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形式桥梁护栏施工用提吊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1532发布日期:2019-02-10 22:49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形式桥梁护栏施工用提吊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施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轨形式桥梁护栏施工用提吊架。



背景技术:

在建设桥梁的时候,由于各种设备或者材料运输困难,桥梁护栏的施工,仅仅依靠人工运输,不仅不安全,而且效率比较低。

桥梁护栏施工为长线流水作业,防撞护栏多采用钢模板,块段重量大,且涉及起吊安装对准等作业人工无法完成,需要专用起重设备配合,而传统汽车吊使用,功效低、移动复杂,过大角度趴臂容易引发安全事故,且施工成本高。且对于高架桥采用汽车吊吊装时与其他工序会呈现交叉作业,干扰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形式桥梁护栏施工用提吊架,可以将其用来运输材料,提高建筑桥梁的施工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轨形式桥梁护栏施工用提吊架,包括支架、行走轨道、行走轮,以及提升装置,所述支架通过行走轮设置在行走轨道上,所述提升装置设置在支架的顶部;所述支架包括底座、支架立杆、顶梁、轨道后支撑杆、轨道前支撑杆、轨道中间横吊杆、轨道梁,所述底座的上部用于支撑支架,底部通过行走轮连接行走轨道,所述支架立杆竖直设置在底座的两侧,上端连接有顶梁,所述顶梁为水平设置的两根,两根顶梁平行设置,通过垂直于顶梁设置的轨道后支撑杆、轨道前支撑杆和轨道中间横吊杆连接,轨道梁平行于顶梁设置在轨道后支撑杆和轨道前支撑杆的上方,并设置在轨道中间横吊杆的下方,所述提升装置设置在轨道梁上。

进一步,所述支架立杆为两组,包括第一组支架立杆和第二组支架立杆,两组支架立杆均竖直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第一组支架立杆的上端连接至顶梁的一端的端部,第二组支架立杆的上端连接在顶梁的中部。

进一步,所述支架还包括轨道梁拉杆,所述轨道梁拉杆为倾斜设置的两根,同时设置在与第一组支架立杆相同的竖直平面内,上端与轨道梁连接,下端与第一组支架立杆的下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架还包括对称设置在支架外侧的两根支架侧斜杆,支架侧斜杆的上端与顶梁连接,下端与底座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架还包括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一端设置在支架侧斜杆的中部,另一端远离第一组支架立杆与顶梁连接支撑。

进一步,所述支架还包括对称设置在支架内侧的两根内斜撑,两根内斜撑交叉布置在支架的内部,内斜撑的上端与顶梁连接,下端与底座连接。

进一步,所述提升装置包括电缆线、卷缆器、滑轮和吊轮,所述卷缆器固定设置在支架立杆上,所述滑轮固定在支架的顶部,所述电缆线的一端通过滑轮与吊轮连接,将吊轮吊在轨道梁的中部,另一端缠绕在卷缆器上。

进一步,所述底座上设有配重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其运用来运输材料,结构稳定,负载更大,安全性能高,可以提高建筑桥梁的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轨形式桥梁护栏施工用提吊架,包括支架、行走轨道1、行走轮2,以及提升装置3,支架通过行走轮2设置在行走轨道1上,提升装置3设置在支架的顶部;支架包括底座4、支架立杆、顶梁7、轨道后支撑杆8、轨道前支撑杆9、轨道中间横吊杆10、轨道梁11,顶梁7垂直于行走轨道1设置,支架立杆为两组,包括第一组支架立杆5和第二组支架立杆6,两组支架立杆均竖直设置在底座4上,底座4的上部用于支撑支架,底部通过行走轮2连接行走轨道1,支架立杆竖直设置在底座4的两侧,上端连接有顶梁7,顶梁7为水平设置的两根,两根顶梁7平行设置,通过垂直于顶梁7设置的轨道后支撑杆8、轨道前支撑杆9和轨道中间横吊杆10连接,轨道梁11平行于顶梁7设置在轨道后支撑杆8和轨道前支撑杆9的上方,并设置在轨道中间横吊杆10的下方,提升装置3设置在轨道梁11上。第一组支架立杆5的上端连接至顶梁7的一端的端部,第二组支架立杆6的上端连接在顶梁7的中部。

本实施例中,支架还包括轨道梁拉杆12,轨道梁拉杆12为倾斜设置的两根,同时设置在与第一组支架立杆5相同的竖直平面内,上端与轨道梁11连接,下端与第一组支架立杆5的下端连接。支架还包括对称设置在支架外侧的两根支架侧斜杆13,支架侧斜杆13的上端与顶梁7连接,下端与底座4连接。支架还包括斜撑杆14,斜撑杆14的一端设置在支架侧斜杆13的中部,另一端远离第一组支架立杆5与顶梁7连接支撑。支架还包括对称设置在支架内侧的两根内斜撑15,两根内斜撑15交叉布置在支架的内部,内斜撑15的上端与顶梁7连接,下端与底座4连接。

本实施例中,提升装置3包括电缆线31、卷缆器32、滑轮33和吊轮34,卷缆器32固定设置在支架立杆上,滑轮33固定在支架的顶部,电缆线31的一端通过滑轮33与吊轮34连接,将吊轮34吊在轨道梁11的中部,另一端缠绕在卷缆器32上,底座4上设有配重箱16,施工时根据计算箱内填充一定量的砂子作业配重(就地取材),转场时将配重砂倒出,减轻转场运输重量,配重箱16上部设计有工具箱,可作为工具箱及零碎构配件存放使用。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