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拱桥桥面单向架设的配重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13291发布日期:2024-03-05 14:5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拱桥桥面单向架设的配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制备步骤包括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拱桥桥面单向架设的配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施作配重4,配重4是为了平衡单端架设第1跨桥面系产生的水平推力而在b端主拱圈上设置的配重,其材料为水和钢材,施作配重4时,在b端主拱圈上安装配重支架,用螺栓和焊接方式与主拱圈连接,在配重支架上安装配重容器,用螺栓和焊接方式与配重支架连接,根据计算结果,向配重容器内注入水和放入钢材,使配重达到预定的重量,用测量仪器检测配重的重量和位置,调整配重的分布,使配重的重心与主拱圈的重心对齐,用测量仪器检测主拱圈的纵向位移和混凝土拉应力,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判断配重是否满足要求,按照现场情况,增加和减少配重,直到主拱圈的纵向位移和混凝土拉应力满足规范要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拱桥桥面单向架设的配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施作配重1,配重1是为了平衡单端架设第2跨桥面系产生的水平推力而在b端主拱圈上设置的配重,其材料为水和钢材,施作配重1的具体操作与施作配重4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拱桥桥面单向架设的配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施作配重3,配重3是为了平衡单端架设第3跨桥面系产生的水平推力而在b端主拱圈上设置的配重,其材料为水和钢材。施作配重3的具体操作与施作配重1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拱桥桥面单向架设的配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施作配重2,配重2是为了平衡单端架设第4跨桥面系产生的水平推力而在b端主拱圈上设置的配重,其材料为水和钢材,施作配重2的具体操作与施作配重3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拱桥桥面单向架设的配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中,拆除配重1时用测量仪器检测主拱圈的纵向位移和混凝土拉应力,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可以拆除配重1,如符合条件,用排水泵和吊车设备,将配重容器内的水和钢材排出取出,使配重减少到预定的重量,用测量仪器检测配重的重量和位置,调整配重的分布,使配重的重心与主拱圈的重心对齐,按照现场情况,继续减少配重,直到主拱圈的纵向位移和混凝土拉应力满足规范要求,拆除配重容器和配重支架,用螺栓和焊接方式与主拱圈断开连接,清理场地,完成配重1的拆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拱桥桥面单向架设的配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8中,拆除配重2时,用测量仪器检测主拱圈的纵向位移和混凝土拉应力,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可以拆除配重2,如符合条件,按照拆除配重1时相同操作进行拆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拱桥桥面单向架设的配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9中,拆除配重3时,用测量仪器检测主拱圈的纵向位移和混凝土拉应力,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可以拆除配重3,如符合条件,按照拆除配重2时相同操作进行拆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拱桥桥面单向架设的配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中,拆除配重4时,用测量仪器检测主拱圈的纵向位移和混凝土拉应力,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可以拆除配重4,如符合条件,按照拆除配重3时相同操作进行拆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拱桥桥面单向架设的配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中,第9跨桥面系完毕,与事先施工完毕的第10跨以及第11跨桥面系进行对接,第10跨和第11跨桥面系按照相同方法施工,与b端连接架设,其长度为桥面系的跨径,对接安装时,将架桥机沿纵向移动到第9跨和第10跨的交接处,用吊具将第10跨的第一个t梁提升到预定的高度和位置,并与第9跨的最后一个t梁对接,用螺栓和焊接方式连接,用测量仪器检测t梁的位置和水平度,调整t梁的姿态,使t梁的横向和纵向接缝满足要求,直到第10跨的所有t梁都与第9跨的t梁连接,安装空心板、钢筋网、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拆除模板、清理场地均与其他跨桥面系安装时相同,完成第9跨和第10跨的相安装,将架桥机沿纵向移动到第10跨和第11跨的交接处,重复操作,将第11跨的t梁与第10跨的t梁连接,完成第10跨和第11跨的相安装,检查桥面系的整体质量,修复更换不合格的构件,完成桥面系的全线架设。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拱桥桥面单向架设的配重施工方法,S1,设置预制场:首先在一岸设置预制场A,并配备龙门吊和架桥机设备,在预制场A,按照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预制桥面系的T梁、空心板构件和拼装钢结构桥面系,以及架桥机的钢结构部件,预制场A设置在距离桥位较近的一侧,以便于运输和架设。该种用于拱桥桥面单向架设的配重施工方法,通过减少一岸预制场、预制T梁、空心板、钢结构拼装场和钢结构桥面系,特别是在不具备建设预制场、拼装场建设的条件下,效益非常可观,采用了单端架设的方法,避免了双端架设时需要在中间对接的难题,采用了配重的方式,平衡了单端架设时产生的水平推力,降低了施工成本和环境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张基进,刘小飞,朱文卫,李广权,彭浪,肖黔,李用江,殷桥,张斌,李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