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墩盖梁的拼装式支撑架以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50816发布日期:2018-12-12 00:01阅读:604来源:国知局
圆墩盖梁的拼装式支撑架以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道桥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圆墩盖梁的拼装式支撑架以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在道桥施工中,通常会采用满堂支撑架进行盖梁施工,需要大量钢管、脚手架、扣件及跳板等,对地基承载力要求高,甚至需要对软土地基加固,地基硬化处理等,费用较高;采用纯人工搭设,机械化程度低,搭设周期长,特别是对高墩盖梁施工满堂支架高宽比超限,稳定性不能满足要求,不适宜高墩盖梁施工;并且满堂支架无法在水中或山谷边坡墩柱中搭设;满堂支架搭设后需要设置沉降观测,安全风险大。总体具有搭设工期长,效率低,经济性差,安全风险大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圆墩盖梁的拼装式支撑架,不再受到墩柱高度的限制,具有稳定性更高,搭设工期更短,安全可靠等特点。

本发明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圆墩盖梁的拼装式支撑架,用于在圆形桥墩的顶部浇筑盖梁,所述支撑架包括顶托抱箍、支撑抱箍、水平支架和斜支梁,所述顶托抱箍安装于已浇筑完成的桥墩顶部,支撑抱箍设有两个以上,位于顶托抱箍之下;水平支架的中部可拆卸的固定在顶托抱箍上,水平支架的两端分别通过对称的斜支梁与支撑抱箍进行连接固定。

本发明所述圆墩盖梁的拼装式支撑架,所述顶托抱箍通过两个相同的半圆顶托抱箍组成,所述半圆顶托抱箍的上沿设置有水平翼板,水平翼板通过螺栓直接与水平支架的底部连接。

本发明所述圆墩盖梁的拼装式支撑架,所述半圆顶托抱箍的两侧边设置有连接侧板,连接侧板沿纵向设置有均匀间隔的设置有侧板连接孔。

本发明所述圆墩盖梁的拼装式支撑架,所述水平翼板下还设置有支撑板与半圆顶托抱箍的外立面连接。

本发明所述圆墩盖梁的拼装式支撑架,所述水平支架也为拼装式结构,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纵向梁和连接在两根纵向梁之间的横向梁;所述水平支架的纵向梁中部设置有与所述翼板连接孔对应的竖直连接孔。

本发明所述圆墩盖梁的拼装式支撑架,所述横向梁的两端设置有横梁连接板,所述横梁连接板上设置有横梁连接板孔,所述纵向梁上对应横梁连接板孔的位置设置有水平连接孔。

本发明所述圆墩盖梁的拼装式支撑架,所述斜支梁包括位于上端部的斜支水平板和位于下端部的斜支竖直板,斜支水平板与水平支架连接固定,斜支竖直板与支撑抱箍连接固定。

本发明所述圆墩盖梁的拼装式支撑架,所述水平支架与斜支水平板的连接处焊接有连接耳板,并通过螺栓与斜支水平板进行连接固定。

本发明所述圆墩盖梁的拼装式支撑架,所述支撑抱箍由两块相同的半圆支撑抱箍组成,半圆支撑抱箍的两侧边设置有连接侧板,连接侧板沿纵向设置有均匀间隔的侧板连接孔。

一种圆墩盖梁的拼装式支撑架以其安装方法,所述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圆形桥墩的顶部安装顶托抱箍;

s2:在圆形桥墩的底部环绕圆形桥墩组装好水平支架;

s3:在水平支架上栓上吊绳,利用吊车将水平支架往上起吊,并保持水平支架的纵向与顶托抱箍的两片水平翼板的纵向一直,以避过水平翼板的阻挡,并吊至水平支架高于水平翼板处;

s4:吊车将水平支架旋转90度,使得水平支架的纵向与顶托抱箍的两片水平翼板的纵向保持垂直,然后放下水平支架至顶托抱箍的水平翼板上,然后通过螺栓将水平支架固定到水平翼板上;

s5:顶托抱箍下安装支撑抱箍,并安装斜支梁;

s6:在水平支架上安装横向分配梁;

s7:试压,保证测量标高下沉在5mm以内;最后安装盖梁底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专门设计的拼装式支撑架,不再受到墩柱高度的限制,具有稳定性更高,安全可靠等特点。还具备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受力明确;机械化程度高,用工少,拼装施工,占用资源少,节约空间;对地基承载力无要求,应用范围广,不中断交通,可满足30m以上高墩盖梁施工的安全要求;节约工期,节省费用,并可周转使用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支撑架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支撑架的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1中水平支架的俯视图;

图4为实施例2中支撑架的整体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支撑架的俯视图;

图6为实施例2中水平支架的俯视图;

图7为水平支架横向梁的示意图;

图8为顶托抱箍的主视图;

图9为顶托抱箍的俯视图;

图10为顶托抱箍的侧视图;

图11为支撑抱箍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圆墩盖梁的拼装式支撑架,用于在圆形桥墩的顶部浇筑盖梁,所述支撑架包括顶托抱箍1、支撑抱箍2、水平支架3和斜支梁4,所述顶托抱箍1安装于已浇筑完成的桥墩顶部,支撑抱箍2位于顶托抱箍1之下;水平支架3的中部可拆卸的固定在顶托抱箍1上,水平支架3的两端分别通过对称的斜支梁4与支撑抱箍2进行连接固定,以形成对水平支架3的辅助支撑。

具体的,所述顶托抱箍1通过两个相同的半圆顶托抱箍组成,所述半圆顶托抱箍的上沿设置有水平翼板11,水平翼板11可通过螺栓直接与水平支架3的底部连接。

所述半圆顶托抱箍的水平翼板11上设置有翼板连接孔111,所述水平翼板11下还设置有支撑板12与半圆顶托抱箍的外立面连接,用以加强支撑水平翼板11,进而使得水平支架3的支撑更加稳固,支撑板12沿半圆顶托抱箍的外表面均匀间隔的焊接有2块以上,并且所有支撑板12保持相互平行。

所述半圆顶托抱箍的两侧边设置有连接侧板13,连接侧板13沿纵向设置有若干均匀间隔的侧板连接孔131,可穿入螺栓将两块半圆顶托抱箍组合成为完整的顶托抱箍1。

所述水平支架3也为拼装式结构,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纵向梁31和连接在两根纵向梁31之间的横向梁32,横向梁32设有2根以上,并均匀间隔布置,所述纵向梁31和横向梁32的顶面齐平。

所述水平支架3的纵向梁31中部设置有与所述翼板连接孔111对应的竖直连接孔311。

所述横向梁32的两端设置有横梁连接板321,所述横梁连接板321上设置有横梁连接板孔322,所述纵向梁31上对应横梁连接板孔322的位置设置有水平连接孔312,可通过螺栓将横向梁32固定在两根纵向梁31的两端。

所述每个支撑抱箍2分别对应连接有四根斜支梁4,并且相互对称布置,所述四根斜支梁4分别两两对应的固定在水平支架3的两根纵向梁31上,并且斜支梁4与纵向梁31的连接点到纵向梁31的中心点的距离相等。每根斜支梁4包括位于上端部的斜支水平板41和位于下端部的斜支竖直板42,斜支水平板41与水平支架3连接固定,斜支竖直板42与支撑抱箍2连接固定。

所述水平支架3的纵向梁31在与斜支水平板41的连接处焊接有连接耳板313,连接耳板313上设置有连接孔314,并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固定。

所述支撑抱箍2由两块相同的半圆支撑抱箍组成,半圆支撑抱箍的两侧边设置有连接侧板21,连接侧板21沿纵向设置有均匀间隔的侧板连接孔211,并通过穿入的螺栓将两块半圆支撑抱箍组合成为完整的支撑抱箍。

所述半圆支撑抱箍的外侧面的中竖线上焊接有支撑竖板22,支撑竖板22可同时与两侧的两根斜支梁4的斜支竖直板42通过螺栓连接。具体的,支撑竖板22沿竖直方向均匀间隔的设置有若干支撑竖板连接孔221,斜支梁4的斜支竖直板42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竖板连接孔221对应的斜支竖板连接孔421,可通过螺栓将与同一根纵向梁31连接的两根斜支梁4同时固定在支撑竖板22的两侧。

所述半圆支撑抱箍的支撑竖板22的上端和下端的两侧分别焊接有用于加强支撑竖板22的上加强板222和下加强板223,且上加强板222的长度短于下加强板223的长度,上加强板222和下加强板223均通过弧形边与半圆支撑抱箍的外表面焊接固定。之所以上加强板222设置得短一些,是因为可以避免对斜支梁4的安装形成阻挡,也即上加强板222的设置长度需要足够短到可以不妨碍斜支梁4的安装。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包括两个支撑抱箍2,相应的水平支架3的每根纵向梁3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连接耳板313,也即每根纵向梁31焊接有四个连接耳板313,这样水平支架3上总共有8个连接耳板313,靠内的四个连接耳板313连接的斜支梁4与靠上的支撑抱箍2连接,靠外的四个连接耳板313连接的斜支梁4与靠下的支撑抱箍2连接。这样使得拼装式支撑架的整体的稳固性更强,进一步增强了施工中的安全性和装备的通用性。

抱箍由2块半圆弧型钢板(板厚t=12mm)组成,面板高度1000mm,m30的高强螺栓连接,采用电动螺栓扳手拧紧。为了提高墩柱与抱箍间的摩擦力,同时对墩柱混凝土面保护,在墩柱与抱箍之间设5mm厚的橡胶垫。

盖梁钢筋混凝土自重和施工临时荷载直接由顺桥向分配梁施加,分配梁将集中荷载向下传递到水平支架3以及相关的防护栏形成盖梁施工作业平台,有效地解决了下挠变形过大和结构平衡问题。顶托抱箍1和支撑抱箍2承担的所有荷载通过其与柱身的摩擦力来平衡,为了防止抱箍损伤墩柱混凝土表面同时增加混凝土和钢材之间摩擦系数,在柱身与抱箍之间设置橡胶垫。

拼装式支撑架装配方法为:

s1:在圆形桥墩的顶部安装顶托抱箍1;

s2:在圆形桥墩的底部环绕圆形桥墩组装好水平支架3;

s3:在水平支架3上栓上吊绳,利用吊车将水平支架3往上起吊,并保持水平支架3的纵向与顶托抱箍1的两片水平翼板11的纵向一直,以避过水平翼板11的阻挡,并吊至水平支架3高于水平翼板11处;

s4:吊车将水平支架3旋转90度,使得水平支架3的纵向与顶托抱箍1的两片水平翼板11的纵向保持垂直,然后放下水平支架3至顶托抱箍1的水平翼板11上,然后通过螺栓将水平支架3固定到水平翼板11上;

s5:顶托抱箍1下安装支撑抱箍2,并安装斜支梁4;

s6:在水平支架3上安装横向分配梁;

s7:试压,保证测量标高下沉在5mm以内;最后安装盖梁底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