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轨机车轨道改向机构及单轨机车轨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63511发布日期:2020-05-08 14:15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轨机车轨道改向机构及单轨机车轨道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矿山辅助运输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轨机车轨道改向机构及单轨机车轨道。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智能绿色单轨机车辅助运输系统中单轨机车是以智能绿色单轨机车吊梁为导轨运行,吊梁用锚杆或锚索悬挂在巷道顶板上,当单轨机车行驶至多向轨道时需要利用道岔来实现转向,道岔改向机构是智能绿色单轨机车轨道系统的关节点,同时也是薄弱点。改向机构工作性能直接影响整个单轨辅助运输系统的工作效率。因此设计一种安全可靠、易于操作的智能绿色单轨机车改向机构,对提高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系统的工作效率与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矿井单轨辅助运输系统中现有的传统换向机构均采用摆动式轨道搭接的转向方式,由于两不同方向轨道存在角度差异,则导致轨道转向后轨道接头处存在角度偏差间隙。当机车轮经过轨道接头时,易产生颠簸振动现象,降低单轨机车稳定性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现有道岔改向机构需要人工转向并现场确认轨道是否搭接成功,极大的影响了煤矿辅助运输效率。当轨道转向完成后,之前接头处则会成为一个悬空中断轨道,若此轨道反向来车会造成机车脱轨。因此设计一种可自动换切的挡车机构对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专利文件(申请号201220104349.6)公开了一种智能绿色单轨机车道岔综合保护装置,通过推移气缸连接钢绳带动联动阻车器实现悬空中断轨道的闭锁。考虑到井下复杂的顶板状况,复杂的钢绳缠绕布置方式难以在煤矿井下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

中国专利文件(申请号201811322552.9)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智能绿色单轨机车道岔系统,通过换向气缸与移动轨道连接实现轨道的转向,由于移动轨道的轨迹为“人”字形,必会造成轨道转向后轨道接头处存在角度偏差间隙,存在安全隐患。

中国专利文件(申请号201220630141.8)公开了一种矿用滑动式智能绿色单轨机车道岔系统,通过液压油缸推动移动滑轨实现轨道的无缝搭接,但该系统并未涉及挡车机构,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单轨机车轨道改向机构及单轨机车轨道,使得轨道平滑无缝搭接,操作方便,具有自锁保护的功能,降低了单轨机车行驶的隐患,提高安全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单轨机车轨道改向机构;

一种单轨机车轨道改向机构,包括固定框架结构、移动框架结构和至少一个气缸,所述固定框架结构至少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边框,分别为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的底部固定有直轨端头,第二边框的底部呈一定距离固定有直轨端尾和曲轨端尾;所述移动框架结构设置在固定框架结构围成的空间内,所述气缸的一端与固定框架结构连接,另一端与移动框架结构连接,所述移动框架结构能够在气缸的作用下沿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滑动;

所述移动框架结构底部呈一定间距固定有移动直轨和移动曲轨,气缸收缩时,移动框架结构在气缸的作用下带动移动直轨和移动曲轨沿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滑动,使得直轨端头、移动直轨和直轨端尾形成一条完整的轨道;

气缸伸张时,移动框架结构在气缸的作用下带动移动直轨和移动曲轨沿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滑动,使得直轨端头、移动曲轨和曲轨端尾形成一条完整的轨道。

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所述固定框架机构还包括移动框架滑轨、固定框架和移动框架限位块,所述固定框架为矩形方框形状,所述移动框架滑轨为固定框架上两条长对边内侧开的滑槽,所述两条长对边即为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上开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边框上开有第二滑槽;

所述移动框架限位块固定在移动框架滑轨内部,所述直轨端头为单轨机车来车方向轨道,所述曲轨端尾与直轨端尾为单轨机车去向轨道。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移动框架结构还包括轨道固定块、移动轮组和移动框架,所述移动框架为目字形框架,所述移动框架的两条短边框上靠近四个角的位置分别设有一根移动轮轴,每根移动轮轴的端部分别固定有移动轮组,所述移动轮组分别搭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上并且能够沿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滑动,所述移动直轨与移动曲轨通过轨道固定块固定在移动框架的下侧。

作为更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移动框架结构上还设有阻车限位导轨,固定在移动框架上靠近去向轨道的短边上,所述阻车限位导轨为拱形结构。

作为更进一步的限定,还至少包括两个自动阻车器,与固定框架活动连接,设置在靠近去向轨道的位置;所述自动阻车器的一端设有限位导向轮,所述限位导向轮与阻车限位导轨朝向移动框架的内侧面滚动接触。

作为更进一步的限定,所述自动阻车器的另一端为两块板状型材搭接的u形结构,u形开口距离大于轨道宽度,两个自动阻车器的u形开口分别卡在直轨端尾和曲轨端尾的上部。

作为更进一步的限定,所述气缸一端铰接在固定框架的短边上,另一端铰接在移动框架的长边上。

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所述移动直轨与移动曲轨之间的距离至少保证单轨机车行走单元安全通过。

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所述直轨端尾和曲轨端尾之间的距离与移动直轨和移动曲轨之间的距离相对应。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至少包括两个移动框架限位块,两个移动框架限位块之间的距离大于移动直轨与移动曲轨之间的距离,同时大于移动框架的短边长度。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单轨机车轨道,包括本公开所述的单轨机车轨道改向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的有益效果是:

本公开采用滑动式轨道搭接,实现了轨道的无缝搭接,降低了危险的发生,保证了智能绿色单轨机车的安全行驶。

本公开通过自动阻车器与阻车限位导轨在推移移动框架下的联动配合,实现了轨道的阻车闭合自锁,避免了智能绿色单轨机车发生脱轨的可能性。

本公开的汽缸的采用,既环保又保证了轨道换向的操作,对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1所述的单轨机车轨道改向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1所述的单轨机车轨道改向机构的固定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1所述的单轨机车轨道改向机构的移动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1所述的单轨机车轨道改向机构的自动阻车器结构示意图。

1、固定框架结构;2、移动框架结构;3、气缸;4、自动阻车器;1-1、直轨端头;1-2、移动框架滑轨;1-3、固定框架;1-4、移动框架限位块;1-5、曲轨端尾;1-6、直轨端尾;1-7、第一边框;1-8、第二边框;1-9、第三边框;2-1、移动直轨;2-2、轨道固定块;2-3、移动轮组;2-4、移动框架;2-5、移动曲轨;2-6、阻车限位导轨;2-7、移动轮轴;4-1、限位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公开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单轨机车轨道改向机构,包括固定框架结构1、移动框架结构2和一个气缸3,所述固定框架结构1至少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边框,分别为第一边框1-7和第二边框1-8,所述第一边框1-7的底部固定有直轨端头1-1,第二边框1-8的底部呈一定距离固定有直轨端尾1-6和曲轨端尾1-5;所述移动框架结构2设置在固定框架结构1围成的空间内,所述气缸3的一端与固定框架结构1连接,另一端与移动框架结构2连接,所述移动框架结构2能够在气缸3的作用下沿第一边框1-7和第二边框1-8滑动;

所述移动框架结构2的底部呈一定间距固定有移动直轨2-1和移动曲轨2-5,气缸收缩时,移动框架结构2在气缸3的作用下带动移动直轨2-1和移动曲轨2-5沿第一边框1-7和第二边框1-8滑动,使得直轨端头1-6、移动直轨2-1和直轨端尾1-6形成一条完整的轨道;

气缸伸张时,移动框架结构2在气缸3的作用下带动移动直轨2-1和移动曲轨2-5沿第一边框1-7和第二边框1-8滑动,使得直轨端头1-6、移动曲轨2-1和曲轨端尾1-5形成一条完整的轨道。

所述固定框架机构1还包括移动框架滑轨1-2、固定框架1-3和移动框架限位块1-4,所述固定框架为矩形方框形状,所述移动框架滑轨1-2为固定框架上两条长对边内侧开的滑槽,所述两条长对边即为第一边框1-7和第二边框1-8,所述第一边框1-7上开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边框上开有第二滑槽;

所述移动框架限位块1-4固定在移动框架滑轨1-2内部,所述直轨端头1-6为单轨机车来车方向轨道,所述曲轨端尾1-5与直轨端尾1-6为单轨机车去向轨道。

所述移动框架结构2还包括轨道固定块2-2、移动轮组2-3和移动框架2-4,所述移动框架2-4为目字形框架,所述移动框架2-4的两条短边框上靠近四个角的位置分别设有一根移动轮轴2-7,每根移动轮轴2-7的端部分别固定有移动轮组2-3,所述移动轮组2-3分别搭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上并且能够沿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滑动,所述移动直轨2-1与移动曲轨2-5通过轨道固定块2-2固定在移动框架结构2的下侧。

所述移动框架结构2上还设有阻车限位导轨2-6,固定在移动框架结构2上靠近去向轨道的短边上,所述阻车限位导轨2-6为拱形结构。

还至少包括两个自动阻车器4,与固定框架1-3的靠近去向轨道的短边活动连接;所述自动阻车器的一端设有限位导向轮4-1,所述限位导向轮4-1与阻车限位导轨2-6朝向移动框架结构2的内侧面滚动接触。

所述自动阻车器的靠近中间的位置开有铰接孔,所述固定框架1-3的靠近去向轨道的短边上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自动阻车器4上的铰接孔与自动阻车器4铰接。

所述自动阻车器4的另一端为两块板状型材搭接的u形结构,u形开口距离大于轨道宽度,两个自动阻车器的u形开口分别卡在直轨端尾1-6和曲轨端尾1-5的上部。

所述气缸3一侧铰接在固定框架1-3的短边上,另一端铰接在移动框架2-4的长边上。

所述移动直轨2-1与移动曲轨2-5之间的距离至少保证单轨机车行走单元安全通过。

所述移动框架限位块1-4的放置位置根据移动直轨2-1与移动曲轨2-5之间的距离和移动框架2-4的短边长度确定。

所述曲轨端尾1-5与直轨端尾1-6固定位置根据移动框架2-4上的移动轨道位置确定。

实施例2:

本公开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单轨机车轨道改向机构,所述直轨端尾和曲轨端尾之间的距离与移动直轨和移动曲轨之间的距离相对应,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公开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单轨机车轨道改向机构,包括两个移动框架限位块,两个移动框架限位块之间的距离大于移动直轨与移动曲轨之间的距离,同时大于移动框架的短边长度,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公开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单轨机车轨道改向机构,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气缸,每个气缸的一侧铰接在固定框架的短边上,另一端铰接在移动框架的长边上,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公开实施例5提供了一种单轨机车轨道,包括本公开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或实施例4所述的单轨机车轨道改向机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公开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