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城市路面砌筑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36490发布日期:2019-01-08 19:56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态建筑设计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生态城市路面砌筑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日益增多,导致的极端天气发生频次增加,暴雨和高温等无不侵害人类的生存安全;由于城市内排水系统的承载能力有限,在暴雨侵袭时只能通过下水口排水,排水量远远不及降雨量,从而造成城市内涝等灾害危害人身安全及生产安全;城市的路面及人行步道,包括已建成的社区路面,占城市建筑面积的60%以上,路面硬板化、黑底化的沥青路面是现有技术中城市路面的主要类型,采用该种路面不仅无法做到排水储水,而且无法吸收热量,造成城市气温高于实际天气气温。故如何提供一种可以通过吸水、储水和蒸发来辅助调节温度的生态城市路面的砌筑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城市路面的砌筑方法,采用多种粒径合理的建筑废料制成透水路面,使其在降雨时候吸水储水,晴天时候蒸发水辅助调节温度,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城市路面砌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用原道路天然原状土50wt%、建筑废弃物颗粒25wt%、矿渣废弃物烧结陶瓷透水颗粒25wt%,三者掺合搅拌均匀,铺设于路面后夯实作为三级垫层;步骤二:选用建筑废弃物颗粒50wt%作为骨料,混合矿渣废弃物烧结陶瓷透水颗粒50wt%,两者掺合搅拌均匀,均匀铺设于所述步骤一的三级垫层上并夯实作为二级垫层;步骤三:将建筑废弃物颗粒均匀铺设于所述步骤二的二级垫层上并夯实,作为一级垫层;步骤四:在所述步骤三的一级垫层上铺设透水砖并压实即可。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室温气体排放的城市路面砌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建筑废弃物颗粒粒径≤0.5cm,矿渣废弃物烧结陶瓷透水颗粒粒径≤0.5cm。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的三级垫层夯实度为93%,厚度为50cm。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建筑废弃物颗粒粒径为0.5~1cm,矿渣废弃物烧结陶瓷透水颗粒粒径为0.5~1cm。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的二级垫层夯实度为93%,厚度为30cm。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建筑废弃物颗粒粒径为2cm。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的一级垫层夯实度为93%。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透水砖为用废弃陶瓷废料制作的透水砖,具体制备方法如下:(1)取建筑废料粉碎至粒径为8~10mm;取方解石粉碎至粒径为2~4mm;(2)将上述粉碎后的建筑废料颗粒和粒径为0.2~1.5mm的沙子以1∶0.2~0.5的重量比加入搅拌机中,以1000~1200rpm的横向转速搅拌0.5~2小时;(3)保持搅拌机内湿度在80%,然后以步骤(2)中的建筑废料颗粒重量为基准,将0.05~0.1重量份的水泥加入搅拌机内,在微波下进行振动混和20~40分钟,制成建筑废料混合颗粒;(4)以步骤(2)中的建筑废料颗粒重量为基准,将0.25~1重量份的沙石混合物、0.1~0.5重量份的水泥和0.03~0.1重量份的水,与上述建筑废料混合颗粒进行混和搅拌10~30分钟,其中沙石混合物中沙子占总重量的20~30%,石子的粒径为0.5~2cm;制成混合原料备用;(5)取黄原胶和水以1∶20的重量比混合成胶液,将步骤(1)中粉碎后的方解石颗粒浸入胶液中,然后将浸液后的方解石颗粒用10目筛滤去多余的胶液,于20~35℃晾干1~1.5小时,形成外表面包裹有胶层的方解石胶粒;(6)同样以步骤(2)中的建筑废料颗粒重量为基准,往步骤(4)制得的混合原料中,加入0.05~0.1重量份步骤(5)的方解石胶粒混合搅拌3~5分钟,再将搅拌后的混和材料按常规工艺送入制砖机中成型,制成砖坯;(7)将砖坯浸入水中,然后每10分钟换一次水,反复3~5次;将浸水后的砖坯干燥后,在850~900℃的温度下进行分解方解石20~30分钟,最后降温冷却至常温,制得透水砖。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透水砖的规格为1mx0.5mx0.3m,铺设的砖与砖之间空隙为3~5cm。优选的,所述砖与砖之间的空隙用粒径1.3~2.5cm的沙子填充。综合上述技术方案,相对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四级设计完成生态湿地,减少内涝、雾霾、高温、干旱等温室气体排放的破坏,雨天可以收集雨水并储存,防止内涝,晴天可在阳光下将生态湿地的水蒸气蒸发出来,调节城市的温度及湿度,减少已建成下水道的压力,不用进行原有的下水道及其他管线网道的改造,这种铺设方式造价低廉,环保透水砖强度达到50mpa以上,耐磨耐用,施工方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透水砖的制作:具体制备方法如下:(1)取建筑废料粉碎至粒径为8~10mm;取方解石粉碎至粒径为2~4mm;(2)将上述粉碎后的建筑废料颗粒和粒径为0.2~1.5mm的沙子以1∶0.2~0.5的重量比加入搅拌机中,以1000~1200rpm的横向转速搅拌0.5~2小时;(3)保持搅拌机内湿度在80%,然后以步骤(2)中的建筑废料颗粒重量为基准,将0.05~0.1重量份的水泥加入搅拌机内,在微波下进行振动混和20~40分钟,制成建筑废料混合颗粒;(4)以步骤(2)中的建筑废料颗粒重量为基准,将0.25~1重量份的沙石混合物、0.1~0.5重量份的水泥和0.03~0.1重量份的水,与上述建筑废料混合颗粒进行混和搅拌10~30分钟,其中沙石混合物中沙子占总重量的20~30%,石子的粒径为0.5~2cm;制成混合原料备用;(5)取黄原胶和水以1∶20的重量比混合成胶液,将步骤(1)中粉碎后的方解石颗粒浸入胶液中,然后将浸液后的方解石颗粒用10目筛滤去多余的胶液,于20~35℃晾干1~1.5小时,形成外表面包裹有胶层的方解石胶粒;(6)同样以步骤(2)中的建筑废料颗粒重量为基准,往步骤(4)制得的混合原料中,加入0.05~0.1重量份步骤(5)的方解石胶粒混合搅拌3~5分钟,再将搅拌后的混和材料按常规工艺送入制砖机中成型,制成砖坯;(7)将砖坯浸入水中,然后每10分钟换一次水,反复3~5次;将浸水后的砖坯干燥后,在850~900℃的温度下进行分解方解石20~30分钟,最后降温冷却至常温,制得透水砖。实施例2某市政路面铺设:步骤一:用原道路天然原状土50wt%、粒径≤0.5cm的建筑废弃物颗粒25wt%、粒径≤0.5cm的矿渣废弃物烧结陶瓷透水颗粒25wt%,三者掺合搅拌均匀,铺设于路面后夯实作为三级垫层,夯实度93%,厚度50cm;步骤二:选用粒径0.5~1cm的建筑废弃物颗粒50wt%作为骨料,粒径0.5~1cm的矿渣废弃物烧结陶瓷透水颗粒50wt%,两者掺合搅拌均匀,均匀铺设于步骤一的三级垫层上并夯实作为二级垫层,夯实度93%,厚度30cm;步骤三:将粒径2cm的建筑废弃物颗粒均匀铺设于步骤二的二级垫层上并夯实,作为一级垫层,夯实度93%,厚度10cm;步骤四:在步骤三的一级垫层上铺设实施例1制备的透水砖并压实,用粒径1.3~2.5cm的沙子填充该空隙即可,其中透水砖规格为1x0.5x0.3m,压实度93%。对比例1另一市政路面,采用传统的沥青路面铺设。实施例3性能测试对比将实施例2的路面状况及该路段雨后晴天的状况与对比例1进行对比,结果如下表:对比项目实施例2对比例1抗压强度50mpa45mpa路面磨耗值(g/m2)≤700≤800该路段可吸入颗粒物指数(μg/m3)35120路面光照反射系数≤0.1≤0.3雨后晴天路面湿度55%25%夏季雨后晴天路面温度≤30℃≥35℃由上述测试结果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生态城市路面的砌筑方法,在雨水天气可进行储水,晴天时可靠储存的雨水的蒸发来调节路面段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使温度保持在人体可接收的水平,重要的是还能防止路面扬尘,有效抑制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具有很高的环境保护价值。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