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装部件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7147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内装部件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装置,优选用于将例如汽车的辅助拉手等内装部件安装在车身板上。
背景技术
汽车辅助拉手、遮阳板等内装部件通过安装装置进行安装,安装装置包括基部,与内装部件相连接;卡子,其基端部由基部保持,而其前端部插入并锁定于车身板安装孔;以及帽盖,具有插入卡子内侧的脚部,用于保证卡子锁定状态。
下面所示的JP-A-2003-226182披露了一种汽车内装部件的安装装置,该安装装置中,在与辅助拉手相连接的基部设置卡子插入孔,使卡子的基端部与插入孔的内周接合,使卡子的前端部从基部伸出,以插入车身板的安装孔中,使设置在卡子上的第一锁紧爪与安装孔的背面侧周缘相接合,并使设置在卡子上的第二锁紧爪与安装孔的表面侧周缘相接合,从而由车身板使卡子卡住,将帽盖覆盖在基部上,并将形成在其内面的压塞插入卡子内侧,通过防止卡子直径收缩来保持锁紧状态。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背景技术安装装置,当需要将卡子从车身板上拆下时,将帽盖从基部上拆下,通过压紧卡子的基端部使卡子的直径缩小,并将第一锁定爪从安装孔中拔出。
然而,当通过压紧卡子的基端部使卡子的直径缩小时,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即卡子的基部侧从基部的插入孔中拔出,第二锁定爪穿过车身板的安装孔,并使卡子落到车身板背面侧的空间中。这样,当卡子落入车身板背面侧的空间中时,就存在这样的问题,即需要通过剥开内板才能重新找到卡子,而且需要大规模的操作。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内装部件的安装装置,在从车身板拆下卡子时,能够保证避免卡子落到车身板背面侧的空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内装部件的安装装置,包括基部,与汽车的内装部件相连接;卡子,其基端部由基部保持,而其前端部插入并锁定在车身板安装孔中;以及帽盖,具有插入到卡子内侧的脚部,用于保证卡子的锁定状态;其中,基部包括开口部和凸出部,卡子的基端部插入开口部,而凸出部形成于开口部彼此相对的内壁上;其中,卡子包括前端部,弯成U状形式;平行部,从前端部开始基本上相互平行地延伸;基端部,插入基部的开口部;拔出止动爪,设置于平行部,并与车身板安装孔背面侧周缘相接合;保持爪,设置于拔出止动爪的基端部侧,并与车身板安装孔表面侧周缘相接合;以及接合孔,与基部的凸出部相接合;以及其中,在卡子的平行部最大程度靠拢的状态下,设定卡子构成拔出止动爪之间的间距<车身板安装孔的内径<保持爪前端部之间的间距。
根据上述发明,通过将卡子的基端部从背面侧插入基部的开口部中,并将基部的凸出部与卡子基端部设置的接合孔相配合,可以由基部将卡子保持住。在此状态下,当将卡子前端部插入车身板的安装孔时,拔出止动爪与安装孔的内周接触,并且在使卡子弹性弯曲的同时,穿过安装孔,并与安装孔背面侧周缘相接合。此外,使保持爪与安装孔表面侧的周缘相接合,由拔出止动爪和保持爪紧压车身板安装孔的周缘,从而卡子牢固地固定于车身板,而不会活动。此外,当将帽盖的脚部从基部表面侧插入卡子内侧时,使卡子不能向内侧弯曲,从而可以稳固地保持固定状态。
此外,当需要拆下卡子时,通过从卡子内侧拔出帽盖支柱而拆下帽盖,用手指或卡钳紧压卡子的基端部,使卡子直径收缩,使卡子拔出止动爪前端部之间的间距小于安装孔的内径,由此可以将卡子从安装孔中拔出。在此情况下,即使在如上所述使卡子的直径收缩时,保持爪前端部之间的间距也大于安装孔的内径,因此,保持爪不会穿过安装孔,就能够确保卡子不会落到车身板背面侧。因此,就能够容易地实施拆下卡子的操作,同时感觉轻松自如。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汽车内装部件的安装装置,其中卡子这样形成,使得拔出止动爪的宽度大于保持爪的宽度,该拔出止动爪前端中间设有呈V状形式的凹口,保持爪的宽度窄于拔出止动爪的宽度,在构成卡子的板件的展开状态下,保持爪的前端进入拔出止动爪呈V状形式的凹口中。
根据上述发明,当打开保持爪并向外侧展开时,通过使保持爪以更大的量向外侧展开,可以使前端部之间的间距增加,由此容易使保持爪前端部之间的间距大于安装孔的内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或第二方面中,提供一种汽车内装部件的安装装置,其中,帽盖包括头部和脚部,头部置于基部上,而脚部包括基本上相互平行地从头部背面延伸的一对板状部,板状部的两侧都与卡子的平行部内侧接触,并且板状部的内面形成有接合爪,该接合爪与基部的凸出部相接合。
根据上述发明,当将帽盖的脚部插入内侧时,使脚部的接合爪与插入卡子安装孔中的基部凸出部相接合,阻止脚部被拔出,因此,不需要单独设置基部与帽盖的接合结构,并且通过简化其形状可以使基部和帽盖容易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提供一种汽车内装部件的安装装置,其中,构成帽盖脚部的一对板状部的前端彼此连接。
根据本发明,确实可以避免这样的问题,即构成帽盖脚部的一对板状部不可预期地向外侧打开,并被车身板安装孔表面侧周缘卡住,而使卡子不能插入。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提供一种汽车内装部件的安装装置,其中,构成帽盖脚部的一对板状部的前端彼此分开。
根据本发明,构成帽盖脚部的一对板状部变得易于向外侧打开,因此,尽管带来上述问题的可能性或多或少会增加,但是可易于跨过基部的凸出部,并因此使脚部的接合爪易于和基部的凸出部相接合。
根据本发明,当需要拆下卡子时,通过从卡子内侧拔出帽盖脚部而将帽盖拆下,通过用手指或卡钳紧压卡子的基端部使卡子收缩,并将卡子的拔出止动爪从安装孔中拔出,保持爪前端部之间的间距大于安装孔的内径,因此保持爪不会穿过安装孔,从而能够保证避免卡子落到安装孔的背面侧。因此,容易实施拆下卡子的操作并且感觉轻松自如。


根据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其中图1是表示本发明汽车内装部件的安装装置具体实施方式
的分解透视图;图2A和图2B表示安装汽车内装部件装置的基部,图2A是正视图,而图2B是沿图2A中I-I线所作的剖视图;图3A和图3B表示安装汽车内装部件装置的卡子,图3A是正视图,而图3B是沿图3A中II-II线所作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安装汽车内装部件装置的卡子展开状态的平面图;图5A和图5B表示安装汽车内装部件装置的帽盖,图5A是正视图,而图5B是沿图5A中III-III线所作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汽车内装部件的安装装置与内板和车身板安装之前状态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汽车内装部件的安装装置与内板安装状态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汽车内装部件的安装装置与车身板安装状态的剖视图;图9是从内板和车身板拆下汽车内装部件的安装装置时的剖视图;图10是透视图,表示构成安装汽车内装部件装置的帽盖支柱部的另一种形状。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汽车内装部件的安装装置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汽车内装部件的安装装置10(下文中称为安装装置10)用作安装作为汽车内装部件的辅助拉手的装置。辅助拉手的拉手本体11在其两个端部都形成有凹进部12。凹进部12的两个侧壁都形成有轴安装孔13,将支撑轴14插入轴安装孔13,并且使其与安装装置10枢轴连接。
各凹进部12分别布置有根据本发明的安装装置10。安装装置10包括基部20;金属制成的卡子40,其基端部由基部20保持;以及帽盖60,从表面侧安装在基部20上。
在拉手本体11一侧布置于凹进部12的安装装置10,结合有油压调节器(oil damper)80。油压调节器80由公知的多圆筒结构构成,沿圆筒轴向形成于外侧的肋81与凹进部12的接合槽15相接合,以限制其转动。在油压调节器80内圆筒的端面处形成肋82,并且以后文提及的模式使肋82与基部20相接合。因此,当使拉手本体11相对基部20枢轴转动时,在油压调节器80的外圆筒与内圆筒之间产生滑移,从而由填充的油施加制动力。
在拉手本体11另一侧布置于凹进部12的安装装置10上,安装有扭转螺旋弹簧90。扭转螺旋弹簧90推动拉手本体11沿一个方向即与汽车内壁面相接触的方向枢轴转动。
此外,参照图2A和图2B,基部20在其中间形成有卡子插入孔21,用于插入卡子40的基端部。在卡子插入孔21彼此相对的一对内壁面上,分别形成凸出部22。此外,基部20在车身板侧表面形成有四个凸块23,布置在卡子插入孔21的四角。
一对轴承部24以彼此间预定的间距从基部20的一个侧壁伸出。将上述油压调节器80或扭转螺旋弹簧90布置在该对轴承部24之间。在该对轴承部24的中间部分形成轴插入孔25,并将上述支撑轴14插入其中。
在一侧轴承部24的内侧面上,在径向成直线地形成有调节器安装槽27,其通过轴插入孔25。将上文提及的油压调节器80的肋82插入调节器安装槽27,并阻止油压调节器80的内圆筒在基部20的转动。
接下来,参照图3A、图3B和图4,对卡子40进行说明,卡子40包括弯成U状形式的前端部41、从前端部41开始延伸基本上相互平行的一对平行部42、以及一对平行部42的基端部43。此外,根据本发明,卡子40的基端部表示的区域也包括平行部42的基部侧。
弯成U状形式的前端部41包括楔形部41a,楔形部在其宽度上向前端逐渐变窄。一对平行部42形成有冲孔48,并且,借助于冲孔48,通过使平行部前端部彼此相对,按照切割-隆起的形状,形成基部与前端部41侧相连接的拔出止动爪44,以及形成基部与基端部43侧相连接的保持爪45。
拔出止动爪44包括板形片,其具有的宽度比保持爪45宽,在其前端部中间形成有V形槽46,并且其前端构成两个凸出部分。另一方面,保持爪45包括板形片,其具有的宽度比拔出止动爪44窄,并且在其前端部形成为正对拔出止动爪44的V形槽46凸出。
图4是表示展开卡子40状态的平面图。如图所示,在展开状态下,使保持爪45的前端部进入待形成的拔出止动爪44的V形槽46中,从而使保持爪45的长度尽可能长。
如图3B所示,拔出止动爪44和保持爪45折叠,以分别向外侧弯曲,以构成前端部彼此相对的形状。此外,使所形成的拔出止动爪44前端部之间的间距W1,大于图8中所示车身板95的安装孔96的内径A。此外,使所形成的保持爪45前端部之间的间距W2,大于拔出止动爪44前端部之间的间距W1。
此外,如图9所示,当通过用手指或卡钳压紧卡子40的基端部43,使一对平行部42最大程度靠近时,卡子40形成为这样,拔出止动爪44前端部之间的间距W1’成为小于安装孔96的内径A,而保持爪45前端部之间的间距W2’成为大于安装孔96的内径A。
在卡子40的一对平行部42的冲孔48之外,在基端部43侧分别形成接合孔47。以能与前述基部20凸出部22相适配的形状,构成接合孔47内周的形状。使基端部43构成的形状稍稍向外侧敞开,以使随后提及的帽盖60的插入更容易。
如图5A和图5B所示,帽盖60包括与基部20表面侧相适配的头部61。此外,使一对平行板状部63从头部60的背面侧延伸,以与其基本上垂直。一对板状部63的前端部在其宽度上逐渐变窄,并且用连接部64将其前端连接起来。由该对板状部63和连接部64形成脚部62。
当将前述脚部62插入卡子40的一对平行部42之间时,通过使板状部63的两侧都与平行部42彼此相对的内侧面相接触,脚部62起到限制卡子40平行部42靠拢的作用。此外,一对板状部63的内侧面形成有接合爪65,以与前述基部20的凸出部22相接合。
亦即,当脚部62通过基部20的卡子插入孔21、插入卡子40的一对平行部42之间时,就使接合爪65与基部20的凸出部22相接合,以阻止拔出。
此外,当使接合爪65与凸出部22相接合时,就使在板状部63内侧面上形成的保持肋66与凸出部22表面侧的角部接触。亦即,就使接合爪65和保持肋66与凸出部22彼此相对的角部相接触,而不会活动。
接下来,参照图6至图9,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安装装置10的使用方法。
首先,如图6所示,在通过用手指按压卡子40的一对平行部42使其直径收缩的同时,将基端部43从基部20的背面侧插入卡子插入孔21。在此情况下,将一对平行部42的接合孔47定位在与基部20的凸出部22相匹配的位置,使接合孔47与凸出部22相接合,从而,由基部20保持卡子40。此外,通过上文所述模式,经由支撑轴14使拉手本体11与基部20相连接。
在此状态下,如图7所示,将卡子40的前端部41插入内板97的开口部98和车身板95的安装孔96中,并将卡子40压向安装孔96。
于是,使拔出止动爪44向内侧弯曲,穿过安装孔96,并与安装孔96背面侧上的周缘相接合,如图8所示。在此情况下,保持爪45与安装孔96表面侧上的周缘相接合。因此,就将卡子40固定在车身板95上,而不会活动。
在此情况下,将内板97紧压在车身板95与基部20的背面之间,以使其与车身板95表面紧密接触。此外,在基部20卡子插入孔21四角形成的凸块23就与车身板95的安装孔96周缘接触。
在此状态下,将帽盖60的脚部62穿过基部20的卡子插入孔21,以使其插入卡子40的一对平行部42之间。结果,构成脚部62的一对板状部63的两个侧面就与卡子40的一对平行部42的内面相接触,从而,限制卡子40的平行部42向内侧弯曲,并保证与车身板95安装孔96的接合。
当按压脚部62直到使帽盖60的头部61与基部20的表面侧接触时,使在一对板状部63的内侧面形成的接合爪65与基部20凸出部22的角部相接合,并使帽盖60固定,以阻止从基部20将其拔出。
在此情况下,使在板状部63侧面形成的保持肋66与基部20的凸出部22表面侧上的角部接触,从而就将帽盖60稳固地固定在基部20,而不会活动。按此方式,利用安装装置10,将辅助拉手的拉手本体11牢固地固定于车身板95的安装孔96。
接下来,说明在由于某种原因需要将安装装置10从车身板95上拆下时的拆卸方法。
即,如图9所示,首先,利用负压夹具(minus driver)等,夹住帽盖60,以将其打开拔出,通过基部20的卡子插入孔21,用手指或卡钳紧压卡子40的基端部43,以使一对平行部42成为最大程度靠近的状态。
这样,拔出止动爪44前端部之间的间距W1′变得小于安装孔96的内径A,因此,通过从安装孔96拔出卡子40,就能够将安装装置10从车身板95上拆下。
此外,在一对平行部42最大程度靠近的状态下,使保持爪45前端部之间的间距W2’形成为宽于安装孔96的内径A,因此,在此状态下可以确保避免使卡子40落到安装孔96背面侧的问题。以此方式,凭感觉就可以容易地将安装装置10从车身板95上拆下。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利用连接部64,使形成帽盖60脚部62的一对板状部63的前端部连接起来,从而,可以避免这样的问题,即,当将帽盖60的脚部62压进卡子40时,一对板状部63的前端部不可预期地打开而被车身板95的安装孔96卡住。
然而,根据本发明,如图10所示,脚部62可以用分开的彼此平行凸出的形状形成,而不用将构成脚部62的一对板状部63的前端部连接起来。在此情况下,优选在各板状部63外侧面的基部侧设置一对肋67等,以免板状部63向外侧弯曲。
此外,各板状部63的内侧面形成有如上所述的接合爪65和保持肋66。根据此帽盖60,一对板状部63容易向外侧挠曲,因此,通过跨在基部20凸出部22的角部上,可使接合爪65容易与其互相接合。
此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卡子插入孔21构成本发明的开口部。
本发明可以作为安装装置使用,优选用于将汽车的辅助拉手、遮阳板、顶灯等内装部件安装在车身板上。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内装部件的安装装置,包括基部,与汽车的内装部件相连接;卡子,其基端部由所述基部保持,而其前端部插入并锁定在车身板安装孔中;以及帽盖,具有插入到所述卡子内侧的脚部,用于保证所述卡子的锁定状态;其中,所述基部包括开口部和凸出部,所述卡子的所述基端部插入所述开口部,而所述凸出部形成于所述开口部彼此相对的内壁上其中,所述卡子包括前端部,弯成U状形式;平行部,从所述前端部开始基本上相互平行地延伸;基端部,插入所述基部的所述开口部;拔出止动爪,设置于所述平行部,并与所述车身板安装孔背面侧周缘相接合;保持爪,设置于所述拔出止动爪的基端部侧,并与所述车身板安装孔表面侧周缘相接合;以及接合孔,与所述基部的所述凸出部相接合;以及其中,在所述卡子的所述平行部最大程度靠拢的状态下,设定所述卡子构成的所述拔出止动爪前端之间的间距,使该间距小于所述车身板安装孔的内径,以及所述车身板安装孔的内径小于所述保持爪前端之间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装部件的安装装置,其中所述卡子这样形成,使得所述拔出止动爪的宽度大于所述保持爪的宽度,该拔出止动爪前端中间设有呈V状形式的凹口,所述保持爪的宽度窄于所述拔出止动爪的宽度,在构成所述卡子的板件的展开状态下,所述保持爪的前端进入所述拔出止动爪呈V状形式的所述凹口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装部件的安装装置,其中,所述帽盖包括头部和脚部,所述头部置于所述基部上,而所述脚部包括基本上相互平行地从所述头部背面延伸的一对板状部,所述板状部的两侧都与所述卡子的所述平行部内侧接触,并且所述板状部的内面形成有接合爪,该接合爪与所述基部的所述凸出部相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内装部件的安装装置,其中,构成所述帽盖所述脚部的所述一对板状部的前端彼此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内装部件的安装装置,其中,构成所述帽盖所述脚部的所述一对板状部的前端彼此分开。
全文摘要
一种汽车内装部件的安装装置,包括基部、卡子和帽盖。基部包括开口部和凸出部,卡子包括前端部、平行部、基端部、拔出止动爪、保持爪和接合孔,并且卡子设定为当平行部最大程度靠拢时,拔出止动爪前端之间的间距<车身板安装孔的内径<保持爪前端之间的间距。因此,当将拔出止动爪从安装孔中拔出时,保持爪不会穿过安装孔,从而避免卡子落到车身板的背面侧。
文档编号B25B27/14GK1778523SQ20051012416
公开日2006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25日
发明者中里宏 申请人:百乐仕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