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体可旋转及固定的起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0284阅读:8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杆体可旋转及固定的起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子,尤其涉及一种杆体可作任意角度旋转及固定的起子。
背景技术
一种套接式之螺丝起子,是于其杆体一端形成一套接座,通过该套接座套设六角螺丝头而能转动螺件,而为增加该种螺丝起子之使用功效,便有可延伸及弯折角度之杆体结构生成,第一种现有起子是其起子之杆部为弹性体之构件,而可呈大角度之弯折,以能适用位处内部位置而无法以直线方式与其螺套之螺件,然,因为其杆部之钢性不足,故,对于锁固较紧之螺件无法顺利螺松或无法达到完全锁紧螺件之功效,而第二种现有起子是为一种万向接杆,其特点是该杆部可具较佳之钢性且能旋转任何之角度,然,为该接杆于套接一定之长度后,不易维持稳固之长直度,不仅于螺动螺件时不易操作且使用之效率也不甚理想。再有另一现有起子,是于一螺丝起子上设置一结合件、连接件及套接件,于该连接件适处设置一弹簧及定位珠,且于连结件与结合件间设置一轴杆,以达到使螺丝起子之杆体可作角度弯折之功效,然而,因为该起子构件复杂,因此,不仅制造、组装之时间、人力成本较高,且,杆体亦仅可作90度之弯折驱转,而不具功效、实用性及产业竞争性,又,该起子呈90度驱转时,因为使用者握持之一端与螺丝头螺动之一端,是利用第三构件间接组接,因此,其驱转效果、质量亦不甚稳定,此外,当起子作直线螺锁时,是利用套管状之构件套覆于可弯转之枢接处达到固定之目的,然而,该套管件容易生成移动,而影响螺丝起子锁设之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杆体可旋转且使用者能稳固操作使用的杆体可旋转及固定的起子。
为解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杆体可旋转及固定的起子,其包括一握柄、一驱动杆和一套体结构,该驱动杆是由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及一连接杆体所组成,该套体结构设有中空容置孔,该套体结构活动套设在第一、第二杆体与连接杆体枢结部位。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套体结构的中空容置孔的两开口端口径不相等。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套体结构的中空容置孔设有内螺纹,该第一、第二杆体与连接杆体的枢结部的两端也设有上螺纹或下螺纹,该套体结构的内螺纹与枢结部的上螺纹或下螺纹相互螺合。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套体结构设有一弹性组件,并在连接杆体及第二杆体默认处形成一以供固定装置容设的容置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起子包括套体结构,且该套体结构设有中空容置孔,该套体结构活动套设在第一、第二杆体与连接杆体枢结部位,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起子的杆体可旋转且使用者能稳固操作使用,结构简单,同时节省了不必要之人力资源及工作时间,更可提高整体工作之流畅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套体结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另一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套体结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套体结构立体透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另一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三实施例之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三实施例之套体结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三实施例之另一局部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杆体可旋转及固定的起子,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该起子包括一握柄10、一驱动杆11及一套体结构,其中;该握柄10一端可延伸设置一驱动杆11,而该驱动杆11是由第一杆体12、第二杆体14及一连接杆体13所组成,其中该第一杆体12一端为转动部,另一端为一枢部(图中未显示细部结构,在此说明之),其可与连接杆体13之一端相互形成一枢结部15,并具活动弯折关系;另,第二杆体14之一端,可与握柄10相互连接,另一端则为一枢部(图中未显示细部结构,在此说明之),同样可与连接杆体13相互枢设形成一枢结部15,如此组合是本实用新型之驱动杆11的结构;该套体结构包括在于驱动杆11之各枢结部15上设有的第一套体结构20及第二套体结构21,请参看图2所示,该套体结构呈一柱状结构,其内凹设有两端开口口径不一之“斜向”开放式中空容置孔,其主要是当套体结构套设驱动杆11时,其套体结构较小之缺口端会套合于驱动杆11上,而刚好将枢结部15容置于中空容置孔内,使驱动杆11之枢结部15可稳固工作,而也是因各套体结构之内部是斜向开放式之中空设计,故另一端较大之缺口则可与驱动杆11形成一活动关系。
本实用新型最大之特征是在于当第一、二套体结构20、21向上推挤时,其各套体结构会向上迫紧其驱动杆11,而使原本被稳固容置于套体结构内之枢结部15则会外露形成可弯折活动结构,因此,该驱动杆11可依使用者需要做一适时之弯折调整,使得使用者可避免因阻碍物抵挡而无法将整体工作流畅性延续下去之缺失,同时,本实用新型另可选择性推挤任一套体结构脱离枢结部15,迫使第一或第二杆体12、14形成一弯折结构,其主要是可足以应付其不同之狭隘空间,来适时做一角度及应力调整,其仅利用简单套体结构20、21之调整,就使工具驱动杆11富有多种选择性及变化性利用。
请续参看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之套体结构,在未推离枢结部15之套固时,因其套体结构内“斜向”之容置空间设计,故,当套体结构套设驱动杆11时,其较大之缺口是朝握柄10端顺向套固,而使其较小之缺口滑落至枢结部15前端时会恰好紧密驱动杆11,形成一稳固之关系,使其套体结构内之容置空间可紧密套合枢结部15,如此套设容置关系,会使其枢结部15无法生成活动弯折作用,并提供枢结部15刚性增强之作用,而不致生成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之情形,而发生工作危险之生成,另,其将套体结构向上推挤时,其因套体结构之容置空间是向握把端斜向渐大之设计,会使较小之缺口脱离原本之紧密套合处,而生成活动之关系。
又,本实用新型另可设有第二实施例,请参看图6和图7所示,其中最大特征是在于套体结构之中空容置孔设计,其可设计成垂直中空状,并在其内径适当处设有内螺纹,且在于驱动杆11的第一枢结部151上下两端设有上、下螺纹153、154(即于第一杆体12末端及连接杆体13前端之适当处),及第二枢结部152之前后两端设置上、下螺纹153、154(即于连接杆体13之末端处及第二杆体14之前端适当处),可供套体结构之上下缺口卡合固定,其在将驱动杆11弯折使用时,第一套体结构20之下缺口则会卡合于第一枢结部151之下螺纹154,而第二套体结构21则会由上缺口处卡合第二枢结部152之上螺纹153,藉由如此达到稳固及提升坚固性之枢结部15,而其另一实施例之工作方式是将第一套体结构20向上推挤,使其第一套体结构20之下缺口卡合第一枢结部151之上螺纹153处固定,如此可使第一杆体12做一弯折动作,同样地,将第二套体结构21向下拉设,使第二套体结构21之上缺口会卡合于第二枢结部152之下螺纹154处,使其第二枢结部152也能生成一弯折动作。
又,本实用新型得以另一实施例,请参看图8至图10所示,其中,该第一、第二套体结构20、21设有一弹簧态样之弹性组件22,另在其连接杆体13之前端处及第二杆体14前端默认处设有一容置孔301,以供一由钢珠31及弹簧32所构成之固定装置30容置,以利第一、第二套体结构20、21下压位移,而脱离对枢结部15之套卡时,固定装置30则可与套体结构默认处之凹孔23相互套卡定位,以防止第一、第二套体结构20、21复位,进而达到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及连接杆体成一弯折驱动状态(如图10所示),以适应不同工作环境所需。
权利要求1.一种杆体可旋转及固定的起子,其包括一握柄和一驱动杆,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套体结构,该驱动杆是由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及一连接杆体所组成,该套体结构设有中空容置孔,该套体结构活动套设在第一、第二杆体与连接杆体枢结部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体可旋转及固定的起子,其特征在于该套体结构的中空容置孔的两开口端口径不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体可旋转及固定的起子,其特征在于该套体结构的中空容置孔设有内螺纹,该第一、第二杆体与连接杆体的枢结部的两端也设有上螺纹或下螺纹,该套体结构的内螺纹与枢结部的上螺纹或下螺纹相互螺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体可旋转及固定的起子,其特征在于该套体结构设有一弹性组件,并在连接杆体及第二杆体默认处形成一以供固定装置容设的容置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杆体可旋转及固定的起子,其特征在于该固定装置由钢珠及弹簧所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杆体可旋转及固定的起子,其包括一握柄、一驱动杆和一套体结构,该驱动杆是由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及一连接杆体所组成,该套体结构设有中空容置孔,该套体结构活动套设在第一、第二杆体与连接杆体枢结部位。本实用新型的起子的杆体可旋转且使用者能稳固操作使用,结构简单,同时节省了不必要之人力资源及工作时间,更可提高整体工作之流畅性。
文档编号B25B15/00GK2770887SQ20052005344
公开日2006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3日
发明者谢智庆 申请人:谢智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