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拆卸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9612阅读:8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轴承拆卸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拆装工具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拆卸轴承的工具。
背景技术
轴承是机械装置中普遍应用的机械部件,多数用于实现机械装置中某机械部位的转动。轴承是通常安装在轴上的。众所周知,机械装置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都存在折旧损耗,因此,为维护机械装置的正常运转,需不断更换使用寿命超出预定寿命的机械零部件。在机械的维护过程中,遇到轴承已损坏或其使用寿命已过期就需要更换安装在轴上的轴承,避免机械装置出现故障而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传统拆卸旧轴承的方法是使用虎钳,铳子或榔头配合使用,实现轴上轴承的拆卸。该拆卸过程十分费力,笨拙,且拆卸效率低下。在拆卸时,稍有不慎就会伤及相关拆卸人员或者是轴承没拆卸下来反而将轴弄弯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专用于拆卸不同尺寸轴承的拆卸工具,解决传统拆卸轴承的工具存在拆卸轴承费力、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轴承拆卸工具,包括拆卸螺栓,横臂,以及至少两组相互连接的可调支架和拆卸板;所述横臂的中心具有贯穿所述横壁的安装孔,所述拆卸螺栓装配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碎黄臂上以安装孔为中心,对称开设有与可调支架对应数量的滑槽;所述可调支架一端分别通过连接件与滑槽连接,并可沿滑槽滑动。
与传统的轴承拆卸工具相比,本实用新型轴承拆卸工具的拆卸板可卡住待拆卸的轴承,然后把拆卸螺栓向下旋转把安装有轴承的轴抵出去,实现轴承的拆卸。使用时,握住可调支架,旋转拆卸螺栓就可方便快捷地实现轴承的拆卸。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轴承拆卸工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l是本实用新型一轴承拆卸工具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


图1所示轴承拆卸工具拆卸螺栓的示意图。
图3和图4分别是
图1所示轴承拆卸工具横臂的剖视图和俯视图。
图5和图6分别是
图1所示轴承拆卸工具可调支架的俯视图和剖视图。
图7和图8分别是
图1所示轴承拆卸工具拆卸板的侧-现图和俯视图。
图9是采用
图1所示的轴承拆卸工具拆卸轴承的示意图。
图IO是
图1所示轴承拆卸工具可替换的横臂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轴承拆卸工具剖面示意图请参阅
图1,它包括拆卸螺栓1 、横臂2、可调支架3和拆卸板4。横臂2的对称中心具有一安装孔21,安装孔21两侧开有滑槽22。拆卸螺栓l置于安装孔21内。可调支架3—端通过连接件51与横臂滑槽22连接,并且可沿滑槽22滑动,可调支架3另一端与拆卸板4连接。
请参阅图2所示的拆卸螺栓。拆卸螺栓1为内六角螺栓,即拆卸螺栓旋转端12为内六角形。该类型的拆卸螺栓便于运用内六角扳手进行向上或向下旋转。拆卸螺栓1的头部11为圆锥形。靠近圓锥形头部11的螺栓部分其表面具有螺紋。目前安装有轴承的轴的端部大多数均留有锥孔,这样在拆卸螺栓1向下旋转与轴承的轴端接触时,其圓锥形头部11易于与轴端部的锥孔接触而进行定位。在进一步旋转拆卸螺栓1时,易于通过拆卸螺栓1向轴施加作用力,提高施加的作用力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当然若拆卸螺栓1的头部11与平常内六角螺栓一样为平头也是可以的,但是在拆卸螺栓l与轴的端部接触时易出现打滑的现象。因此,本实用新型轴承拆卸工具的拆卸螺栓其头部优选为圆锥形头部。
请参阅图3所示的横臂的剖视图,横臂对应于内六角拆卸螺栓的安装孔21为螺紋孔。请参阅图4所示的横臂俯视图,横臂螺紋孔21两侧所开设的滑槽22优选为台阶导槽。这样连接可调支架3与横臂滑槽22的连接件51直接用常用的连接螺栓51就可。连接螺栓51的杆部连接可调支架3,头部刚好卡在台阶导槽22中带动可调支架3进行滑动。这种台阶导槽22和连接螺栓51就可实现可调支架3相对横臂2的滑动,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对应于图4所示的横臂2,与横臂2连接的可调支架3为两个,分别连接于图4所示的两个台阶导槽22。
请参阅图5和图6所示的可调支架俯视和剖视图。如图5所示两个可调支架3均为截面形状是部分圆环面的柱体。两个可调支架3截面所对应的圆环中心O位于拆卸螺栓1的中轴线上,即可调支架3以拆卸螺栓1为对称中心安装于横臂2上。图6是沿图5AA'方向可调支架的剖视图。如图所示,可调支架3上底面和下底面各有一螺紋孔31,可调支架3朝向拆卸螺栓21的侧面开有两个插板槽32。插板槽32中可插入拆卸板4,实现拆卸板4在可调支架3上的上下移动的调节。当然也可在可调支架3上制作其他类型的凹槽,例如滑动导槽,用于实现拆卸板4位置的调节。本实施例例举的插板槽32相对其他结构易于制作,且易于实现拆卸板位置的固定,调节拆卸板位置时方便简单。本实施例仅例举了在可调支架上制作两个插板槽,使用者可根据需要在可调支架上制作多个插板槽。由于制作过多的插板槽会降低可调支架的最大受力能力,使得可调支架在受力时易发生变形,基于以上因素,需综合考虑拆卸板调节位置的要求和受力要求来设定可调支架上所开的插板槽的数目。本实施例中将可调支架选为截面形状是部分圓环面的柱体,主要是用于提高开有插板槽的可调支架的最大受力能力,其次在使用时便于使用者直接用手握住可调支架,具有圆环弧度的可调支架方便用手掌施力,提高施力时的舒适度。
请参阅图7和图8所示的可调支架上安装的拆卸板的侧视和俯视图。参见图7所示拆卸板4的侧i见图,拆卸板4靠近拆卸螺栓1的一端为锲形端。这样便于拆卸板插入待拆卸轴承的底部。参见图8所示拆卸板4的俯视图,对应于图7所示拆卸板4的锲形端俯视时,其为马蹄形;而另一端开有一螺紋孔,通过螺栓与所述可调支架3连接。马蹄形的锲形端可方便拆卸板4卡住轴承的底部而进行施力。为了实现不同轴承的拆卸,可备用若干不同半径R和长度L尺寸的拆卸板4以供替换。
请参见图9,在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轴承拆卸工具进行拆卸时,将拆卸板4插入待拆卸轴承6的底部,握住可调支架3,拆卸板4马蹄形锲形端卡住轴承6底部,利用扳手将拆卸螺栓1向下旋转,使拆卸螺栓1与轴7的上端部接触后,进一步向下旋转拆卸螺栓l就可方便快捷地把轴7抵出而将轴承6起出。在实际轴承拆卸过程中会遇到不同轴端尺寸H的轴承,对于轴端尺寸H较大的,可选择将拆卸板4通过螺栓52安装于可调支架3底部或安装在靠近可调支架3底部的插板槽32内。对于轴端尺寸H较小的,可选择将拆卸板4安装于可调支架3靠近横臂2的插板槽。对于不同直径的轴承,可选择相应L和R尺寸的拆卸板。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轴承拆卸工具可方便快捷地实现轴承的拆卸,解决传统轴承拆卸工具存在的拆卸轴承费力、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实施例例举的轴承拆卸工具中横臂是方形板形状的,该轴承拆卸工具中橫臂也可釆用如图IO所示的圆盘形横臂。中心对称处一圆心开有螺紋孔21',用于安装拆卸螺栓。以螺紋孔21'为中心,在横臂上以螺紋孔为中心对称开有若干滑动槽22'。具体地,滑动槽22'可选择为台阶槽。图IO例举的台阶槽为四个。通过该四个台阶槽,横臂可连接四个可调支架实现待拆卸轴承的定位和固定。对于横臂为圓盘状的轴承拆卸工具的具体操作方式与图9所示的拆卸工具使用方式相同,因此不再进行赘述。
领域技术人员通过非创造性劳动对实施例中例举的轴承拆卸工具的改变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轴承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拆卸螺栓,横臂,以及至少两组相互连接的可调支架和拆卸板;所述横臂的中心具有贯穿所述横壁的安装孔,所述拆卸螺栓装配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横臂上以安装孔为中心,对称开设有与可调支架对应数量的滑槽;所述可调支架一端分别通过连接件与滑槽连接,并可沿滑槽滑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螺栓为内六角螺 栓,头部为圆锥形。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臂用于安装内六角 螺栓的安装孔为螺紋孔。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支架正对拆卸螺 栓的侧面开设有插板槽,所述拆卸板安装在插板槽内或者通过连接件安装在可 调支架底部。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板靠近拆卸螺栓 的 一端为马蹄形的锲形端,另 一端与所述插板槽相匹配。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迷横臂的滑槽为台阶导槽。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支架是截面形状 为部分圆环面的柱体;所述圓环面所对应的圆心位于所述拆卸螺栓的中轴线上。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支架与所述横臂 滑槽连接的连接件为连接螺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承拆卸工具,它包括拆卸螺栓,横臂,以及至少两组相互连接的可调支架和拆卸板;所述横臂的中心具有贯穿所述横壁的安装孔,所述拆卸螺栓装配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横臂上以安装孔为中心,对称开设有与可调支架对应数量的滑槽;所述可调支架一端分别通过连接件与滑槽连接,并可沿滑槽滑动。本实用新型的轴承拆卸工具通过拆卸板卡住待拆卸的轴承,然后把拆卸螺栓向下旋转把安装有轴承的轴抵出去,实现轴承的拆卸。使用时,握住可调支架,旋转拆卸螺栓就可方便快捷地实现轴承的拆卸,解决传统轴承拆卸工具存在的拆卸轴承费力、效率低下的问题。
文档编号B25B27/02GK201295902SQ200820154499
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7日
发明者文关权 申请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