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盖梁施工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9121发布日期:2019-08-27 20:43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梁盖梁施工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桥梁盖梁施工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盖梁施工时主要有三种支撑方式,主要分为支架法施工、埋设托架式施工和抱箍挑架式施工,其中支架法施工较为常见,为避免在墩柱上留下孔洞,托架的承托采用钢箍,钢箍的连接部分要采用钢板加强。

现有的支架法施工用托架直接通过支撑板受力的受力方向单一,存在承受力度超载时支架变形的现象,导致盖梁的支撑效果不佳,影响盖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桥梁盖梁施工支撑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支架法施工用托架直接通过垫板受力的受力方向单一,存在承受力度超载时托架变形的现象,导致盖梁的支撑效果不佳,影响盖梁的质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盖梁施工支撑装置,包括盖梁本体和桥墩,所述盖梁本体固定连接在桥墩的顶部,所述桥墩的表面分别活动套接有抱箍和卡环,所述抱箍位于卡环的正上方,所述抱箍和卡环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抱箍的相对面搭接,两个所述卡环的相对面搭接,所述抱箍的下表面和卡环的上表面分别与支架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卡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固定轴的表面活动套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第一连接座的一端与定位架内壁固定连接定位轴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定位架和第一连接座分别位于连杆的底部和顶部,所述定位架的内部活动镶嵌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两端均分别贯穿定位架并延伸至定位架的上方和下方,所述连杆靠近桥墩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内壁固定连接第二固定轴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第二连接座的一端与支撑板远离桥墩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板远离支撑杆的一侧与桥墩的侧表面搭接,所述支撑杆的下表面镶嵌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壁与丝杠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丝杠位于支撑杆的正下方,所述丝杠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内螺纹套,所述内螺纹套位于丝杠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内螺纹套正视图的形状呈T形,所述丝杠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位于轴承和内螺纹套之间。

优选的,所述连杆为方杆,所述连杆位于内螺纹套远离桥墩的一侧。

优选的,两个所述卡环和两个抱箍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抱箍的上表面和盖梁本体的下表面分别与垫板的下表面和上表面搭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桥梁盖梁施工支撑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卡环、连杆、支架、定位柱和支撑杆,在使用时,将抱箍和卡环通过螺栓紧固在桥墩的表面,抱箍通过垫板承受盖梁本体的重力,抱箍通过支架将重力传递为卡环,卡环和卡箍与桥墩之间的静摩擦力抵消部分盖梁本体的承重压力,将定位架预埋在地下层后向下用重物敲击定位柱对连杆和定位架定位,连杆承受抵消后的盖梁本体的承重压力,且连杆通过支撑杆将部分盖梁本体的承重压力分散到桥墩和丝杠表面,使盖梁本体的承重压力不集中在同一个支撑物体上面,减少了抱箍、卡环、支架、连杆、定位架、丝杠和桥墩的承受力,达到了分散盖梁本体的承重压力,集中支撑盖梁本体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支架法施工用托架直接通过垫板受力的受力方向单一,存在承受力度超载时托架变形的现象,导致盖梁的支撑效果不佳,影响盖梁的质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卡环位置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定位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盖梁本体、2桥墩、3抱箍、4卡环、5支架、6第一连接座、7连杆、8定位架、9第二连接座、10定位柱、11支撑杆、12支撑板、13轴承、14丝杠、15内螺纹套、16凸块、17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桥梁盖梁施工支撑装置,包括盖梁本体1和桥墩2,盖梁本体1固定连接在桥墩2的顶部,桥墩2的表面分别活动套接有抱箍3和卡环4,抱箍3位于卡环4的正上方,抱箍3和卡环4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抱箍3的相对面搭接,两个卡环4的相对面搭接,抱箍3的下表面和卡环4的上表面分别与支架5的两端固定连接,卡环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6,第一连接座6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固定轴的表面活动套接有连杆7,连杆7远离第一连接座6的一端与定位架8内壁固定连接定位轴的表面活动连接,定位架8和第一连接座6分别位于连杆7的底部和顶部,定位架8的内部活动镶嵌有定位柱10,定位柱10的两端均分别贯穿定位架8并延伸至定位架8的上方和下方,连杆7靠近桥墩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座9,第二连接座9内壁固定连接第二固定轴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支撑杆11,支撑杆11远离第二连接座9的一端与支撑板12远离桥墩2的一侧活动连接,支撑板12远离支撑杆11的一侧与桥墩2的侧表面搭接,支撑杆11的下表面镶嵌有轴承13,轴承13的内壁与丝杠14的表面固定连接,丝杠14位于支撑杆11的正下方,丝杠14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内螺纹套15,内螺纹套15位于丝杠14的正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内螺纹套15正视图的形状呈T形,丝杠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16,凸块16位于轴承13和内螺纹套15之间,通过丝杠14和内螺纹套15可以调节支撑杆11和支撑板12与桥墩2之间紧贴程度,防止连杆7形变后松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连杆7为方杆,连杆7位于内螺纹套15远离桥墩2的一侧,支撑杆11为方杆,方杆不易变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两个卡环4和两个抱箍3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卡环4和抱箍3均为半圆环状拼接成整体套在桥墩2的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抱箍3的上表面和盖梁本体1的下表面分别与垫板17的下表面和上表面搭接,垫板17增大了盖梁本体1和抱箍3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盖梁本体1的支撑面增大。

在使用时,将抱箍3和卡环4通过螺栓紧固在桥墩2的表面,抱箍3通过垫板17承受盖梁本体1的重力,抱箍3通过支架5将重力传递为卡环4,卡环4和抱箍3与桥墩2之间的静摩擦力抵消部分盖梁本体1的承重压力,绕第一连接座6拉动连杆7,连杆7倾斜撑住卡环4,将定位架8放正后预埋,将定位架8预埋在地下层后向下用重物敲击定位柱10,定位柱10埋入地表下层增加了定位架8底部的抓土力,定位柱10对连杆7和定位架8定位,连杆7承受抵消后的盖梁本体1的承重压力,转动凸块16带动丝杠14上升,内螺纹套15撑在地面,丝杠14通过支撑杆11将支撑板12紧贴在桥墩2表面,支撑板12与桥墩2由于静摩擦力无相对滑动,连杆7通过支撑杆11和支撑板12将部分盖梁本体1的承重压力分散到桥墩2和丝杠14表面,使盖梁本体1的承重压力不集中在同一个支撑物体上面,减少了抱箍3、卡环4、支架5、连杆7、定位架8、丝杠14和桥墩2的承受力,达到了分散盖梁本体1的承重压力,集中支撑盖梁本体1的目的。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卡环4、连杆7、支架5、定位柱10和支撑杆11,解决了现有的支架法施工用托架直接通过垫板17受力的受力方向单一,存在承受力度超载时托架变形的现象,导致盖梁的支撑效果不佳,影响盖梁的质量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