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过程节能蒸发冷凝空调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06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全过程节能蒸发冷凝空调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过程节能蒸发冷凝空调机系统,包括两端开放的密封框架、蒸发冷凝制冷系统、空气处理送风系统、热回收排风系统、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和控制系统,根据不同的气候、不同的进风工况、不同的室内要求,将空气处理送风系统和热回收排风系统右击结合应用,通过控制空气处理送风系统、热回收排风系统和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的启闭、旋转展开和旋转收起,在不改变风管系统接口连接的前提下实现了在同一机组内部实现各种高效节能运行模式的切换,将空调主机、末端、新风机、热回收装置、净化装置、组合式空调机组等机型的各类功能精简于一体,实现全年全天气候带全过程的运行高效节能。
【专利说明】一种全过程节能蒸发冷凝空调机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机组,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全过程节能蒸发冷凝空调机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通风与空调系统为了实现在不同气候、不同时间点、不同进风工况、不同室内空气要求的情况下高效节能地运行,整个系统的整体布局通常需要由主机、末端、新风机、热回收装置、净化机组、组合式空调机组等不同功能设备组合而成;但是,这样的组合系统存在以下缺点:各设备之间整合不齐、连接不畅、呼应不足,直接导致系统的能效低下;而且,机房设备繁杂,占用空间大;整个控制过程复杂,各设备控制难于同步;等等。
[000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过程节能蒸发冷凝空调机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通风空调系统的能效低,设备繁杂、占用空间大,整个控制过程复杂、各设备控制难于同步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全过程节能蒸发冷凝空调系统,其中,包括两端开放的密封框架、蒸发冷凝制冷系统、空气处理送风系统、热回收排风系统、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框架内设置有新风区域、排风区域、回风区域和送风区域,所述新风区域与排风区域、新风区域与送风区域、回风区域与排风区域、回风区域与送风区域互相密封邻接,所述新风区域、排风区域、回风区域和送风区域之间的通断由空气处理送风系统、热回收排风系统和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控制;所述排风区域内设置有冷凝密封区域,送风区域内设置有蒸发密封区域;所述新风区域延伸至密封框架开放端处设置有新风进口,排风区域延伸至密封框架开放端处设置有排风出口,回风区域延伸至密封框架开放端处设置有回风进口,送风区域延伸至密封框架开放端处设置有送风出口 ;
[0006]所述蒸发冷凝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旋转启闭式蒸发冷凝装置和旋转启闭式蒸发装置,所述压缩机设置在密封框架内,旋转启闭式蒸发冷凝装置设置在冷凝密封区域内,旋转启闭式蒸发装置设置在蒸发密封区域内;所述旋转启闭式蒸发冷凝装置旋转展开或旋转收起,旋转启闭式蒸发冷凝装置旋转展开增大与内部空气流之间的阻力,工作负荷加大,旋转启闭式蒸发冷凝装置旋转收起减低工作负荷;旋转启闭式蒸发装置旋转展开或旋转收起,旋转启闭式蒸发装置旋转展开增大与内部空气流之间的阻力,工作负荷加大,旋转启闭式蒸发装置旋转收起减低工作负荷;所述压缩机、旋转启闭式蒸发冷凝装置和旋转启闭式蒸发装置通过管道连接形成制冷剂循环环路;所述压缩机、旋转启闭式蒸发冷凝装置和旋转启闭式蒸发装置都与控制系统连接;
[0007]所述空气处理送风系统包括送风空气密闭装置、送风过滤装置和送风动力装置,所述送风动力装置设置在送风区域内,送风空气密闭装置和送风过滤装置都设置在蒸发密封区域内;打开送风空气密闭装置,送风区域与新风区域、回风区域的通断由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控制,关闭送风空气密闭装置,送风区域和新风区域、回风区域隔断;送风动力装置为送风区域内的空气流动提供动力:空气流依次经过送风过滤装置和旋转启闭式蒸发装置,最后经送风动力装置送出去;所述送风空气密闭装置、送风过滤装置和送风动力装置都与控制系统连接;
[0008]所述热回收排风系统包括排风空气密闭装置、排风过滤装置和排风动力装置,所述排风动力装置设置在排风区域内,排风空气密闭装置和排风过滤装置都设置在冷凝密封区域内;打开排风空气密闭装置,排风区域与回风区域、新风区域的通断由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控制,关闭排风空气密闭装置,排风区域与回风区域、新风区域隔断;排风动力装置为排风区域内的空气流动提供动力:空气流依次经过排风过滤装置和旋转启闭式蒸发冷凝装置,最后经排风动力装置送出去;所述排风空气密闭装置、排风过滤装置和排风动力装置都与控制系统连接。
[0009]所述的全过程节能蒸发冷凝空调系统,其中,所述旋转启闭式蒸发冷凝装置包括两个互相独立与空气流进行换热处理的第一蒸发冷凝器和第二蒸发冷凝器、承载第一蒸发冷凝器旋转展开收起的第一排风旋转启闭装置、承载第二蒸发冷凝器旋转展开收起的第二排风旋转启闭装置,控制第一排风旋转启闭装置和第二排风旋转启闭装置旋转展开和旋转收起,从而带动第一蒸发冷凝器和第二蒸发冷凝器旋转展开和旋转收起;旋转启闭式蒸发装置包括两个互相独立与空气进行换热处理的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承载第一蒸发器旋转展开收起的第一送风旋转启闭装置、承载第二蒸发器旋转展开收起的第二送风旋转启闭装置,控制第一送风旋转启闭装置和第二送风旋转启闭装置旋转展开和旋转收起,从而带动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旋转展开和旋转收起;所述压缩机、第一蒸发冷凝器和第一蒸发器通过管道连接形成其中一条制冷剂循环环路,压缩机、第二蒸发冷凝器和第二蒸发器通过管道连接形成另一条制冷剂循环环路;所述第一蒸发冷凝器、第二蒸发冷凝器、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第一排风旋转启闭装置、第二排风旋转启闭装置、第一送风旋转启闭装置和第二送风旋转启闭装置都与控制系统连接。
[0010]所述的全过程节能蒸发冷凝空调系统,其中,所述送风空气密闭装置包括第一送风空气密闭阀和第二送风空气密闭阀,第一送风空气密闭阀和第二送风空气密闭阀设置在蒸发密封区域内,打开第一送风空气密闭阀,送风区域与新风区域、回风区域的通断由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控制;打开第二送风空气密闭阀,送风区域与新风区域、回风区域的通断由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控制;所述第一送风空气密闭阀和第二送风空气密闭阀都与控制系统连接;
[0011]所述送风过滤装置包括第一送风过滤器和第二送风过滤器,所述第一送风过滤器和第二送风过滤器设置在蒸发密封区域内,经过第一送风过滤器过滤的空气流被第一蒸发器处理,经过第二送风过滤器过滤的空气流被第二蒸发器处理;所述第一送风过滤器和第二送风过滤器都与控制系统连接;
[0012]所述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之间通过密封件隔开;所述空气处理送风系统还包括送风温湿分控空气密闭阀,所述送风温湿分控空气密闭阀设置在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隔开密封件之间,打开送风温湿分控空气密闭阀,使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共同调节空气流的温湿度;关闭送风温湿分控空气密闭阀,使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分别独立处理空气流的温湿度。
[0013]所述的全过程节能蒸发冷凝空调系统,其中,所述排风空气密闭装置包括第一排风空气密闭阀和第二排风空气密闭阀,第一排风空气密闭阀和第二排风空气密闭阀设置在冷凝密封区域内,打开第一排风空气密闭阀,排风区域与新风区域、回风区域的通断由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控制;打开第二排风空气密闭阀,排风区域与新风区域、回风区域的通断由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控制;所述第一排风空气密闭阀和第二排风空气密闭阀都与控制系统连接。
[0014]所述排风过滤装置包括第一排风过滤器和第二排风过滤器,所述第一排风过滤器和第二排风过滤器设置在冷凝密封区域内,经过第一排风过滤器过滤的空气流被第一蒸发冷凝器处理,经过第二排风过滤器过滤的空气流被第二蒸发冷凝器处理;所述第一排风过滤器和第二排风过滤器都与控制系统连接;
[0015]所述第一蒸发冷凝器和第二蒸发冷凝器之间通过密封件隔开;所述热回收排风系统还包括排风温湿分控空气密闭阀,所述排风温湿分控空气密闭阀设置在第一蒸发冷凝器和第二蒸发冷凝器的隔开密封件之间,打开排风温湿分控空气密闭阀,使第一蒸发冷凝器和第二蒸发冷凝器共同调节空气流的温湿度;关闭排风温湿分控空气密闭阀,使第一蒸发冷凝器和第二蒸发冷凝器分别独立处理空气流的温湿度。
[0016]所述的全过程节能蒸发冷凝空调系统,其中,所述压缩机设置两个,分别为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第一压缩机分别与第一蒸发冷凝器和第一蒸发器连接,第二压缩机分别与第二蒸发冷凝器和第二蒸发器连接,形成两条独立运行的制冷剂循环环路。
[0017]所述的全过程节能蒸发冷凝空调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送风过滤器设置多个,第二送风过滤器设置多个;所述送风动力装置设置多个;所述第一排风过滤器设置多个,第二排风过滤器设置多个;所述排风动力装置设置多个。
[00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全过程节能蒸发冷凝空调机系统,根据不同的气候、不同的进风工况、不同的室内要求,将空气处理送风系统和热回收排风系统右击结合应用,通过控制空气处理送风系统、热回收排风系统和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的启闭、旋转展开和旋转收起,在不改变风管系统接口连接的前提下实现了在同一机组内部实现各种高效节能运行模式的切换,将空调主机、末端、新风机、热回收装置、净化装置、组合式空调机组等机型的各类功能精简于一体,实现全年全天气候带全过程的运行高效节能。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全过程节能蒸发冷凝空调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全过程节能蒸发冷凝空调机系统在夏季全新风运行时的内部气流流向图。
[002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全过程节能蒸发冷凝空调机系统在夏季全回风运行时的内部气流流向图。
[0022]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全过程节能蒸发冷凝空调机系统在过渡季节运行时的内部气流流向图。
[0023]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全过程节能蒸发冷凝空调机系统在温湿度独立控制运行时的内部气流流向图。
[0024]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全过程节能蒸发冷凝空调机系统在冬季全排风运行时的内部气流流向图。
[0025]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全过程节能蒸发冷凝空调机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如图1所示,本全过程节能蒸发冷凝空调系统包括两端开放的密封框架100、蒸发冷凝制冷系统、空气处理送风系统、热回收排风系统、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500和控制系统,所述框架100内设置有新风区域110、排风区域120、回风区域130和送风区域140,所述新风区域110与排风区域120、新风区域110与送风区域140、回风区域130与排风区域120、回风区域130与送风区域140互相密封邻接,所述新风区域110、排风区域120、回风区域130和送风区域140之间的通断由空气处理送风系统、热回收排风系统和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500控制;所述排风区域120内设置有冷凝密封区域122,送风区域140内设置有蒸发密封区域142 ;所述新风区域110延伸至密封框架开放端处设置有新风进口 111,排风区域120延伸至密封框架开放端处设置有排风出口 121,回风区域130延伸至密封框架开放端处设置有回风进口 131,送风区域140延伸至密封框架开放端处设置有送风出口 141 ;所述蒸发冷凝制冷系统、空气处理送风系统、热回收排风系统和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500都与控制系统连接,由控制系统控制启闭。
[0028]所述蒸发冷凝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210、旋转启闭式蒸发冷凝装置和旋转启闭式蒸发装置,所述压缩机210设置在密封框架100内,旋转启闭式蒸发冷凝装置设置在冷凝密封区域122内,旋转启闭式蒸发装置设置在蒸发密封区域142内;所述旋转启闭式蒸发冷凝装置可以旋转展开和旋转收起,旋转启闭式蒸发冷凝装置旋转展开以增大与内部空气流之间的阻力,加大工作负荷,增加空气处理量,旋转启闭式蒸发冷凝装置旋转收起可以减低工作负荷,达到节能效果;旋转启闭式蒸发装置可以旋转展开和旋转收起;旋转启闭式蒸发装置旋转展开以增大与内部空气流之间的阻力,加大工作负荷,增加空气处理量,旋转启闭式蒸发装置旋转收起可以减低工作负荷,达到节能效果;所述压缩机210、旋转启闭式蒸发冷凝装置和旋转启闭式蒸发装置通过管道连接形成制冷剂循环环路;所述压缩机210、旋转启闭式蒸发冷凝装置和旋转启闭式蒸发装置都与控制系统连接,由控制系统控制启闭,旋转启闭式蒸发冷凝装置和旋转启闭式蒸发装置由控制系统控制旋转展开和旋转收起。
[0029]所述旋转启闭式蒸发冷凝装置包括两个互相独立与空气流进行换热处理的第一蒸发冷凝器221和第二蒸发冷凝器222、用于承载第一蒸发冷凝器221旋转展开收起的第一排风旋转启闭装置223、用于承载第二蒸发冷凝器222旋转展开收起的第二排风旋转启闭装置224,控制第一排风旋转启闭装置223和第二排风旋转启闭装置224旋转展开和旋转收起,带动第一蒸发冷凝器221和第二蒸发冷凝器222旋转展开和旋转收起;旋转启闭式蒸发装置包括两个互相独立与空气进行换热处理的第一蒸发器231和第二蒸发器232、用于承载第一蒸发器231旋转展开收起的第一送风旋转启闭装置233、用于承载第二蒸发器232旋转展开收起的第二送风旋转启闭装置234,控制第一送风旋转启闭装置233和第二送风旋转启闭装置234旋转展开和旋转收起,带动第一蒸发器231和第二蒸发器232旋转展开和旋转收起;所述压缩机210、第一蒸发冷凝器221和第一蒸发器231通过管道连接形成其中一条制冷剂循环环路,压缩机210、第二蒸发冷凝器221和第二蒸发器232通过管道连接形成另一条制冷剂循环环路;所述第一蒸发冷凝器221、第二蒸发冷凝器222、第一蒸发器231、第二蒸发器232、第一排风旋转启闭装置223、第二排风旋转启闭装置224、第一送风旋转启闭装置233和第二送风旋转启闭装置234都与控制系统连接,由控制系统控制启闭、旋转展开和旋转收起。
[0030]所述第一蒸发冷凝器221和第二蒸发冷凝器222之间通过密封件隔开,两个蒸发冷凝器独立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处理,互不影响干扰处理;第一蒸发器231和第二蒸发器232之间通过密封件隔开,两个蒸发器独立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处理,互不影响干扰处理。
[0031]所述压缩机210的数量按实际需要设置,可以设置一个,两个蒸发冷凝器和两个蒸发器共用一台压缩机210形成两条独立运行的制冷剂循环环路;所述压缩机210可以设置两个(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第一压缩机分别与第一蒸发冷凝器221和第一蒸发器231连接,第二压缩机分别与第二蒸发冷凝器222和第二蒸发器232连接),分别与两个蒸发冷凝器和两个蒸发器连接形成两条独立运行的制冷剂循环环路。
[0032]所述空气处理送风系统包括送风空气密闭装置、送风过滤装置和送风动力装置350,所述送风动力装置350设置在送风区域内,送风空气密闭装置和送风过滤装置都设置在蒸发密封区域142内;打开送风空气密闭装置,送风区域140与新风区域110、回风区域130的通断由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500控制,关闭送风空气密闭装置,送风区域140与新风区域110、回风区域130隔断;送风动力装置350为送风区域140内的空气流动提供动力:空气依次经过送风过滤装置和旋转启闭式蒸发装置,最后经送风动力装置350送出去;所述送风空气密闭装置、送风过滤装置和送风动力装置350都与控制系统连接。
[0033]所述送风空气密闭装置包括第一送风空气密闭阀311和第二送风空气密闭阀312,第一送风空气密闭阀311和第二送风空气密闭阀312设置在蒸发密封区域142内,打开第一送风空气密闭阀311,送风区域140与新风区域110、回风区域130的通断由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500控制;打开第二送风空气密闭阀312,送风区域140与新风区域110、回风区域130的通断由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500控制;所述第一送风空气密闭阀311和第二送风空气密闭阀312都与控制系统连接。
[0034]所述送风过滤装置包括第一送风过滤器331和第二送风过滤器332,所述第一送风过滤器331和第二送风过滤器332设置在蒸发密封区域142内,经过第一送风过滤器331过滤的空气流被第一蒸发器231处理,经过第二送风过滤器332过滤的空气流被第二蒸发器232处理;所述第一送风过滤器331和第二送风过滤器332都与控制系统连接。
[0035]所述第一送风过滤器331的数量按实际需要设置,第二送风过滤器332的数量按实际需要设置。所述送风动力装置350的数量按实际需要设置。
[0036]所述空气处理送风系统还包括送风温湿分控空气密闭阀320,所述送风温湿分控空气密闭阀320设置在蒸发密封区域142内(所述送风温湿分控空气密闭阀320具体设置在第一蒸发器231和第二蒸发器232的隔开密封件之间),打开送风温湿分控空气密闭阀320,使第一蒸发器231和第二蒸发器232共同调节空气流的温湿度;关闭送风温湿分控空气密闭阀320,使第一蒸发器231和第二蒸发器232分别独立处理空气流的温湿度。
[0037]所述热回收排风系统包括排风空气密闭装置、排风过滤装置和排风动力装置450,所述排风动力装置450设置在排风区域内,排风空气密闭装置和排风过滤装置都设置在冷凝密封区域122内;打开排风空气密闭装置,排风区域120与新风区域110、回风区域130的通断由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500控制,关闭排风空气密闭装置,排风区域120与回风区域130、新风区域110隔断;排风动力装置450为排风区域120内的空气流动提供动力:空气依次经过排风过滤装置和旋转启闭式蒸发冷凝装置,最后经排风动力装置450送出去;所述排风空气密闭装置、排风过滤装置和排风动力装置450都与控制系统连接。
[0038]所述排风空气密闭装置包括第一排风空气密闭阀411和第二排风空气密闭阀412,第一排风空气密闭阀411和第二排风空气密闭阀412设置在冷凝密封区域122内,打开第一排风空气密闭阀411,排风区域120与新风区域110、回风区域130的通断由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500控制;打开第二排风空气密闭阀412,排风区域120与新风区域110、回风区域130的通断由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500控制;所述第一排风空气密闭阀411和第二排风空气密闭阀412都与控制系统连接。
[0039]所述排风过滤装置包括第一排风过滤器431和第二排风过滤器432,所述第一排风过滤器431和第二排风过滤器432设置在冷凝密封区域122内,经过第一排风过滤器431过滤的空气流被第一蒸发冷凝器221处理,经过第二排风过滤器432过滤的空气流被第二蒸发冷凝器222处理;所述第一排风过滤器431和第二排风过滤器432都与控制系统连接。
[0040]所述第一排风过滤器431的数量按实际需要设置,第二排风过滤器432的数量按实际需要设置。所述排风动力装置450的数量按实际需要设置。
[0041]所述热回收排风系统还包括排风温湿分控空气密闭阀420,所述排风温湿分控空气密闭阀420设置在冷凝密封区域122内(所述排风温湿分控空气密闭阀420具体设置在第一蒸发冷凝器221和第二蒸发冷凝器222的隔开密封件之间),打开排风温湿分控空气密闭阀420,使第一蒸发冷凝器221和第二蒸发冷凝器222共同调节空气流的温湿度;关闭排风温湿分控空气密闭阀420,使第一蒸发冷凝器221和第二蒸发冷凝器222分别独立处理空气流的温湿度。
[0042]所述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500是整个全过程节能蒸发冷凝空调系统运行过程的切换控制核心,其设置在新风区域110、排风区域120、回风区域130和送风区域140的核心地带,可根据全年不同气候、气温进行节能调节。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500在控制系统的指挥下将空气送进空气处理送风系统和热回收排风系统进行处理,使其有机结合应用。
[0043]所述全过程节能蒸发冷凝空调系统通过空气处理送风系统、热回收排风系统和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500之间的切换和开闭,所述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500为不同气候、不同工况全天候全过程节能控制的调节中枢,使整个系统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温度实现多种空气处理路线,使整个系统达到最优的节能状态:新风经空气处理送风系统沿程的具体路线为:新风接口 111、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500、第一送风空气密闭阀311或第二送风空气密闭阀312、第一送风过滤器331或第二送风过滤器332、送风温湿分控空气密闭阀320、第一蒸发器231或第二蒸发器232、送风动力装置350进行一系列热、湿、洁净处理后通过送风接口 141送进需要区域;排风经热回收排风系统沿程路线为回风接口 131、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500、第一排风空气密闭阀411或第二排风空气密闭阀412、第一排风过滤器431或第二排风过滤器432、第一蒸发冷凝器221或第二蒸发冷凝器222、排风动力装置450、排风接口 121将能量回收利用后排出高温高湿气体。
[0044]如图7所示,一种如上述所述的全过程节能蒸发冷凝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45]步骤AOO:输入季节指令到控制系统;
[0046]步骤B00:控制系统控制压缩机210、第一蒸发冷凝器221、第二蒸发冷凝器222、第一蒸发器231和第二蒸发器232启动;
[0047]步骤COO:控制系统根据季节指令控制空气处理送风系统、热回收排风系统和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500的启闭、旋转展开和旋转收起,使整个系统根据不同的气候、气温进行节能调节。
[0048]如图2所示,其中,所述步骤AOO中,输入的季节指令为夏季全新风运行时,步骤COO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控制系统控制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500动作将送风区域140和回风区域130隔断,第一送风空气密闭阀311、第二送风空气密闭阀312、第一排风空气密闭阀411和第二排风空气密闭阀412打开,送风温湿分控空气密闭阀320和排风温湿分控空气密闭阀420打开,第一排风旋转启闭装置223和第二排风旋转启闭装置224旋转展开,第一蒸发冷凝器221和第二蒸发冷凝器222随之旋转展开,第一送风旋转启闭装置233和第二送风旋转启闭装置234旋转展开,第一蒸发器231和第二蒸发器232随之旋转展开,第一送风过滤器331、第二送风过滤器332、第一排风过滤器431和第二排风过滤器432的过滤片垂直于空气流(即过滤器与空气流之间的阻力增大),送风动力装置350和排风动力装置450启动,使Q回=Q排=Q新=Q送:回风由回风进口 131进入回风区域130,经过第一排风空气密闭阀411或第二排风空气密闭阀412进入排风区域120,再依次经过第一排风过滤器431或第二排风过滤器432、第一蒸发冷凝器221或第二蒸发冷凝器222,再由排风动力装置450提供动力由排风出口 121排出;新风由新风进口 111进入新风区域110,经过第一送风空气密闭阀311或第二送风空气密闭阀312进入送风区域140,再依次经过第一送风过滤器331或第二送风过滤器332、第一蒸发器231或第二蒸发器232,再由送风动力装置350提供动力由送风出口 141排出。夏季因需要的制冷量较大,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排风旋转启闭装置223和第二排风旋转启闭装置224旋转展开,从而使第一蒸发冷凝器221和第二蒸发冷凝器222与空气流的接触换热面积增大,使第一蒸发冷凝器221和第二蒸发冷凝器222的工作负载增加,以满足制冷需求;第一送风旋转启闭装置233和第二送风旋转启闭装置234旋转展开,从而使第一蒸发器231和第二蒸发器232与空气流的接触换热面积增大,使第一蒸发器231和第二蒸发器232的工作负载增加,以满足制冷需求;第一送风过滤器331、第二送风过滤器332、第一排风过滤器431和第二排风过滤器432的过滤片垂直于空气流,与空气流的接触换热面积增大,使过滤器的工作负载增加,以满足制冷需求。
[0049]如图3所示,其中,所述步骤AOO中,输入的季节指令为夏季全回风运行时,步骤COO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控制系统控制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500动作将送风区域140和回风区域130连通,第二送风空气密闭阀312和第一排风空气密闭阀411关闭,第一送风空气密闭阀311和第二排风空气密闭阀412打开,送风温湿分控空气密闭阀320和排风温湿分控空气密闭阀420打开,第一排风旋转启闭装置223和第二排风旋转启闭装置224旋转展开,第一蒸发冷凝器221和第二蒸发冷凝器222随之旋转展开,第一送风旋转启闭装置233和第二送风旋转启闭装置234旋转展开,第一蒸发器231和第二蒸发器232随之旋转展开,第一送风过滤器331、第二送风过滤器332、第一排风过滤器431和第二排风过滤器432的过滤片垂直于空气流(即过滤器与空气流之间的阻力增大),送风动力装置350和排风动力装置450启动,使Q回=Q送,Q新=Q排:回风由回风进口 131进入回风区域130,经过第一送风空气密闭阀311进入送风区域140,再依次经过第一送风过滤器331或第二送风过滤器332、第一蒸发器231或第二蒸发器232,再由送风动力装置350提供动力由送风出口 141排出;新风由新风进口 111进入新风区域110,经过第二排风空气密闭阀412进入排风区域120,再依次经过第一排风过滤器431或第二排风过滤器432、第一蒸发冷凝器221或第二蒸发冷凝器222,再由排风动力装置450提供动力由排风出口 121排出。夏季因需要的制冷量较大,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排风旋转启闭装置223和第二排风旋转启闭装置224旋转展开,从而使第一蒸发冷凝器221和第二蒸发冷凝器222与空气流的接触换热面积增大,使第一蒸发冷凝器221和第二蒸发冷凝器222的工作负载增加,以满足制冷需求;第一送风旋转启闭装置233和第二送风旋转启闭装置234旋转展开,从而使第一蒸发器231和第二蒸发器232与空气流的接触换热面积增大,使第一蒸发器231和第二蒸发器232的工作负载增加,以满足制冷需求;第一送风过滤器331、第二送风过滤器332、第一排风过滤器431和第二排风过滤器432的过滤片垂直于空气流,与空气流的接触换热面积增大,使过滤器的工作负载增加,以满足制冷需求。
[0050]如图4所示,其中,所述步骤AOO中,输入的季节指令为过滤季节运行时,步骤COO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控制系统控制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500动作将送风区域140和回风区域130连通,第一排风空气密闭阀411、第一送风空气密闭阀311和第二送风空气密闭阀312打开,第二排风空气密闭阀412关闭,送风温湿分控空气密闭阀320和排风温湿分控空气密闭阀420关闭,第一排风旋转启闭装置223旋转展开,第二排风旋转启闭装置224旋转收起,第一蒸发冷凝器221随之旋转展开,第二蒸发冷凝器222随之旋转收起,第一送风旋转启闭装置233旋转收起,第二送风旋转启闭装置234旋转展开,第一蒸发器231随之旋转收起,第二蒸发器232随之旋转展开,第一送风过滤器331和第二排风过滤器432的过滤片平行于空气流,第二送风过滤器332和第一排风过滤器431的过滤片垂直于空气流(即过滤器与空气流之间的阻力增大),送风动力装置350和排风动力装置450启动,使Q回=Q送,Q新=Q排:回风由回风进口 131进入回风区域130,经过第一排风空气密闭阀411进入排风区域120,再依次经过第一排风过滤器431、第一蒸发冷凝器221,再由排风动力装置450提供动力由排风出口 121排出;新风由新风进口 111进入新风区域110,经过第二送风空气密闭阀312进入送风区域140,再依次经过第二送风过滤器332、第二蒸发器232,再由送风动力装置350提供动力由送风出口 141排出;回风由回风进口 131进入回风区域130,再由第一送风空气密闭阀311进入送风区域140,再依次经过第一送风过滤器331、第一蒸发器231,再由送风动力装置350提供动力由送风出口 141排出。过滤季节因需要的制冷量没有夏季那么大,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排风旋转启闭装置223旋转展开,第二排风旋转启闭装置224旋转收起,从而使第一蒸发冷凝器221与空气流的接触换热面积增大,使第二蒸发冷凝器222与空气流的接触换热面积减小,主要依靠第一蒸发冷凝器221满足制冷需求;第一送风旋转启闭装置233旋转收起,第二送风旋转启闭装置234旋转展开,使第一蒸发器231与空气流的接触换热面积减小,第二蒸发器232与空气流的接触换热面积增大,主要依靠第二蒸发器232满足制冷需求。在过渡季节根据制冷需求相应减低蒸发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工作负荷,以整个系统达到最节能状态。
[0051]如图5所示,其中,所述步骤AOO中,输入的季节指令为温湿度独立控制运行时,步骤COO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控制系统控制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500动作将送风区域140和回风区域130连通,第一送风空气密闭阀311、第二送风空气密闭阀312、第一排风空气密闭阀411和第二排风空气密闭阀412打开,送风温湿分控空气密闭阀320和排风温湿分控空气密闭阀420关闭,第一排风旋转启闭装置223和第二排风旋转启闭装置224旋转展开,第一蒸发冷凝器221和第二蒸发冷凝器222随之旋转展开,第一送风旋转启闭装置233和第二送风旋转启闭装置234旋转展开,第一蒸发器231和第二蒸发器232随之旋转展开,第一送风过滤器331、第二送风过滤器332、第一排风过滤器431和第二排风过滤器432的过滤片垂直于空气流(即过滤器与空气流之间的阻力增大),送风动力装置350和排风动力装置450启动,使Q回=Q送,Q新=Q排:回风由回风进口 131进入回风区域130,经过第一排风空气密闭阀411进入排风区域120,再依次经过第一排风过滤器431、第一蒸发冷凝器221,再由排风动力装置450提供动力由排风出口 121排出;新风由新风进口 111进入新风区域110,经过第二排风空气密闭阀412进入排风区域120,再依次经过第二排风过滤器432、第二蒸发冷凝器222,再由排风动力装置450提供动力由排风出口 121排出;新风由新风进口 111进入新风区域110,经过第二送风空气密闭阀312进入送风区域140,再依次经过第二送风过滤器332、第二蒸发器232,再由送风动力装置350提供动力由送风出口141排出;回风由回风进口 131进入回风区域130,再由第一送风空气密闭阀311进入送风区域140,再依次经过第一送风过滤器331、第一蒸发器231,再由送风动力装置350提供动力由送风出口 141排出。在温湿度需要独立控制时,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排风旋转启闭装置223和第二排风旋转启闭装置224旋转展开,第一送风旋转启闭装置233和第二送风旋转启闭装置234旋转展开,利用第一蒸发冷凝器221和第一蒸发器231对空气流进行降温处理,利用第二蒸发冷凝器222和第二蒸发器232对空气流进行除湿处理,以使整个系统的降温和除湿独立进行,保证系统的温湿调节精度,以使整个系统达到最节能状态。
[0052]如图6所示,其中,所述步骤AOO中,输入的季节指令为冬季全排全新风运行时,步骤COO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控制系统控制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500动作将送风区域140和回风区域130隔断,第一送风空气密闭阀311、第二送风空气密闭阀312、第一排风空气密闭阀411和第二排风空气密闭阀412打开,送风温湿分控空气密闭阀320和排风温湿分控空气密闭阀420关闭,第一排风旋转启闭装置223和第二排风旋转启闭装置224旋转收起,第一蒸发冷凝器221和第二蒸发冷凝器222随之旋转收起,第一送风旋转启闭装置233和第二送风旋转启闭装置234旋转收起,第一蒸发器231和第二蒸发器232随之旋转收起,第一送风过滤器331、第二送风过滤器332、第一排风过滤器431和第二排风过滤器432的过滤片平衡于空气流(即过滤器与空气流之间的阻力减少),送风动力装置350和排风动力装置450启动,使Q回=Q排,Q新=Q送:回风由回风进口 131进入回风区域130,经过第一排风空气密闭阀411进入排风区域120,再依次经过第一排风过滤器431、第一蒸发冷凝器221,再由排风动力装置450提供动力由排风出口 121排出;回风由回风进口 131进入回风区域130,经过第二排风空气密闭阀412进入排风区域120,再依次经过第二排风过滤器432、第二蒸发冷凝器222,再由排风动力装置450提供动力由排风出口 121排出;新风由新风进口 111进入新风区域110,经过第一送风空气密闭阀311进入送风区域140,再依次经过第一送风过滤器331、第一蒸发器231,再由送风动力装置350提供动力由送风出口 141排出;新风由新风进口 111进入新风区域110,经过第二送风空气密闭阀312进入送风区域140,再依次经过第二送风过滤器332、第二蒸发器232,再由送风动力装置350提供动力由送风出口 141排出。冬季因需要的制冷量较小,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排风旋转启闭装置223和第二排风旋转启闭装置224旋转收起,从而使第一蒸发冷凝器221和第二蒸发冷凝器222与空气流的接触换热面积减小,使第一蒸发冷凝器221和第二蒸发冷凝器222的工作负载减小;第一送风旋转启闭装置233和第二送风旋转启闭装置234旋转收起,从而使第一蒸发器231和第二蒸发器232与空气流的接触换热面积减小,使第一蒸发器231和第二蒸发器232的工作负载减小;第一送风过滤器331、第二送风过滤器332、第一排风过滤器431和第二排风过滤器432的过滤片平衡于空气流,与空气流的接触换热面积减小,使过滤器的工作负载减小;在冬季根据相应的制冷要求相应减小第一蒸发冷凝器221、第二蒸发冷凝器222、第一蒸发器231、第二蒸发器232和过滤器的工作负载,以使整个系统达到最节能状态。
[0053]其中,所述Q指风量,Q回指回风风量,Q排指排风风量,Q新指新风风量,Q送指送风风量。
[0054]所述全过程节能蒸发冷凝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不限于上述五种运行情况(即夏季全新风运行、夏季全回风运行、过滤季节运行、温湿度独立控制运行和冬季全排全新风运行)的控制,通过控制空气处理送风系统、热回收排风系统和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500的启闭、旋转展开和旋转收起而实现的其他各种运行模式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0055]本全过程节能蒸发冷凝空调系统根据不同的气候、不同的进风工况、不同的室内要求,将空气处理送风系统和热回收排风系统右击结合应用,通过控制空气处理送风系统、热回收排风系统和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500的启闭、旋转展开和旋转收起,在不改变风管系统接口连接的前提下实现了在同一机组内部实现各种高效节能运行模式的切换,将空调主机、末端、新风机、热回收装置、净化装置、组合式空调机组等机型的各类功能精简于一体,实现全年全天气候带全过程的运行高效节能。
[0056]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全过程节能蒸发冷凝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开放的密封框架、蒸发冷凝制冷系统、空气处理送风系统、热回收排风系统、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框架内设置有新风区域、排风区域、回风区域和送风区域,所述新风区域与排风区域、新风区域与送风区域、回风区域与排风区域、回风区域与送风区域互相密封邻接,所述新风区域、排风区域、回风区域和送风区域之间的通断由空气处理送风系统、热回收排风系统和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控制;所述排风区域内设置有冷凝密封区域,送风区域内设置有蒸发密封区域;所述新风区域延伸至密封框架开放端处设置有新风进口,排风区域延伸至密封框架开放端处设置有排风出口,回风区域延伸至密封框架开放端处设置有回风进口,送风区域延伸至密封框架开放端处设置有送风出口; 所述蒸发冷凝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旋转启闭式蒸发冷凝装置和旋转启闭式蒸发装置,所述压缩机设置在密封框架内,旋转启闭式蒸发冷凝装置设置在冷凝密封区域内,旋转启闭式蒸发装置设置在蒸发密封区域内;所述旋转启闭式蒸发冷凝装置旋转展开或旋转收起,旋转启闭式蒸发冷凝装置旋转展开增大与内部空气流之间的阻力,工作负荷加大,旋转启闭式蒸发冷凝装置旋转收起减低工作负荷;旋转启闭式蒸发装置旋转展开或旋转收起,旋转启闭式蒸发装置旋转展开增大与内部空气流之间的阻力,工作负荷加大,旋转启闭式蒸发装置旋转收起减低工作负荷;所述压缩机、旋转启闭式蒸发冷凝装置和旋转启闭式蒸发装置通过管道连接形成制冷剂循环环路;所述压缩机、旋转启闭式蒸发冷凝装置和旋转启闭式蒸发装置都与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空气处理送风系统包括送风空气密闭装置、送风过滤装置和送风动力装置,所述送风动力装置设置在送风区域内,送风空气密闭装置和送风过滤装置都设置在蒸发密封区域内;打开送风空气密闭装置,送风区域与新风区域、回风区域的通断由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控制,关闭送风空气密闭装置,送风区域和新风区域、回风区域隔断;送风动力装置为送风区域内的空气流动提供动力:空气流依次经过送风过滤装置和旋转启闭式蒸发装置,最后经送风动力装置送出去;所述送风空气密闭装置、送风过滤装置和送风动力装置都与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热回收排风系统包括排风空气密闭装置、排风过滤装置和排风动力装置,所述排风动力装置设置在排风区域内,排风空气密闭装置和排风过滤装置都设置在冷凝密封区域内;打开排风空气密闭装置,排风区域与回风区域、新风区域的通断由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控制,关闭排风空气密闭装置,排风区域与回风区域、新风区域隔断;排风动力装置为排风区域内的空气流动提供动力:空气流依次经过排风过滤装置和旋转启闭式蒸发冷凝装置,最后经排风动力装置送出去;所述排风空气密闭装置、排风过滤装置和排风动力装置都与控制系统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过程节能蒸发冷凝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启闭式蒸发冷凝装置包括两个互相独立与空气流进行换热处理的第一蒸发冷凝器和第二蒸发冷凝器、承载第一蒸发冷凝器旋转展开收起的第一排风旋转启闭装置、承载第二蒸发冷凝器旋转展开收起的第二排风旋转启闭装置,控制第一排风旋转启闭装置和第二排风旋转启闭装置旋转展开和旋转收起,从而带动第一蒸发冷凝器和第二蒸发冷凝器旋转展开和旋转收起;旋转启闭式蒸发装置包括两个互相独立与空气进行换热处理的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承载第一蒸发器旋转展开收起的第一送风旋转启闭装置、承载第二蒸发器旋转展开收起的第二送风旋转启闭装置,控制第一送风旋转启闭装置和第二送风旋转启闭装置旋转展开和旋转收起,从而带动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旋转展开和旋转收起;所述压缩机、第一蒸发冷凝器和第一蒸发器通过管道连接形成其中一条制冷剂循环环路,压缩机、第二蒸发冷凝器和第二蒸发器通过管道连接形成另一条制冷剂循环环路;所述第一蒸发冷凝器、第二蒸发冷凝器、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第一排风旋转启闭装置、第二排风旋转启闭装置、第一送风旋转启闭装置和第二送风旋转启闭装置都与控制系统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过程节能蒸发冷凝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空气密闭装置包括第一送风空气密闭阀和第二送风空气密闭阀,第一送风空气密闭阀和第二送风空气密闭阀设置在蒸发密封区域内,打开第一送风空气密闭阀,送风区域与新风区域、回风区域的通断由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控制;打开第二送风空气密闭阀,送风区域与新风区域、回风区域的通断由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控制;所述第一送风空气密闭阀和第二送风空气密闭阀都与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送风过滤装置包括第一送风过滤器和第二送风过滤器,所述第一送风过滤器和第二送风过滤器设置在蒸发密封区域内,经过第一送风过滤器过滤的空气流被第一蒸发器处理,经过第二送风过滤器过滤的空气流被第二蒸发器处理;所述第一送风过滤器和第二送风过滤器都与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之间通过密封件隔开;所述空气处理送风系统还包括送风温湿分控空气密闭阀,所述送风温湿分控空气密闭阀设置在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隔开密封件之间,打开送风温湿分控空气密闭阀,使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共同调节空气流的温湿度;关闭送风温湿分控空气密闭阀,使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分别独立处理空气流的温湿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过程节能蒸发冷凝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空气密闭装置包括第一排风空气密闭阀和第二排风空气密闭阀,第一排风空气密闭阀和第二排风空气密闭阀设置在冷凝密封区域内,打开第一排风空气密闭阀,排风区域与新风区域、回风区域的通断由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控制;打开第二排风空气密闭阀,排风区域与新风区域、回风区域的通断由全气候运行过程转换系统控制;所述第一排风空气密闭阀和第二排风空气密闭阀都与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排风过滤装置包括第一排风过滤器和第二排风过滤器,所述第一排风过滤器和第二排风过滤器设置在冷凝密封区域内,经过第一排风过滤器过滤的空气流被第一蒸发冷凝器处理,经过第二排风过滤器过滤的空气流被第二蒸发冷凝器处理;所述第一排风过滤器和第二排风过滤器都与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第一蒸发冷凝器和第二蒸发冷凝器之间通过密封件隔开;所述热回收排风系统还包括排风温湿分控空气密闭阀,所述排风温湿分控空气密闭阀设置在第一蒸发冷凝器和第二蒸发冷凝器的隔开密封件之间,打开排风温湿分控空气密闭阀,使第一蒸发冷凝器和第二蒸发冷凝器共同调节空气流的温湿度;关闭排风温湿分控空气密闭阀,使第一蒸发冷凝器和第二蒸发冷凝器分别独立处理空气流的温湿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过程节能蒸发冷凝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设置两个,分别为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第一压缩机分别与第一蒸发冷凝器和第一蒸发器连接,第二压缩机分别与第二蒸发冷凝器和第二蒸发器连接,形成两条独立运行的制冷剂循环环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过程节能蒸发冷凝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风过滤器设置多个,第二送风过滤器设置多个;所述送风动力装置设置多个;所述第一排风过滤器设置多个,第二排风过滤器设置多个;所述排风动力装置设置多个。
【文档编号】F24F5-00GK204301237SQ201420723066
【发明者】王亮添, 陈华, 张学伟, 黄海峰 [申请人]广东申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