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连接工具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9487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以连接工具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构件,尤指一种便于连接工具头的用以连接工具的装置。
请参阅


图13及
图14,以目前的园艺工具为例,具有六角形插入端11及扁形插入端21的工具1、2最多,但是却必须配合具有六角孔12及扁形孔22的握柄13、23,才能够结合使用,丝毫无共用握柄的可能。
因此,在不能共用握柄的情形下,不同握柄有不同的定位机构,如
图13图所示,具六角孔12的定位机构是在握柄13上设一手旋螺栓14,借手旋螺栓14的旋锁来嵌入插入端11的定位槽111,以结合插入端11与握柄13。

图15所示,具扁形孔22握柄23的定位机构包括有一簧片24及一控制钮25等部分,该簧片24是用螺丝26锁固于握柄23之中,在中间具一勾状面241并且是斜置于该扁形孔22的轴线上;该控制钮25是设于簧片24后端,以控制该勾状面241的位移。
所以,当该插入端21在扁形孔22内向后移动时,其后端抵推簧片24的勾状面241下降后,再弹起以进入于插入端21的定位孔211中,使勾状面241锁住该插入端21以避免产生相对于扁形孔22的轴向位移。
但是,由于该簧片24是以其前端螺固于握柄23上,中间段具一勾状面241,后端翘起而连接一控制钮25,呈现悬臂的状态。因此,由于簧片24距离长,会因插入端21反向施力而造成簧片24的勾状面241反向移动,导致簧片24扭曲变形。
另外,由于具有六角形及扁形插入端的工具1、2无法共享握柄,因此必须分别准备具有六角孔12及扁形孔22的握柄,而若要使用插入端为其它形状的工具时,还要准备其它握柄以供配合,使用上受到许多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供不同形状的工具头使用的用以连接工具的装置,其借由在套接孔内壁对称设置的多数个顶面,使其中产生的空间可分别与不同工具头的一字形、四角形或六角形套合段配合,并避免套合段转动,使该握柄可与不同工具头结合,增加使用范围并降低采购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以连接工具的装置,设有一握柄,该握柄具有一延伸适当深度的套接孔,供工具头从一端插入结合,该握柄具有一容置部供容置一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是由一按钮、一弹簧及一扣板构成,该扣板是设于按钮内,而按钮具有一按压端及一定位端,扣板则具有一卡合端,该卡合端是与定位端同侧,该弹簧是设于按压端及握柄间,常态下,弹簧是向上推顶按压端,扣板的卡合端则向下凸出按钮,而与工具头的一凹槽卡合,且借按压按压端,促使扣板的定位端离开工具头的凹槽,以使工具头脱出握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用以连接工具的装置,其中握柄在套接孔外为同轴具有一环状插槽,以供一长杆插接。
前述的用以连接工具的装置,其中容置部具有一穿孔,该穿孔是径向穿透握柄,扣板的卡合端则穿过该穿孔而向下凸出按钮。
前述的用以连接工具的装置,其中容置部具有一穿孔,该穿孔是径向穿透握柄,而长杆对应该穿孔亦具有一穿孔,使该两穿孔位于同一直线,扣板的卡合端则分别穿过握柄及长杆的穿孔而向下凸出按钮。
前述的用以连接工具的装置,其中套接孔顶面形成一第一顶面,且其底面形成一第二顶面,套接孔的左、右分别形成一第一凸部及一第二凸部,且该第一、二凸部不相接,该第一、二凸部相对的面分别为一第三顶面,该第一、二凸部与该第一顶面相对的面分别为一第四顶面,该第四顶面与该第一顶面平行,且该二第四顶面等高,而该套接孔于该第一顶面32两侧分别设有一与之垂直的第五顶面。
前述的用以连接工具的装置,其中握柄的该套接孔供一工具头从一端插入结合,该工具头设有一接头,该接头的一端供工具杆插接,而接头相对于工具杆插入的一端则一体形成套合段,该套合段具有一凹槽供该扣板的卡合端卡合。
前述的用以连接工具的装置,其中握柄的该套接孔是供一工具头从一端插入结合,该工具头设有一套合段供套接于该握柄,该套合段的断面是呈六角形且具有一环状凹槽,该环状凹槽的断面亦为六角形,供与该扣板的卡合端卡合。
前述的用以连接工具的装置,其中握柄相对于工具头插入的另一端则设有一盖以封闭该握柄末端。
本实用新型达到方便使用且避免扣板变形的功效,且能够增加使用范围并降低采购成本。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握柄与长杆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2图IV-IV剖线的剖视图,但不包括定位机构。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与一字形工具头套合段的组合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与四字形工具头套合段的组合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与六字形工具头套合段的组合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机构剖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定位机构的动作示意图。
图10是另一种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工具头的应用示意图。
图11是另一种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工具头的应用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另一种握柄的示意图。
图13是习用六角形插入端的工具立体示意图。
图14是习用扁形插入端的工具立体示意图。
图15是习用扁形插入端与握柄的组合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长杆5,该长杆5一端为一异形段51,本实施例中,此异形段51具有多数个向外凸出的凸起部511。
一工具头6,该工具头6由一工具段61及一接头62组成,该接头62内设有一工具杆63,该工具杆63一端套接该工具段61,另一端具有一套合段64,该套合段64具有一凹槽65。
一握柄3,该握柄3是供与长杆5及工具头6相套接,其中该握柄3在工具头6插入的一端为前端,相对于前端则为后端。握柄3具有一延伸适当深度的套接孔31,该套接孔31顶面形成一第一顶面32,且其底面形成一第二顶面33,而套接孔31的右、左分别形成一第一凸部34及一第二凸部35,该第一、二凸部34、35相对的面分别为一第三顶面342、352。且该第一、二凸部34、35不相接,而该第一、二凸部34、35与该第一顶面32相对的面分别为一第四顶面341、351,该第四顶面341、351与该第一顶面32平行,且该二第四顶面341、351等高,而该套接孔31在该第一顶面32两侧分别设有一与的垂直的第五顶面321。
握柄3在套接孔31外围同轴具有一环状插槽36,该插槽36具有与长杆5的凸起部互补对应的凹槽361,使插槽36亦呈异形而与长杆5的异形段51对应,使得长杆5可从握柄3后端插入插槽36中而与握柄3插接固定。
而握柄3外侧具有一容置部37,该容置部具有一穿孔371,该穿孔371是径向穿透握柄3且在容置部37中是靠近握柄3后端的一侧,而长杆5对应该穿孔371亦具有一相同的穿孔52,使得该二穿孔371、52位于同一直线上。
一定位机构4,设于该握柄3的容置部,该定位机构4包括一按钮41、一弹簧42及一扣板43。请参阅图8、9,该扣板43是设于该按钮41内,且该按钮41与扣板43以一销44枢设于握柄3。该按钮41两端分别为一按压端411及一定位端412。扣板43则具有一卡合端431,卡合端431及定位端412皆与穿孔同侧,而该弹簧42则设于该按压端411与握柄3之间。
常态下,按压端411受弹簧42的推顶而向上凸起,使得定位端412相对下移,进而使该扣板43的卡合端431向下凸出该按钮41而恰穿入穿孔371、52,使得卡合端431可与工具头6套合段64的凹槽65嵌合。当下压按压端411时,按压端411亦下压扣板43前端,使扣板43的卡合端相对升起而离开凹槽65,而容许工具头脱出握柄3。
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握柄3的套接孔31可供断面呈一字形的套合段64A插入,以该第一顶面32、第四顶面341、351分别顶住该套合段64A的上、下端面,并以左、右侧的第五顶面321顶住该套合段64A两侧面,而避免套合段64A径向转动。
请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握柄3的套接孔31亦可供断面呈四角形的套合段64B插入,以该第一顶面32、第二顶面33及第三顶面342、352分别顶住套合段64B的侧面,而避免套合段64B径向转动。
请参阅图7,本实用新型握柄3的套接孔31亦可供断面呈六角形的套合段64C插入,以该第一顶面32、第二顶面33分别顶住该套合段64C的二相对顶面,再以第三顶面342、352顶住该套合段64C同一侧的另二侧面,而避免套合段64C径向转动。
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利用扣板43与工具头凹槽65间的卡合来定位工具头6,且扣板43是借由摆动方式使其卡合端431离开或卡合于凹槽65,因此扣板43的长度无须如习用技术的簧片24同样长,而可避免变形,且达到方便使用的功效;且因本实用新型借套接孔31内壁对称设置的多数个顶面,使其中产生的空间可分别与不同工具的一字形、四角形或六角形套合段64配合,并避免套合段64的径向转动,使该握柄3可与不同工具稳固结合,而可增加使用范围,此外,还因握柄3共用而节省成本,增加原有工具组的使用效能,避免不适当的浪费。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工具头并不限于上述的形式,其它形式的工具头亦适用于本实用新型。请参阅
图10,其是另一种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工具头7,该工具头7是包括一接头72,该接头72的一端供一工具杆73插接,而接头72相对于工具杆73插入的一端则一体形成一套合段74,该套合段74亦具有一凹槽75以供扣板43的卡合端431卡合。
再如
图11所示,其为另一种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工具头8,该工具头8亦包括一套合段84以供套接于握柄3,该套合段84的断面是呈六角形且具有一环状凹槽85,该环状凹槽的断面亦为六角形且是供与扣板的卡合端卡合。
此外,本实用新型用以连接工具的装置亦可应用在其它形式的握柄上,如
图12所示,为另一种设有本实用新型装置4的握柄9,该握柄9具有一如上所述的套接孔(图中未示),该套接孔亦具有一第一、二、三、四顶面以及第一及第二凸部,以供具有不同断面形状的套合段的工具头套接。而该握柄9相对于工具头插入的另一端则设有一盖91以封闭该握柄末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以连接工具的装置,设有一握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柄具有一延伸适当深度的套接孔,供工具头从一端插入结合,该握柄具有一容置部供容置一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是由一按钮、一弹簧及一扣板构成,该扣板是设于按钮内,而按钮具有一按压端及一定位端,扣板则具有一卡合端,该卡合端是与定位端同侧,该弹簧是设于按压端及握柄间,常态下,弹簧是向上推顶按压端,扣板的卡合端则向下凸出按钮,而与工具头的一凹槽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以连接工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柄在套接孔外为同轴具有一环状插槽,以供一长杆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以连接工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部具有一穿孔,该穿孔是径向穿透握柄,扣板的卡合端则穿过该穿孔而向下凸出按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以连接工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部具有一穿孔,该穿孔是径向穿透握柄,而长杆对应该穿孔亦具有一穿孔,使该两穿孔位于同一直线,扣板的卡合端则分别穿过握柄及长杆的穿孔而向下凸出按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以连接工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孔顶面形成一第一顶面,且其底面形成一第二顶面,套接孔的左、右分别形成一第一凸部及一第二凸部,且该第一、二凸部不相接,该第一、二凸部相对的面分别为一第三顶面,该第一、二凸部与该第一顶面相对的面分别为一第四顶面,该第四顶面与该第一顶面平行,且该二第四顶面等高,而该套接孔于该第一顶面32两侧分别设有一与之垂直的第五顶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以连接工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柄的该套接孔供一工具头从一端插入结合,该工具头设有一接头,该接头的一端供工具杆插接,而接头相对于工具杆插入的一端则一体形成套合段,该套合段具有一凹槽供该扣板的卡合端卡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以连接工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柄的该套接孔是供一工具头从一端插入结合,该工具头设有一套合段供套接于该握柄,该套合段的断面是呈六角形且具有一环状凹槽,该环状凹槽的断面亦为六角形,供与该扣板的卡合端卡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以连接工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柄相对于工具头插入的另一端则设有一盖以封闭该握柄末端。
专利摘要一种用以连接工具的装置,包括一握柄,该握柄具有一容置部供容置一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一按钮、一弹簧及一扣板,常态下,弹簧是向上推顶按钮的按压端,扣板的卡合端则向下凸出按钮,而与工具头的凹槽卡合,且借按压按压端,促使扣板的定位端离开工具头的凹槽,以允许工具头脱出握柄。本实用新型达到方便使用且避免扣板变形的功效,且能够增加使用范围并降低采购成本。
文档编号B25G3/02GK2502861SQ0126441
公开日2002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8日
发明者王光彬 申请人:王光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