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处理塑料制成的容器以便将其投入使用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4891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处理塑料制成的容器以便将其投入使用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塑料制成的容器以便将其投入使用的设备,亦即处理尤 其是安瓿这样的容器,它们按容器组方式在分离线处并排排列成形,各容器在分离线处能 够彼此分离以便于使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DE 199 26 329A1)已知一种用于制造塑料容器制品的方法和设 备。为了制造相应的制品,将塑化的塑料材料(例如聚乙烯或者聚丙烯)的软管挤出到成 形装置中,通过焊接封闭软管的其中一个端部并且通过生成作用于软管的气动压差使软管 扩张,并且为了形成容器而使软管紧贴成形装置(包括两个对置的独立成形件)的成形壁。 在执行本技术领域已知的bottelpack 方法时,通过相应的填充芯在成形装置中无菌地 填充各个塑料容器并且在拉出填充芯之后在构成可预定的头部几何形状情况下密封地封 闭塑料容器,其中,为了构成实际的塑料容器(以后液体会存储在塑料容器中),成形爪钳 形式的两个独立成形件例如可以借助于液压或者电动驱动设备针对保持封闭位置彼此运 动靠近,并且彼此反向分开地运动进入打开位置。为了在此获得容器制品的非常高的生产 率,在DE 103 23 335A1中介绍了一种多站式系统,其中,通过将不同成形步骤分配在相继 排列设置在假设的圆弧上的不同站点上来实现一种转盘式(Karussell)系统,该系统使得 用于待生产的塑料产品的很高的工作节拍成为可能。这种塑料制品在这种类型设备中沿 着容器链形式的生产线输出,其中,多个独立容器并排设置。以这种方式实施进一步加工, 即,在生产线的延续中借助于冲压装置从容器链冲压出尤其是安瓿制品形式的容器组或者 安瓿组,各个安瓿组均具有用于运输和使用的适当数量的独立容器,其中,多重地设置安瓿 组,这些安瓿组具有各五个通过分离线彼此连接的安瓿。例如安瓿这样的容器的这种成组设置方式(这涉及包装和运输)是适当的和有利 的。然而另一方面独立容器或者安瓿的投入使用对于使用者而言并不方便。即便组中的分 离线是很精细和薄壁地构成的,分割开也是吃力的或者甚至很难,尤其是在相对刚硬的塑 料材料情况下,例如由聚丙烯制成容器的情况。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可以如此处理容器,即,尽管 为了包装和运输要在分离线上保持可靠连接,然而也可以简单和舒适地分离独立容器或者 安瓿以便投入使用。根据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整体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设备得以实现。据此,本发明设置了一预分离站,所述容器组能够在运输步骤中进入所述预分离 站并且在所述预分离站中为容器组的每个分离线均设置一个摆动刀,借助于所述摆动刀在 相应各个分离线上形成预分离切口。视容器的塑料材料的强度特性而定,相对于分离线的 整体长度如此选择预分离切口的长度,即,为了包装和发运,通过相应保留的分离线长度来保持可靠的连接,然而可以简单和无需大的力消耗来执行分离。由于在高效工作的容器制 造系统中常见的较高工作节拍,因而要力争使得在每个运输步骤中有尽可能多的容器进入 预分离站,所述预分离站如此设计,即,存在相应大数量的摆动刀,为了切割过程必须驱动 这些摆动刀。由于相对刚硬的塑料材料(这尤其适用于聚丙烯)导致需要较高的切割力以 及共同驱动摆动刀需要相应高的驱动功率,所以,当较大数量的摆动刀同时执行切割动作 时必须以非常高性能和对结构空间有非常高需求的方式构造驱动装置。针对于此,在本发 明设备中这样设计,即,这些摆动刀以特殊方式与共同的驱动装置连接,即,以彼此在时间 上错开的顺序执行切割动作。
通过这样获得的在时间上的负荷分布,可以在驱动功率给定的情况下操作更大数 量的摆动刀。与此相关,在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摆动刀的切割刃沿圆形轨迹执 行切割动作,摆动刀径向伸出地设置在与转动驱动装置连接的共同的刀轴上,在所述刀轴 上,为了在时间上错开地顺序执行切割动作,至少一个摆动刀相对至少一个另外的摆动刀 错开一转角地设置。如果在此规定,在每次运输步骤中能够将多于一个的容器组送入预分离站,为每 个需要开设预分离切口的容器组设置一个摆动刀组,这些摆动刀优选在所述刀轴上如此定 位,即,同时在多于一个容器组上进行预分离切割。在针对较高工作节拍而设计的设备(其中,每次运输步骤中能够使分别具有五个 安瓿的三个容器组进入所述预分离站)中,具有优点的设置方式在于,每组的各四个摆动 刀如此设置在所述刀轴上,以使属于两个不同的摆动刀组的各四个摆动刀同时执行所述切 割动作。这不仅带来了驱动轴转矩负荷的最佳时间分布,而且也由于沿所述轴的轴向错开 地引入切割力,从而带来了有利的驱动轴弯矩负荷。在有利实施例中,所述容器组能够借助于运输装置从送入站运行至所述预分离站 并且从所述预分离站进入用于输出具有预分离切口的所述容器组的运出站,由此塑料材料 的挤压可以自动运行直至包装工作步骤,实现方式是,送入站作为生产线的延续直接位于 冲压装置下游,在该冲压装置中,由容器带冲压出容器组。在此,所述运输装置优选具有导轨,运输滑动部能够沿着所述导轨运动,所述运输 滑动部具有用于待运输的容器组的框架。在此,可以设计这样的设置方式,S卩,所述运输滑动部在直线延伸的所述导轨中在 所述送入站和所述预分离站之间能往复运动。在此,可以在所述预分离站中设置抬离装置,通过所述抬离装置能使所述容器组 为了预分离切割而从所述运输滑动部被抬起进入分离位置,因而所述运输滑动部为了返回 送入站而被腾空并由此为下一次的运输步骤做好准备。对于具有预分离切口的容器组,所述运输装置可以具有运送轨道,用于将这些容 器组推送到送出站中,经预切割的容器组例如借助于输出运送装置以横向于所述运送轨道 方向延伸的输送方向被从送出站输出。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
附图中图1极其示意性简化地示出本发明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图2同样极其示意性简化地示出图1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示出按照图1的剖切线III-III得到的相对于图1和图2放大图示的剖视图; 以及图4以接近自然比例绘出的侧视图示出处于制成状态下的安瓿组,但是图中所示 情况是在为投入使用而进行处理之前。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附图所示实施例具有送入站1、预分离站3和送出站5。运输装置的起始 端位于送入站1中,借助于该运输装置,运输滑动部7可以沿着直线且水平的导轨8移动。 该运输滑动部7构成一框架9 (参见图2),框架9充当支座(在该支座中可以接纳各包含 五个安瓿13的彼此并排设置的三个安瓿组11)以使安瓿组11沿图1的箭头15的方向进 入预分离站3。图4以细节图示出具有五个独立安瓿13的这种安瓿组11,这五个独立安瓿 13在沿着其彼此对接的侧边缘的分离线17上并排成形。该设备的所示的实施例构成了容器生产线的延续,其中,该设备与设置在送入站1 上游的冲压装置(未示出)连接,在该冲压装置中,由所谓的安瓿带(Ampullengurt)冲压 制成安瓿组11,例如根据bottelpack 系统制造安瓿带。来自该冲压装置的安瓿组11 (例 如以图1中的箭头19示出)被放入位于导轨8开端处的运输滑动部7,从而三个彼此并排 设置的安瓿组11位于框架9中。在带有安瓿组11的运输滑动部7进入预分离站3之后,为了执行在分离线17处 的预分离切割,从运输滑动部7的框架9中抬起安瓿组11并且将安瓿组11置入其分离位 置(如图3所示)。这借助于具有抬离导轨21的抬离装置实现,这些抬离导轨21从滑动部 7的敞开端部23进入,通过位于其底部的开口支靠在安瓿13的下侧上,以便从框架9中抬 起安瓿组11。为实现此目的,导轨21可以借助于提升缸装置25竖直运动。一旦安瓿组11 被抬起到分离位置并且因而运输滑动部7被腾空,那么运输滑动部就从预分离站3再次返 回送入站1,以便为下次运输步骤再次接纳三个安瓿组11。为了对位于分离位置上的安瓿组11执行预分离切割,预分离站3具有数量相当于 分离线17数量的摆动刀27,其中,在附图中仅以附图标记示出一些在图3中可见的摆动刀 27。每个摆动刀27都具有一个切割刃29 (未对所有的切割刃29标注附图标记),切割刃 29为了预分离切割而沿圆形轨迹运动,实现方式是使摆动刀27执行枢转运动。为此目的, 摆动刀27安装在共同的驱动轴31上,该驱动轴31可以借助于驱动装置33转动。在本实 施例中,驱动装置33是齿杆驱动装置,其中,齿杆35以液压方式、气动方式或者电动方式往 复运动,并且轴31通过小齿轮和自由轮离合器37 (图2)驱动。在本示例中,分别包含五个安瓿13的三个安瓿组11同时在预分离站3中被置入 分离位置,这样,在轴31上就安装了十二个摆动刀27,尤其如果安瓿13是由比较刚硬的例 如聚丙烯这样的塑料材料制成时,那么对所有分离线17同时实施预分离切割导致对驱动 轴31的驱动功率的要求非常高。为了对此进行弥补,在本发明中这样设计,即,摆动刀27 以特殊设置方式安装在驱动轴31上,也就是说以这样的方式,即,一些刀27的切割刃29相对于其他刀27的切割刃29在轴31上错开一转角设置。在本发明设备中,对应于三个安瓿 组11的刀27被设置在三个刀组41、43和45(图1和图2)中,这三个刀组41、43和45各 包括四个刀27。在此这样选择在轴31上的定位,S卩,同时分别通过四个切割刃29进行切 害!],并且总有两个不同组41、43、45的刀27参与切割。为此,例如对比图1和图2,可以这样选择转动位置的分布,S卩,在图1中,并排的组 41和43的两个中间刀27为相同定向。在图2示出的分布方式中,组41中两个外置刀27 和组45中两个内置刀27在轴31上具有相同定向的位置。
根据图3可以看出,在轴31逆时针转动时,切割刃29沿圆形轨迹运动,其中,切割 刃29的径向最外端部运动经过安瓿13的大部分长度,然而在整个分离线17被切通之前, 切割刃29的径向最外端部离开安瓿分离线17。换言之,切割刃29的相对于转动轴线31而 言的径向长度和在分离位置上安瓿13的位置状态确定了预分离切口的长度,其相应地这 样选择,即,安瓿13在预切割的安瓿组11中还保持充分连接(适用于包装和运输),然而投 入使用时可以毫不费力地分离安瓿13。在通过抬起安瓿组11而被腾空的运输滑动部7再次向送入站1返回并且抬离装 置释放经预切割的安瓿组11 (实现方式是,抬离导轨21向下下降)之后,经预切割的安瓿 组11便到达运送轨道47,从而其沿图1的箭头49方向到达送出站5。为了最终输出经预 切割的安瓿组11以便包装和发运,送出站5具有一输出运送装置51,该输出运送装置以横 向于运送轨道47的方向延伸的运输方向,如箭头53所示,将安瓿组11送出。
权利要求
用于处理塑料制成的容器以便将其投入使用的设备,亦即处理尤其是安瓿(13)这样的容器,它们按容器组(11)方式在分离线(17)处并排排列成形,各容器(13)在所述分离线处能够彼此分离以便于使用,其特征在于,设有一预分离站(13),所述容器组(11)能够在运输步骤中进入所述预分离站并且在所述预分离站中为每个所述分离线(17)设置一个摆动刀(27),其中,这些摆动刀(27)为了实现用于在各相关分离线(17)处形成预分离切口的切割动作而与一个共同的驱动装置(31、33)按下述方式连接使至少一个摆动刀(27)的切割动作相对至少一个另外的摆动刀(27)的切割动作以彼此在时间上错开的顺序执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为了使所述摆动刀的切割刃(29)沿圆形 轨迹执行切割动作,所述摆动刀(27)径向伸出地设置在与一转动驱动装置(33)连接的共 同的刀轴(31)上,在所述刀轴上,为了在时间上错开地顺序执行切割动作,至少一个摆动 刀(27)相对至少一个另外的摆动刀(27)错开一转角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每次运输步骤中能够使多于一个的容 器组(11)进入预分离站(3),为每个要开设预分离切口的容器组(11)设置有一组(41、43、 45)的摆动刀(27),并且这些摆动刀在刀轴(31)上如此定位,以便同时在多于一个容器组 (11)上进行预分离切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每次运输步骤中能够使分别具有五个安 瓿(13)的三个容器组(11)进入预分离站(3),并且三组(41、43、45)摆动刀的各四个摆动 刀(27)按下述方式设置在刀轴(31)上使属于两个不同摆动刀组(41、43、45)的各四个摆 动刀(27)同时执行切割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组(11)能够借助于一运输装置 (7、8、47)从一送入站(1)运行至所述预分离站(3)并且从所述预分离站进入一个用于输出 具有预分离切口的容器组(11)的运出站(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具有一导轨(8),一运输滑 动部(7)能沿着所述导轨运动,所述运输滑动部具有用于要被送入到所述预分离站(3)中 的容器组(11)的框架(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滑动部(7)在直线延伸的所述导 轨(8)中在送入站(1)和预分离站(3)之间能往复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分离站(3)中设有一抬离装置 (21),通过所述抬离装置能使容器组(11)为了预分离切割而从运输滑动部(7)被抬起进入 分离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对于具有预分离切口的容器组(11),所述 运输装置构成有用于向送出站(5)中推送的运送轨道(4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送出站(5)中设有以横向于所述 运送轨道(47)的方向延伸的输送方向送出容器组(11)的输出运送装置(51)。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处理塑料制成的容器以便将其投入使用的设备,亦即处理尤其是安瓿(13)这样的容器,它们按容器组(11)方式在分离线(17)处并排排列成形,各容器(13)在所述分离线处能够彼此分离以便于使用,其特征在于,设有一预分离站(13),所述容器组(11)能够在运输步骤中进入所述预分离站并且在所述预分离站中为每个所述分离线(17)设置一个摆动刀(27),其中,这些摆动刀(27)为了实现用于在各相关分离线(17)处形成预分离切口的切割动作而与一个共同的驱动装置(31、33)按下述方式连接使至少一个摆动刀(27)的切割动作相对至少一个另外的摆动刀(27)的切割动作以彼此在时间上错开的顺序执行。
文档编号B26D3/08GK101878155SQ200880116952
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4日
发明者贝恩德·汉森 申请人:贝恩德·汉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