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臂架式柔性运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4402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平臂架式柔性运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柔性运动控制设备领域,主要用于板材和管材的焊、割、画样、打标、涂布等加工。
背景技术
柔性运动控制,在各个领域已广泛应用。目前,板材柔性运动控制加工设备,大多为龙门式,其弱点为1、移动困难,甚至无法随时移动;2、需要固定的加工场所;3、由于要承受庞大、沉重的被加工材料。所以设备本身更加沉重庞大且造价昂贵。
例如过去钢板、石材等柔性切割设备为龙门式加工设备。其体积庞大,沉重,造价高昂,且有加工场所固定,被加工材料搬运困难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平臂架式柔性运动控制装置,该装置解决了如上问题,它体积小、重量轻、价格在龙门式的1/10左右且移动方便,无需对材料进行搬运亦可现场加工,并且可脱离电脑工作。
水平臂架式柔性运动控制装置,它有车体、X向导轨、动力装置、柔性运动控制器和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工装置的水平臂与车体连接,水平臂的一侧上装有Y向导轨、在导轨上可移动的加工头和加工头的传动机构,另一侧装有配重。
由于采用悬臂加配重的结构,水平臂架的悬臂可以达数米,地面装置可以不用为平衡增重,整个装置的重量轻和体积小,可以方便的搬动,不必搬动沉重的被加工材料。
如上所述的水平臂架式柔性运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X向导轨为多节拼接式。
由于加工装置装置用配重平衡,地面X向导轨可以很轻,采用多节拼接式可以无限的加长X向的加工范围,而且十分方便。
如上所述的水平臂架式柔性运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车体上装有卡盘和动力变换装置,配有支撑附件。
装配了卡盘和动力变换装置及支撑附件后,可以加工管口,即增加了它的用途。
本实用新型主要特点为1、它可依附在被加工的材料本身之上,或临时铺放于被加工材料旁边有一定强度的任何平板材料之一。无需将沉重的大面积的材料搬运到特定的加工地点及设备之上。2、加工文件可脱离电脑至现场加工。3、成本低,携带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动力传动部分机构示意图。
其中1、车体按指令,沿轨道作直线运动的整车体(这里定义为X轴);2、从动轮能够使车体延直线轨道移动的车轮;3、调整扭水平臂平衡微调旋钮;4、配重水平臂平衡配重块;5.1、5.2电机X、Y轴驱动电机;6、驱动器电机驱动器;7、控制卡数控运动控制卡;8、水平臂支撑Y轴的水平臂;9、导轨Y轴导轨;10、护链电、气路保护链。
11、加工头气焊、气割、激光、打标、涂布等加工头(角度可调);12、滚轮携带工作头运动的Y轴滚轮;13、卡盘加工管材用的装夹头;14、轨道铺设于平板材料之上的弹性导轨;15、尺条装嵌并平行于道轨之上的尺条;16、齿轮动力输出齿轮;17、开关加工板材或管材的变位开关;18、材料;被加工材料和辅助材料;19、附件加工管材用的支撑附件;20、21、23、24动力传送轴;
22、动力传送转换拨轮;25、拨叉机构;26、动力传动轮;27、柔性传动丝带;28、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所示,它有车体1、X向导轨14、动力装置、柔性运动控制器6、7和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工装置的水平臂8与车体1连接,水平臂8的一侧上装有Y向导轨9、在导轨9上可移动的加工头11和加工头11的传动机构26、27、28,另一侧装有配重4。
动力装置由X、Y轴驱动电机5.1、5.2、动力传送轴20、21、23、24、动力传送转换拨轮22、拨叉机构25组成。
拨叉机构25使动力传送转换拨轮22在动力传送轴21、23间切换,用于将Y轴驱动电机5.2的动力从Y轴传动齿轮解除,传至加工管材用的装夹头卡盘13,使之能做旋转运动。附件19用于加工管材时进行支撑。
权利要求1.水平臂架式柔性运动控制装置,它有车体、X向导轨、动力装置、柔性运动控制器和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工装置的水平臂与车体连接,水平臂的一侧上装有Y向导轨、在导轨上可移动的加工头和加工头的传动机构,另一侧装有配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臂架式柔性运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X向导轨为多节拼接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平臂架式柔性运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车体上装有卡盘和动力变换装置,配有支撑附件。
专利摘要水平臂架式柔性运动控制装置,它有车体、X向导轨、动力装置、柔性运动控制器和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工装置的水平臂与车体连接,水平臂的一侧上装有Y向导轨、在导轨上可移动的加工头和加工头的传动机构,另一侧装有配重。它体积小、重量轻、价格在龙门式的1/10左右且移动方便,无需对材料进行搬运亦可现场加工,并且可脱离电脑工作。
文档编号B25J13/00GK2743098SQ20042006502
公开日2005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3日
发明者刘伟强 申请人:刘伟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