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道口安全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3255发布日期:2018-10-02 20:50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城市道口安全护栏。



背景技术:

在城市交通要道的斑马线和慢车道口、由于种种原因,经常可见闯红灯甚至由于闯红灯引发交通事故的现象。为了减少上述现象的出现,有的地方采用交通协管员吹哨挥旗或手拉绳索等阻拦行人与车辆闯红灯,实不雅观。于是也曾有人发明相应的路障装置欲改变那种不雅观现象,但结构复杂,装置难度大,维修成本高,有安全隐患。人们迫切需要有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拆装,维修成本低,无安全隐患且美观及与现代城市大环境协调的交通道口护拦器来替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城市道口安全护栏,该护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拆装,维修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城市道口安全护栏,包括护栏带和对称布置的两个中空支撑柱,所述中空支撑柱内设有电机、驱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所述电机和驱动轮设置在中空支撑柱底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减速器与驱动轮连接,从动轮设置在中空支撑柱内靠上方的位置,传动带连接驱动轮与从动轮,所述传动带上设有若干个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用于压紧护栏带的压板,压板通过螺栓与连接板连接;护栏带一端与一个中空支撑柱内的传动带上的连接板连接,护栏带另一端与另一个中空支撑柱内的传动带上的连接板连接;两个中空支撑柱相对的一侧设有用于连接板伸出的环形开口,中空支撑柱内的电机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设置在其中一个中空支撑柱内。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装置可通过与红绿灯联动的方式与红绿灯控制信号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带为皮带,所述驱动轮和从动轮均为皮带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带为链条,所述驱动轮和从动轮均为链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空支撑柱的外侧为活动盖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装置为单片机或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护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拆装,维修成本低,控制装置控制电机的运转,并通过传动带使护栏带循环上下运动,不需要电机正传与反转,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还可与红绿灯联动来实现有效开闭护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为中空支撑柱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城市道口安全护栏,包括护栏带2和对称布置的两个中空支撑柱1,所述中空支撑柱1内设有电机3、驱动轮4、从动轮5、传动带6,所述电机3和驱动轮4设置在中空支撑柱1底部,电机3的输出轴通过减速器7与驱动轮4连接,从动轮5设置在中空支撑柱1内靠上方的位置,传动带6连接驱动轮4与从动轮5,所述传动带6上设有若干个连接板8,连接板8上设有用于压紧护栏带2的压板9,压板9通过螺栓10与连接板8连接,护栏带2两端分别与位于两个中空支撑柱1内的传动带上的二个对称(如同高度)的连接板8对应连接(通过压板9),两个中空支撑柱1相对的一侧设有用于连接板8伸出的环形开口11,中空支撑柱1内的电机3与控制装置12电连接,控制装置12设置在其中一个中空支撑柱1内,控制装置12与红绿灯联动(可采用现有技术手段实现)。驱动轮4带动从动轮5运动,使传动带6上的连接板8运动,护栏带2则在环形开口11内运动,不需要电机3反转,护栏带2运动到最高点时即可允许行人通过,护栏带2在低点时,阻拦住行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带6为皮带,所述驱动轮4和从动轮5均为皮带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带6为链条,所述驱动轮4和从动轮5均为链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空支撑柱1的外侧为可以打开的盖板13。盖板13方便对中空支撑柱1内的装置维修或保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装置12为单片机或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示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