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43145发布日期:2018-12-05 15:33阅读:96来源:国知局
地面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地面加工机,例如铣路机、回收机、稳固机或露天采矿机,地面加工机包括机体,机体具有机架和可驱动成相对于机架围绕驱动轴线转动的驱动结构,驱动轴线定义轴向方向,用于地面加工的工作装置在准备好用于地面加工运行的运行位置中传递扭矩地、可松开地与驱动结构连接以便共同地围绕驱动轴线转动,其中,工作装置在松开连接的情况下为了从驱动结构上拆卸,可相对于驱动结构在轴向方向从运行位置中移出且为了安装到驱动结构上可相对于驱动结构在轴向方向上进入运行位置中。

背景技术

由de102012008252a1公开具有可围绕驱动结构的驱动轴线转动的铣削滚轮的地面加工机,铣削滚轮作为工作装置,其中,仅在铣削滚轮相对于驱动结构处于其运行位置中且与其连接以围绕驱动轴线共同转动时,此时铣削滚轮可围绕驱动轴线转动。

在已知的铣路机的准备好运行的状态中看,已知的地面铣削机的驱动结构沿径向处于铣削滚轮之内。铣削滚轮在沿轴向彼此带有间距的两个支承部位上支撑在驱动结构上,其中,靠近驱动侧的支承部位借助端侧啮合部在驱动结构和铣削滚轮之间形成形状锁合接连装置以便传输扭矩。在地面铣削机的驱动侧上,驱动扭矩从驱动马达传输至驱动结构。de102012008252a1以未详细示出的方式公开,一方面形状锁合接连装置本身,即,地面铣削机的机体的在准备好运行的状态下彼此啮合的端齿式的构件且另一方面铣削滚轮应具有“压力加载装置”以便对形状锁合接连装置加载流体压力从而分离接连装置半部。优选地,以气动的方式分离形状锁合接连装置半部。

此外,由de102012008252a1已知的地面铣削机具有气缸活塞单元,以便借助该单元将铣削滚轮从形状锁合的接连接合中朝向铣削滚轮的浮动轴承压开。对此,浮动轴承形成在远离驱动侧的支承部位的区域中。

但是除了仅仅提及需要使用的器件之外,de102012008252a1完全没有给出压力加载装置应如何构造,压力加载装置或/和气缸活塞单元可布置在何处且其应如何与一个或两个形状锁合接连装置半部形成传力接合。

由us4704045a公开同样呈旋耕机形式的地面加工机,其铣削滚轮作为工作装置可沿轴向传递扭矩地夹紧在两个驱动盘之间。在铣削滚轮的两个轴向端部区域上的驱动盘分别支承在侧架上,其中的每个侧架借助液压的活塞-缸-单元可相对于由us4704045a已知的旋耕机的位置固定的机架沿轴向移位。借助可由此沿轴向移位的侧架可使加工接合的位置沿着机械宽度移位,在该位置上铣削滚轮从地面剥蚀材料。此外,通过使侧架相对于彼此移位可使铣削滚轮从其容纳部中取出和夹紧到其中。

由de4037448a1已知一种铣路机,在其中铣削滚轮沿轴向夹紧在靠近铣路机的驱动侧的固定轴承和铣路机的布置在机体的可运动的侧面板上的与驱动侧相对的零位侧上的浮动轴承之间。承载浮动轴承的侧面板在与浮动轴承有间距的位置上借助液压的调整气缸与机架连接。通过操作调整气缸可使浮动轴承从铣削滚轮驶出且压入铣削滚轮中。通过相应的安装顺序甚至可实现,首先通过操作调节气缸将铣削滚轮与浮动轴承共同地拉离固定轴承,然后在松开浮动轴承和铣削滚轮之间的连接之后才通过进一步操作调节气缸可将浮动轴承拉离铣削滚轮。

在调节气缸远离浮动轴承布置的情况下,在拆卸以及安装铣削滚轮时使不可避免大的安装扭矩至少作用到参与轴承组件上,因为在液压的调节气缸和通过其移位的轴承构件之间有相当大的负荷臂。

由us4704045a已知的解决方案具有的缺点是,使侧架运动的液压调节气缸在已知的旋耕机的整个运行期间必须将轴向力施加在铣削滚轮上,以便将其保持在轴向夹紧的状态中。由此在地面加工接合处出现的巨大的加工作用力反作用在液压的调节气缸上。此外,在与驱动轴线具有间距地布置的液压调节气缸和铣削滚轮的支承之间传力时在此也产生巨大的力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如此改进开头所述类型的地面加工机,即,在更换地面加工机上的加工装置时在避免或至少减小驱动结构的安装力矩负荷的情况下可使工作装置尽可能简单且快速地进入运行位置中。

根据完全一般的实现方案,本发明通过开头所述类型的地面加工机如此实现上述目的,即,在驱动结构上设置致动器,致动器包括可相对于驱动结构运动的致动器元件,在工作装置在其安装在驱动结构上的预备阶段中处于沿轴向远离运行位置的预备位置中时,此时致动器元件直接或间接地在中间布置有耦联结构的情况下可与工作装置的耦联配合结构形成安装力传输接合,其中,在安装力传输接合已建立的情况下工作装置可通过致动器从预备位置开始靠近运行位置。

通过致动器布置在驱动结构上,可明显缩短或甚至完全避免在致动器和工作装置之间作用的负荷臂,这明显减小或甚至完全消除了工作装置在拉到驱动结构上时易于卡住的情况。围绕与驱动轴线包围一角度、甚至直角的力矩轴线的不利的安装力矩可由此减小或避免。因此可有效地利用致动器的力,以便使工作装置靠近其运行位置,工作位置具有通常大于一吨的大的质量。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旋入多个固紧螺钉引起接近,这些固紧螺钉围绕驱动轴线地布置。虽然通过旋拧沿围绕驱动轴线的周向方向分布布置的多个固紧螺钉减小了分摊在各个螺钉上的负荷,但是提高了安装复杂度,由此使工作装置沿轴向朝向其运行位置的方向移位。在现有技术中,固紧螺钉通常旋入驱动结构中,其中,固紧螺钉的杆贯穿在工作装置的法兰区段中的贯通部,且固紧螺钉的头部将法兰区段朝驱动结构夹紧。

对此,预备位置可为在工作装置和驱动结构之间的沿轴向距离运行位置的任意相对位置,在其中可建立在致动器和工作装置之间的安装力传输接合。为了可明显简化安装工作,预备位置优选距离运行位置至少60mm、非常优选至少80mm、特别优选至少95mm。

对此,例如在致动器具有钩子形状的区段,该区段可反握工作装置的构件区段时,致动器元件可直接与工作装置的耦联配合结构形成安装力传输接合。但是致动器元件与工作装置的安装力传输接合也可在中间布置耦联结构的情况下进行,其将力从致动器元件传输到工作装置上。耦联结构优选可取下且尤其优选仅为了安装布置在致动器元件和工作装置之间。

原则上,在通过致动器可使工作装置沿轴向从预备位置朝其运行位置的方向运动时,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就足够。根据工作装置和驱动结构在工作装置的运行位置中的相对布置的构造方式,可在到达运行位置之前需要手动干预,以便完全能够使工作装置可达到其在驱动结构上的运行位置。例如可要求,工作装置和驱动结构在工作装置移位阶段之后相对彼此定向。但是优选地规定,通过致动器使工作装置从预备位置开始可进入运行位置中。对此,致动器元件必须可经过与预备位置和运行位置之间的间距相应的移动路径。

在该优选的情况下,在运行致动器之后工作装置相对于驱动结构处于运行位置中,在该运行位置中工作装置仅需被固定,使得不能例如由于通过地面加工机造成的反作用力而离开运行位置。工作装置可通过致动器在多个间断的运行阶段中从预备位置被带入运行位置中。但是优选地,在唯一的运行阶段中使工作装置移动到运行位置中。

除非在本申请中在个别情况下另有规定,地面加工机在准备好运行的状态下运行。在这种情况下驱动轴线是工作装置的转动轴线,使得驱动轴线完全在原则上也可用作工作装置的极坐标系或圆柱坐标系的基础。因此,工作装置从其驱动机构轴向端部延伸至与驱动机构轴向端部相反的固定装置轴向端部,驱动机构轴向端部在准备好运行的状态下靠近将驱动扭矩导入驱动结构中的位置,在固定装置轴向端部的区域中优选工作装置在运行位置中固定在驱动结构上以防轴向移位。

为了能够使工作装置可在空间上紧凑地通过驱动结构驱动以进行转动,而驱动结构通常没有干扰位于工作装置的沿径向向外指向的一侧上的加工工具,优选规定,在工作装置处于运行位置中时以及在工作装置处于预备位置中时,工作装置此时可在径向外部包围驱动结构。驱动结构可尤其在预备位置中以及在运行位置中从工作装置的作为一个轴向的纵向端部的驱动机构轴向端部沿轴向伸入工作装置中。

在工作装置的准备好运行的状态中驱动结构沿轴向优选未伸出超过其固定装置轴向端部,从而工作装置可在其固定装置轴向端部上尽可能近地接近其余机体的边缘。地面加工机的准备好运行的工作装置的驱动机构轴向端部沿轴向所靠近的一侧称为“驱动侧”,沿轴向与其相对的机械侧称为“零位侧”。优选地,工作装置沿轴向朝向至少一侧例如以其固定装置轴向端部突出超过驱动结构。

在这种情况下,工作装置的与驱动机构轴向端部相反的固定装置轴向端部可靠近机体的零位侧,使得机械驾驶员可在机械或机体的零位侧上取向,以便可使地面加工机有针对性地接近加工极限以便进行地面加工。

优选地,工作装置为了实现紧凑的构造沿轴向在两侧超过驱动结构。

通常地,地面加工机的驱动结构与驱动马达耦联,但是其中,驱动马达通常具有的转速比在常规的地面加工机中在驱动结构上所需的转速更高。因此,降低转速的且因此增加扭矩的传动机构通常与驱动结构有效连接。优选地,驱动结构包括传动机构的传动机构壳体的一部分,且尤其优选地在传动机构节省空间地构造成行星齿轮传动机构时,驱动结构与传动机构的空心轮耦联以便共同转动。因为驱动结构在地面加工机准备好运行时在径向外部通过工作装置包围,所以通常从驱动结构的轴向端部将驱动扭矩导入驱动结构中。因此,驱动结构具有较靠近导入驱动扭矩的位置的导入装置纵向端部和沿轴向与其相对的远离导入驱动扭矩的位置的纵向端部,该纵向端部为了与导入装置纵向端部区分而在下文也称为“功能纵向端部”,因为在其功能上可实现例如相对于工作装置对中、或/和扭矩传输给工作装置、或/和固定致动器壳体、或/和为致动器供给能量。

优选地,驱动结构沿着驱动轴线相对于其余机体不可运动。

为了可使用尽可能短以及不易弯曲的致动器元件,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改进方案,驱动结构可包括在功能纵向端部上封闭驱动结构的罩盖,其中,致动器壳体优选固定在罩盖上,例如通过螺接固定在罩盖上。罩盖可实施成多件式或为了避免很大数量的构件而优选实施成一件。优选地,驱动结构包括下面基于其沿径向在工作装置之内的布置方式而称为“内管”的管体,罩盖在驱动结构的功能纵向端部上除了若干用于功能方面的通路和凹口之外沿轴向封闭该管体。

在致动器壳体布置在罩盖的面对导入装置纵向端部的一侧上时,致动器壳体和致动器全部可受到良好保护以防通过空间上在驱动结构附近发生的地面加工所引起的外部影响。为了可到达工作装置或与其固定连接的构件区段以便用于致动器元件的力接合,罩盖可具有沿轴向贯穿罩盖的凹口,凹口可被致动器元件完全贯穿。

为了降低地面加工机的重量和质量,但是不影响驱动结构的可安装性,管体可具有管区段以及在其靠近罩盖的纵向端部上具有与管区段连接的支承环,其具有的径向厚度大于管区段。罩盖与管体的连接、尤其可松开的连接此时可通过罩盖与支承环的直接连接来建立。为了使重量尽可能小,优选为圆柱形管区段的管区段沿轴向从支承环直达传动机构壳体构件,管区段在驱动结构的功能纵向端部上与传动机构壳体构件连接,优选不可松脱地连接。

在该申请中,该连接在没有破坏用于连接的构件的情况下可松开时,该连接是可松开的。可松开的连接的示例是螺接或锁合或夹紧或卡口式形状锁合连接。而不可松开的连接,例如焊接或铆接仅可通过破坏连接才能分开。

如上所示,致动器元件原则上可摆动运动地布置在致动器壳体上或致动器底座上,其中,此时优选致动器元件具有钩子构型,致动器元件借助钩子构型可反握工作装置的耦联配合结构。当然,可摆动运动的致动器元件相比于可平移运动的致动器元件具有更小的轴向运动空间。为了在工作装置的预备位置和靠近运行位置的、优选包括运行位置的运动终端位置之间可经过尽可能大的路径,因此优选的是,致动器元件可相对于驱动结构沿轴向平移地在拉入的和驶出的位置之间运动。

优选地,致动器元件可在拉入的和驶出的位置之间平移运动至少150mm、非常优选至少250mm,以便可轻松建立可靠的安装力传输接合。

因此,致动器元件的纵轴线优选与驱动结构的驱动轴线平行、甚至同轴,致动器布置在该驱动结构上。

优选地,与工作装置固定连接的构件区段具有致动器通孔,致动器元件至少在其驶出的位置中贯穿该致动器通孔。构件区段可为工作装置的连接法兰,连接法兰构造成,连接工作装置以便与驱动结构一起围绕驱动轴线转动。致动器通孔优选靠近耦联配合结构,以便可轻松将力从致动器元件传递到工作装置上。优选地,耦联配合结构完全地围绕致动器通孔伸展,以便能够尽可能大面积地且进而以小的面负荷以及尽可能均匀地实现致动器元件和工作装置之间的力传递。

与工作装置固定连接的构件区段可与工作装置连接成一件或可作为单独的构件安装在工作装置上、优选无间隙地安装。单独的构件能不可松开地与工作装置连接。优选地,为了维修和维护该连接方案可松开地与工作装置连接,例如通过螺接。

不应排除地,致动器元件即使在其拉入的位置中也贯穿致动器通孔,使得致动器元件在驶出的位置中比在拉入的位置中在具有耦联配合结构的构件区段上更明显地凸出,这可使上述耦联结构轻松地布置在致动器元件和耦联配合结构之间。优选地,致动器元件在其拉入的位置中没有贯穿致动器通孔。致动器元件此时仅从驱动结构开始沿轴向伸入致动器通孔,而没有完全地贯穿致动器通孔或完全地从该通孔中拉回。

为了澄清有疑虑的情况:在观察布置在驱动结构上的工作装置的运行位置时,致动器元件的指离驱动机构轴向端部的纵向端部在驶出的位置中比在致动器元件的拉入位置中距离工作装置的驱动机构轴向端部更远。

但是致动器不仅可用于使工作装置从预备位置附近朝运行位置运动。其也可用于在拆卸时使工作装置从运行位置中沿轴向运动出来。为此可规定,通过致动器元件的轴向运动使得致动器元件的松脱结构可与工作装置的配合松脱结构可形成松脱力传输接合,其中,在建立的松脱力传输接合中工作装置可通过致动器从运行位置中移出。松脱结构可与致动器元件连接成一件或持续地、即,在拆卸过程的持续时间上安装在其上。同样地,松脱结构可仅对于单个的拆卸过程可松开地安装在致动器元件上且可再次取下,即使这由于在拆卸工作装置之前通常难以接触到致动器元件是非优选的。

松脱结构可构造成关于致动器元件的运动轴线的径向凸出部。

因此致动器优选构造成,工作装置相对于驱动结构不仅朝运行位置运动、优选运动到运行位置中,而且沿相反方向从运行位置运动离开。因此优选地,致动器是双向作用的致动器,其可沿相反方向将力施加到工作装置上。

但是明确表示也不应排除单向作用的致动器,其致动器元件为了运动而沿预载方向受到预载,且通过该致动器仅可在克服预载的情况下沿与预载方向相反的工作方向移位。

工作方向此时优选是从预备位置朝向运行位置、即从致动器元件的驶出的位置朝向驶入的位置延伸的方向。致动器元件在安装过程之外,即在工作装置的准备好运行的状态中通过预载、例如通过借助致动器的弹簧组件进行预载贴靠在对致动器通孔或/和提供在驱动结构上、尤其在其罩盖上从而被致动器元件贯通的凹口进行封闭的封闭件。封闭件可为将工作装置在其运行位置中沿轴向固定在驱动结构上的固紧螺钉。

仅为了清楚进行说明,致动器元件的用于建立松脱力传输接合的轴向运动优选是致动器元件从拉入位置至驶出位置方向的运动。而致动器元件的用于使工作装置从预备位置朝运行位置的方向移位的运动是从驶出位置至拉入位置方向的运动。

原则上,配合松脱结构可持续地构造或布置在工作装置上。但是为了可轻松地将致动器用于安装工作装置且用于其拆卸,优选的是,将配合松脱结构构造在配合松脱构件上,配合松脱构件可取下地与工作装置连接,而没有通过取下配合松脱构件而影响工作装置的运行准备。

为了将用于实现本发明的构件的数量保持得尽可能少,优选的是,用于间接地建立在致动器元件和工作装置之间的安装力传输接合的上述耦联结构构造在配合松脱构件上。此时配合松脱构件可用于安装且用于拆卸。例如配合松脱构件可具有包括内螺纹的凹口,内螺纹可旋拧到致动器元件上的外螺纹上。如果致动器元件运动到驶出的位置中,致动器元件贯穿上述工作装置的致动器通孔,配合松脱构件的耦联结构可旋拧到致动器元件上,其中,代替螺纹也可使用任意其他的形状锁合连接,例如卡口锁合,从而在致动器元件驶入时朝驶入位置的方向使配合松脱构件借助其形成耦联结构的构件区段贴靠在致动器通孔的边缘上,且由此致动器元件在其沿轴向朝驶入位置的方向返回运动时带动工作装置一起运动。

例如配合松脱构件可插入工作装置的开口中且可固定在该开口中,例如又通过旋入或通过使用卡合锁合或一般的形状锁合连接,使得配合松脱结构封闭工作装置的开口。该开口优选是上述致动器通孔。因此致动器元件的一纵向端部或至少一个纵向端部区域可为致动器元件的松脱结构,该至少一个纵向端部区域在从驶入位置运动到驶出位置中时在前方,该松脱结构贴靠在配合松脱构件的配合松脱结构上。耦联结构和配合松脱结构可构造在配合松脱结构的不同的轴向端部区域上。

安装力传输接合或/和松脱力传输接合可简单地、但是非常有效地为贴靠接合。优选地,安装力传输接合仅针对安装过程的持续时间存在,或/和松脱力传输接合仅针对拆卸过程的持续时间存在。在通过工作装置进行常规的地面加工时,致动器元件在其位于致动器壳体之外的区段上优选没有外部接合。由此致动器在地面加工机的常规运行期间保持尽可能小的负载、甚至无负载。

根据本发明的思想原则上充分的是,致动器可以任意方式设置在驱动结构上。优选地,致动器或至少其致动器元件由于尽可能对称的力作用而关于驱动轴线对中地设置在驱动结构上。优选地,致动器元件是沿着纵轴线延伸的元件,其中,致动器元件的纵轴线优选与驱动轴线同轴。

但是此外,驱动结构可用于保护致动器以防外部影响。这首先在工作装置优选用于从地面进行材料剥蚀时是有用的,因为工作装置和驱动结构的区段在剥蚀式地面加工的情况下通常经受高的污染负荷。因此为了保护致动器且为了有效地利用结构空间优选的是,驱动结构是至少局部的空心体,在其中容纳致动器。

对此需要考虑,设置在驱动结构上的致动器在运行时通常与驱动结构一起转动。这对于给致动器供给驱动能量以便操作致动器来说不是没有问题的。

在致动器是机电式致动器,其将电流作为输入能量转化成致动器元件的机械运动能量时,可通过驱动结构上的滑环供给与驱动结构一起转动的致动器。滑环优选相对于其余的驱动结构电绝缘,因为其余的驱动结构可用作接地电势。

但是因为在驱动结构停机、即不旋转时,致动器尤其用于安装且特别优选也用于拆卸工作装置,非常一般地,可通过以下方式穿过驱动结构的壁为致动器供能,使得驱动结构的主体区段被能量通孔贯穿,在其上或穿过其可接触到能量连接管路,能量连接管路为了传输驱动能量与致动器连接。

由于可轻松地接触到,能量通孔优选构造在驱动结构的纵向端部的区域中,例如在驱动结构的延伸长度的相应最后30%中,特别优选在一个纵向端部上。因为驱动结构的导入装置纵向端部可由降低上述转速的传动机构占据,能量通孔优选设置在功能纵向端部的区域中。因此优选地,能量通孔的至少一个区段构造在罩盖中。为了在制造技术方面简化能量通孔的构造,优选整个能量通孔构造在罩盖中。

但是不应排除的是,能量通孔设置在导入装置纵向端部的区域中。例如可将使扭矩导入降低转速的传动机构中的轴构造成空心轴,使得空心轴的开口可为能量通孔。

工作装置优选地也具有与能量通孔对应的开口,在工作装置几乎或完全位于其运行位置中时,通过该开口此时可接触到能量连接管路本身。

驱动结构作为至少局部的空心体优选至少沿轴向局部地构造成管状,例如构造成旋转体,以便避免不期望的不平衡。对此,“管状”意味着不是严格的圆柱形,而是“管状”也包括锥形的或一般逐渐变细或逐渐扩宽的管构型。旋转体可为上述管体。

为了可将尽可能大的驱动扭矩从驱动结构传递到工作装置上,驱动结构具有传递驱动扭矩的形状锁合耦联组件用于以传递驱动扭矩的方式形状锁合地与工作装置的配合耦联组件耦联。

为了使将工作装置安装到驱动结构上的人员可轻松地按规定建立在驱动结构和工作装置之间的传递驱动扭矩的形状锁合的耦联且可简单而有效地进行检查,形状锁合耦联组件优选设置在其纵向端部的区域中,例如在驱动结构的纵向延伸的最后30%的区域中。特别优选地,形状锁合耦联组件位于其更远离将驱动扭矩导入驱动结构中的位置的功能纵向端部的区域中,因为在功能纵向端部上,不会通过扭矩导入装置的构件,例如上述降低转速的传动机构防止在驱动结构和工作装置之间的形状锁合耦联。最优选地,形状锁合耦联组件位于功能纵向端部本身上,例如在罩盖上,因为其可以操作人员可简单接触到的方式布置在机体上。因为借助形状锁合耦联组件就有如下方案,可将其设计成在驱动结构上的突出部,突出部接合或伸入到工作装置上的凹口中,有利的是,将能量通孔构造在形状锁合耦联组件中,因为此时在配合耦联组件构造成在工作装置上的通孔的情况下确保在建立形状锁合耦联的情况下能量连接管路的可接触性。例如能量通孔可构造在形状锁合耦联组件的形状锁合耦联突出部中,其优选沿着其突出部纵向方向被贯穿。

为了借助驱动结构的形状锁合耦联组件以及借助工作装置的相应的配合耦联组件可传递尽可能大的扭矩,工作装置优选与驱动轴线带有轴向间距地布置。

通过将形状锁合耦联组件离心地布置在驱动结构上,还在驱动轴线的区域中在驱动结构上留有空间以便布置对中结构,对中结构使工作装置在其朝运行位置移位期间相对于驱动结构以及相对于驱动轴线对中。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规定,驱动结构在其功能纵向端部的区域中、尤其在其功能纵向端部上、特别优选在罩盖上具有对中结构,该对中结构构造用于与配合对中结构形状锁合地对中接合,该配合对中结构与工作装置固定连接。

为了使工作装置简单而可靠地对中地布置在驱动结构上还可设置成,驱动结构在相比于其功能纵向端部更靠近其导入装置纵向端部的区域中具有逐渐扩张地远离功能纵向端部的支撑锥,工作装置在其运行位置中经由配合支撑锥支撑在该支撑锥上。支撑锥使得在驱动结构上的工作装置的靠近驱动机构轴向端部的端部区域关于驱动轴线对中。

支撑锥可分级式地或/和球状地或/和直线地沿径向扩张。工作装置的配合支撑锥由于提高了支撑部位的不可接触性,为了简化工作装置的安装和拆卸仅贴靠在支撑锥上。因此在支撑锥和配合支撑锥之间优选不发生转矩的形状锁合传输。

能量通孔可构造在对中结构中。可替代地或额外地,对中结构可被致动器元件贯穿且具有相应的通孔。优选地,在形成用于能量和致动器元件的通孔时同时形成用于致动器元件的与驱动轴线同轴的通孔,而能量通孔可构造成相对于驱动轴线带有径向间距。由此实现致动器元件在工作装置上的尽可能对中的且进而均匀的力作用。对于通过能量通孔传递能量与对中性无关或不那么相关。

在驱动结构之内可设置能量源,在从外部不可接触到致动器时,能量源通过运行时驱动结构的旋转将能量输出给致动器。尽管能量源可为了任意的能量源,但是优选地为液压能量源,因为液压致动器由于其很高的结构空间特定的输出功率而作为优选的致动器。

由此例如可转动的驱动结构驱动在其中容纳的泵,泵可保持在不与驱动结构一起转动或以相对转速与驱动结构一起转动的构件上。泵本身可为能量源且将液压液直接提供给致动器,或泵可配备液压蓄压器,其与致动器连接。经由中间连接的与扭矩相关的接连装置可保护泵或/和蓄能器以防过载。由此必要时致动器可持续地施加力,即使没有供给管路连接在其能量连接管路上。优选地,在能量连接管路与供给管路连接以便传输能量时,致动器仅在此时可操作使致动器元件相对于致动器壳体有针对性地移位。此时可通过控制由供给管路进行的能量传输来控制致动器。优选地,在驱动结构上的、优选驱动结构中的致动器没有主动对其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且仅在能量连接管路与供给管路连接以便传输能量时与主动对其控制的控制装置连接。

驱动结构的对中结构例如可为对中销,对中销朝离开驱动结构的方向、尤其朝离开其导入装置端部的方向逐渐变细。在对中结构上可设置至少一个接连结构以便使引导能量的管路与能量连接管路接连。优选地,此时配合对中结构可为对中凹口。

在这种情况下,引导能量的管路仅从外部引至连接结构上且与其连接,从而提供直至致动器的传递连续能量的管路。

但是非常一般地,可与在对中结构中的能量通孔的构造无关地设置,以便简单地接连在驱动结构中的能量连接管路与引导能量的供给管路,使得能量连接管路在其远离致动器的端部上具有接连结构,接连结构构造成用于传输能量地与供给管路的配合接连结构接连。

尽管供给管路可为任意的外部供给管路,供给管路优选同样是地面加工机的管路,但是其位于驱动结构之外且从地面加工机的蓄能器引开,在驱动结构中的致动器的能量连接管路可与能量存储器连接。原则上连接管路的接连结构可固定地与驱动结构连接。但是为了简单地建立在接连结构和配合接连结构之间的传输能量的接连也可设置成,使得能量连接管路的远离致动器的端部可穿过能量通孔朝离开致动器的方向从驱动结构中拉出,优选可克服复位的预紧被拉出。

所述能量存储器可为能量源或/和蓄能器。在液压蓄压器作为能量存储器的优选情况下,其可为液压泵、液压蓄压器或在预先规定的液压压力条件下工作的循环管路。

需要补充地,致动器的上面作为优选示出的中央布置方式不是致动器的唯一可能的布置方式。而致动器也可为多件式且包括多个、优选同种的分致动器,其中每个具有分致动器元件。分致动器元件可与驱动轴线带有径向间距地对称地、例如具有相同的角间距地围绕驱动轴线地布置,以便能够尽可能无倾斜力矩地将力从致动器元件传递到工作装置上。由多个分致动器形成的致动器也可以上述方式经由连接管路通过在驱动结构中的至少一个能量通孔供给能量。单个的能量供给管路可在驱动结构的内部中朝单个的分致动器分支。

不管致动器构造成单个的致动器还是多个分致动器,在液压致动器的优选情况下驱动结构优选具有两个能量通孔,针对双向作用的缸的每个作用方向都有一个能量通孔。多个分致动器的能量连接管路从接连结构开始首先形成共同的管路且然后分支到各个分致动器。

如上所述,致动器可为机电式致动器,例如以通过电动马达运行的螺杆或螺纹传动。同样地,致动器可为流体力学致动器,其中,由于较高的空间特定的力提供,液压致动器作为流体力学致动器是优选的。优选地,致动器是活塞-缸-组件,特别优选地是双向作用的活塞-缸-组件。致动器元件此时是活塞杆。在使用多个分致动器的情况下也可使用分致动器的混合构造,其中一部分为流体力学分致动器而另一部分为机电式致动器。

在驱动结构中可设置能量均衡存储器或中间存储器,尤其以液压均衡存储器或中间存储器的形式,以便尤其在双向作用的液压活塞-缸单元优选用作流体力学致动器的情况下可通过在液压液中的温度差引起的压差被缓和或均衡。这种温度差可通过气候引起或通过在地面加工时散失的能量引起。

为了特别简单且快速、但是有效地使工作装置位置固定在运行位置中可规定,工作装置通过具有与驱动轴线同轴的螺钉轴线的中央螺旋组件、尤其中央螺钉沿轴向在其运行位置中固定在驱动结构上。

对此,在工作装置处于运行位置中时,中央螺旋组件此时可旋入致动器元件中或驱动结构中、例如在此旋入对中结构中。作为对中销,对中结构提供用于螺旋组件的足够的螺纹接合长度。由此避免由于过多的开口或凹口而不必要地弱化驱动结构。

原则上,驱动轴线可在机体上任意取向,优选地,驱动轴线与支承地基平行地取向,以便可越过工作装置的轴向延伸引起工作装置与地面的均匀加工接合。优选地,驱动轴线沿地面加工机的机械横向方向取向,以便可通过地面加工机的行驶驱动机构引起工作装置相对于地面与驱动轴线正交地进给。

优选地,工作装置是铣削滚轮或铣削转子,包括在径向内部至少局部为空心的铣削滚筒,在其沿径向指向外的一侧上可以已知的方式布置剥除材料的工具,例如铣刀和为了对其进行简单更换的凿刀保持件或/和凿刀更换保持件。工作装置可相对于机体或与承载机体的机架共同地朝支承地基下降且可从其上升起。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示出:

图1粗略地示出了地面加工机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侧视图,该地面加工机呈大型铣削机的形式且在用于滚动形式运行的位置中;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地面加工机的工作装置在准备好进行地面加工的状态中的示意性纵向剖视图,其中,切割平面包含工作装置的旋转轴线;

图3示出了在图2中示出的驱动结构和工作装置的右端部的放大示意图,布置成用于建立或/和松开工作装置的轴向位置固定;

图4示出了根据图2和图3的驱动结构和工作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方案的相应于图3的视图的示意图,布置成用于从驱动结构上拆卸工作装置;

图5示出了图4的驱动结构和工作装置在拆卸工作装置期间的视图;

图6示出了图4和图5的驱动结构和工作装置,布置成用于将工作装置安装到驱动结构上;

图7示出了根据图2和图3的驱动结构和工作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方案,其中,工作装置在预备位置中;

图8示出了驱动结构和工作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与图3的视图相应的示意图,布置成用于建立或/和松开工作装置的轴向位置固定;

图9以在图10的xi-xi剖切平面中的剖视图示出了图8的驱动结构和工作装置在拆卸工作装置期间的视图;

图10示出了在沿轴向方向看的情况下图9的驱动结构和工作装置;

图11示出了具有显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耦联结构的垫片的螺钉;以及

图12示出了驱动结构和工作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与图3的视图相应的示意图,其中,工作装置在运行位置中。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了概括性用10表示的呈旋耕机或铣路机形式的地面加工机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该地面加工机包括机架12,机架形成机体13的基础支架。机体13包括机械10的机架12和与机架连接的、必要时可相对于机架运动的构件。

机体13包括前升降柱14和后升降柱16,它们在一端与机架12连接且在另一端与前部行走机构18或与后部行走机构20连接。机架12与行走机构18和20的间距可通过升降柱14和16改变。

行走机构18和20示例性地作为链式行走机构示出。单个的或所有的行走机构18或/和20也可与此不同地为轮式行走机构。

图1的观察者朝向与图1的绘图平面正交的机械横向方向q的方向看向地面加工机或简称“机械”10的驱动侧。与机械横向方向q正交的机械纵向方向用l表示且与图1的绘图平面平行地延伸。机械高度方向h同样平行于图1的绘图平面延伸且与机械纵向方向l和机械横向方向q正交。在图1中机械纵向方向l的箭头尖指向向前方向。机械高度方向h与机械10的竖直轴线(gierachse)平行地延伸,机械纵向方向l与滚动轴线平行地延伸,且机械横向方向q与横向轴线ni平行地延伸。机械10的零位侧背离图1的观察者。

地面加工机10可具有驾驶室24,机械驾驶员可从驾驶室经由操纵台26控制机械10。

在机架12之下布置工作组件28,在此例如作为具有容纳在铣削滚轮箱30中的铣削滚轮32的铣削组件28,铣削滚轮可围绕沿机械横向方向q延伸的铣削轴线r旋转,以便由此作为地面加工、从地基u的支承表面ao开始以由机架12的相对高度位置确定的铣削深度剥蚀地基材料。因此,在本申请中铣削滚轮32是工作装置。

机架12由升降柱14和16引起的高度可调节性也用于在地面加工时调节机械10的铣削深度或一般来说工作深度。示例性示出的地面加工机10是大型铣削机,对于大型铣削机来说通常铣削装置28沿机械纵向方向l布置在前部行走机构18和后部行走机构20之间。这种大型铣削机或一般的地面剥蚀机械通常具有运输带,以便将剥除的地面材料从机械10运走。为了更清楚,在机械10中原则上也存在的运输带在图1中未示出。

在图1的侧视图中不可看见,机械10不仅在其前端部区域中而且在其后端部区域中相应具有升降柱14或16,升降柱分别具有与其连接的行走机构18或20。前升降柱14在还已知的方式分别借助行走机构连接结构34、例如沿机械横向方向q接合行走机构18的连接叉与行走机构18连接。后升降柱16与其相应的行走机构20经由与行走机构连接结构34相同构造的行走机构连接结构36连接。行走机构18和20的构造基本相同且形成机械的行驶机构22。行走机构18和20以马达方式驱动,通常通过未示出的液压马达驱动。

容纳在机架12上的内燃机39形成机械10的驱动力源。在示出的实施例中,通过内燃机驱动铣削滚轮32转动。此外,通过内燃机39的功率在机械10上提供液压蓄能器,通过液压蓄能器可使机械上的液压马达和液压致动器运行。因此,内燃机39也是机械10的推动力源。

在示出的示例中,具有通过双箭头d示出的行走方向的行走机构18具有径向内部的容纳和引导结构38,在容纳和引导结构上布置可环绕的履带40且被引导环绕运动。

行走机构18可通过未详细示出的转向装置围绕转向轴线s转动。优选额外地、但是也可替代地,升降柱16以及行走机构20可借助升降柱通过转向装置围绕与转向轴线s平行的转向轴线转动。

在图2中在包含铣削滚轮的旋转轴线r的剖切平面中示出了图1中的铣削滚轮32的示意性的纵向剖视图。

铣削滚轮32包括基本圆柱形的铣削滚筒42,在其径向外侧上以已知方式设置凿刀保持件或凿刀更换保持件,凿刀保持件或凿刀更换保持件又具有可更换地容纳在其中的铣刀。点划线44给出铣削滚轮32的有效直径(剖切圆柱形),通过未示出的铣刀的铣刀尖限定。铣削滚轮32位于准备好进行地面剥蚀加工的配置中。铣削滚轮32对此与驱动结构46传递扭矩地连接。铣削滚轮32在径向外部包围驱动结构46。

在传动机构壳体52中容纳可减速的和可传递扭矩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壳体52的在图2中的右边部分52a与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空心轮耦联从而共同转动。传动机构壳体52的在图2中的左边部分52b是机体13的与机架固定的部分。

驱动结构46包括内管48、支撑锥50和传动机构壳体52的可相对于机架12转动的部分52a。支撑锥50和内管48彼此连接且作为组件与传动机构壳体部分52a连接从而围绕驱动结构46的驱动轴线a共同转动。在铣削滚轮32的准备好运行的状态下,驱动结构46的驱动轴线a和铣削滚轮32的旋转轴线r同轴。

铣削滚筒42通过驱动结构46的支撑锥50上的负锥形的配合支撑锥51支撑。

此外,驱动结构46与驱动扭矩传输组件54连接,其在示出的示例中尤其包括皮带轮55。皮带轮55与在传动机构壳体52中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在图2中未示出的输入轴连接。与皮带轮55连接以便共同转动的输入轴延伸穿过在示出实施例中与机架固定的轴通道56,轴通道与传动机构壳体部分52b固定连接。

经由耦联结构57可使单独由驱动装置46的驱动马达39构成的转动驱动机构联接在驱动结构46上从而传输驱动扭矩。仅为了完整提及,如果仅通过操作耦联结构57可使驱动结构围绕驱动轴线a转动,耦联结构57可设置在驱动扭矩传输组件57的任意部位上。可联接在耦联结构57上的转动驱动机构(未示出)也可为手动的转动驱动机构。

驱动结构46与由传动机构壳体部分52b和轴通道56组成的与机架固定的组件一起形成驱动组件47,驱动组件从铣削滚轮32的驱动机构轴向端部32a开始沿轴向伸入铣削滚轮32中。优选地,铣削滚轮32沿轴向在两侧伸出超过作为驱动组件47的可相对于机架12转动的部分的驱动结构46。

驱动组件47以及驱动结构46借助驱动组件在轴通道56的区域中支承在机体13上。驱动结构46在可转动的传动机构壳体部分52a的区域中的支承形成驱动结构46的固定轴承。在该申请中驱动结构46的较靠近皮带轮55的轴向的纵向端部46a也称为导入装置纵向端部46a,因为在该实施例中经由该导入装置纵向端部46a将驱动扭矩导入驱动结构46中。

铣削滚轮32沿轴向沿着其在准备好运行的状态下与驱动轴线a重合的旋转轴线(铣削轴线)r在图2中靠近驱动扭矩传输组件54的驱动机构轴向端部32a和与驱动机构轴向端部相反的固定装置轴向端部32b之间延伸,该固定装置轴向端部在准备好运行的状态下靠近铣削滚轮32的轴向的位置固定部分。

驱动结构46在沿轴向与导入装置纵向端部46a相反的功能纵向端部46b上具有支承环58和与支承环58连接的在端侧上的罩盖60。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支承环58通过焊接技术与内管48连接。罩盖60同样可与支承环58焊接或螺接。罩盖与支承环58和内管48连接从而共同地围绕驱动轴线a转动。

支承环58可以不同方式构造。支承环的构型不重要。在本申请的示意图中支承环分别以稍微不同的构型示出,但是这对本发明完全没有影响。

相应地适用于罩盖60的径向外部区域,该径向外部区域与支承环58共同作用从而形成不可相对转动的连接。

在图2示出的第一实施例中,罩盖60上的液压缸62容纳在驱动结构46的内部49中,液压缸的液压轴线与驱动结构46的驱动轴线a同轴地布置。液压缸62可借助液压连接管路或一般为能量连接管路64通过在罩盖60中的能量通孔66供给液压流体。液压缸62和可从液压缸62中液压地驶出和驶入的活塞杆63形成在该优选的情况下甚至布置在驱动结构46中的在说明书导言中的致动器65。活塞杆63是在说明书导言中的可相对于作为致动器壳体的液压缸62平移运动的致动器元件。其相对于液压缸62移动路径至少为150mm。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活塞杆63的移动路径至少为300mm。

液压连接管路64在其一个纵向端部与液压缸62连接且可伸入能量通孔66中或贯穿该能量通孔,且在其远离液压缸62的另一纵向端部上在接连结构68中终止。在图6中称为液压连接管路64’且在下面阐述的另一液压连接管路也存在于图2的实施方式中,但是未示出。该另一液压连接管路除了其在液压缸62上的连接位置以外,与管路64相同地构造且同样在接连结构中终止。接连结构68和另一接连结构为了供给液压缸62可分别与存在的、但是在图2中未示出的两个供给管路中的另一个的配合接连结构连接,以便活塞杆63可从液压缸62中驶出且又可驶入该液压缸中(例如参见图5、6、9和10中的供给管路69和169)。因此,在液压缸与提供液压压力的液压蓄能器(例如液压泵、液压蓄压器或具有预先确定的液压压力水平的循环管路)连接且可通过其供给时,仅致动器65准备好工作。

为了均衡在液压缸62和其液压连接管路的液压流体中的由温度波动引起的压力变化,液压管路与均衡存储器连接。该均衡或临时存储器67例如在液压连接管路64上示出(仅在图2中)。

在图2中可见的铣削滚轮32在驱动结构46上的轴向位置固定部分被松开之后,借助活塞杆63可沿轴向压开铣削滚轮32以便拆卸驱动结构46,或/和拉起到驱动结构46上以便安装,如下面与图4至图6相关地详细阐述的那样。

在靠近固定装置轴向端部32b的区域中沿轴向在内部在铣削滚筒42上布置连接环70且为了共同转动与铣削滚筒42连接,在示出的示例中通过焊接连接。

铣削滚筒42经由连接环70借助螺栓72与连接法兰74固定连接。

在连接法兰74上,优选与其一件式地设置轴承销74a,轴承销从连接法兰74的具有连接管70的连接区域开始沿轴向朝固定装置轴向端部32b突出。

在铣削滚轮32的准备好运行的状态下在轴承销74a上布置支撑驱动结构46的浮动轴承76。沿轴向与固定轴承带有间距地布置的浮动轴承76可沿轴向拉离轴承销74a。

优选地,连接法兰74的开口74f在铣削滚轮(工作装置)32的运行位置中且在达到运行位置之前就已经相对于能量通孔66就位、优选沿轴向与其对齐,使得接连结构68也可通过开口74f接触到从而为液压缸62供给液压液。

浮动轴承76例如可容纳在侧面板或侧面门30a中,其是铣削滚轮箱30的一部分且在端侧处沿轴向与固定装置轴向端部32b上的铣削滚轮32相对而置。在图2中仅示出了与这种侧壁30a固定连接的、作为用于浮动轴承76的外部轴承环的支承面的构件30b。

如关于在图3中的驱动结构的功能纵向端部46b的放大示意图所阐述地,仅通过唯一的中央固紧螺钉78使驱动结构46上的铣削滚轮32固定在其轴向位置中。固紧螺钉78形成在说明书导言中提及的螺接组件中的一个示例。

因此,铣削滚开32经由配合支撑锥51以及经由连接法兰74与驱动轴线a同轴地支撑在驱动结构46上。

在罩盖60上,优选与其一件式地构造呈对中销形式的对中结构60a,对中销从罩盖60朝离开驱动结构46的导入装置纵向端部46a的方向朝铣削滚轮32的固定装置轴向端部32b突出。对中销60a伸入连接法兰74上的构造成对中凹口的配合对中结构74b中,且由此使与连接法兰74连接的铣削滚筒42关于驱动轴线a对中。因此,连接法兰74是对中构件。罩盖60具有中央的沿轴向贯穿罩盖的凹口60b,在图2和图3中活塞杆63可沿轴向贯穿该凹口。

在对中销60a的面对固定装置轴向端部32b的端部区域上,在对中销60a中的凹口60b设有内螺纹,对中的固定螺钉78旋入该内螺纹中。

尽管代替一件式的固定螺钉78,螺接组件也可实施成多件,例如通过螺杆和固定螺母实施、必要时具有垫片,在图3示出的构型中一件式的螺接组件由于其简单且可靠的操作和整齐性是优选的。中央的固定螺钉78包括具有外螺纹的螺杆78a和沿径向突出超过螺杆78a的螺钉头78b,该螺钉头具有例如呈外六边形多面体构型的已知的工具接合结构78c。在螺杆78a和工具接合结构78c之间构造有作为沿轴向狭长的、但是沿径向伸展开的圆柱形的贴靠区段78d。在该示例中,贴靠区段78d与螺纹杆78a和工具接合结构78c构造成一件,但是可替代地也可设置成单独的垫片。

由此,螺钉头78b使得轴承销74a和与其的连接法兰74以及又与连接法兰连接的连接环70和铣削滚筒42沿轴向相对于在驱动结构46的支撑圆锥50夹紧。

因此,在铣削滚轮32虽然沿轴向远离其运行位置、但是以一定的预先定位布置在预备位置中,例如使得对中销60a的远离支承环58的纵向端部伸入连接法兰74的对中凹口74b中时,使铣削滚轮32与对中螺钉78沿轴向移入其运行位置中。仅需注意的是,在罩盖60上,与驱动轴线a具有径向间距的销80可进入连接法兰74的为此设置的凹口74c中,由此使得罩盖60与连接法兰74耦联以便在驱动结构46和铣削滚轮32之间传输扭矩。

围绕驱动轴线a沿周向优选设有多个的销80形成在上述说明书导言中的形状锁合耦联组件81。特别优选地,销80沿周向方向等距地布置。

在铣削滚轮32的准备好运行的状态下销80沿轴向伸入凹口74c中,这些凹口74c形成上述说明书导言中的配合耦联组件83。

固定螺钉78的螺杆78a也贯穿杆通道74d,杆通道从对中凹口74b开始沿轴向贯穿在连接法兰74上的对中销74a。对中凹口74b和杆通道74d共同形成穿过连接法兰74的相关通路,在活塞杆完全从液压缸62中驶出时,该通路可被活塞杆63完全贯通。对中凹口74b和杆通道74d共同形成说明书导言中的致动器通孔。

虽然借助固定螺钉78或单独的松脱构件(在本申请中未示出)可将铣削滚轮32以手动机械的方式推到驱动结构46上进入运行位置中且从该运行位置中拉出。但是通过致动器65也明显简化了铣削滚轮32从预备位置朝向运行位置的方向优选直至在图2和图3示出的运行位置的移位,且除了铣削滚轮32在运行位置中的固定或在拆卸时松开铣削滚轮的轴向位置固定装置以外,通常无需其他的机械接合。

图3示出了图2的具有套接到螺钉头78b上的螺旋扭矩支撑组件82的视图。螺旋扭矩支撑组件82未被剖切。

螺旋扭矩支撑组件82用于建立和松开铣削滚轮32在驱动结构46上的轴向位置固定。螺旋扭矩支撑组件82沿着构件轴线sa延伸,构件轴线在螺旋扭矩支撑组件82套接到固紧螺钉78上时与驱动轴线a同轴。

螺旋扭矩支撑组件82构造成具有接合区域的锁紧工具,接合区域在示出的示例中构造成呈与固紧螺钉78的工具接合结构78c互补的形式的凹口,即,在这种情况下构造成内六边形多面体。因此,螺旋扭矩支撑组件82可沿轴向以其结合区域套接到固紧螺钉78的螺钉头78b上。因此可在螺钉78和螺旋扭矩支撑组件82之间形状锁合地传输扭矩。

接合区域设置在螺旋扭矩支撑组件82的接合区段82b上。例如两个突出部在直径相对位置中沿径向(关于构件轴线sa)从该接合区段82b突出。对此,在图3中,两个突出部中的在图3中唯一示出的突出部82d与图3的绘图平面正交地朝向观察者延伸。在图3中另一突出部位于绘图平面之后且被接合区段82b遮盖。在图3中未示出与螺旋扭矩支撑组件82共同作用的配合支撑构件,但是在下文简单描述。

在螺旋扭矩支撑组件82的在图3中示出的套接在中央的固紧螺钉78上的状态下,螺旋扭矩支撑组件82在径向外部通过配合支撑构件包围,配合支撑构件固定地与铣削滚轮箱30的侧板30a连接,例如通过螺接连接。

配合支撑构件具有中央凹口,穿过该中央凹口可从外部、即从机体13之外沿轴向接触到固紧螺钉78的头部78b以便将螺旋扭矩支撑组件82套接到头部上且从其上拧下。

在将螺旋扭矩支撑组件82套接到固紧螺钉78上之后,通过转动驱动结构46使其径向突出部贴靠在配合支撑构件的凹口的沿周向的法兰上。基于螺旋扭矩支撑组件82的接合区域与固紧螺钉78的螺钉头78b的形状锁合接合,使得在驱动结构46的固定轴承侧上导入驱动结构46中的驱动扭矩通过在突出部和配合支撑构件之间的形状锁合贴靠支撑在驱动结构46的浮动轴承侧上。因此确保,在对驱动结构46继续转动地驱动时,使得在固紧螺钉78和驱动结构46之间进行相对转动且进而使得固紧螺钉78相对于驱动结构46进行螺旋运动,在示出的示例中相对于对中销60a进行螺旋运动。因此,固紧螺钉78可通过螺旋扭矩支撑组件82的支撑作用与配合支撑构件共同作用地以非常高的扭矩旋紧或松开。

除了螺旋扭矩支撑组件82以外,可无工具地建立或松开铣削滚轮32相对于驱动结构46的轴向位置固定。

下面阐述在图2和图3中已经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通过致动器65从驱动结构46上拆卸铣削滚轮32或将其安装到驱动结构上的运行。

在图4至图6的变型方案中,接连结构68’直接构造在罩盖60上。能量连接管路64贯穿接连结构68’,以便能够为液压缸62供给液压流体。

能量连接管路64在液压缸62上的连接部位仅示例性地选择。可清楚的是,在附图中示出的所有液压缸都是双向作用的缸。示出的液压缸的沿相反方向作用的两个液压腔的每一个与各一个能量连接管路64耦联。为了清楚且因为足以原理性地理解实施方式,在多个示意图中仅示出了两个能量连接管路64、64’中的一个。对此,能量连接管路64引至移出活塞杆63的腔室,能量连接管路64’引至驶入活塞杆63的腔室。

在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仅存在唯一的液压管路且例如经由弹簧应力使液压缸复位。

在图4中将配合松脱构件90旋入轴承销74a的远离致动器65的纵向端部上的内螺纹74e。

对此,配合松脱构件90具有包括外螺纹的配合螺纹区段90a,外螺纹在图4中与轴承销74a上的内螺纹74e螺旋接合。

配合松脱构件90为了其旋入与铣削滚筒42固定连接的轴承销74a中具有工具接合结构90b,在示出的示例中为外六边形多面体。

配合松脱构件90在其于图4所示的旋入轴承销74a的运行状态下在其面对驱动结构46的纵向端部92上具有呈平坦的贴靠面形式的配合松脱结构92a。在活塞杆63的自由的纵向端部上的同样平坦的贴靠面形成致动器65的松脱结构63a,该松脱结构可通过使在图4中在拉入状态下示出的活塞杆63驶出而与配合松脱结构92a形成贴靠接合。通过由于此时建立的松脱力传递接合借助活塞杆63将压力施加到配合松脱构件90上,可使铣削滚轮32从图4中示出的运行位置中在图4中沿轴向向右移动。

此外,活塞杆63在其自由的纵向端部上具有外螺纹63b,活塞杆63借助外螺纹可与配合松脱构件90的内螺纹90c形成螺旋接合。内螺纹90c可通过配合松脱构件90的与承载配合松脱结构92a的纵向端部92相反的纵向端部94接触到,且沿轴向延伸进入配合松脱构件90中。配合松脱构件90的包围在纵向端部94上的内螺纹90c的贴靠面形成耦联结构94a,在配合松脱构件90旋拧到活塞杆63的外螺纹63b上时,此时借助耦联结构可使铣削滚轮32从预备位置朝运行位置的方向运动、优选运动到运行位置中。

在图5中示出了图4的工作组件28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建立在活塞杆63的松脱结构63a和配合松脱构件90的配合松脱结构92a之间的松脱力传输接合。借助建立的松脱力传输接合,铣削滚轮32通过致动器65的力从运行位置移入沿轴向远离运行位置的位置中,该位置也可为用于使铣削滚轮32朝运行位置的方向重新移位的预备位置。

为了可使致动器65运行,在能量连接管路64上、确切地说在其接连结构68’上连接机械10的液压供给管路69,穿过连接法兰74上的相应的通孔74f可接触到液压供给管路。

在连接法兰74上的通孔74f可与凹口74c构造成相同的。因此,连接法兰74可比销80的罩盖60上设置更多数量的开口74c。在这种情况下,无需通过销80传输扭矩地进行形状锁合接合的开口74c可用作将供给管路69连接在接连结构68’上的通孔74f。

在图6中示出了示例性地用于通过致动器65使铣削滚轮32从图6中示出的预备位置自动地移入运行位置中的实施方式。

除了先前用于使活塞杆63移出所示出的能量连接管路64以外,存在的用于使活塞杆63驶入而设置的能量连接管路64’同样可经由接连结构68’与供给管路69联接,从而使活塞杆63从图6中示出的驶出位置再次运动到驶入液压缸62中的另一位置中。耦联结构94a与活塞杆63以这种方式固定连接,即,具有内螺纹90c的配合松脱构件90旋拧到活塞杆的外螺纹63b上。如果活塞杆63借助布置在其上的耦联结构94a在图6中向左运动且被拉入液压缸62中,则耦联结构94a与耦联配合结构74g形成构造为贴靠接合的安装力传输接合,耦联配合结构呈在连接法兰74上的轴承销74a的指离驱动结构46的优选平坦端面形式。

在从图6示出的情况中拉入活塞杆时,铣削滚轮32在其预备位置中可以已知的方式、但是在图6中未示出的方式可沿轴向运动地支撑在地基上或仅沿轴向推到驱动结构46上直至超过其重心。

在结束通过致动器65使铣削滚轮32移入运行位置中之后,活塞杆63首先可继续再沿驶出方向运动一段距离,即在图6中向右移动,从而在没有增加力消耗的情况下通过没有驶出运动还可能至少部分存在的安装力传输接合就可从活塞杆63上旋下配合松脱构件90。在从活塞杆63取下配合松脱构件90且在加工机10上对其进行整理之后,可使活塞杆63驶入液压缸62且铣削滚轮32可如图3所示通过固紧螺钉78固定在其运行位置中以防驱动结构46的轴向移位。

在图7中示出了另一驱动结构46以及在预备位置中布置在其上的铣削滚轮32。图4至图6和图7的变型方案的主要区别仅在于接连结构68的构造方式,该接连结构与图2的接连结构一致。

能量连接管路64或64’可与套筒68a一起沿轴向朝离开驱动结构46的方向拉出,在图7中为向右拉出,以便使其简单地与供给管路69连接。能量连接管路64或64’可克服弹簧预紧从其在图7中示出的在接连结构68的套筒68a中的静止位置拉出,使得该能量连接管路在外部的力作用消失的情况下自动地移回到图7中示出的静止位置中,在该静止位置中能量连接管路在径向外部通过套筒68a包围。

在图8中示出了驱动结构和铣削滚轮(工作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或功能相同的构件和构件区段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但是提高了数字100。下面仅阐述图8的第二实施方式在本发明主要范围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

第二实施方式相对于至此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主要变化是,对中销160a的构造,对中销不仅对于铣削滚轮132的连接法兰174用作对中结构,且对于浮动轴承176用作轴承销。

因此,配合对中结构174b又构造成凹口。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对,在第二实施例中对中销160a不仅沿轴向伸入连接法兰174,而且沿轴向完全地贯穿该连接法兰。

由此,固紧螺钉178可由于结构而不再用轴向力加载连接法兰174且移入运行位置中或铣削滚轮132经由连接法兰174沿轴向固定在运行位置中。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固紧螺钉178和与铣削滚轮132固定连接的连接法兰174之间的轴向力传输在螺钉头178b和连接法兰174之间布置辅助构件186的情况下进行。对此,辅助构件186以有利的方式为浮动轴承176的一部分且对此用作浮动轴承176的滚动轴承的内环的支撑构件。辅助构件186一次支撑在螺钉头178b上且另一次支撑在连接法兰174上。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没有设置中央液压缸,而是将多个、例如三个液压缸162(为了清楚在图8中仅完全地示出两个,第三液压缸的位置仅示意性地示出)与驱动轴线a带有优选相同的径向间距地围绕驱动轴线a沿周向地分布地布置。因为每个液压缸162仅需提供需要由中央液压缸162单独施加的力的三分之一,每个液压缸162可以有利的方式实施得比第一实施方式的中央液压缸162更小。

每个液压缸162与其相应的活塞杆163一起形成分致动器,如在说明书导言中提及地。所有分致动器一起又形成致动器165。

借助液压缸162又可使铣削滚轮132沿轴向朝运行位置的方向、优选到运行位置中运动。同样地,可使铣削滚轮132沿轴向液压地从运行位置中运动出来。

构造成基本相同的分致动器162/163的活塞杆163具有径向突出部163d,该径向突出部优选与活塞杆163一体地构造,在径向突出部的指离驱动结构146的一侧上构造作为贴靠面的松脱结构163a。

同样地,配合松脱结构192a构造成在连接法兰174中的致动器通孔174h的缩进部中沿轴向方向指向驱动结构146的贴靠面。

活塞杆163在其远离液压缸162的纵向端部上具有在轴向方向上延伸到活塞杆163中的内螺纹163c,耦联结构194可与内螺纹连接。在图11中示出了适用于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活塞杆163连接的耦联结构194。在图11中示出了螺钉171,螺钉可旋入活塞杆163的自由的纵向端部上的内螺纹163c。对此,螺钉171的杆部可贯穿垫片173,由此垫片布置在螺钉171的螺钉头和活塞杆163之间。

垫片173的在安装状态下与至少局部地包围致动器通孔174h的呈平面形式的联接配合结构174g相对的端侧形成耦联结构192a。该耦联结构192a可通过将活塞杆163从另一驶入位置中拉出而与耦联配合结构174g形成安装力传输接合,由此在活塞杆163继续驶入液压缸162中时沿轴向带动连接法兰174以及通过连接法兰沿轴向带动铣削滚轮132,直至铣削滚轮132到达其运行位置。

在浮动轴承176按常规从罩盖160的销160a移除之后,可从机体13之外接触到活塞杆163的内螺纹163c。

如图11所示,垫片173构造有凹口173a,在垫片173的安装状态下销160a至少部分地沿径向伸入凹口中。

在图9中示出了具有在预备位置中的铣削滚轮132的图8中的实施方式。通过使活塞杆163从液压缸162中推出,松脱结构163a和配合松脱结构192a彼此贴靠且因此彼此形成松脱力传输接合。通过使活塞杆163从图8中的位置开始继续驶出,铣削滚轮132相对于驱动结构146沿轴向移入图9中所示的位置。

相比于先前示出的实施方式,能量连接管路延伸通过罩盖160的销160a,在其端面160c中可将具有配合接连结构175的供给管路169连接在罩盖160的销160a中的预备的接连结构(未示出)上。

在罩盖160的销160a的突出的纵向端部上的在图9中仅通过配合接连结构175间接看出的接连结构的构造方式的优点是始终可接触到接连结构。因为罩盖160的销160a也用于支撑浮动轴承。因此端面160c可始终从外部接触到。

在图10中示出了图8和图9的具有两个连接的供给管路169的实施方式的端侧视图。液压缸162的两个沿相反方向作用的液压腔的每一个分别与一个供给管路169连接。因此,供给管路169是推出活塞杆163的供给管路,供给管路不同于驶入的管路。在图10中左边的供给管路169处于图10的剖切平面ix-ix之前,使得该管路置于图9的绘图平面之前。

液压供给管路169相应地在驱动结构146中分支成相应的缸,使得每个供给管路169可分别为三个双向作用的液压缸162的等效腔室供给液压流体。

但是,在驱动结构中使用双向作用的缸时有利的是,在驱动结构中提供均衡结构,均衡结构均衡在剩余液压流体中的通过加热和冷却引起的压差,液压流体在双向作用的液压缸中始终留在两个压力腔中。

最后在图12中示出了第三实施方式,其应示出,中央固紧螺钉278也可与液压缸262的活塞杆263螺接,从而将铣削滚轮32轴向位置固定在驱动结构46上。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或功能相同的构件和构件区段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但是提高了数字200。在此仅阐述图12的第三实施方式在本发明主要范围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

在图12中示出的具有旋入活塞杆263的固紧螺钉278的第三实施方式当然也可应用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上,在其中对中销和轴承销以唯一的构件实现。此时仅需使螺钉头278b支撑在将力从螺钉头278b传递到与铣削滚轮232固定连接的构件上的辅助构件上,如在具有辅助构件186的图7中就是这种情况。优选地,也使用本来就存在的构件、例如浮动轴承276的一部分作为辅助构件。

根据图12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实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即,借助液压缸262可将铣削滚轮232沿轴向拉到驱动结构上且可进入运行位置中,且同样可沿轴向从驱动结构246拉下且可从运行位置移出。铣削滚轮232的轴向运动所需的轴向力通过液压缸262提供,确切地说,不仅用于安装而且用于拆卸铣削滚轮232。此时又如关于图3所述,通过螺旋扭矩支撑组件82、182以上述非常高的扭矩进行轴向固定,螺旋扭矩支撑组件与驱动结构26的浮动轴承侧(地面加工机10的零位侧)上的阐述的配合支撑构件共同作用,且可通过内燃机39或单独的转动驱动机构与驱动结构246的固定轴承侧(地面加工机10的沿机械横向方向q与零位相反的驱动侧)上的扭矩导入部共同作用,内燃机或单独的转动驱动机构如上所述地可与驱动结构246的耦联结构57(参见图2)暂时地耦联以便传输扭矩。

因此,固紧螺钉278的螺钉头278b的径向突出部278d的指向螺杆278a的一侧形成耦联结构294a。

固紧螺钉278可旋入内螺纹263c中,内螺纹从活塞杆263的自由的纵向端部开始沿轴向延伸到活塞杆中。活塞杆263的包围内螺纹263c和其凹口的端侧面形成松脱结构263a,松脱结构可与连接法兰274的销274a的配合松脱结构292a形成贴靠接合(松脱力传输接合)。配合松脱结构292a由在铣削滚轮232的运行位置中指向驱动结构246的围绕由螺杆278a贯穿的通孔的环形面形成,该通孔在销274a的远离驱动结构246的纵向端部上。在销274a的纵向端部上,通孔274d的孔直径减小,使得销274a在该部位上形成沿径向向内突出的环形径向突出部。该径向突出部在指向驱动结构246的一侧上形成配合松脱结构292a且在相对的一侧上形成耦联配合结构274g。

在固紧螺钉278是唯一的位置固定部时,液压缸262此时必须持续地沿驶入方向加载液压压力。对此,在驱动结构中可设置临时存储器,临时存储器持续地对用于驶入活塞杆263而设置的腔室加载压力。该临时存储器可类似于图2的均衡存储器67地连接在液压缸262上,但是图12的实施方式的临时存储器由于其与均衡存储器67不同的目的而具有不同的尺寸和运行参数。在临时存储器中的压力可通过铣削滚轮232的转动构建或维持。

不同于图12的示意图,活塞杆263可在其整个长度上具有恒定的厚度或恒定的直径,其此时通过在图12中示出的活塞杆163的用于旋入固紧螺钉278确定的纵向端部的直径决定。

可替代地,铣削滚轮232在其运行位置中可通过一个或优选多个离散的固紧螺钉固定在驱动结构246上,从而在铣削滚轮232的运行阶段期间使液压缸262卸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