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拉式桥梁节点连接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2405发布日期:2018-11-24 13:28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斜拉式桥梁节点连接阻尼器。

背景技术

近代桥梁18世纪铁的生产和铸造,为桥梁提供了新的建造材料。但铸铁抗冲击性能差,抗拉性能也低,易断裂,并非良好的造桥材料。19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酸性转炉炼钢和平炉炼钢技术的发展,钢材成为重要的造桥材料。钢的抗拉强度大,抗冲击性能好,尤其是19世纪70年代出现钢板和矩形轧制断面钢材,为桥梁的部件在厂内组装创造了条件,使钢材应用日益广泛。

18世纪初,发明了用石灰、粘土、赤铁矿混合煅烧而成的水泥。19世纪50年代,开始采用在混凝土中放置钢筋以弥补水泥抗拉性能差的缺点。此后,于19世纪70年代建成了钢筋混凝土桥。

近代桥梁建造,促进了桥梁科学理论的兴起和发展。1857年由圣沃南在前人对拱的理论、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较完整的梁理论和扭转理论。这个时期连续梁和悬臂梁的理论也建立起来。桥梁桁架分析(如华伦桁架和豪氏桁架的分析方法)也得到解决。结构力学不断的取得了发展,能够对桥梁各构件在荷载作用下发生的应力进行分析。这些理论的发展,推动了桁架、连续梁和悬臂梁的发展。19世纪末,弹性拱理论已较完善,促进了拱桥发展。20世纪20年代土力学的兴起,推动了桥梁基础的理论研究。

桥梁施工技术发展到今天,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各种施工的方法和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可以预计,未来的桥梁建设将更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方而的广泛应用,同时对施工过程中的自动控制管理和质量管理也更加重视。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斜拉式桥梁节点连接阻尼器,当自然灾害产生,斜拉悬索发生扭转,勾索、扭转盘、旋转杆产生转动,避免节点处产生扭矩,斜拉悬索随机方向发生大幅度摆动,连接杆引起转动,防止斜拉悬索与地震波产生共振,避免斜拉悬索产生破坏。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斜拉式桥梁节点连接阻尼器,包括连接球(1)、约束球(2)、连接杆(3)、连接栓(4)、旋转杆(5)、固定扣(6)、扭转盘(7)、勾索(8)、螺母(9);

连接球(1)由两个半圆球面构成,两个半圆球面切口对应吻合,将连接两个半圆球面切口焊接,在连接球(1)下半球面,设置三个通孔,通孔垂直穿过连接球(1)下半球面,三个通孔在水平面内投影,通孔之间两两连线形成等边三角形;约束球(2)位于连接球(1)空腔内,对应连接球(1)的通孔,约束球(2)底面挤压连接球(1)通孔边缘侧壁,连接杆(3)的一端沿连接球(1)通孔穿过,且与约束球(2)球面垂直连接,连接杆(3)的另一端沿连接栓(4)螺纹环扣,延伸至连接栓(4)内,连接栓(4)为圆柱形,在连接栓(4)轴心处,设置空洞垂直贯穿连接栓(4)顶面和连接栓(4)底面,固定扣(6)与连接栓(4)底面紧贴,将旋转杆(5)顶端沿连接栓(4)底面插入固定至连接栓(4)内;旋转杆(5)的底端与扭转盘(7)连接,在扭转盘(7)顶面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空洞,勾索(8)为u形,勾索(8)两个端口分别穿过扭转盘(7)空洞,两个螺母(9)穿过勾索(8)端口,与扭转盘(7)顶面紧贴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球(1)开口处,抗剪强度为80-90mpa,接球(1)直径为25-30cm,壁厚为1.0-1.2cm。

进一步地,所述的约束球(2)是空心球,直径为6-7cm。

进一步地,所述的距离连接杆(3)底面3-5cm内设有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杆(3)抗拉强度为80-100mpa,连接杆(3)的长度为8-10cm,直径为4-5cm。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栓(4)上端内壁设有螺纹,下端内壁光滑,连接栓(4)为圆柱形,长度为8-10cm,直径为8-10cm,在连接栓(4)的轴心处设置的空洞的直径为4-5cm。

进一步地,所述的旋转杆(5)抗拉强度80-100mpa,旋转杆(5)长度为10-12cm,直径为4-5cm。

进一步地,所述的勾索(8)直径为2-3cm,抗剪强度为80-100mpa。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球(1)下半球面,设置三个通孔的直径为5-6cm,且三个通孔围成的等边三角形边长为15-18cm。

进一步地,扭转盘(7)的两侧的空洞直径为2-3cm,扭转盘(7)的直径为10-12cm,高度为2-3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避免了节点处产生扭矩、斜拉悬索随机方向发生大幅度摆动、连接杆引起转动和斜拉悬索产生破坏,防止了斜拉悬索与地震波产生共振;解决了斜拉悬索节点处常常出现悬索抗扭缠绕、位移过大、构件易产生变形等问题,提高节点工作效率,延长桥梁使用寿命,阻尼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阻尼器结构图;

图2为a-a截面图。

图中,1为连接球(1);2为约束球(2);3为连接杆(3);4为连接栓(4);5为旋转杆(5);6为固定扣(6);7为扭转盘(7);8为勾索(8);9为螺母(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斜拉式桥梁节点连接阻尼器,包括连接球1、约束球2、连接杆3、连接栓4、旋转杆5、固定扣6、扭转盘7、勾索8、螺母9,连接球1由两个半圆球面构成,两个半圆球面切口对应吻合,焊接连接两个半圆球面切口,连接球1直径为25cm,壁厚为1.0cm,在连接球1下半球面,设置三个通孔,通孔垂直穿过连接球1下半球面,通孔直径为5-6cm,三个通孔在水平面内投影,通孔之间两两连线形成等边三角形,且等边三角形边长为15cm,约束球2位于连接球1空腔内,对应连接球1通孔,约束球2底面挤压连接球1通孔边缘侧壁,连接杆3长度为8cm,直径为4cm,连接杆3一端沿连接球1通孔穿过,且与约束球2球面垂直连接,连接杆3另一端沿连接栓4螺纹环扣,延伸至连接栓4内3cm,连接栓4为圆柱形,长度为8cm,直径为8cm,在连接栓4轴心处,直径为4cm的空洞垂直贯穿连接栓4顶面、连接栓4底面,旋转杆5长度为10cm,直径4cm,旋转杆5顶端沿连接栓4底面插入,延伸至连接栓4内5cm,固定扣6与连接栓4底面紧贴,固定旋转杆5,旋转杆5底端与扭转盘7连接,扭转盘7直径为10cm,高度为2cm,在扭转盘7顶面的左右两侧,直径为2cm的空洞垂直穿过扭转盘7顶面、扭转盘7底面,勾索8为u形,勾索8两个端口分别穿过扭转盘7空洞,两个螺母9穿过勾索8端口,并与扭转盘7顶面紧贴固定。

实施例2,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斜拉式桥梁节点连接阻尼器,包括连接球1、约束球2、连接杆3、连接栓4、旋转杆5、固定扣6、扭转盘7、勾索8、螺母9,连接球1由两个半圆球面构成,两个半圆球面切口对应吻合,焊接连接两个半圆球面切口,连接球1直径为为30cm,壁厚为1.2cm,在连接球1下半球面,设置三个通孔,通孔垂直穿过连接球1下半球面,通孔直径为6cm,三个通孔在水平面内投影,通孔之间两两连线形成等边三角形,且等边三角形边长为18cm,约束球2位于连接球1空腔内,对应连接球1通孔,约束球2底面挤压连接球1通孔边缘侧壁,连接杆3长度为10cm,直径为5cm,连接杆3一端沿连接球1通孔穿过,且与约束球2球面垂直连接,连接杆3另一端沿连接栓4螺纹环扣,延伸至连接栓4内4cm,连接栓4为圆柱形,长度为10cm,直径为10cm,在连接栓4轴心处,直径为5cm的空洞垂直贯穿连接栓4顶面、连接栓4底面,旋转杆5长度为12cm,直径为5cm,旋转杆5顶端沿连接栓4底面插入,延伸至连接栓4内6cm,固定扣6与连接栓4底面紧贴,固定旋转杆5,旋转杆5底端与扭转盘7连接,扭转盘7直径为12cm,高度为3cm,在扭转盘7顶面的左右两侧,直径为3cm的空洞垂直穿过扭转盘7顶面、扭转盘7底面,勾索8为u形,勾索8两个端口分别穿过扭转盘7空洞,两个螺母9穿过勾索8端口,并与扭转盘7顶面紧贴固定。

实施例3,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斜拉式桥梁节点连接阻尼器,包括连接球1、约束球2、连接杆3、连接栓4、旋转杆5、固定扣6、扭转盘7、勾索8、螺母9,连接球1由两个半圆球面构成,两个半圆球面切口对应吻合,焊接连接两个半圆球面切口,连接球1直径为27cm,壁厚为1.1cm,在连接球1下半球面,设置三个通孔,通孔垂直穿过连接球1下半球面,通孔直径为5-6cm,三个通孔在水平面内投影,通孔之间两两连线形成等边三角形,且等边三角形边长为16cm,约束球2位于连接球1空腔内,对应连接球1通孔,约束球2底面挤压连接球1通孔边缘侧壁,连接杆3长度为9cm,直径为4cm,连接杆3一端沿连接球1通孔穿过,且与约束球2球面垂直连接,连接杆3另一端沿连接栓4螺纹环扣,延伸至连接栓4内为3cm,连接栓4为圆柱形,长度为9cm,直径为9cm,在连接栓4轴心处,直径为4cm的空洞垂直贯穿连接栓4顶面、连接栓4底面,旋转杆5长度为11cm,直径为4cm,旋转杆5顶端沿连接栓4底面插入,延伸至连接栓4内5cm,固定扣6与连接栓4底面紧贴,固定旋转杆5,旋转杆5底端与扭转盘7连接,扭转盘7直径为11cm,高度为2cm,在扭转盘7顶面的左右两侧,直径为3cm的空洞垂直穿过扭转盘7顶面、扭转盘7底面,勾索8为u形,勾索8两个端口分别穿过扭转盘7空洞,两个螺母9穿过勾索8端口,并与扭转盘7顶面紧贴固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