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盖梁施工安全防护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81118发布日期:2021-04-06 12:29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梁盖梁施工安全防护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平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桥梁盖梁施工安全防护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钢棒浇筑桥梁盖梁时,主要采用搭设临时钢管架或者直接采用起吊设备上设置的吊笼做该支撑系统的安装防护平台,在梁上铺设施工平台及安全防护杆,采用搭设临时钢管架需进行基本处理,但是现有的通过人工搭建的防护平台无法对搭建好的平台工作板进行高度调节和平台工作板的体积进行调节,不能满足在不同的施工现场进行使用,使用时,常需要向上传递一些工具或更换工具,因此平台上大都会预留一个供工具进出的孔,虽然供工具吊拉进出的孔都会配备挡盖,但是其挡盖打开后大都不具备自动持续提醒工作人员的功能,造成工具吊拉更换后容易出现人员忘记关闭挡盖的现象,一但发生此种现象,极容易出现工作中因疏忽陷入孔内的现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容易出现工作人员摔伤的现象,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桥梁盖梁施工安全防护平台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桥梁盖梁施工安全防护平台,不便于对平台工作板进行高度和平台工作板的体积调节与不便于及时将挡盖关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盖梁施工安全防护平台,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竖板,两个竖板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安装有同一个盖板,工作台的顶部开设有穿孔,盖板的底部右侧固定安装有报警灯,报警灯的底部延伸至穿孔内,盖板的顶部右侧开设有第一矩形槽,第一矩形槽的右侧内壁设为开口,第一矩形槽的左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右端固定安装有防脱块,第一支撑杆上滑动套设有把手,把手的右侧底部与防脱块的左侧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第一弹簧,第一弹簧活动套设在第一支撑杆上,把手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矩形卡杆,工作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l形第二支撑杆,l形第二支撑杆右侧内壁上开设有卡槽,矩形卡杆的右端延伸至卡槽内,矩形卡杆与卡槽相卡装,盖板的底部与l形第二支撑杆的底部内壁活动接触,工作台的顶部左侧开设有第二矩形槽,第二矩形槽左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蓄电池,第二矩形槽的底部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的上滑动套设有第三移动杆,第三移动杆的顶端右侧设为倾斜面,第三移动杆的顶端右侧嵌装有滚珠,第三移动杆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铜块,第二矩形槽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杆,第三固定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铜块,第二矩形槽的底部内壁与第三移动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第二弹簧,第二弹簧活动套设在第二固定杆上,蓄电池的负极通过传导线与第二铜块电性连接,报警灯通过传导线与第一铜块电性连接,蓄电池的正极通过传导线与报警灯电性连接,蓄电池、报警灯、第二铜块和第一铜块依次构成一个回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方槽,第一方槽位于第二矩形槽的右侧,第一方槽的后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圈内侧焊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顶端延伸至工作台的上方,转动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圆形块,转动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伞形齿轮,第一方槽的左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内侧焊接有第二螺杆,第二螺杆上螺纹套设有移动台,第二螺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二伞形齿轮,第一伞形齿轮与第二伞形齿轮相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移动杆,第一移动杆上滑动套设有第一固定杆,四个第一固定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底板,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端部焊接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上螺纹套设有第二移动杆,第二移动杆的顶端与工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左侧与移动台的顶部右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防护杆,位于左侧的两个防护杆的右侧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防护栏,位于右侧的两个防护杆的左侧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防护栏,第一防护栏滑动套设在对应的第二防护栏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移动杆的底端开设有第一螺纹槽,第一螺纹槽与第一螺杆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杆的顶端开设有第三矩形槽,第一移动杆的外侧与对应的第三矩形槽内壁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移动杆的底端开设有第二方槽,第二固定杆的外侧与第二方槽内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方槽的右侧内壁上开设有矩形孔,矩形孔的内壁与移动台的外侧滑动连接,移动台的左侧开设有第二螺纹槽,第二螺纹槽与第二螺杆螺纹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桥梁盖梁施工安全防护平台,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梁盖梁施工安全防护平台,通过底板、电机、第二移动杆、工作台、移动台和蓄电池相配合,解决了不便于对平台工作板进行高度、平台工作板的体积调节和不便于及时将挡盖关闭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d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工作台、移动台、防护杆、第一防护栏和第二防护栏的连接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第一固定杆;3、第一移动杆;4、电机;5、第一螺杆;6、第二移动杆;7、工作台;8、移动台;9、防护杆;10、第一防护栏;11、第二防护栏;12、竖板;13、盖板;14、第二固定杆;15、第三移动杆;16、滚珠;17、第二弹簧;18、第一铜块;19、第三固定杆;20、第二铜块;21、蓄电池;22、第一支撑杆;23、第一弹簧;24、防脱块;25、把手;26、矩形卡杆;27、l形第二支撑杆;28、报警灯;29、第二螺杆;30、第一伞形齿轮;31、转动杆;32、第二伞形齿轮;33、圆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盖梁施工安全防护平台,包括工作台7,工作台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竖板12,两个竖板12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安装有同一个盖板13,工作台7的顶部开设有穿孔,盖板13的底部右侧固定安装有报警灯28,报警灯28的底部延伸至穿孔内,盖板13的顶部右侧开设有第一矩形槽,第一矩形槽的右侧内壁设为开口,第一矩形槽的左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杆22,第一支撑杆22的右端固定安装有防脱块24,第一支撑杆22上滑动套设有把手25,把手25的右侧底部与防脱块24的左侧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第一弹簧23,第一弹簧23活动套设在第一支撑杆22上,把手25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矩形卡杆26,工作台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l形第二支撑杆27,l形第二支撑杆27右侧内壁上开设有卡槽,矩形卡杆26的右端延伸至卡槽内,矩形卡杆26与卡槽相卡装,盖板13的底部与l形第二支撑杆27的底部内壁活动接触,工作台7的顶部左侧开设有第二矩形槽,第二矩形槽左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蓄电池21,第二矩形槽的底部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14,第二固定杆14的上滑动套设有第三移动杆15,第三移动杆15的顶端右侧设为倾斜面,第三移动杆15的顶端右侧嵌装有滚珠16,第三移动杆15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铜块18,第二矩形槽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杆19,第三固定杆19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铜块20,第二矩形槽的底部内壁与第三移动杆1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第二弹簧17,第二弹簧17活动套设在第二固定杆14上,蓄电池21的负极通过传导线与第二铜块20电性连接,报警灯28通过传导线与第一铜块18电性连接,蓄电池21的正极通过传导线与报警灯28电性连接,蓄电池21、报警灯28、第二铜块20和第一铜块18依次构成一个回路。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第一弹簧23的设置起到了复位的作用,报警灯28的设置便于及时提醒工作人员关闭盖板13。

具体的,工作台7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方槽,第一方槽位于第二矩形槽的右侧,第一方槽的后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圈内侧焊接有转动杆31,转动杆31的顶端延伸至工作台7的上方,转动杆3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圆形块33,转动杆3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伞形齿轮32,第一方槽的左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内侧焊接有第二螺杆29,第二螺杆29上螺纹套设有移动台8,第二螺杆29上固定套设有第二伞形齿轮30,第一伞形齿轮32与第二伞形齿轮30相啮合。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轴承使得第二螺杆29转动,通过焊接的方式将第一轴承与第二螺杆29连接,使得第一轴承与第二螺杆29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具体的,工作台7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移动杆3,第一移动杆3上滑动套设有第一固定杆2,四个第一固定杆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底板1,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轴端部焊接有第一螺杆5,第一螺杆5上螺纹套设有第二移动杆6,第二移动杆6的顶端与工作台7的底部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电机4的设置实现了自动化,四个第一固定杆2提高了工作台7的稳定性。

具体的,工作台7的顶部左侧与移动台8的顶部右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防护杆9,位于左侧的两个防护杆9的右侧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防护栏10,位于右侧的两个防护杆9的左侧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防护栏11,第一防护栏10滑动套设在对应的第二防护栏11上。

本实施例中,通过两个第一防护栏10的右端均开设有圆形孔,使得第二防护栏11的外侧与对应的圆形孔内壁滑动连接。

具体的,第二移动杆6的底端开设有第一螺纹槽,第一螺纹槽与第一螺杆5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螺杆5与第一螺纹槽螺纹连接,使得第一螺杆5与第二移动杆6连接更加紧密,同时在第二移动杆6与第一螺杆5之间自身锁尼力的作用下,使得移动后的第二移动杆6能够被固定。

具体的,第一固定杆2的顶端开设有第三矩形槽,第一移动杆3的外侧与对应的第三矩形槽内壁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移动杆3的外侧与对应的第三矩形槽内壁滑动连接,使得第一移动杆3只能上下移动,对第一移动杆3进行了限位,防止出现偏移的现象。

具体的,第三移动杆15的底端开设有第二方槽,第二固定杆14的外侧与第二方槽内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固定杆14的外侧与第二方槽内滑动连接,使得第三移动杆15只能上下移动,第二方槽对第三移动杆15进行了定位,防止出现偏移现象。

具体的,第一方槽的右侧内壁上开设有矩形孔,矩形孔的内壁与移动台8的外侧滑动连接,移动台8的左侧开设有第二螺纹槽,第二螺纹槽与第二螺杆29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矩形孔的内壁与移动台8的外侧滑动连接,使得移动台8在矩形孔内只能横向移动,矩形孔对移动台8进行了定位,防止出现偏移现象,第二螺纹槽与第二螺杆29螺纹连接,使得第二螺杆29与移动台8连接更加紧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当需要调节工作台7的高度时,正向启动电机4,电机4带动第一螺杆5转动,在第二移动杆6上开设的第一螺纹槽的作用下,第一螺杆5转动带动第二移动杆6向上移动,第二移动杆6移动带动工作台7向上移动,当工作台7的高度调节到合适的位置时,停止电机4,从而满足了不同施工现场,当人员需要更换工具或使用别的工具时,拉动把手25向左移动,把手25在第一支撑杆22上滑动并对第一弹簧23进行了拉伸,把手25移动带动矩形卡杆26与卡槽相分离,向上拉动把手25从而使得盖板13向左上转动,放松对把手25的拉力,盖板13在重力的作用下,盖板13向下转动其底部对滚珠16挤压,滚珠16带动第三移动杆15在第二固定杆14向下滑动并对第二弹簧17进行了压缩,第三移动杆15带动第一铜块18向下移动,当第一铜块18移动至于第二铜块20接触时,由于蓄电池21、报警灯28、第一铜块18、第二铜块20依次构成一个回路,此时报警灯28亮起,亮起的报警灯28的灯光能够持续提醒人员,此时维护人员便可通过拉绳或吊绳从穿孔内下放,由下面的人员绑上工具,然后维护人员通过拉绳将工具拉起即可,此时一直在亮的报警灯28能够一直警醒人员盖板13还未关闭,达到能够有效降低人员因疏忽出现忘记关闭盖板13的现象,此时人员向上拉动把手25即可使得报警灯28关闭,当需要移动台8从矩形孔内移出时,正向转动圆形块33,圆形块33转动带动转动杆31转动,转动杆31带动第二伞形齿轮32转动,第二伞形齿轮32带动与其相相啮合的第一伞形齿轮30转动,第一伞形齿轮30带动第二螺杆29转动,在移动台8上开设的第二螺纹槽的作用下,第二螺杆29转动带动移动台8向右移动,即可达到移动台8移出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