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内外套管机械切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0250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阴极内外套管机械切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像管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生产显像管中电子枪阴极内外套管切割的机器。
背景技术
在显像管电子枪阴极的制作流程中,第一道工序是把料管切割成规定尺寸的成型管段。目前现有的加工手段有东芝引进手工切割技术,国内还有激光切割技术,但还没有机械切割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的手工切割操作,料管旋转电机17通过皮带和皮带轮18连接料管联动齿轮套13。料管联动齿轮套13套设在料管11上。工人左手握住料管11,使其停止转动并向右移动至料管11右端顶住定位件12。然后左手轻轻松开,料管11在联动齿轮套14的带动下转动。工人在料管切割时右手持切割刀片16进行切割。
上述的手工切割技术存在以下四个问题1)工人容易出现疲劳,手势出现差错,影响套管尺寸;2)工人磨刀片较麻烦,且油污后会影响成型套管;3)使用过程中需要更换、安装刀片,而安装的过程也较麻烦,容易划伤工人手指;4)手工切割生产效益不高,切割套筒的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了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显像管电子枪阴极内外套管的机械切割机,用机械自动切割料管的技术代替了原来的手工切割,从而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受伤率,避免了污染套管,降低了劳动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阴极内外套管机械切割机,用于把料管切割成管段,包括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料管旋转组件,包括皮带轮、皮带和料管联动齿轮套,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皮带轮和皮带连接所述料管联动齿轮套,所述料管联动齿轮套套设在所述料管上;料管固定释放组件,包括齿轮、平面凸轮、横顶块、直顶杆和料夹,所述第二电机通过传动轴连接所述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平面凸轮联动,所述横顶块横向设置,其一端顶在所述平面凸轮上,所述直顶杆竖直放置于所述横顶块的另一端,所述料夹横向放置于所述直顶杆的顶端;料管摆动组件,包括圆柱凸轮、摆杆、料夹滑座和定位件,所述摆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圆柱凸轮的滑槽内,另一端连接所述料夹滑座,所述料夹设置在所述料夹滑座上;料管切割组件,包括偏心轮、连杆、推块滑座、导键滑动刀杆和切割刀,所述第二电机通过传动轴连接所述偏心轮,所述偏心轮通过所述连杆连接所述推块滑座,所述推块滑座上连有所述导键滑动刀杆,所述导键滑动刀杆上设有切割刀。
上述切割机中,所述第二电机连有一个手轮。
上述切割机中,所述第一电机是料管旋转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是料管切割电机。
上述切割机中,所述料管固定释放组件中的齿轮和平面凸轮设置成同速同向联动。
上述切割机中,所述料管固定释放组件中的横顶块放置所述直顶块的一端的表面呈坡形。
上述切割机中,所述圆柱凸轮、平面凸轮和偏心轮之间旋转成一定的角度。
上述切割机中,所述料夹中设有弹簧,夹口形状同所述料管的截面形状相符。
本实用新型采用全自动的机械切割技术来代替原来的手工切割技术,其中料管旋转组件控制料管转动,料管固定释放组件根据需要使料管固定不动,也可释放料管使其转动。料管摆动组件使料管顶住定位件,而切割组件用来切割料管。本实用新型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差错,提高了生产效率。


图1是现有技术的手工切割操作示意图。
图2是阴极内外套管切割机的平面图。
图3是阴极内外套管切割机的工作原理图。
图4是切割机中圆柱凸轮的工作原理图。
图5是切割机中平面凸轮的工作原理图。
图6是切割机中偏心轮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2示出了阴极内外套切割机的结构。请参阅图2,切割机主要由料管旋转组件、料管固定释放组件、料管摆动组件以及料管切割组件四部分组成。料管旋转组件中,旋转电机17通过皮带轮和皮带18连接料管联动齿轮套13,且齿轮套13套设在料管11上。料管固定释放组件中,切割电机1通过传动轴连接齿轮5,而齿轮5与平面凸轮7以同速同向的方式联动。横顶块8横向放置,其一端顶在平面凸轮7上,另一端的表面成坡形。在坡形表面上竖直放置直顶杆9。直顶杆9的顶端放置料夹10。如图5所示,料夹10是一个夹子的形状,上下夹片的中间连有一根弹簧,用来控制夹口的开合。夹口形状同料管11的横截面形状相符。料夹10旁边还设置定位架22,用来固定料管11。料管11的一端顶住定位件12,也起到了定位的作用。料管摆动组件中,切割电机1通过传动轴连接圆柱凸轮2,其柱面上开有曲线凹槽。条状摆杆3的一端可在曲线凹槽内滑动,另一端连接料夹滑座4。料夹10放置在料夹滑座4上。料管切割组件中,切割电机1通过传动轴连接偏心轮6,偏心轮6通过连杆19连接推块滑座14。推块滑座14上设有导键滑动刀杆15。切割刀16安装在导键滑动刀杆15上。在推块滑座14上还可设置控制切割刀16作横向移动的刀架横向调节器23、控制切割刀16作上下移动的刀架升降调节器24、控制切割刀作前后移动的刀架前后调节器25。在切割刀16和导键滑动刀杆15之间还安装了刀架旋转器26,可控制切割刀16作一定程度的旋转。切割电机1上还连有手轮20,用来实现人工半自动操作,可以在机器运行过程中不开启切割电机1,利用手轮20来作渐进切割动作。
图3示出了切割机的工作原理。请参阅图2和图3,开机前,首先将料管11通过料夹10、定位架22和料管联动齿轮套13插入,使其料管的一端顶住定位件12。开启料管旋转电机17,通过皮带轮和皮带18带动联动齿轮套13转动,从而带动料管11转动。然后开启切割电机1,料管固定释放组件开始工作。请同时参阅图5,切割电机1通过传动轴带动齿轮5转动,从而带动平面凸轮7作同向同速转动。平面凸轮7横向推移横顶块8,使其坡面逐渐顶升直顶杆9。直顶杆9的顶升使料夹10作杠杆运动。料夹10的杠杆运动造成弹簧的收缩而夹住料管11。料管11停止旋转。
接着,料管旋转组件和摆动组件同时工作。请同时参阅图3至图5,摆杆3的一端放置在圆柱凸轮2的滑槽内,通过圆柱凸轮2的旋转摆杆3向左移动。摆杆3的另一端带动料夹滑座4上的料夹10把料管11横向右推至定位件12。此时平面凸轮7转动至最高位后横顶块8的顶杆退移至原点。从而料夹10即时松开料管11,料管11重新旋转,这时圆柱凸轮2的弧槽旋转至右向,使摆杆3把料夹滑座4上的料夹10向左移动,回到原点。
然后,料管切割组件开始工作,请同时参阅图3和图6。切割电机1的传动轴带动偏心轮6,已经从原点通过连杆19把推块滑座14向前推进,当料夹10回到原点后,推块滑座14上的推块顶移导键滑动刀杆15,使刀杆15上的切割刀16切下套管。最后,偏心轮6又从高点旋转至原点,推块滑座14和导键滑动刀杆15退回。当工作结束后,先关闭切割电机1,再关闭料管旋转电机17。
值得注意的是,切割机中的圆柱凸轮2、平面凸轮7和偏心轮6三者之间必须调整到形成一定的角度并达到渐进状态,否则动作会出现误差。
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通过手轮20进行人工半自动操作。手轮20主要是调整工作时用。开启旋转电机17,不开启切割电机1而利用手轮20来作渐进切割动作。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其中可作各种变化和修改而在广义上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以并非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形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阴极内外套管机械切割机,用于把料管切割成管段,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料管旋转组件,包括皮带轮、皮带和料管联动齿轮套,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皮带轮和皮带连接所述料管联动齿轮套,所述料管联动齿轮套套设在所述料管上;料管固定释放组件,包括齿轮、平面凸轮、横顶块、直顶杆和料夹,所述第二电机通过传动轴连接所述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平面凸轮联动,所述横顶块横向设置,其一端顶在所述平面凸轮上,所述直顶杆竖直放置于所述横顶块的另一端,所述料夹横向放置于所述直顶杆的顶端;料管摆动组件,包括圆柱凸轮、摆杆、料夹滑座和定位件,所述摆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圆柱凸轮的滑槽内,另一端连接所述料夹滑座,所述料夹设置在所述料夹滑座上;料管切割组件,包括偏心轮、连杆、推块滑座、导键滑动刀杆和切割刀,所述第二电机通过传动轴连接所述偏心轮,所述偏心轮通过所述连杆连接所述推块滑座,所述推块滑座上连有所述导键滑动刀杆,所述导键滑动刀杆上设有切割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连有一个手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是料管旋转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是料管切割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管固定释放组件中的齿轮和平面凸轮设置成同速同向联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管固定释放组件中的横顶块放置所述直顶块的一端的表面呈坡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凸轮、平面凸轮和偏心轮之间旋转成一定的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夹中设有弹簧,夹口形状同所述料管的截面形状相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阴极内外套管机械切割机,用机械自动切割料管的技术代替了原来的手工切割,从而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受伤率,避免了污染套管,降低了劳动成本。本实用新型包括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料管旋转组件,包括皮带轮、皮带和料管联动齿轮套;料管固定释放组件,包括齿轮、平面凸轮、横顶块、直顶杆和料夹;料管摆动组件,包括圆柱凸轮、摆杆、料夹滑座和定位件;料管切割组件,包括偏心轮、连杆、推块滑座、导键滑动刀杆和切割刀。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将料管切割成规定尺寸的成型管段的加工过程中。
文档编号B26D7/06GK2877995SQ200520048048
公开日2007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7日
发明者赵刚 申请人:上海永新彩色显像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