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工位模头的装配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4244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C、d工位模头的装配夹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维修、装配、拆卸数控冲床上模的工装夹具, 尤其涉及一种能同时适用于数控转塔冲床上C、 D工位上模头的装配 夹具。
背景技术
数控转塔冲床的转塔上设有A、 B、 C、 D四种不同安装形式的 模具工位。随着数控转塔冲床的普及,上述几种工位的模具已经逐步 成为行业内的标准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上模的冲头会出现磨损、 损毁,或者导杆出现变形等故障,更换的成本很高。很多具有维修能 力的单位一般是采取维修手段,修复出现故障的上模。维修时,需要 将上模组件夹持,再进行拆解,对其中的故障件进行修复。现在,修 复时普遍采用台钳对上模组件进行夹持,台钳的钳口硬度大、有摩擦 面,与上模组件之间线接触,及其容易损伤上模组件的外表面。上模 组件外表面与数控冲压机床的模套之间具有配合精度的要求,采用上 述方法修复上模内部故障后,又会出现外部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利用C、 D工位上模自身定 位键克服其旋转自由度,从而能避免损伤其外表面的C、 D工位模头 的装配夹具。
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扁平的圆柱形本体,本体的一端 开设有内径略大于C工位模头外径的通孔;本体的另一端开设有内 径略大于D工位的台阶孔,通孔与台阶孔的内壁上分别设有止旋块 一、止旋块二。
在通孔朝向台阶孔的一侧,开设有沉台一,所述的止旋块一固定 连接在沉台一中;所述的台阶孔朝向孔口的一侧开设有沉台二,所述 的止旋块二固定连接在沉台二中;沉台一和沉台二相间180°设置。
本实用新型在一扁平圆柱形本体两端分别开设能容纳C、 D工位 模具的通孔、台阶孔,利用C、 D工位模头的外圆、定位键槽,克服 模具的旋转自由度,实现与本体之间的定位,从而能方便地对模具进 行拆卸、维修。本实用新型使用效果好,避免了维修中对模具的损坏, 且适应性强,能适应C、 D工位两种不同的模具。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本体,2是台阶 L, 3是通 L, 4是螺钉,5是止旋块一, 6是止旋块二, 7是螺纹连接孔。 图2是图1中A-A剖视 图3是图2中B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3所示,包括扁平的圆柱形本体1,本体1的 一端开设有内径略大于C工位模头外径的通孔3;本体1的另一端开 设有内径略大于D工位的台阶孔2,通孔3与台阶孔2的内壁上分别设有止旋块一5、止旋块二6。
在通孔3朝向台阶孔2的一侧,开设有沉台一,止旋块一5通过 螺钉4固定连接在沉台 一 中;台阶孔2朝向孔口的 一侧开设有沉台二 , 止旋块二 6通过螺钉4固定连接在沉台二中;沉台一和沉台二相间 180°设置。在本体l的底面设有螺纹连接孔7,用于连接工作台。
权利要求1、C、D工位模头的装配夹具,包括扁平的圆柱形本体,其特征在于,本体的一端开设有内径略大于C工位模头外径的通孔;本体的另一端开设有内径略大于D工位的台阶孔,通孔与台阶孔的内壁上分别设有止旋块一、止旋块二。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 D工位模头的装配夹具,其特征 在于,在通孔朝向台阶孔的一侧,开设有沉台一,所述的止旋块一固 定连接在沉台一中;所述的台阶孔朝向孔口的一侧开设有沉台二,所 述的止旋块二固定连接在沉台二中;沉台一和沉台二相间180°设置。
专利摘要C、D工位模头的装配夹具。涉及一种维修、装配、拆卸数控冲床上模的工装夹具。提供了一种利用C、D工位上模自身定位键克服其旋转自由度,从而能避免损伤其外表面的C、D工位模头的装配夹具。包括扁平的圆柱形本体,本体的一端开设有内径略大于C工位模头外径的通孔;本体的另一端开设有内径略大于D工位的台阶孔,通孔与台阶孔的内壁上分别设有止旋块一、止旋块二。在通孔朝向台阶孔的一侧,开设有沉台一,所述的止旋块一固定连接在沉台一中;所述的台阶孔朝向孔口的一侧开设有沉台二,所述的止旋块二固定连接在沉台二中;沉台一和沉台二相间180°设置。本实用新型使用效果好,避免了维修中对模具的损坏,且适应性强,能适应C、D工位两种不同的模具。
文档编号B25B11/00GK201313290SQ20082021624
公开日2009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1日
发明者吕万长, 庄瑞斌, 王利平 申请人:庄瑞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