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子驱动套筒之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1960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起子驱动套筒之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具,尤其是一种起子驱动套筒。
目前,一般传统的套筒大都是一端设有一作用部,该作用部可套接一螺帽,该套筒之作用部另端设有一驱动座,该驱动座要搭配一特定规格的驱动柱相互套合,以为手握持该驱动柱施力;况且,驱动柱的施力方向及力矩固定,在复杂机械内空间狭窄,更有其它机件阻挡,且受空间小的限止不易操作,且驱动柱仅能单纯搭配套筒使用。
上述情况将造成该套筒的作用部及驱动座都是单一规格,所以使用者要准备各种规格的套筒及驱动柱,有多少规格的螺帽就要有多少套筒及驱动柱,所以使用者往往要携带数量多的套筒及驱动柱,而其体积庞大、且笨重,造成使用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不受限制地交替结合不同规格套筒之驱动孔,让起子具有多用途且使用更灵活方便的起子驱动套筒;其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转折调整施力方向及力臂结构,在狭小或不规则空间,仍能巧妙地将力传递至套筒端的起子套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起子驱动套筒,其包括一具有多边形截面之直杆起子,其一端设有一可套接对应一螺丝之头部,以驱动该螺丝之头部的作动部;一可套合对应螺帽驱动之的套筒,该套筒设有一驱动孔,对应该直杆呈多边形截面,该直杆可套接该驱动孔,形成驱动该套筒旋动螺帽;其特征在于该起子上的该直杆上形成的多边形的多数的作用边对应中心环列形成第一规格作用座,该作用边相连接形成多数的角端,其中之二相对的角端通过截角形成辅助端,该辅助端的顶侧形成一辅助面,形成复合多边形结构,该辅助面与对应未截角的该作用边,对应中心环列形成第二规格作用座,该第一、二规格作用座形成两种规格可选择使用而适用于多种不同规格之套筒,供选择对应该驱动孔套合使用。
在上述的起子驱动套筒的结构中,该直杆之中段可设一使该直杆形成可转折的轴节,提供该直杆可调整适当角度、方向扳动使用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子驱动套筒之结构改良,其中起子的直杆以多边形构成多种不同规格的驱动柱,能不受限制地交替结合不同规格套筒之驱动孔,让起子具有多用途且使用更灵活方便的特点;同时,本起子驱动套筒可转折调整施力方向及力臂结构,在狭小或不规则空间,仍能巧妙地将力传递至套筒端,顺利完成螺帽的拆装工作。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起子驱动套筒在机器中应用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起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如
图1所示的起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的起子的第一规格作用座与套筒结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4-4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的起子的第二规格作用座与套筒结合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6-6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较佳实施例的起子的直杆两段枢接的结构示意图如
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起子驱动套筒之结构改良之第一较佳实施例在机器中应用的示意情况,其大体结构为该起子20,是一多边形截面的直杆21,其一端设有一作动部22,该作动部22可形成十字形截面,该作动部22套接对应一螺丝23十字形或一字形截面之头部231,通过该头部驱动该螺丝旋进或旋退。如图3所示,该直杆21呈正六边形截面,形成六个作用边24,该作用边24对应中心环列,该作用边24相连接形成六个角端25,其中的二相对的角端25截角形成二辅助端26、26’,且形成较短作用边241及242,同时构成一两侧相对但非辐射对称之八边形;该辅助端26、26’的顶侧各形成一辅助面261、261’,该辅助端26、26’连接该作用边241、242连接形成复合八边形结构;该作用边24、241及242对应中心环列,该作用边24、241及242恰可接触正六边形的六内边,而形成第一规格作用座,该辅助面261、261’与未截角该作用边24、对应中心环列,该辅助面261、261’及该作用边24恰可接触正四角形的四内边,形成第二规格作用座,而此形成双规格结构。

图1所示,该套筒30,其一端面设一作用孔31’可套合对应一螺帽32驱动,其另一端设一驱动孔30,通常都是利用对应的驱动杆套接该套筒30的驱动孔31,但是该套筒30的驱动孔31,目前最常使用的有四角形和六角形两种,同时驱动杆也有四角形和六角形两种,且四角形驱动孔31只能对应四角形驱动杆,六角形驱动孔31只能对应六角形驱动杆,两者不能互换。
本实用新型可以靠上述结构解决该问题参看图3,该起子20的直杆21上,该作用边24、241及242对应中心环列,形成正六角形的第一规格作用座;该辅助面261、261’及该作用边24对应中心环列,形成四角形的第二规格作用座,而该起子20的直杆21就形成双规格结构。
如图4、5所示,如该套筒30的驱动孔31仅有六角形规格时,本实用新型将该起子20的直杆21,利用该作用边24、241及242对应中心环列形成正六角形的第一规格作用座,该起子20的直杆可以直接转换套合六角形的该套筒30的驱动孔31,该作用边24、241及242恰可接触正六角形该驱动孔31的六内边。
反之,如图6、7所示,该套筒30的驱动孔31,仅有四角形规格时亦然,本实用新型将该起子20的直杆21,利用该辅助面261、261’及该作用边24对应中心环列,形成四角形的第二规格作用座,该起子20的直杆21套合四角形的该套筒30之驱动孔31,该辅助面261、261’及该作用边24恰可接触正四角形驱动孔31的四内边。
此对于现今一般驱动杆最常使用的规格有四方形、六角形,使用者可直接以该起子20当作驱动杆使用,且可以同时提供四方形、六角形两种规格,任选一种规格使用。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二规格的作用座可供选择该六角形或四角形驱动孔31可直接套合,扳动该起子20直接驱动或连接扳手可以省力驱动该套筒30旋松或旋紧螺帽,使用甚为方便。
在套筒30的与螺丝头部接触的作用孔31’的形状也可以制成与直杆21相同的复合八边形结构,以适合驱动六边形或四边形的螺丝。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可参看图8,其主要结构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近似,其不同处是该起子20形成两段的直杆21’、21”,该直杆21’、21”之一端各形成作动部,一直杆状的轴节27枢接该直杆21’、21”之另端,该直杆21’、21”形成可转折结构,当该起子20当作驱动杆使用,该起子20使用第一、二规格的作用座选择对应该套筒的六角形或四角形驱动孔31可直接套合,该直杆21’、21”可调整适当角度、方向扳动使用,该直杆21’、21”相对转折呈90度自由旋转,藉以增加施力臂,提高该起子20驱动之扭力,扳动该起子20之直杆21’、21”相对转折呈90度,可省力驱动该套筒30通过驱动孔30作用旋松或旋紧螺帽,使用甚是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起子驱动套筒,其包括一具有多边形截面之直杆起子,其一端设有一可套接对应一螺丝之头部,以驱动该螺丝之头部的作动部;一可套合对应螺帽驱动之的套筒,该套筒设有一作用孔,对应该直杆呈多边形截面,该直杆可套接该作用孔,形成驱动该套筒旋动螺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子上的所述直杆上形成的多边形的多数的作用边对应中心环列形成第一规格作用座,该作用边相连接形成多数的角端,其中之二相对的角端截角形成辅助端,该辅助端的顶侧形成一辅助面,形成复合多边形结构,该辅助面对应未截角的该作用边,对应中心环列形成第二规格作用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子驱动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杆之中段可设一使该直杆形成可转折的轴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子驱动套筒之结构改良,其中起子的直杆以多边形构成多种不同规格的驱动柱,能不受限止地交替结合不同规格套筒之驱动孔,让起子具有多用途且使用更灵活方便的特点;同时,本起子驱动套筒可转折调整施力方向及力臂结构,在狭小或不规则空间,仍能巧妙地将力传递至套筒端,顺利完成螺帽的拆装工作。
文档编号B25B15/00GK2488650SQ01227380
公开日2002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29日
发明者卓文祥 申请人:卓文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