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剃须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6975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干式剃须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弧形弯曲的刀具单元的干式剃须刀。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公开(KOKOKU)第57-53748号公开了一种干式剃须刀,该剃须刀具有弧形弯曲的刀具单元,该刀具单元由弯曲的外穿孔薄片和相应形状的内刀具构成。外薄片沿着其长度方向弧形弯曲,用于在弯曲的皮肤区域上实现平滑贴合,尤其是在凹入的皮肤区域,例如下颚。外薄片在其纵向端形成有弹性支腿,通过弹性支腿,外薄片可以支撑到剃须头上,以便能够在任一个纵向端处被压下。当剃须头在与皮肤倾斜的状态下移过皮肤时,即当外薄片在其中一个纵向端被比另一个纵向端处的力更强的力下压时,外薄片的这个纵向端会产生更大的阻力,从而阻止剃须头平滑移动。因此,需要一种平滑移动剃须头,同时该剃须头保持弧形弯曲的外薄片的优越功能。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干式剃须刀,该剃须刀能够被平滑地导引过用户的皮肤。根据本发明的干式剃须刀包括由用户的手握持的把手以及支撑到把手上的剃须头。剃须头承载有薄片刀具单元,这个薄片刀具单元由外薄片和内刀具构成,其中外薄片具有多个穿孔,而内刀具被驱动以相对于外薄片以与外薄片剃刮须发接合(hair shearing engagement)的方式移动。外薄片是细长的,具有一定长度和宽度,并沿着其长度弧形弯曲。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剃须头可移动地支撑到把手上,以便可围绕平行于外薄片宽度的横轴倾斜。从而,当剃须头在其倾斜状态下被压在皮肤上时,使得剃须头可以在减小接触压力的方向上倾斜,否则在剃须头一个纵向端处的接触压力将大于另一个纵向端处的接触压力。因此,剃须头可以免受在外薄片的任一纵向端处的过度拖拉的影响,由此可以平滑的导引过皮肤表面,以便高效并舒适地剃刮。
优选的是,剃须头在其中容纳用来驱动内刀具的马达,以便在剃须头内实现驱动连接,这对于干式剃须刀的制造容易程度来说是有利的。
此外,剃须头优选地浮动地支撑在把手上,以便能够被下压。下压运动与剃须头的倾斜运动相结合,在皮肤的各个部分上确保了在外薄片和皮肤之间最佳接触。
在优选实施例中,剃须头被构造成具有一对薄片刀具单元,并且相对于把手的高度轴倾斜,以便具有前上端和高度高于前上端的后上端。其中一个刀具单元位于前上端,而另一个刀具单元位于后上端,从而在剃须刀正常使用中,在前上端的刀具单元首先与皮肤形成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在前上端的刀具单元被一个比在后上端的刀具单元小的弹性偏压力向上偏压。通过这种结构在前端的刀具单元比在后端的刀具单元下压更大程度,由此,有利于将两个刀具单元与皮肤形成同时接触,用于高效剃刮。
此外,剃须头可以包括狭缝刀具,该狭缝刀具介于薄片刀具单元之间,并被弹性偏压力向上偏压,该弹性偏压力等于或小于在剃须头前上端处的薄片刀具单元的弹性偏压力。从而,狭缝刀具单元易于与薄片刀具单元同时与皮肤形成接触。
狭缝刀具单元布置成与薄片刀具单元平行,并包括外狭缝刀具,该外狭缝刀具也是沿着其长度方向而弧形弯曲。外狭缝刀具可以被构造成其曲率半径大于外薄片的曲率半径。从而,外狭缝刀具在比弧形弯曲的外薄片更宽的范围上与皮肤形成接触,减小了外薄片被过分压在皮肤上的可能性,以便与皮肤最佳并舒适地接触。
剃须头可以在其上表面上形成肩台,该肩台分别与外薄片的纵向端成紧密靠近关系,以便与用户的皮肤滑动接触。每个肩台在其远离外薄片的角部处都进行倒圆,以形成曲率半径为2毫米到10毫米的圆角,用于在操纵剃须头移过用户的皮肤过程中与皮肤平滑和安全接触。
在这方面,肩台抛光成具有微小的平滑不规则性,从而在保持与皮肤光滑滑动接触的同时形成无光泽的面层,无光泽的面层可以隐藏或使任何刮痕不明显,而刮痕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通过与须发反复接触而围绕外薄片不可避免地产生的。
为了同一目的,剃须头在其顶面上形成有皱褶,该皱褶形成有无光泽的面层。皱褶沿着包括肩台在内的外薄片的周边延伸。
此外,剃须头可以利用特定的连接机构悬挂到把手上,从而能够在保持与皮肤最佳接触关系的同时平顺地倾斜。为实现该目的,剃须头具有一对支撑点,剃须头通过这对支撑点支撑到把手上。连接机构允许剃须头相对于把手摆动,并包括一对曲臂,每个曲臂在一端连接到每个支撑点上,而另一端连接到在把手一侧上的每个锚定点上。框架设置成以与剃须头成重叠关系而突出于把手的顶部上,从而形成锚定点(A),该锚定点相对于把手的高度轴从支撑点(S)向上定位,由此通过框架悬挂剃须头。通过采用上述连接机构,剃须头可以这样摆动,即,顶部切割面离皮肤的垂直位移较小,但曲臂围绕锚定点进行足够的角度位移,由此保持相对于皮肤的最佳接触压力,同时摆动剃须头以平滑地随着皮肤的变化而变化,所有这些确保了舒适和高效的剃刮性能。
参照附图并根据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有利特征将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干式剃须刀的透视图;图2是干式剃须刀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干式剃须刀的前视图;图4是干式剃须刀的侧视图;图5是干式剃须刀的垂直前剖面;图6是干式剃须刀的垂直侧剖面;图7是在上述剃须刀中使用的刀具托架的分解透视图;图8是剃须刀的剃须头的分解透视图;图9是包含在剃须头内的狭缝刀具单元的透视图;图10是狭缝刀具单元的分解透视图;图11是用于将剃须头连接到剃须刀把手上的连接机构的分解透视图;图12是连接机构和剃须头的分解透视图;图13到16是分别示出不同工作位置的剃须头的示意图;以及图17和18是与另一可能布置结构相比较而说明本发明的特征摇摆运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图1到6,图中示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干式剃须刀。该剃须刀基本上由具有高度轴的细长的把手10和安装到把手10上以便可相对于把手摇摆的剃须头40构成,其中把手成形为适于用户的手握持。把手10在其中容纳机架12,该机架12带有形成电源的电子器件以及由把手10外部的按钮14触动的开关,如图11所示。在把手10的上端内形成有顶部开口的空腔16,该空腔16具有封闭的底部18,用于在其中容纳滑块20,滑块20承载支撑剃须头40的框架30。滑块20可沿着高度轴滑动,并被介于滑块下端和空腔16的底部之间的弹簧22向上偏压,用来将剃须头40浮动地支撑在把手10的顶部上。框架30在把手10的顶部上突出,并包括一对支撑件32,这对支撑件32在把手10的厚度方向上间隔开,以借助于连接机构100连接到剃须头40的前端和后端上,通过该连接机构100,可以使剃须头40相对于把手10围绕沿着剃须头40厚度方向延伸的摇摆轴摇摆,将在下文详细说明。
如图4清楚地示出的,剃须头40相对于把手10的高度轴倾斜,以具有前上端和后上端,后上端的高度高于前上端的高度。剃须头40伸长成具有长度方向轴,并带有两个薄片刀具单元60和狭缝刀具单元70。薄片刀具单元60以彼此平行的关系分别设置在剃须头的前上端和后上端,狭缝刀具单元70介于薄片刀具单元60之间。每个薄片刀具单元60都设计成剃刮相对短的须发,并包括具有多个穿孔的外薄片61以及由多个弧形刀片63构成的相关联的内刀具62。外薄片61成形为具有大致U形的截面,并沿着其长度弧形弯曲。狭缝刀具单元70设计成剃刮相对长的须发,并包括细长的外部直刀具71和内刀具72,其中外部直刀具71带有多个狭缝。在剃须头40中还包括鞍座壳体42,该鞍座壳体安装有可拆卸的刀具托架50,该刀具托架50承载两个外弧形薄片61和狭缝刀具单元70,如图2和7清楚示出。内刀具62和72被马达90驱动而相对于外弧形薄片61和外部直刀具71往复运动。释放按钮48设置在鞍座壳体42的相对两端,用于可解脱地固定刀具托架50。鞍座壳体42被构造成在其中容纳具有两个输出元件92的马达90,而这两个输出元件92在鞍座壳体42的顶部突出,用于与内刀具62相连接。销钉93固定到一个输出元件92上,并可拆卸地连接到狭缝刀具单元70的内刀具72上,用于使内刀具往复运动。壳体42具有由板件46封闭的顶部开口,输出元件92穿过该板件46伸出,用于可拆卸地与内刀具62相连接。外薄片61和外狭缝刀具71暴露于剃须头40的顶部上,以形成与用户的皮肤相接触的整体切割表面。柔性管47从鞍座壳体42的底部通过框架30、滑块20,并通过空腔16的底部18,延伸到密封引线,该密封引线将电流从电源供给到马达90。在供能时,马达90驱动内刀具往复运动,以进行须发剃刮。
如图7和8所示,刀具托架50包括矩形框架51,除了狭缝刀具单元70之外,该矩形框架51还支撑一对盒55,盒各自承载薄片刀具单元60的薄片61。框架51可拆卸地安装到鞍座壳体42的上端,通过框架51纵向端处的钩59与鞍座壳体42上端上的相应锁扣相结合而不可移动地固定于其上。每个盒55在其纵向端分别形成有销子56,该销子56可滑动地容纳于框架51纵向端内的垂直狭槽53中,使得盒55或其上承载的外薄片61可以在任一纵向端处相对于框架51并因此相对于鞍座壳体42进行移动,从而使外薄片61能够下压并甚至相对于鞍座壳体42的宽度轴倾斜。外罩52固定到每个盒55上,以便可以相对于框架51或鞍座壳体42与盒55一同移动,并将鞍座壳体42的主要部分隐藏在其后。
如图9和10所示,狭缝刀具单元70包括机架,该机架承载外狭缝刀具71,并以允许内刀具72相对于外狭缝刀具71往复运动的方式保持内刀具71。机架由两个端部支承81构成,这两个端部支承81分别固定到外狭缝刀具71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并且该端部支承81借助于弹簧84支撑承载内刀具72的联接器80,使得内刀具72可相对于外狭缝刀具71移动,且在二者之间具有适当的接触压力。指状件79从每个端部支承81的外纵向端悬垂,而与钩59成重叠关系。联接件80由塑料材料制成,并在其中心形成接头85,用于与驱动元件,即,销钉93相连接,该销钉在鞍座壳体42的顶部上突出。联接件80还形成有销子86,该销子86机械接合并热密封到由金属片成形的内刀具72一侧上的相应C形钩74上。每个端部支承81都可滑动地容纳在框架51的中心垂直狭槽54内,并固定到其中一个盒55上,以便与盒一起相对于框架51或鞍座壳体42移动,并因此每个端部支承81可以下压或者相对于鞍座壳体42的宽度轴倾斜。当刀具托架50安装到鞍座壳体42上时,可以允许每个外薄片61克服作用在内刀片62上的弹簧力而独立下压,该弹簧力是由设置在鞍座壳体42一侧上每个输出元件92内的弹簧94提供的。此外,内刀具62可摇摆地连接到输出元件92上,以便每个薄片刀具单元60除了相对于鞍座壳体42下压之外还可以在相反的方向上倾斜,与剃须头40相对于把手10所进行的运动类似的方式,这将在下文中进行详细描述。
端部支承81安装到框架51上,并被纵向间隔开的弹簧58从框架向上偏压,该弹簧保持在每个端部支承81和每个支腿57之间,其中支腿57在构成薄片刀具单元60的盒55的纵向端上突出,薄片刀具单元60设置在剃须头40的前上端处。因此,狭缝刀具单元70被浮动地支撑到一个盒55上,以便能够相对于前刀具单元60克服弹簧58的偏压力Q3被下压。基本上,前和后薄片刀具单元60分别借助于具有相同弹性常数的弹簧94而被向上偏压,使得薄片刀具单元60将克服相同的偏压力Q2被下压。然而由于前薄片刀具单元60和狭缝刀具单元70之间由弹簧58形成的弹簧连接,前薄片刀具单元60接收来自弹簧84的反偏压力Q3,从而克服偏压力Q1(=Q2-Q3)被下压,如图6中的箭头所指示的。因此,前刀具单元60被赋予比用于后薄片刀具单元60的偏压力Q2弱的偏压力Q1。狭缝刀具单元70的偏压力Q3可以等于或小于前薄片刀具单元60的偏压力Q2。使得前薄片刀具单元60的偏压力比后薄片刀具单元的弱的方案是有利的,对于相对于把手10的高度轴倾斜的剃须头40来说尤其是这样。剃须头40是倾斜的,从而满足更舒适和更方便操纵剃须刀的目的,使得切割面与皮肤处于最佳接触,同时用户的手不易疲劳。存在下面这样一些情况,即剃须头相对于皮肤放置,当剃须头移过皮肤时,前薄片刀具单元60首先接触皮肤,而使后薄片刀具单元远离皮肤。然而,使偏压力不同的上述方案的优点在于使得前和后薄片刀具单元60同时与皮肤形成接触,这是由于随着剃须头10被压在皮肤上,前薄片刀具单元60比后薄片刀具单元下压更大程度。
狭缝刀具单元70的外狭缝刀具71以大于薄片刀具单元60的外薄片61的曲率半径弧形弯曲,以便在比弧形弯曲的外薄片61更宽的范围上与皮肤形成接触。从而,外狭缝刀具71可以在比外薄片61更长的长度上承受相对于皮肤施加的压力,由此避免相邻的外薄片61过渡压在皮肤上,因此确保在薄片刀具单元60处舒适和高效地剃刮。
剃须头40或刀具托架50在其前部、后部和侧面处进行倒圆。刀具托架50或剃须头40的上端尤其要在围绕薄片刀具单元60和狭缝刀具单元70的部分进行倒圆,以形成倒圆的轮廓,用来与皮肤平滑和非刺激性接触。倒圆的轮廓由每个外罩52的上端以及狭缝刀具单元70的指状件79限定。每个外罩52具有由金属涂层限定的外表面,并在其纵向端形成有肩台152,每个肩台在其一端与外薄片61的纵向端平齐并与外薄片61的纵向端紧密地靠近。肩台152尺寸为具有一个大约2mm到5mm×2mm×5mm的顶面,并且在其远离外薄片61和狭缝刀具单元70的角部处进行倒圆,以形成曲率半径为2mm到10mm的弯曲角部。刀具托架50的侧表面由外罩52和指状件79的端部结合形成。此外,每个外罩52在其上端面形成有皱褶150,该皱褶与外薄片61的周边紧密相邻并进行延伸。包括肩台152在内的皱褶150经抛光后具有微小的平滑不规则性,从而形成无光泽的面层,同时保持与皮肤光滑滑动接触。无光泽的面层可以隐藏刮痕或使刮痕不明显,所述刮痕是长期使用过程中反复与须发接触而不可避免地围绕外薄片产生的。
现在,对剃须头40相对于把手10的摇摆运动加以讨论。如图11和12所示,用于摇摆运动的连接机构100包括一对U形曲臂110,每个曲臂110具有两个侧连杆112,这两个侧连杆112在其下端由支撑轴113互连。每个侧连杆112在其上端形成有锚定销114,该锚定销装配在框架30的支撑件32的顶端处的枢转孔34中,使得每个曲臂110可以围绕水平轴在与框架30上端相连接处枢转。曲臂110的支撑轴113分别装配在固定于壳体42底部的后座102内的枢转沟槽103中,从而使得每个曲臂110也可以围绕水平轴在与壳体42的下端枢转连接处枢转。为了更好地理解剃须头40的摇摆运动,曲臂110对框架30的枢转连接处被称作在把手10一侧上的锚定点,而曲臂110对剃须头40的枢转连接处被称为在剃须头40一侧上的支撑点。
两个曲臂110构成双曲臂机构,其中支撑件32的上端在锚定点(A)之间形成框架条,而壳体42的底部形成支撑点(S)之间的框架条,其中框架条(框架距离)(F)短于耦合杆(耦合距离)(C),如图17所示。从而,剃须头40借助于双曲臂机构悬挂于框架30上,从而使之可以在把手10的顶部上摇摆。螺旋弹簧104互连剃须头40和滑块20,以给出弹簧偏压力,剃须头40克服这个弹簧偏压力相对于把手10摇摆,如图15和16所示。耦合距离(C)被设定成为框架距离(F)的至少1.5倍,而曲臂110在图13的竖直位置,即中立位置处彼此成30度到120度的角,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剃须头40将返回这个中立位置。从把手10的上端突出并与剃须头40重叠的支撑件32与侧连杆112一起容纳于在壳体42的前和后表面内形成的相应的狭缝中,以便隐藏在剃须头40之内。
通过双曲臂连接机构和浮动安装结构的结合,剃须头40可以完全下压到图14所示的位置,并也可以向任一方向摇摆或倾斜,伴随或不伴随有下沉运动,如图15和16所示,同时剃须头40在被压在皮肤上的同时而被操纵移过用户的皮肤。如图15和16所示,上述双曲臂机构100在侧连杆112的延长线的交叉点处形成了瞬时假摇摆中心(O),该摇摆中心(O)位于顶部切割面附近,并且剃须头40围绕该中心摇摆。结果,在沿着与一个侧连杆112的延长线对齐的方向施加到剃须头上的力K产生较大角位移时,剃须头40的自锁功能可以停止进一步摆动。
此外,由于上述双曲臂机构100专门适用于将锚定点(A)相对于把手10的高度轴定位于支撑点(S)的上方,这就使剃须头40可进行特定的摇摆运动,该摇摆运动适于根据皮肤的变化而变化,相对于与皮肤接触的点仅具有微小的横向和竖直位移,因此将接触压力保持在适当水平。这种特殊的摇摆运动可以参照图17很好地理解,与图18的可能实施方案相反,在图18中,支撑点(S)定位于锚定点(A)的上方,用来在把手10X的顶部上提升剃须头40X。为了易于在图17的本发明的摇摆运动与图18的可能实施方案的摇摆运动之间作对比,剃须头40和40X以相同的斜度示出。
在接触点P受到如图中箭头所示的力时,两个剃须头40和40X都被导致摆过连接机构曲臂的角度位移。当剃须头摆动较小程度时,对于图17中的剃须头来说接触点P出现一个垂直位移D1,而图18的剃须头40X的接触点P出现一个更大的垂直位移D2(D2>D1)。随着剃须头进一步摆动到较大程度,对于图17的剃须头40来说,接触点P出现一个垂直位置D3,而图18的剃须头40X的接触点P再次出现一个较大垂直位移D4(D4>D3)。从这个简单比较可以轻易确认本发明的连接机构可以使得在摇摆运动过程中接触点远离皮肤的垂直位移最小。
而且,当摇摆到相同斜度时,图17的剃须头40会伴随有曲臂的角度位移(θ1、θ3),该角度位移远大于图18的剃须头40X的曲臂作出的相应的角度位移(θ2、θ4)(θ1>θ2、θ3>θ4)。从而,剃须头40在比剃须头40X更大的曲臂角度上以所伴随的平滑度摇摆,即,不会伴随有超程运动,而这种超程运动可以在剃须头40X上出现,该剃须头40X仅摆过曲臂的较小角度位移(θ2、θ4)。于是,通过利用上述将剃须头40悬挂到把手10顶部上的连接机构,剃须头40可以平滑摆动到希望的斜度,而不会存在不平稳的和超程的运动的问题。
此外,通过图17和18的比较,可以轻易确认剃须头40可以在宽范围上摆动,而剃须头40X在左手曲臂转过角度(θ4)后不久即受到死点的影响,在该死点处,左手曲臂与连接剃须头40X上的两个支撑点(S)的耦合臂对齐,不再允许进一步实际的摇摆运动。从而,上述连接机构允许剃须头40在宽范围上摆动而不会卡住。
权利要求
1.一种干式剃须刀,包括把手(10),该把手由用户的手握持;剃须头(40),该剃须头被支撑到所述把手上,并承载薄片刀具单元(60),该薄片刀具单元由外薄片(61)和内刀具(62)构成,该内刀具被驱动而以与外薄片成剃刮须发接合的方式相对于所述外薄片移动;所述外薄片伸长为具有长度和宽度,并且沿着其长度弧形弯曲;其特征在于所述剃须头可移动地支撑在所述把手上,以便可围绕平行于所述外薄片的宽度的横轴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剃须刀,其中所述剃须头在其中容纳驱动所述内刀具的马达(9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剃须刀,其中所述剃须头被浮动地支撑在所述把手上以便能够被压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剃须刀,其中所述剃须头相对于所述把手的高度轴倾斜,以具有前上端和后上端,所述后上端的高度大于所述前上端的高度,所述剃须头承载一对所述薄片刀具单元,该对薄片刀具单元在其厚度方向上分隔开,一个所述薄片刀具单元保持在所述前上端,而另一个薄片刀具单元保持在所述后上端;在所述前上端的所述刀具单元在弹簧偏压力作用下向上偏压,该弹簧偏压力小于所述后上端处的所述刀具单元的弹簧偏压力。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式剃须刀,其中所述剃须头还包括狭缝刀具单元(70),该狭缝刀具单元由外狭缝刀具(71)和内刀具(72)构成,所述狭缝刀具单元介于所述薄片刀具单元之间,并被弹簧偏压力向上偏压,该弹簧偏压力等于或小于在所述剃须头的前上端的薄片刀具单元的弹簧偏压力。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剃须刀,其中所述剃须头还包括狭缝刀具单元(70),该狭缝刀具单元由外狭缝刀具和内刀具构成;所述狭缝刀具单元平行于所述薄片刀具单元布置;所述外狭缝刀具沿着其长度弧形弯曲,且其曲率半径大于外薄片的曲率半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剃须刀,其中所述剃须头在其上表面形成有肩台(152),该肩台分别与所述外薄片的纵向端成紧密靠近关系,从而与用户的皮肤滑动接触;每个所述肩台在其远离所述外薄片的角部处进行倒圆,从而形成曲率半径为2毫米到10毫米的弯曲角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干式剃须刀,其中每个所述肩台被抛光成具有微小平滑不规则性。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干式剃须刀,其中所述剃须头在其顶面形成有皱褶(150),该皱褶沿着所述外薄片的周边延伸,所述皱褶包括所述肩台并被抛光成具有微小平滑不规则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剃须刀,其中所述剃须头(40)相对于所述把手的高度轴安装在所述把手的顶部上,所述剃须头具有一对支撑点(S),所述剃须头通过该支撑点支撑在所述把手上;所述剃须头借助于连接机构(100)耦合到所述把手上,该连接机构允许所述剃须头相对于所述把手摆动,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一对曲臂(110),每个曲臂在其一端连接到每一个所述支撑点,并且在另一端连接到在所述把手一侧上的每一个锚定点上;一个框架(30)设置成在所述把手顶部上以与所述剃须头重叠的关系突出,以给出所述锚定点(A),该锚定点相对于所述把手的高度轴从支撑点(S)向上定位,用于通过所述框架悬挂所述剃须头。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式剃须刀,其包括把手和支撑到把手上的剃须头。剃须头承载薄片刀具单元,该薄片刀具单元由外薄片和内刀具构成,其中内刀具被驱动以与外薄片成剃刮须发接合的方式相对于外薄片移动。外薄片伸长而具有长度和宽度,并沿着其长度弧形弯曲。剃须头可移动地支撑在把手上,以便可围绕平行于外薄片宽度的横轴倾斜。从而,当剃须头在被倾斜的同时压在皮肤上时,使得剃须头可以在减小接触压力的方向上倾斜,否则在一个纵向端的接触压力会大于另一纵向端上的接触压力。因此,剃须头可以免受在外薄片任一纵向端过度拖拉的影响,由此被平滑导引过皮肤表面,从而实现高效并舒适剃刮。
文档编号B26B19/38GK1727132SQ20051008797
公开日2006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30日
发明者柴武志, 津盐俊之, 山崎正信, 岩崎重左工门 申请人: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