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型发光路沿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05680发布日期:2022-11-02 13:04阅读:61来源:国知局
L型发光路沿石的制作方法
l型发光路沿石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l型发光路沿石。


背景技术:

2.路沿石被用在路面上以区分车行道、人行道、绿地、隔离带和道路其他部分的界线,起到保障行人、车辆交通安全和保证路面边缘整齐的作用。
3.当前,路沿石被开发出多种功能型设计,如用于道路两旁通过张贴或内嵌反光条后形成具有一定警示作用的反光路沿石,例如公开号为cn21362531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发光路沿石,其主要通过于路沿石前侧面上嵌入以蓄能发光层,通过吸附光能而使路沿石能够于夜间发光,虽一定程度解决了路沿石功能单一的问题,但仅通过吸附光能而使得路沿石发光功能难以稳定,且功能单一,不利于发光路沿石的发光功能的扩展。
4.还有采用内嵌灯带等方式形成具有灯光变化效应的发光路沿石,例如公开号为cn211113260u,公开了一种发光路牙石,主要通过l型玻璃透光板和与玻璃透光板形状一致的玻璃内板,在玻璃透光板的侧边设有凹槽,在凹槽安装有led灯,透光玻璃板、led灯和玻璃内板通过密封胶密封连接一起。虽然可发光,但线路外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难以适用于道路两旁。
5.然,无论是贴反光条,还是内嵌灯带的结构形式,还存在的问题是发光路沿石的底部仍然采用埋于路基中,既不利于路沿石功能的扩展,又不方便拆卸。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型发光路沿石。
7.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l型发光路沿石,包括路肩、基座以及第一发光砖;
8.所述路肩为具有内腔的腔体结构块,所述路肩的前侧面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发光砖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所述路肩的左右两侧面设有线孔;
9.所述路肩与所述基座以拆卸连接方式形成l型结构,所述基座位于所述第一容置槽下方,铺设发光路沿石时,所述路肩与所述基座的下端面贴合于路基表面,筑路材料铺设于所述路基表面上形成路面的结构层,所述基座与所述筑路材料连接为一体。
10.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设有连接槽和/或连接柱,所述连接槽为所述基座本体上设置的能够容置所述筑路材料的腔体,流体状的所述筑路材料流入所述连接槽内并在固化后使所述基座与所述筑路材料连接为一体;所述连接柱为凸出于所述基座前侧面之外的柱体,所述连接柱用于嵌接在所述筑路材料中,使所述基座与所述筑路材料连接为一体。
11.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路肩与所述基座通过第一螺栓可拆卸连接。
12.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螺栓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基座的外侧,位于所述基座外侧的所述第一螺栓作为所述连接柱使用。
13.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路肩的前侧面设有卡槽,所述基座的后侧面设有卡凸,所述
路肩与所述基座通过所述卡凸插接于所述卡槽中使所述路肩与所述基座连接。
14.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发光砖通过限位板和/或球头柱塞限位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
15.所述限位板连接于所述路肩前侧面上并与所述第一发光砖的发光面部分重叠;
16.所述球头柱塞包括具有轴向伸缩的钢球,所述第一发光砖相对的两侧面分别安装有所述球头柱塞,所述第一容置槽内壁面上设有与所述钢球相适配的限位凹槽,所述第一发光砖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后,所述钢球的部分限位于所述限位凹槽内。
17.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路肩的上端面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槽与所述路肩的腔体连通,所述第二容置槽用于安装第二发光砖。
18.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路肩为分体结构,所述路肩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通过对接的方式连接为一体。
19.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为分体结构,所述基座包括第一基座本体和第二基座本体,所述第一基座本体与所述第二基座本体通过对接的方式连接为一体。
20.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路肩与所述基座为尼龙材料,所述路肩与所述基座通过模压成型。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22.1、本发明通过路肩采用腔体结构,可较为方便地走线,如电源线、红路灯交通信号线、电芯或广播网路信号线等,不仅可有效避免线路外置存在的安全隐患,且扩展了发光砖所能显示的信息的范围,提升了发光路沿石的应用领域。
23.2、本发明通过基座与筑路材料连接为一体结构,进而使得路肩能够以基座为根基,稳固地坐落于路基表面上,从而节省了路肩需要植入路基之内的材料,使得路沿石具备灯光信号提示功能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发光路沿石的整体成本,提高了发光路沿石的实用性。
24.3、本发明通过螺栓实现路肩与基座以及基座与筑路材料的紧固连接,不仅操作简单,拆卸方便,而且通过螺栓能够缓冲外部冲击对路肩与基座连接强度的影响。
25.4、本发明通过路肩与基座通过卡接式可拆卸结构连接,方便拆装的同时,提高组装效率。
26.5、本发明通过设置限位板或球头柱塞,提高发光砖安装于路肩中的结构稳定性,确保发光路沿石的灯光信息提示效果。
27.6、本发明通过将路肩以及基座设计为对接式的分体结构,有效降低制作的工艺难度以及制作成本,同时通过分体结构设计方便了路肩与基座的拆装,提高了发光路沿石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28.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9.图1为本发明l型路沿石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发明l型路沿石通过螺栓连接时的优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31.图3为本发明连接用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本发明l型路沿石中基座与路肩通过横向插接方式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33.图5为本发明l型路沿石中基座形成子基座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6为本发明通过限位板限位第一发光砖的路肩结构示意图;
35.图7为本发明球头柱塞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6.图8为本发明路肩为分体结构的示意图;
37.图9为本发明基座为分体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38.图10为本发明基座为分体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40.实施例1
4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光路沿石,特别适用于沥青面道路两侧铺设的发光路沿石,如图1-7所示,包括路肩1、与路肩1连接为l型结构的基座2以及安装于路肩1上的第一发光砖3,其路肩1与基座2的材料优选为强力尼龙材料,易于成型,且耐冲击。
42.路肩1为具有内腔15的腔体结构块,其形状可为矩形、梯形等,内腔15的部分或者全部的内壁板上设有加强筋16,以提高结构强度。路肩1的前侧面设有第一容置槽11,第一发光砖3安装于第一容置槽11内,第一容置槽11的前侧面为敞口、后侧面通过开设缺口与内腔15连通的结构,第一容置槽11的敞口是为第一发光砖3的灯光信号的传递,第一容置槽11的后侧面设置与内腔15连通的缺口主要是为第一发光砖3与电源线、信号线等线缆的电连接。第一发光砖3由透光树脂块和封装在透光树脂块内的led发光板构成,第一发光砖3由于为块状结构体,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与抗冲击性能,安装于第一容置槽11内后,作为发光面的外表面可与路肩1的前侧面相齐平,无需外罩等结构体进行防护,降低了路肩1的结构复杂度,提高了组装效率。路肩1的左右两侧面分别开设有线孔12,所谓路肩1的左右两侧面是相对于路肩1的前侧面而言,即位于路肩1前侧面左右两侧的侧面。线孔12主要用于电源线、信号线等线体的进出,同时还兼有排水功能,以防止路肩1内长时间积水,位于路肩1左右两侧面上的线孔12可对称开设,即同轴线、同直径大小的圆孔,亦可根据实际需要错位开设。路肩采用腔体结构,可较为方便地走线,如电源线、红路灯交通信号线或广播网路信号线等,不仅可有效避免线路外置存在的安全隐患,且扩展了发光砖所能显示的信息的范围,提升了发光路沿石的应用领域。
43.基座2为块状结构,其可为实心结构体,亦可为腔体结构块,基座2以可拆卸的连接方式紧固于路肩1的前侧面上形成l型结构,基座2位于第一容置槽11的下方。基座2与路肩1两者连接后进行铺设时,其基座2的下端面与路肩1的下端面均置于路基表面上,并在路基表面上铺设筑路材料后,基座2与筑路材料连接为一体结构,进而使得路肩1能够以基座2为根基,稳固地坐落于路基表面上,从而节省了路肩需要植入路基之内的材料,加之路肩1采用腔体结构,进一步降低了用料,且能够方便路肩与基座的连接,使得路沿石具备灯光信号提示功能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发光路沿石的整体成本,提高了发光路沿石的实用性。
44.基座2与筑路材料连接为一体的结构,可通过如下结构实现:
45.一种实施方式为:基座2可直接埋入流体状的筑路材料中并在筑路材料固化后使基座2与筑路材料形成为一体结构。
46.另一种实施方式为:通过基座2上设置能够容置筑路材料的连接槽21,通过流体状的筑路材料流入连接槽21内,使得固化后的筑路材料与基座2连接为一体。具体地:路肩1与路面相对的一面为路肩前侧面,基座2与路肩前侧面相贴合的一面为基座后侧面,基座2与筑路材料相对且接触的一面为基座前侧面。当基座2为腔体结构时,连接槽21即为基座2的内腔,此时,于基座前侧面或基座上端面上开设与连接槽21相连通的进料口,即可使得筑路材料自进料口进入连接槽21内并使得基座2与筑路材料连接为一体。当基座2为实心结构块时,连接槽21是自基座前侧面向着基座后侧面的方向延伸一定距离并通过挖除材料形成的具有容纳筑路材料空间的容置槽,此时,连接槽21的形状可为矩形槽、t形槽、十字形槽、弧形槽或s形槽。当连接槽21为矩形槽时,优选的为多个平行的连接槽21使得基座2形成类似梳子结构,使得流体装状的筑路材料流入连接槽21内之后,形成相互嵌接的结构,提高结构强度,此种梳子式样结构的连接槽21可为向下平行,亦可为左右平行。连接槽21为t形槽时,沿基座前侧面向着基座后侧面的方向延伸一定距离形成横向矩形槽后,再沿基座下端面向着基座上端面的方向延伸一定距离形成竖向矩形槽并与横向矩形槽连通形成t形槽。连接槽21为十字形槽时,在t形槽成型方式的基础上,只需将横向矩形槽的深度延伸并穿过竖向矩形槽即可形成十字形槽。连接槽21为弧形槽时,优选为半圆结构的凹槽,通过机加工或模压一体成型,半圆结构的凹槽能够获得较好的抓附力。连接槽21为s形槽时,通过机加工或模压一体成型。
47.再一种实施方式为:基座2上形成外凸的连接柱22与筑路材料进行连接,当基座2上设置外凸的连接柱22时,一种成型方式为自基座2前侧面朝着背离路肩1的方向向外延伸一定距离形成的柱体,优选的,基座2上形成的连接柱22为多根,多根连接柱22可为并排的一排或多排,也可为规则的波浪形状排列,所谓波浪形状是指连接柱22位于基座前侧面的根部连接点的连线为波浪形。进一步地,位于基座2的前侧面的连接柱22的长度可相同,亦可不同。
48.优选的,路肩1的上端面设有第二容置槽14,第二容置槽14与路肩1的腔体连通,第二容置槽14用于安装第二发光砖7,进一步扩展了l型发光路沿石的发光功能。
49.实施例2
50.本实施例2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形成,通过螺栓实现路肩与基座以及基座与筑路材料的紧固连接,不仅操作简单,拆卸方便,而且通过螺栓能够缓冲外部冲击对路肩与基座连接强度的影响。具体地:
51.图1-7所示,路肩1和基座2两者通过第一螺栓4实现可拆卸连接,其路肩1的前侧板上设置通孔,基座2上设置相应的内螺纹孔,第一螺栓4的一端自路肩1的通孔穿过后连接于基座2的内螺纹孔中,拧紧后使得路肩1和基座2形成紧固连接。相应的,连接路肩1和基座2的第一螺栓4的数量为多根,多根第一螺栓4可沿路肩1的长度方向成排设置或者成阵列设置。
52.进一步地,当路肩1与基座2通过第一螺栓4实现可拆卸连接时,第一螺栓4的结构包括第一螺纹段41、第二螺纹段42、滑面段43以及限位块44,滑面段43夹设于第一螺纹段41
和第二螺纹段42之间,限位块44与第二螺纹段42螺纹连接,此时,第一螺纹段41的端部依次穿过基座2的通孔以及路肩11的通孔后置于路肩1的后侧面之外,通过紧固螺母与第一螺纹段21的螺纹连接,使得路肩1和基座2紧固连接,此时限位块44的表面抵靠于基座2的连接面122上,第二螺纹段42作为连接柱22使用,简单方便,无需通过机加工或者模压成型方式于基座2上形成外凸的柱体,简化了基座2的固定连接结构,降低了制作成本。优选的,第二螺纹段42、滑面段43以及第一螺纹段41的外径依次减小,当路肩11损坏时,挖去其背面的填充料,通常为绿化带填土,取下紧固螺母,然后路肩11可直接沿着滑面段43平移取出进行更换,极大地方便了拆卸维护操作,且不会对施工后的路面造成二次破坏。
53.实施例3
54.本实施例3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是相对于实施例2的一种变化例,路肩与基座通过卡接式可拆卸结构连接,方便拆装的同时,提高组装效率。具体地:
55.图1-7所示,路肩1的前侧面设有卡槽13,卡槽13位于第一容置槽11下方,适配的,基座2的后侧面设有卡凸23。卡槽13和卡凸23可通过竖向上下插接的方式配合连接,此时,路肩1与基座2通过上下插拔的方式即可实现拆装,在需要更换路肩1时操作简单方便。路肩1与基座2通过卡槽13与卡凸23进行插接配合时。当然,当路肩1与基座2通过上下插接的方式连接时,路肩1与基座2亦可通过第一螺栓4进行连接,且第一螺栓4的端部不突出于基座2的外侧,通过将第一螺栓4取下的方式避免影响路肩与基座的拆卸。该结构可进一步提高路肩1与基座2的连接结构强度。
56.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卡槽13和卡凸23亦可采用横向左右插接的方式配合连接,此时,卡槽13可为通槽,如图3所示,卡槽13为一端敞口一端封闭的凹槽结构,卡凸23的长度与卡槽13相适配。
57.当路肩1与基座2通过卡槽13和卡凸23进行插接配合时,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可为,如图4所示,基座2被分割为多个独立的子基座200,每个子基座200的后侧面上均形成有一个卡凸23,路肩1的前侧面上设有与每个子基座200相适配的多个卡槽13或者设置一个贯通的横向结构的卡槽13,多个子基座200通过卡槽13插接于路肩1上后,相邻的两个子基座200间隔一定距离,进而在筑路材料浇注与路基面上时,子基座200之间流入流体状筑路材料,筑路材料固化后即起到将各子基座200嵌接于路面的作用其两个子基座200之间的空间即可相当于连接槽21的作用。
58.实施例4
59.本实施例4是在实施例1-3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形成,通过设置限位板或球头柱塞,提高发光砖安装于路肩中的结构稳定性,确保发光路沿石的灯光信息提示效果。具体地:
60.图1-7所示,第一发光砖3限位于第一容置槽11内的一种为通过限位板5实现:限位板5可为单块长条形板,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将限位板5连接于路肩1的前侧面上,限位板5与路肩1的连接点位于第一容置槽11的上方,同时限位板5的下端面延伸至第一发光砖3的发光面中且限位板5的内表面与第一发光砖3的发光面接触,进而将第一发光砖3限位于第一容置槽11中。限位板5与路肩1的连接位置不局限于第一容置槽11的上方,亦可为下方、左侧或右侧。而当限位板5为多块时,多块限位板5沿第一限位槽11的周向均布,例如,于第一限位槽11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块限位板5,亦可起到止档限位作用,或者于第一限位槽11的
对角处各设置一块三角形的限位板3均可对第一发光砖3进行有效限位,且多块限位板3对第一发光砖2的限位作用更佳。
61.第一发光砖3限位于第一容置槽11内的另一种为通过球头柱塞6实现:第一发光砖3的两侧面安装有球头柱塞6,球头柱塞6包括柱塞61、弹簧62以及钢球63,柱塞61为一端敞口的中空凸台型柱体结构,包括环形挡片611和柱体612,环形挡片611环绕于柱体612的敞口端并一体成型,环形挡片611连接于柱体612的端面上。弹簧62与钢球63置于柱体612内,环形挡片611开口直径小于钢球63的直径,在弹簧62的弹力作用下钢球63的部分外露于环形挡片611的开口之外,而在外力作用下,钢球63能够被压至柱体612内。第一发光砖2的两侧面分别设有用于安装柱塞61的线孔,而于第一容置槽11的两侧面的上设有限位凹槽111,限位凹槽111的深度与钢球63所能露出柱体612之外的长度相适配。安装有球头柱塞6的第一发光砖3卡入第一容置槽11内时,通过第一容置槽11两侧面对钢球63的挤压使得钢球63的顶点基本保持与第一容置槽11的内壁面齐平,待到达球面凹槽111位置时,钢球63在弹簧62的推力作用下外伸进入限位凹槽111内,进而达到对第一发光砖3的限位。如需要将第一发光砖3取出时,仅需通过外力推动第一发光砖3而使得钢球63被挤压至柱体612中即可滑出限位凹槽111之外,操作简单方便,且当外部冲击力施加于第一发光砖3的面板上时,钢球63能够向着内腔15的方向移动微小距离,进而可有效降低外力对第一发光砖3造成的撞击损坏程度。安装于第一发光砖3侧面内的球头柱塞6可为对称设置的两组,亦可为多组,优选为两组,两组球头柱塞6以对称方式安装于第一发光砖3的左右两侧面,即能保证第一发光砖3的结构稳定性,亦可减少对第一发光砖3的发光效果的影响。
62.发光路沿石中设置有球头柱塞6以及相适配的限位凹槽111的结构时,用于限位第一发光砖3的限位板5可省略不用,此时,发光路沿石的整体结构面较为整洁,外观度较佳。当然,限位板5与球头柱塞6两者亦可同时使用,强化第一发光砖5的结构稳定性。
63.实施例5
64.本实施例5是在实施例1-4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形成,通过将路肩以及基座设计为对接式的分体结构,有效降低制作的工艺难度以及制作成本,同时通过分体结构设计方便了路肩与基座的拆装,提高了发光路沿石的实用性。具体地:
65.图1-10所示,路肩1采用分体结构,包括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采用对接的方式形成路肩1。优选的,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为前后对接结构的两个壳体,于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的上部与下部分别设置有相应的螺孔,通过第二螺栓8将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紧固连接,第二螺栓8的端面优选不突出于路沿石本体1的前侧面。连接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的第二螺栓8的数量为多根,如可为4根、6根等。
66.基座2亦可为分体结构,此时基座2为中空腔体结构,包括第一基座本体201和第二基座本体202,第一基座本体201与第二基座本体202优先采用上下对接结构,第一基座本体201和第二基座本体202通过第三螺栓9紧固连接为一体。第一基座本体201与第二基座本体202亦可为壳体加侧盖的结构。
67.路肩1和/或基座2采用分体结构,能够解决腔体结构的路肩1和/基座2成型难的问题,特别是路肩1和基座2采用强力尼龙材料加工成型时,其整体结构一般需采用3d打印技术成型,而分体对接结构可较为便捷地通过模压成型,大幅降低了制作发光路沿石的整体
制作成本。
6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69.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