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定心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7735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定心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自动定心夹紧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定心夹紧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安装圆柱形馈源的自 动定心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馈源是雷达天线的重要部件之一。馈源的主要功能是将功放信号通过天线发射 出去,同时聚集所收集的信号并送给高频头。馈源在通信系统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溃 源需要准确地安装于天线的焦点上。馈源位置安装不准确将会使天线的信号发射效果恶 化,甚至无法正常工作。安装雷达天线时,圆柱形馈源的定心和夹紧是将馈源安装到正 确位置的前提。一般地,在安装馈源过程中,需用工装将溃源定位并夹紧,以便安装到 正确位置。在已有技术中(如图5所示),夹紧装置包括夹紧基座9、调节螺钉6,定心 时,先在馈源5的对线处7上划线,在工装上开相应的对线缺口 8,通过逐个调整调节螺 钉6,将划线和对线缺口的线条对齐,实现圆柱形馈源5的定心和夹紧。使用时,先将 圆柱形馈源装入工装,转动圆柱形馈源将工装缺口同圆柱形馈源的刻线对齐,旋紧螺钉 以夹紧圆柱形馈源。因圆柱形馈源同工装之间一般都留有较大间隙,旋紧螺钉的过程中 因不能同步而造成圆柱形馈源移动,需不断调节螺钉,最终同时对齐刻线和夹紧圆柱形 馈源,存在有需反复调节螺钉、费时费力、安装精度不易掌握、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实 际使用时,定位夹紧装置一般在测量杆(测量杆为工装,用于校正馈源的对中、指向精 度及焦距)的顶部,需在天线上进行反复调节螺钉的工作,特别是许多天线在交付使用 后,仍经常在使用现场用测量杆进行馈源的调整,存在有操作不便而且劳动强度较大的 问题。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自动定心夹紧 装置,以提高溃源的安装效率和安装精度,降低溃源安装时的劳动强度。[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0005]自动定心夹紧装置,其结构特点是包括锁紧环、锁紧销钉和滑柱,滑柱的中心 设有与滑柱同轴的台阶形柱孔,台阶形柱孔分为两段,分别为第一柱孔和第二柱孔,位 于滑柱顶端的第一柱孔的直径大于位于滑柱内部的第二柱孔的直径;第一柱孔上沿孔壁 径向设有多个通孔;通孔的内部设有锁紧销钉;滑柱的外周面上套设有锁紧环,在所述 锁紧环的内周面的周向上设有多个圆弧形斜面;所述锁紧销钉的尾部与所述圆弧形斜面 相抵接。[0006]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定心夹紧装置的结构特点也在于[0007]所述多个通孔的规格相同,所述通孔的轴线与柱孔的轴线相互垂直。[0008]所述圆弧形斜面位于锁紧环的上端部的内周面上,锁紧环的上端面上设有盖 板;所述圆弧形斜面的个数与通孔的个数相同,每段圆弧形斜面在锁紧环的内周面上所占有的弧度为2 π /圆弧形斜面个数。[0009]所述通孔的个数为3个,所述锁紧环的内周面上设有3个圆弧形斜面。[0010]所述盖板为圆环形,盖板的内周面与滑柱的外周面相配合。[0011]所述锁紧销钉的尾部上与圆弧形斜面相接触的端面为圆弧形。[0012]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0013]本实用新型中,当工作人员拧紧锁紧环时,随着锁紧环的转动,圆弧形斜面将 锁紧销钉逐渐压向锁紧环的轴心。由于多个圆弧形斜面同步动作,因而多个锁紧销钉能 够同步移动,从多个方向逐步夹紧圆柱形馈源,实现圆柱形馈源的定心和夹紧。本实用 新型仅仅通过锁紧环、锁紧销钉和滑柱等几个简单部件即可实现圆柱形馈源的定心和夹 紧,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制造成本低;通过旋转锁紧环,使得多个锁紧销钉同步夹紧 馈源,同时由于斜面具有自锁功能,将溃源夹紧后不会自动松开,通过一次操作就能实 现圆柱形馈源的定心和夹紧,定心准确,工作效率高,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本实用 新型的自动定心夹紧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制造成本低、定心准确、工作效 率高、操作方便且劳动强度低等优点。[0014]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圆柱形馈源的安装。


[0015]图1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定心夹紧装置的剖视图。[0016]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定心夹紧装置的锁紧环的俯视图。[0018]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0019]图5为已有技术的定心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20]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附图5中标号1锁紧环,圆弧形斜面11,2 锁紧销钉,尾部21,3滑柱,31第一柱孔,32第二柱孔,4盖板,5圆柱形馈源,6调节 螺钉,7对线处,8对线缺口,9夹紧基座。[0021]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参见图1、图2、图3、图4,自动定心夹紧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锁紧环1、锁紧 销钉2和滑柱3。滑柱的中心设有与滑柱同轴的台阶形柱孔,台阶形柱孔分为两段,分别 为第一柱孔31和第二柱孔32,位于滑柱顶端的第一柱孔31的直径大于位于滑柱内部的第 二柱孔32的直径。第一柱孔31上沿孔壁径向设有多个通孔;通孔的内部设有锁紧销钉 2。滑柱的外周面上套设有锁紧环1。在所述锁紧环1的内周面的周向上设有多个圆弧形 斜面11,即垂直于锁紧环1轴线的平面和所述圆弧形斜面11的相交线为圆弧,所述圆弧 上不同的点与锁紧环1轴线之间的距离是变化的,圆弧的其中一个端点与锁紧环1轴线之 间的距离最大,另一个端点与锁紧环1轴线之间的距离最小,圆弧上的其他点与锁紧环1 轴线之间的距离值介于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之间。本实施例中,圆弧形斜面11设于锁紧 环1的上半部分,锁紧环1内周面的下半部分(即未设置的圆弧形斜面11的部分)与滑 柱3相配合且为小间隙配合,配合精度比较高,可使得锁紧环1与滑柱3保持较高的同轴度,以保证定心精度。[0023]锁紧销钉的尾部21与所述圆弧形斜面11相抵接。所述多个通孔的规格相同,所 述通孔的轴线与柱孔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圆弧形斜面11位于锁紧环1的上端部的内周 面上,锁紧环1的上端面上设有盖板4;所述圆弧形斜面11的个数与通孔的个数相同, 每段圆弧形斜面11在锁紧环1的内周面上所占有的弧度为2 π /圆弧形斜面个数。所述 通孔的个数为3个,所述锁紧环1的内周面上设有3个圆弧形斜面11。所述盖板4为圆 环形,盖板4的内周面与滑柱3的外周面相配合且为大间隙配合。所述锁紧销钉2的尾 部21上与圆弧形斜面11相接触的端面为圆弧形。[0024]本实用新型中,锁紧环的内周面上设有3个圆弧形斜面为最佳。当旋转锁紧环 时,圆弧形斜面压紧锁紧销钉的尾部,将锁紧销钉压向锁紧环的轴心,锁紧销钉的顶部 逐步顶紧圆柱形馈源5的外周面,使得圆柱形馈源5和滑柱能够保持良好的同轴度,准确 地将馈源定心,并通过斜面的自锁功能,将圆柱形馈源5夹紧。[0025]本实用新型中,当工作人员拧紧锁紧环时,随着锁紧环的转动,圆弧形斜面将 锁紧销钉逐渐压向锁紧环的轴心。由于多个圆弧形斜面同步动作,因而多个锁紧销钉能 够同步移动,从多个方向逐步夹紧圆柱形馈源,实现圆柱形馈源的定心和夹紧。本实用 新型仅仅通过锁紧环、锁紧销钉和滑柱等几个简单部件即可实现圆柱形馈源的定心和夹 紧,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制造成本低;通过旋转锁紧环,使得多个锁紧销钉同步夹紧 馈源,同时由于斜面具有自锁功能,将溃源夹紧后不会自动松开,通过一次操作就能实 现圆柱形馈源的定心和夹紧,定心准确,工作效率高,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本实用 新型的自动定心夹紧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制造成本低、定心准确、工作效 率高、操作方便且劳动强度低等优点。[0026]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圆柱形馈源的安装。
权利要求1.自动定心夹紧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锁紧环(1)、锁紧销钉( 和滑柱(3),滑柱的 中心设有与滑柱同轴的台阶形柱孔,台阶形柱孔分为两段,分别为第一柱孔(31)和第二 柱孔(32),位于滑柱顶端的第一柱孔(31)的直径大于位于滑柱内部的第二柱孔(32)的 直径;第一柱孔(31)上沿孔壁径向设有多个通孔;通孔的内部设有锁紧销钉O);滑柱 的外周面上套设有锁紧环(1);在所述锁紧环(1)的内周面的周向上设有多个圆弧形斜面 (11);所述锁紧销钉的尾部与所述圆弧形斜面(11)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定心夹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多个通孔的规格相同,所 述通孔的轴线与柱孔的轴线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定心夹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圆弧形斜面(11)位于锁 紧环(1)的上端部的内周面上,锁紧环(1)的上端面上设有盖板;所述圆弧形斜面 (11)的个数与通孔的个数相同,每段圆弧形斜面(11)在锁紧环(1)的内周面上所占有的 弧度为2π/圆弧形斜面个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定心夹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通孔的个数为3个,所述 锁紧环(1)的内周面上设有3个圆弧形斜面(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定心夹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盖板(4)为圆环形,盖板 (4)的内周面与滑柱(3)的外周面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定心夹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锁紧销钉( 的尾部 上与圆弧形斜面(11)相接触的端面为圆弧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定心夹紧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锁紧环、锁紧销钉和滑柱,滑柱的中心设有与滑柱同轴的台阶形柱孔,台阶形柱孔分为两段,分别为第一柱孔和第二柱孔;第一柱孔上沿孔壁径向设有多个通孔;通孔的内部设有锁紧销钉;滑柱的外周面上套设有锁紧环,所述锁紧环的内周面上设有多个圆弧形斜面;所述锁紧销钉的尾部与所述圆弧形斜面相抵接。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圆柱形馈源的安装,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制造成本低、定心准确、工作效率高、操作方便且劳动强度低等优点。
文档编号B25B11/00GK201807984SQ20102052922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8日
发明者张昇 申请人:安徽博微长安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