本。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