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柱悬臂式盖梁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08523发布日期:2022-12-28 00:35阅读:33来源:国知局
单柱悬臂式盖梁托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技术涉及一种单柱悬臂式盖梁托架。


背景技术:

2.在桥梁的盖梁施工中,尤其是对于盖梁悬臂长度远远大于墩柱横截面宽度的情况,通常采用常规的盖梁临时安装结构为落地钢管支架。但是,利用该落地钢管托架进行施工时,容易受到不平衡负载影响,容易出现失稳的问题。并且,对于该落地钢管支架的安装和拆除一般采用散拼散拆,具有较高安全风险。且,该落地钢管支架的搭设过程中需要进行钢管桩的对接作业,同时为了保证支架的稳定性需要安装平联剪刀撑,导致材料量投入增多,施工效率减低,支架搭设难度较高。
3.而对于该盖梁悬臂长度远远大于墩柱横截面宽度的单柱悬臂式盖梁托架的安装方法,需要采用较多材料,安装过程中需要进行对钢管桩的对接作业,同时为了保证托架的稳定性需要安装平联剪刀撑,从而导致搭设速度慢、搭拆安全性较差,且难以满足当前提升安全保障、高效、节能的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盖梁悬臂长度远远大于墩柱横线长度的盖梁施工项目,为了解决常规使用的落地钢管支架容易受到不平衡负载影响,容易出现失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柱悬臂式盖梁托架以及安装方法。
5.本技术提供的单柱悬臂式盖梁托架,包括:
6.桁架,以及支撑所述桁架的抱箍、牛腿组件;
7.所述牛腿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牛腿,每个牛腿通过至少两个销棒突出于墩柱的两个端部固定于墩柱上,用于对所述桁架进行固定支撑;该至少两个销棒之间相互平行且在预设墩柱高度的设定位置上沿顺桥向贯穿墩柱;
8.所述抱箍包括上抱箍、下抱箍和三角形固定座,所述上抱箍和下抱箍分别由两个半抱箍对接而成,所述三角形固定座对应设置在所述上抱箍和下抱箍的两个半抱箍的端部;
9.所述桁架包括两个桁架片,所述两个桁架片位于墩柱两侧且均与盖梁的延伸方向一致,每个桁架片包括主桁架上弦杆和主桁架下弦杆,所述主桁架上弦杆与所述上抱箍连接,所述主桁架下弦杆与所述下抱箍连接。
10.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牛腿安装在所述销棒突出于所述墩柱的两个端部,所述桁架片置于所述牛腿上方。
11.在可选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牛腿包括竖板、若干块立板、加劲肋和托板;
12.所述竖板与所述销棒可拆卸连接;
13.每块所述立板位于远离所述销棒一侧并沿着墩柱竖立的方向垂直于所述竖板,所
述加劲肋垂直连接于相邻的两块所述立板之间;
14.所述托板垂直固定在所述竖板和所述立板上。
15.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单柱悬臂式盖梁托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卸落块;
16.所述卸落块置于所述牛腿和所述桁架片之间。
17.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单柱悬臂式盖梁托架,还包括销棒钢管;所述销棒钢管沿顺桥向贯穿并预埋在所述预设墩柱高度的设定位置上;
18.所述销棒贯穿所述销棒钢管并与其可拆卸连接。
19.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主桁架上弦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盖梁的长度。
20.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主桁架下弦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墩柱在所述盖梁延展方向上的长度,且小于所述主桁架上弦杆的长度。
21.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单柱悬臂式盖梁托架,还包括锁扣;
22.所述主桁架上弦杆与所述上抱箍的半抱箍之间的接触面,和/或所述主桁架下弦杆与所述下抱箍的半抱箍之间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所述锁扣。
23.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单柱悬臂式盖梁托架,还包括分配梁;
24.所述分配梁跨越设置在墩柱两侧的所述主桁架上弦杆上,在墩柱上形成操作平台。
25.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单柱悬臂式盖梁托架,还包括:拉杆;
26.至少两根所述拉杆对称且垂直分布于墩柱两侧的两个所述主桁架上弦杆上,将两个所述主桁架上弦杆上进行固定连接。
27.本技术提供的单柱悬臂式盖梁托架,其有益效果为:
28.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单柱悬臂式盖梁托架,通过预埋于墩柱内的销棒且突出于墩柱的端部在预设墩柱高度上形成一支撑平面,对位于上方的桁架进行支撑;并且,下抱箍则通过其与主桁架下弦杆的连接关系、以及主桁架下弦杆与主桁架上弦杆的连接关系,承受主桁架下弦杆以及连接于该主桁架下弦杆以上的桁架的其他结构的重量,以及桁架所带来的不平衡负载所造成的不平衡弯矩,从而确保该单柱悬臂式盖梁托架在墩柱上的稳定性。
29.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单柱悬臂式盖梁托架的安装方法,首先在浇筑墩柱的过程中,在预设墩柱高度上预埋销棒,并将该销棒的两端部突出于墩柱,使销棒作为整个单柱悬臂式盖梁托架的承托点,并借助于该销棒贯穿于墩柱内的特点,使得桁架作用于牛腿组件的重量,通过该销棒传递至墩柱上,以此提升单柱悬臂式盖梁托架在墩柱上的稳固性。并且,将整个桁架分割呈两个桁架片,且每个桁架片与安装于墩柱同侧的上下的两个抱箍预先安装,并将完成抱箍预安装的桁架片分别先后安装于固定在墩柱两侧销棒端部的支撑部件上,从而大量减少了在墩柱上单柱悬臂式盖梁托架的组装零件,除了能够大幅度地降低单柱悬臂式盖梁托架的组装难度以外,还能够降低施工人员在高空作业的风险。
30.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31.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32.图1为常规的盖梁临时安装结构的落地钢管支架的整体示意图;
33.图2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单柱悬臂式盖梁托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4.图3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主桁架下弦杆所在平面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35.图4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主桁架上弦杆所在平面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36.图5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牛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结合附图和示例性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本技术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
38.本技术所提供的单柱悬臂式盖梁托架,是在对桥梁的建设施工过程中的盖梁施工阶段使用的。对于各种盖梁类型中,盖梁悬臂长度远远大于墩柱1横界面宽度的盖梁,尤其是单柱盖梁,由于盖梁部分的横截面体积远远大于墩柱1横截面,所以会存在不平衡负载的问题。因此,在对此类盖梁的使用,通常采用常规的盖梁临时安装结构为落地钢管支架。
39.参考图1,图1为常规的盖梁临时安装结构的落地钢管支架的整体示意图。
40.然而,该落地钢管支架存在以下问题:
41.(1)受地形和周边环境影响较大:该落地钢管支架适用于陆地、地势相对平坦、地基承载力较好的工程,该类盖梁支架本身大多成长条形,搭设落地钢管支架的话高宽比较大,支架整体需要和墩柱1联结以保证支架的稳定性;
42.(2)支架搭设成本高、效率低:落地钢管支架施工盖梁时,对于墩高盖梁,采用材料较多,搭设过程中需要进行钢管桩的对接作业,同时为了保证支架的稳定性需要安装平联剪刀撑,导致材料量投入增多,施工效率减低。
43.为了克服现有的针对盖梁悬臂长度远远大于墩柱1横截面宽度的盖梁施工所搭建的单柱悬臂式盖梁托架1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柱悬臂式盖梁托架10。
44.参考图2-4,图2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单柱悬臂式盖梁托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主桁架下弦杆所在平面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主桁架上弦杆所在平面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45.本技术所提供的单柱悬臂式盖梁托架10,至少包括以下结构:桁架100、牛腿组件200、抱箍300和。该牛腿组件200包括至少两个牛腿210。
46.该牛腿210包括固定设置在该销棒220上,具体地,该牛腿组件200是固定在销棒220突出于墩柱1的端部上。在本实施例中,该牛腿组件200包括牛腿210。该销棒220设置预设墩柱高度的位置上,且沿顺桥向贯穿于墩柱1中。该至少两个销棒220相互平行,位于上方的桁架100形成一支撑平面。每个销棒220的两端部均突出于墩柱1以外。位于墩柱1的同一侧的至少两个销棒220突出的端部,能够在墩柱1的预设墩柱高度上形成一支撑平面,对位于上方的桁架100进行支撑。
47.因此,基于该销棒220的设置,可将整个桁架100支撑于墩柱1的预设墩柱高度上,为单柱悬臂式盖梁托架10提供竖向的支撑力,以便能够在该单柱悬臂式盖梁托架10上对盖梁进行施工。在本实施例中,安装了两个销棒220。该两个销棒220突出于墩柱1的端部在预设墩柱高度上形成一支撑平面,对位于上方的桁架100进行支撑。
48.该桁架100支撑于位于墩柱1两侧的牛腿210上。在本实施例中的桁架100包括相互平行两桁架片101。每个桁架片101位于墩柱1两侧,且与盖梁悬臂的延伸方向是一致的,并且,各自支撑于位于墩柱1同侧的牛腿210上。
49.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单柱悬臂式盖梁托架10还包括销棒钢管(图未示)。该销棒钢管垂直盖梁的延展方向贯穿并预埋在预设墩柱高度的设定位置上,该销棒贯穿所述销棒钢管并与其可拆卸连接。
50.参考图5,图5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牛腿的结构示意图。
51.该牛腿210包括竖板211、若干块立板212、加劲肋213和托板214。其中,竖板211位于与销棒220可拆卸连接。每块所述立板212位于远离销棒220一侧并沿着墩柱竖立的方向垂直于竖板211,加劲肋213垂直连接于相邻的两块立板212之间。而该托板214垂直固定在竖板211和立板212上,该托板214作为一垂直于墩柱1的支撑平面,对位于同一侧的桁架片进行固定支撑。在竖板211上设置两个相互对称的穿孔215,销棒220可通过该穿孔215将该牛腿210固定在墩柱1上。
52.在该销棒220的两端部均设有螺帽,该销棒220的两端部分别穿过竖板211的两个相互对称的穿孔215,再利用其螺帽将对应一侧的牛腿210固定在墩柱1的预设墩柱高度的设定位置上。
53.每个桁架片101包括与盖梁的延伸方向一致的主桁架上弦杆110和主桁架下弦杆120。其中,该主桁架上弦杆110位于主桁架下弦杆120的上方。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主桁架上弦杆110的长度大于盖梁的长度。主桁架下弦杆120的长度大于墩柱10在盖梁延展方向上的长度,且小于主桁架上弦杆110的长度。为了确保该单柱悬臂式盖梁托架10的弯矩平衡,对于每个桁架片101中垂直于该主桁架上弦杆110和主桁架下弦杆120的中心线重合,且两个桁架片101各自的中心线与墩柱10沿竖直方向上的中心线在同一平面上。
54.参考图2,该主桁架下弦杆120固定在牛腿组件200上。支撑在墩柱1两侧的牛腿组件200上的两主桁架下弦杆120相互平行,且形成了垂直于墩柱高度方向的支撑面,如图3所示。
55.参考图4,该主桁架上弦杆110可由连接部件支撑于主桁架下弦杆120的正上方,从而形成一桁架片101。位于墩柱1两侧的两桁架片101的主桁架上弦杆110依靠于墩柱1上,且相互平行,形成了垂直于墩柱1的操作平面。
56.该抱箍300包括上抱箍320和下抱箍310,所述上抱箍320和下抱箍310均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半抱箍。如图3中的半抱箍311和312,以及图4中的半抱箍321和322。
57.对于上述所提供的每个主桁架上弦杆110和主桁架下弦杆120的中部位置分别固定一半抱箍。固定在主桁架下弦杆120上的分别是半抱箍311和312,固定在主桁架上弦杆110上的分别是半抱箍321和322。上述的半抱箍安装在对应主桁架上弦杆110或主桁架下弦杆120的靠近墩柱1的一侧,并且该半抱箍的形状与各自墩柱1的安装一侧的轮廓是对应的,从而使得该桁架片101能够通过提升半抱箍与墩柱1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助于提升单柱悬臂式盖梁托架10在墩柱1上的稳定性。
58.而两个桁架片101的主桁架下弦杆120位于同一预设墩柱高度上,每个主桁架下弦杆120各自靠近墩柱1的一侧所设置的两个半抱箍是对接的,即该两个半抱箍相对的端部是可以对接,即将半抱箍311和312的对应的端部进行两两对接。同样地,两个桁架片101的主
桁架上弦杆110位于预设墩柱高度的上方位置上,每个主桁架上弦杆110各自靠近墩柱1的一侧所设置的两个半抱箍是对接的,即该两个半抱箍相对的端部也是可以对接,即将半抱箍321和322的对应的端部进行两两对接。
59.另外,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单柱悬臂式盖梁托架10还包括锁扣340。
60.在主桁架上弦杆110与上抱箍320的半抱箍321和322之间的接触面,和/或在主桁架下弦杆120与下抱箍310的半抱箍311和312之间的接触面之间设置锁扣340。如图3或4所示,对于同一半抱箍可通过分布于主桁架上弦杆110与上抱箍320的半抱箍321和322之间的接触面两端的两个锁扣340,或主桁架下弦杆120与下抱箍310的半抱箍311和312之间的接触面两端的两个锁扣340,将主桁架上弦杆110与上抱箍320的半抱321和322进行固定,以及将主桁架下弦杆120与下抱箍310的半抱箍311和312进行固定。
61.在本技术中,每个半抱箍的两端部均设置对接部件,如图3、4中的三角形固定座330,是由对接的两个半抱箍的端部合并形成的。在上抱箍320和下抱箍310上,各自两个对接的半抱箍的三角形固定座330是对应设置的,且对应穿设有固定部件的穿孔(图未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固定部件用于将对接的半抱箍进行固定锁紧的螺栓。
62.在本技术中,每个对接的两个半抱箍的端部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以便通过抱箍300在墩柱1上形成环抱结构,从而提升固定于该抱箍300上的桁架100的稳定性。
63.在上述实施例提到的每个桁架片101和固定于主桁架上弦杆110和主桁架下弦杆120上的半抱箍,形成主桁架。该主桁架可在地面预先安装,然后再吊装至牛腿组件200上。在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单柱悬臂式盖梁托架10,包括分别设置在墩柱1两侧的两个主桁架。两个主桁架相互平行,且是关于墩柱1的对称结构,避免盖梁受到不平衡负载影响。
64.而该两个主桁架是通过所述上抱箍320和下抱箍310各自的半抱箍对接固定,实现单柱悬臂式盖梁托架10在墩柱1上的稳定性。
65.该牛腿组件200除了支撑桁架100的牛腿210以外,还包括卸落块400。该卸落块400置于该牛腿210和桁架100之间。在搭建时,当牛腿210在销棒220上固定完毕后,在每个牛腿210上固定设置卸落块400,然后才将该桁架100搭建于卸落块400上,使得在后续能够利用该卸落块400为拆卸的桁架100提供移出空间,以简化拆卸操作。
66.对于上述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位于墩柱1两侧的每一桁架片101是呈镜面对称的。每一桁架片101还包括若干根主桁架腹杆130。对于一桁架片101而言,该主桁架腹杆130连接于主桁架上弦杆110和主桁架下弦杆120之间,而且,三者位于同一平面上,形成片状结构,矗立于墩柱1的两侧。而该桁架100为桁架100架构。在同一桁架片101中,该若干根主桁架腹杆130是包含关于所在桁架片101中线对称的若干对主桁架腹杆130。对于一桁架片101中线位于两个牛腿210正中间且垂直于主桁架上弦杆110或主桁架下弦杆120的位置。为了方便区分每一对主桁架腹杆130,如图2所示,将关于桁架片101中线对称的每一对主桁架腹杆130的其中一侧主桁架腹杆130进行标记,分别是f1、f2、f4。其中,主桁架腹杆f1相互平行,其位于牛腿210正上方且处于最内侧的一对主桁架腹杆130。主桁架腹杆f3平行于主桁架腹杆f1,主桁架腹杆f2的两端分别与主桁架腹杆f1连接于主桁架上弦杆110的一端以及主桁架腹杆f3连接于主桁架下弦杆120的一端进行连接。主桁架腹杆f4与主桁架下弦杆120的一端位于主桁架腹杆f2和主桁架腹杆f3在主桁架下弦杆120的连接点k1进行连接,该主桁架腹杆f4与主桁架上弦杆110的另一端向主桁架上弦杆110的两端部倾斜。
67.对于上述的桁架100结构,通过多对主桁架腹杆130将位于其上部的主桁架上弦杆110对主桁架下弦杆120的压力集中于主桁架下弦杆120的中部,通过该主桁架下弦杆120所连接的下抱箍310传递至墩柱1,从而提升整个桁架100与墩柱1之间的作用力,使得整个桁架100稳固于墩柱1的预设墩柱高度的位置上。
68.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分别垂直于主桁架上弦杆110和主桁架下弦杆120的拉杆140对两侧的主桁架上弦杆110或主桁架下弦杆120进行固定连接。具体地,第一拉杆141和主桁架上弦杆110的连接点k2、以及第二拉杆142和主桁架下弦杆120的连接点k1同时作为拉杆孔。在墩柱1两侧的主桁架上弦杆110或主桁架下弦杆120之间各设置一对拉杆。为了进行区分,将连接于两主桁架上弦杆110的拉杆定义为第一拉杆141,将连接于两主桁架下弦杆120的拉杆定义为第二拉杆142。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拉杆141连接于主桁架腹杆f4与主桁架上弦杆110的连接点k2,该第二拉杆142连接于主桁架腹杆f2、f3、f4与主桁架下弦杆120的连接点k1。
69.该第一拉杆141和第二拉杆142,除了通过各自的拉杆孔分别与主桁架上弦杆110和主桁架下弦杆120进行固定连接以外,还通过对主桁架上弦杆110和主桁架下弦杆120的连接关系,将位于墩柱1两侧的桁架片101形成锁紧在墩柱1上的一个单柱悬臂式盖梁托架10,该单柱悬臂式盖梁托架10的重量通过拉杆与上述的桁架100结构集中固定于下抱箍310的墩柱1位置。在该实施例中,该第二拉杆142为锁紧拉杆,从而可通过该第二拉杆142调节主桁架腹杆f2、f3、f4与主桁架上弦杆110对主桁架下弦杆120的作用力。
70.在位于墩柱1两侧的主桁架上弦杆110上,还设置若干根分配梁150。该分配梁150均匀分布在该桁架片101中线的两侧,且垂直于主桁架上弦杆110。该若干根分配梁150在主桁架上弦杆110上形成一操作平台500,使得施工人员或施工设备可以在该操作平台500上进行盖梁的施工操作。在本实施例中,在分配梁150上还铺设钢丝网510,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71.进一步地,该若干根分配梁150中,每预设数量的分配梁150之间设置连接杆,并形成一个操作平台500模块。该操作平台500模块可以是预先加工的,以便可以减少在主桁架上弦杆110上对分配梁150的固定施工操作,以节省高空作业时间和降低高空作业难度,以降低高空作业的风险。更优地,可在两主桁架上弦杆110的两侧上设置数量相同的操作平台500模块,确保主桁架上弦杆110两端受力大致相同,以便平衡两端的受力。
72.在本实施例中,下抱箍310设置在两主桁架下弦杆120的内侧,通过对其两个半抱箍311和312的对接和锁紧;同样地,上抱箍320设置在两主桁架上弦杆110的内侧,通过对其两个半抱箍321和322的对接和锁紧,在墩柱1上形成沿着墩柱1分布的两个环抱结构。该上抱箍320能够将与其连接的位于墩柱1两侧的主桁架上弦杆110固定于墩柱1上。而下抱箍310则通过其与主桁架下弦杆120的连接关系、以及主桁架下弦杆120通过主桁架腹杆130与主桁架上弦杆110的连接关系,承受主桁架下弦杆120以及连接于该主桁架下弦杆120以上的桁架100的其他结构的重量,以及桁架100所带来的不平衡负载所造成的不平衡弯矩,从而确保该单柱悬臂式盖梁托架10在墩柱1上的稳定性。
73.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
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