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具握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9246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工具握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工具握把,尤其是这样一种握把,它利用一可充气体的握持机构套固在工具的握把上,其组装迅速,具有止滑功能,并可以缓冲电动工具所产生的振动。
动力工具如电钻、钻岩机、电动链锯及电动圆锯机等等,不论是钻设或是研磨皆会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大幅的振动,对于施工者而言,使用者在握持把手的过程中,手部受到强力震动会有强烈的不适感受,而且握持时容易因振幅过大而滑手,此点归究于电动工具的握把完全没有符合电动工具的施工方式加以设计,反而一直沿袭过去传统的简式握柄,完全没有经过仔细针对电动工具本身的受力情形及手部的握持能力量身打造合适的握把,而导致长期错误不适的握把被忽视。
公知的电动工具握把主要是在握把处套设一简式橡胶的结构,而公知的握把大多为平面设计或仅为握把表缘具有一些小凸粒,虽可达到预期软质握把的简易增加手部与握把之间的磨擦功能,但是对于电动工具的施工多为反复强力震动的操作方式,因此握把若仅具有软质握持能力,或者较易握持,而毫无任何完全止滑握持定位设置,则在握把外型不论设置得如何更加容易握持或具增加手部磨擦力,皆形同虚设一般,因为电动工具虽为前端施工,但其整体的结构会将如此大的震动力量抟导到整体结构,所以电动工具延伸的握把会将其所受到的震动由握把散发出,即将此一力量传导至操作握持的手部,故,利用电动工具施工时,手部握持握把的力量不够即会使握把脱出握持手部,这一缺陷不但对使用者的手部造成相当不适,一不小心在施工过程中松脱了握把,而致使整支电动工具掉落的危机确实相当令人感到不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工具握把,尤其是这样一种握把,它利用一可充气体的握持机构套固在工具的握把上,通过凹凸不平的表缘与手指接触的面积磨擦力较大而达其止滑的功能,且组装迅速,并可以缓冲电动工具所产生的振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工具握把,其中该握把具有可供气体灌充的充气体的一端,充气体的外周围面具有止滑的结构,而充气体的内周围则直接膨胀套固于工具的握把上。
充气体是为一圈以上的凸环所组成。
充气体内部为一气室,并于充气体的一端设有以供气体灌充入气室中的一气嘴。
充气体的外周围面上形成提供使用者在握持上具有防滑止挡的的功能的止滑装置。
充气体的内周围面形成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构成充气体内部中空的供电动工具的握把容置其中的容置空间,利用固定装置以夹持电动工具的握把。
充气体的内部为一气室。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工具握把,其中手部握持在止滑装置上,手指恰好可容置于每一个凸环之间,通过凸环的挡缘直接对每一个手指产生抵挡能力,从而使手指一一被定位在止滑装置的每一个凸环之间,完全不会产生手部与握持结构松脱。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工具握把,手部握持在止滑装置的部位,以排列环设的凸环在握把的表缘形成凹凸形状的波弧面,从而可通过其凹凸不平的表缘与手指接触的面积磨擦力较大而达到止滑的功能,又不会因具有磨擦表面而对手指产生不适的感觉。
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工具握把,其组装是在充气体的气室中未灌充入气体时,充气体的容置空间套入电动工具的握把后,再将气体由充气体的气嘴灌入气室中,当气室中的气体充满后,即可借助于固定装置的膨胀而紧覆住电动工具的握把,即可使握持结构在电动工具握把上快速套装定位,不需要使用任何定位构件的辅助即可达到握持结构的套固,相当简易方便。
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工具握把,其中气室中的气体可以缓冲电动工具所产生的大幅振动,当振波传到握把再传至握持结构的过程中经过气体的区隔已消弥了大量的振波,所以在电动工具上安装本实用新型的握持结构能使手部具有缓震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工具握把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
图1的全剖视图图3为将气嘴内压的立体外观图;图4为图3的全剖视图;图5为握持结构欲套入电钻握把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延续图5的握持结构已套入电钻握把的使用状态图;图7为握持结构欲套入电动圆锯握把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延续7的握持结构已套入电动圆锯机扭把的使用状态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工具握把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10为图9的全剖视图
图11为将气嘴内压的立体外观图;
图12为
图11的全剖视图;
图13为另一实施例的握持结构已套入电钻握把的使用状态图;
图14为另一实施例的握持结构已套入电动圆锯机握把的使用状态图;
图15为另一实施例的握持结构已套入钻岩机握把的使用状态
图16为另一实施例的握持结构已套入榔头握把的使用状态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其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工具握把,为一握持结构与一电动工具握把的结合套设,其中一握持结构100,是由一充气体10形成一筒状结构,该充气体10为多圈圆环状的凸环11所组成,且形成充气体10的内部为一气室12,在充气体10的一端设有一气嘴13,以供气体灌充入气室12中,其中凸环11的形成使得充气体10的内周围面14及外周围面15分别形成波弧状的结构,该充气体10的外周围面15上多圈凸环11的连续半弧形则形成一止滑装置16,提供使用者在握持上具有防滑止挡的功能,而在充气体10外周围面15的凸环11形成的同时,其内周围面14亦形成相对的固定装置17,该固定装置17造成充气体10内部中空的容置空间18,以供电动工具的握把容置其中,再通过固定装置17夹持电动工具的握把,而组成本实用新型的握持结构100。
请再参阅图5及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握持结构套装在电钻20的握把21上的使用状态,在充气体10的气室12中未灌充入气体时,充气体10的容置空间18套入电钻20的握把21时,具有相当裕度能轻易套入电钻20的握把21,故本实用新型的握持结构100能适用于任何电动工具的握把尺寸,此时即如图2所示,将气体由充气体10的气嘴13灌入气室12中,当气室12中的气体充满后,即可通过固定装置17的膨胀而紧覆住电钻20的握把21,从而达到套装握持结构100在电钻20握把21上定位,最后原本凸出的气嘴13即可如图4所示向内入形成一承窝19,使气嘴13不会凸出于握持结构100的端部。
如图7及图8所示,是将本实用新型的握持结构套装在电动圆锯机30的握把31上,其亦可达到相同的套装方式,如此使用者通过气体在气室12中的膨胀,使充气体10的内周围面14不需使用任何构件即可形成固定装置17将握把31紧紧包覆住而不会脱出,此外,充气体10的外周围面17亦自然形成凹凹凸凸的止滑装置16,即可有效地配合手部的握持,最重要的是气室12中的气体可以缓冲电动工具所产生的大幅振动,当振波传到握把31再传至握持结构100的过程中,经过气体的区隔已消弥了大量的振波,所以在电动工具上安装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握持结构100能使手部具有缓震功能及止挡防滑能力。
请再参阅图9至
图12所示的另一实施例,其主要是充气体40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充气体40仅有内周围面41形成连续波弧的固定装置42,而外周围面43则是实体的软质凸粒44所组成的另一种止滑装置45,可提供使用者另一种不同的舒适感。
图13及
图14为上述实施例分别使用于电钻20及电动圆锯机30,其组装同样是在充气体40的气室46中未灌充入气体时,充气体40的容置空间47套入电钻20及电动圆锯机30握把21、31时,具有相当裕度能轻易套入电钻20及电动圆锯30的握把21、31,将气体由充气体40的气嘴48灌入气室46中,当气室46中的气体充满后,即可通过固定装置42的膨胀而紧覆住电钻20及电动圆锯30的握把21、31,即可达到套装握持结构于电钻20及电动圆锯30握把21、31上定位。
请再参阅
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握持结构100套固在钻岩机50上的使用状态,故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握持结构100皆可适用于任何电动工具的握把上,以达到缓震及止滑的功能。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握持结构100套固于榔头60上的使用状态,因为榔头60亦是重力敲击硬物的手工具,在敲击的过程中亦会有大量的震力传到握把,使手部有酥麻感,而套装上握持结构100能消弥敲击时的震力及握持上防滑且舒适的功能。
权利要求1.一种工具握把,其特征在于该握把具有可供气体灌充的充气体的一端,充气体的外周围面具有止滑的结构,而充气体的内周围则直接膨胀套固于工具的握把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握把,其特征在于充气体是为一圈以上的凸环所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握把,其特征在于充气体内部为一气室,并于充气体的一端设有以供气体灌充入气室中的一气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握把,其特征在于充气体的外周围面上形成提供使用者在握持上具有防滑止挡的的功能的止滑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握把,其特征在于充气体的内周围面形成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构成充气体内部中空的供电动工具的握把容置其中的容置空间,利用固定装置以夹持电动工具的握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握把,其特征在于充气体的内部为一气室。
专利摘要一种工具握把,其中:该握把具有可供气体灌充的充气体的一端,充气体的外周围面具有止滑的结构,而充气体的内周围则直接膨胀套固于工具的握把上。本实用新型的工具握把,通过凸环的挡缘直接对每一个手指产生抵挡能力,表缘形成凹凸形状的波弧面,达到止滑的功能,不需要使用任何定位构件的辅助即可达到握持结构的套固,相当简易方便。
文档编号B25G1/10GK2423074SQ00235750
公开日2001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9日
发明者陈守信 申请人:陈守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