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腔体结构路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4088发布日期:2019-07-06 12:30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腔体结构路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面板,属于复合材料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巷道是在地表与矿体之间钻凿出的各种通路,用来运矿、通风、排水、行人以及为冶金设备采出矿石新开凿的各种必要准备工程等。目前我国的矿用巷道底板往往是强度偏低的泥质岩,且巷道中渗水严重,路面承载大,使用频率高。因此巷道中路面的保护工作显的尤为重要。国内巷道大部分采用混凝土对巷道路面进行铺装,但由于混凝土具有施工周期长、养护成本高等问题,在追求时间与效益的现在,其弊端突显的越来越明显。还有一些煤矿井下巷道路面采用复合材料路面板连接,但其采用绳索连接,由于绳索在巷道中不仅受到拉力的作用,在车辆通过时还受到上下方的剪切力,从而造成绳索与穿孔位置易磨损,引发绳索的断裂,影响路面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双腔结构路面板,解决当前路面板由于绳索连接易磨损、受力不均,导致的绳索断裂问题。

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腔体结构路面板,包括路面板主体、布连接套和连接棒,所述路面板主体整体为条形结构体,其上面板的底部两侧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外侧设有缝隙;所述布连接套为截面呈“∞”型、长度与路面板主体等长的带状体;所述连接棒为外径与布连接套相匹配的棒状结构;相邻路面板主体之间的腔体内通过缝隙设置布连接套,连接棒穿入布连接套及腔体内实现相邻路面板主体之间的连接。

所述路面板主体的厚度为2-20mm,宽度为80-200mm,高度为10-80mm,长度为3000-6000mm。

所述缝隙与路面板主体的上面板平行,其宽度在1mm-10mm之间。

所述路面板主体由高强度聚氨酯树脂和增强玻璃纤维,采用连续拉挤工艺制成;所述高强度聚氨酯为基体材料,增强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

所述增强玻璃纤维由玻璃纤维纱和/或玻璃纤维纱经过编织所形成的毡或布织物。

所述布连接套采用但不限于尼龙布或芳纶布制成,其两通孔的连接位置采用但不限于缝纫连接或胶水连接。

所述连接棒采用PVC管、PA管及钢制管制品中至少一种,其外径比布连接套的孔径小1mm-10mm。

位于两端的路面板主体外侧的腔体内设有连接棒。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以双组分聚氨酯为基体材料,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采用连续拉挤工艺生产的“双腔”体结构路面板,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腐蚀、比重小、韧性好等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布连接套的连接方式进行铺设,具有安装简洁、拆卸方便、可重复利用的优点。其连接方式可大幅度降低路面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连接处摩擦、腐蚀、受力不均导致的路面板损坏问题。该种路面板相比其他传统材料也具有更加优异的性能,在动载荷下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具有运输简便、铺装效率高、无需养护、可拆卸循环使用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部位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路面板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路面板主体、2布连接套、3连接棒、4缝隙、5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描述。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布连接路面板,包括路面板主体1、布连接套2和连接棒3。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路面板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路面板主体1整体为条形结构体,其上面板的底部两侧设有腔体5,所述腔体5外侧设有缝隙4。

所述路面板主体1的厚度为2-20mm,宽度为80-200mm,高度为10-80mm,长度为3000-6000mm。

所述缝隙4与路面板主体1的上面板平行,其宽度在1mm-10mm之间。

所述布连接套2为截面呈“∞”型、长度与路面板主体1等长的带状体。

所述连接棒3为外径与布连接套2相匹配的棒状结构。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连接部位放大示意图。

相邻路面板主体1之间的腔体5内通过缝隙4设置布连接套2,连接棒3穿入布连接套2及腔体5内实现相邻路面板主体1之间的连接。

所述路面板主体1由高强度聚氨酯树脂和增强玻璃纤维,采用连续拉挤工艺制成;所述高强度聚氨酯为基体材料,增强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

所述增强玻璃纤维由玻璃纤维纱和/或玻璃纤维纱经过编织所形成的毡或布织物。

所述布连接套2采用但不限于尼龙布或芳纶布制成,其两通孔的连接位置采用但不限于缝纫连接或胶水连接。

所述连接棒3采用PVC管、PA管及钢制管制品中至少一种,其外径比布连接套3的孔径小1mm-10mm。

为加强路面板边缘的强度,位于两端的路面板主体1外侧的腔体5内设有连接棒3;或是不设置缝隙4,采用封闭结构。

本实用新型路面板的铺装方法:

首先将路面板主体1预铺设在路面上,将两根连接棒3分别穿过布连接套2的通孔,再将穿有布连接套2的两根连接棒3同时穿过相邻路面板主体1的腔体5中,布连接套2的连接位置通过腔体5中留有的缝隙4相连,如此将所需路面板主体1连接完毕;最后,将连接好的路面板用车送到需铺设路段,将第一块路面板放置在所需铺设道路的一端,车辆缓慢开启,即可将其余连接好的路面板平铺在巷道路面上。

本实用新型以双组分聚氨酯为基体材料,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采用连续拉挤工艺生产的“双腔”体结构路面板,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腐蚀、比重小、韧性好等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布连接套的连接方式进行铺设,具有安装简洁、拆卸方便、可重复利用的优点。其连接方式可大幅度降低路面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连接处摩擦、腐蚀、受力不均导致的路面板损坏问题。该种路面板相比其他传统材料也具有更加优异的性能,在动载荷下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具有运输简便、铺装效率高、无需养护、可拆卸循环使用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案,只是举例说明,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等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