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拉索载人移动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62206发布日期:2020-04-28 21:49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斜拉索载人移动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斜拉索载人移动平台,属于斜拉索检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斜拉索检测维修技术领域中,往往通过起吊牵引设备将载人机具沿斜拉索由下而上缓慢牵引来进行人工检测或维修斜拉索。传统检修机具有单组或多组滚轮、载人挂篮机构和牵引设备组成。滚轮组悬挂于斜拉索之上,下挂载人挂篮构成检修小车,在由牵引设备牵引小车,从而沿斜拉索行走。

传统检修小车在行走过程中,稳定性较差,尤其在沿其行走方向会形成前后摇摆,同时在高空中由于风载的影响,还会产生小车绕轴旋转摇晃的现象,易发安全事故。而在索径较小的斜拉索上,特别是双排索等小索径的斜拉索上,因索面与滚轮的接触面小造成保持该方向稳定的摩擦力小,极易形成小车的较大幅度绕轴旋转摇晃。而小车在行走过程中发生摇摆、晃动,不但影响工作人员作业,更可能引起机构疲劳损坏或破坏,发生极其危险的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斜拉索载人移动平台,提高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斜拉索载人移动平台,包括安装架和左、右平台框架,所述安装架设于索体上且固定于爬车前端,爬车驱动安装架沿索体移动,所述左、右平台框架分别设于安装架两侧,所述左、右平台框架上分别固定设有多个框架连接点,所述安装架上固定设有多个安装架连接点,所述安装架连接点左右对称设于安装架上;

两个所述安装架连接点中的一个和左/右平台框架上的两个框架连接点中的一个枢接而构成左/右平台框架相对安装架旋转的旋转支点,两个所述安装架连接点中的另一个和左/右平台框架上的两个框架连接点中的另一个通过可调式连杆连接,安装架与平台框架之间的夹角随可调式连杆的伸缩发生变化。

两个所述安装架连接点选自多个安装架连接点中的其中两个,所述左/右平台框架上的两个框架连接点选自多个框架连接点中的其中两个。

所述可调式连杆包括螺杆和连接筒,所述螺杆两端分别旋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与螺杆螺纹连接,连接筒能够分别沿着螺杆移动。

所述平台框架底部分别固定底板,所述平台框架四侧分别设有钢丝网,所述平台框架顶部铰接防护罩。

所述可调式连杆的调节长度为560~1200mm。

所述爬车包括行走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套于索体表面,所述动力机构与行走机构传动连接,用于对行走机构提供动力,实现行走机构在索体上爬行;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上、下行走单元和张紧机构,所述上行走单元设于索体上表面,所述下行走单元设于索体下表面,所述上行走单元与下行走单元通过张紧机构固定连接,所述下行走单元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

所述上、下行走单元均分别包括行走支撑框架、夹片和若干前后平行设置的转轴,所述行走支撑框架内穿设若干转轴,所述夹片设于转轴上,夹片贴合于索体表面。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减速机和齿轮链条,所述驱动电机与减速机连接,所述下行走单元在前的转轴上和减速机的输出轴上分别固定设有齿轮,所述链条张拉在两个齿轮上,形成齿轮链条传动。

任一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定位螺杆、螺母和承压弹簧,所述定位螺杆垂直穿设于上行走支撑框架和下行走支撑框架内,螺母旋拧在定位螺杆上端,所述定位螺杆上设有承压弹簧,所述承压弹簧的底部顶紧上行走支撑框架,承压弹簧的顶部顶紧螺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种斜拉索载人移动平台,安装架设于索体上且固定在爬车前端,爬车作为动力源,用于驱动安装架沿索体移动,在安装架两侧分别固定供载人的框架,安装架和平台框架上的连接点通过销轴和可调式连杆固定连接,当索体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20~70°时,始终满足平台框架与地面保持垂直,提高了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证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斜拉索载人移动平台的安装简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斜拉索载人移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斜拉索载人移动平台中安装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斜拉索载人移动平台中平台框架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斜拉索载人移动平台中平台框架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斜拉索载人移动平台中可调式连杆的最大长度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斜拉索载人移动平台中可调式连杆的最小长度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斜拉索载人移动平台中防护罩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斜拉索载人移动平台中爬车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架、1.1安装架连接点、2平台框架、2.1框架连接点、3可调式连杆、3.1螺杆、3.2连接筒、4防护罩、5爬车、5.1行走支撑框架、5.2夹片、5.3定位螺杆、5.4螺母、5.5承压弹簧、5.6齿轮、5.7减速机、5.8驱动电机、5.9转轴、6索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斜拉索载人移动平台,包括安装架1和左、右平台框架2,安装架1设于索体6上且固定于爬车5前端,爬车5作为动力源,用于驱动安装架1沿索体6移动,左、右平台框架2分别设于安装架1两侧,左、右平台框架2上分别固定设有6个框架连接点2.1,平台框架2顶部固定4个框架连接点2.1,两两一组对称设置,平台框架2上下拐角处分别设有框架连接点2.1;安装架1上固定设有6个安装架连接点1.1,6个安装架连接点1.1分别设于安装架1的3个拐角处且两两对称设置;安装架1一侧的2个安装架连接点1.1分别与左平台框架2上的框架连接点2.1连接,安装架1另一侧的2个安装架连接点1.1分别与右平台框架2上的框架连接点2.1连接,框架连接点2.1与安装架连接点1.1分别通过销轴和可调式连杆3连接,平台框架2能够绕着销轴相对安装架1旋转,通过调节可调式连杆3的长度,从而能够将另一框架连接点2.1和安装架连接点1.1固定连接。可调式连杆3连接不同位置的安装架连接点1.1和框架连接点2.1,安装架1与平台框架2之间的夹角随之变化;可调式连杆3的伸缩,使得安装架1与平台框架2之间的夹角也随之变化,满足索体6与地面之间不同的夹角。夹角调节范围在20°~70°,使得平台框架2始终与地面保持垂直。

如图6、7所示,上述可调式连杆3包括螺杆3.1和带有内螺纹的连接筒3.2,在螺杆3.1两端分别套有连接筒3.2,连接筒3.2与螺杆3.1螺纹连接,当连接筒3.2转动时能够分别沿着螺杆3.1两端移动,实现螺杆3.1长度的调节,螺杆3.1的调节范围为560~1200mm。

如图4、5、8所示,平台框架2底部分别铺有4mm厚的花纹底板,平台框架2内侧面分别封有钢丝网,保护高空作业者的人身安全。平台框架2顶部通过铰链连接防护罩4,运行过程中,防护罩4未翻转,悬挂在平台框架2侧面,重心偏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将平台防护罩4翻转至平台框架2上方,重心偏上,保障作业人员操作空间的安全。

如图9所示,爬车5包括行走机构和动力机构,行走机构套于索体6表面,动力机构与行走机构通过法兰固定连接,且两者为齿轮链条传动连接,动力机构给行走机构提供动力,行走机构能够沿着索体6爬行。

行走机构包括上、下行走单元和多个张紧机构,上行走单元贴合于索体6上表面,下行走单元贴合于索体6下表面,上行走单元与下行走单元通过张紧机构固定连接;张紧机构能够对压紧量进行调整,下行走单元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

其中,上、下行走单元分别包括行走支撑框架5.1、夹片5.2和若干前后平行设置的转轴5.9,行走支撑框架5.1上前、后两侧分别穿设若干转轴5.9,夹片5.2设于转轴5.9上,夹片5.2和转轴5.9之间设有齿轮链条,将夹片5.2固定在链条的外侧,且夹片5.2贴合于索体6表面。

动力机构包括驱动电机5.8、减速机5.7和齿轮链条,驱动电机5.8与减速机5.7连接,下行走单元在前的转轴5.9上和减速机5.7的输出轴上分别固定设有齿轮5.6,链条张拉在两个齿轮5.6上,形成齿轮链条传动。驱动电机5.8工作时,通过减速机5.7带动齿轮链条转动,实现下夹片5.2能够沿着索体6下表面滚动爬行。

张紧机构包括定位螺杆5.3、螺母5.4和承压弹簧5.5,定位螺杆5.3垂直穿设于上行走支撑框架5.1和下行走支撑框架5.1内,定位螺杆5.3上套有承压弹簧5.5,且承压弹簧5.5的底部支撑在上行走支撑框架5.1上,承压弹簧5.5的顶部设有螺母5.4,螺母5.4旋紧在定位螺杆5.3的上端,实现上行走支撑框架5.1与下行走支撑框架5.1弹性连接,使得上、下行走单元成为一个整体,当下行走单元沿着索体6表面移动时,带动上行走单元同步移动。

爬车5的匀速推送的速度为18m/min,其爬行速度优于其他爬索设备;爬车5对pe层产生的应力为0.4mpa,远小于pe层能够承受的允许压应力1.41mpa,因此,斜拉索pe不会产生变形。爬车5爬行时推动安装架1沿着索体6上移,安装架1和左、右平台框架2由于各自的连接点特殊连接,使得左、右平台框架2始终与地面保持垂直,提高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