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压切菜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1756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斜压切菜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要用于切割南瓜等较硬食材以及蔬菜的菜刀。
背景技术
近年来,常使用西洋菜刀(文化菜刀、三德菜刀)。以下述使用目的来制造这些菜刀,即、除了用于切割食材之外,还可以用于其他多种用途用刀尖来切肉的筋腱或者插入蔬菜的裂口,用刀刃根部挖去马铃薯的芽、削蔬菜或水果的皮等,为了进行细致的动作而相对于手的抓握将手柄做成较细。因此就产生以下的问题例如在切割南瓜等较硬食材时, 对手柄难以用力,从而变为手从手柄挪向刀身的刀背一侧进行切割的动作,用手按压刀背的结果就是手会变疼等。另外,刀刃自刀刃根部到刀尖描绘成曲线,曲线向刀尖方向的直径逐渐变小。因此,将切断时刀刃与切菜板面相接触状态下的手柄的中心线方向作为手柄中心线、将此时的切菜板面的延长线作为切菜板线时,手柄中心线与切菜板线所形成的角度 (以下称之为入刀角)为,在刀尖方向上手柄的作用点比切菜板面更高,因此入刀角较大, 而在刀刃根部附近,入刀角则接近于零度。由此,通过改变切割时的刀刃的位置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切割方法的变化,从而可用于多种用途。但是,虽然在前端附近(刀尖)入刀角增大而使得施加到手柄上的力很容易向下方施力,但在刀刃接触的中心附近(以下称之为刀刃中部)入刀角变小,从而导致向下方的施力变小。由此存在如下的缺陷,即、虽然在刀尖处容易向下方施力,但由于在刀刃的前端附近(远离手柄的作用点)进行操作,因此难以施加稳定的力。并且,具有如下的问题,即、由于刀刃整体为曲面,因此在切叶类蔬菜等时,在与刀刃接触的刀刃中部的中心附近能够切断,但在其前后位置处则刀刃难以接触,在刀刃与切菜板的面之间留出间隙,从而容易产生切不断的现象,不仅必须要将菜刀垂直向下切,还必须使刀刃来回转动进行移动。另外,作为刀身是直线、手柄轴和入刀角的角度为10度左右的形状的菜刀,主要有剁鸡用的被称为“剁刀”的菜刀、剔除带骨肉的“剔骨刀”、以及仅刀尖部具有角度的“鳗裂”等,但这些菜刀的刀具厚度均较厚(3mm以上),并且是单面刃,不适合用于切割南瓜等生的食材。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沿着菜刀1的把手2的外周3而滑动自如地安装由合成树脂成形的刀背承受体4,该刀背承受体4在菜刀1的刀背Ia上移动自如且可以保护刀背 la,从而构成为直接用手就能够向菜刀1的刀背Ia施加较强的力”,其是滑动自如地进行安装的结构。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 “在本发明中,将菜刀做成如下的形状,当握住菜刀的手柄时,刀身的侧平面方向和食指方向自然地成为一致,在易于沿目标方向进行切割的同时, 无需在指尖上施加很大的力量而利用大拇指和食指的根部即可支撑的手柄形状;以及在用五个手指抓握并对刀身施力时容易抓握、容易施加力且难以向刀身一侧滑动的手柄形状”, 但是其并没有记载有关入刀角或刀刃和凸缘以及边缘的角度关系,并且自刀身的刀刃中部至刀尖,菜刀弯曲较大,刀身宽度也较细。(专利文献1)日本登录实用新型第3090235号[0006](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2005-198833号
实用新型内容所要解决的课题在将南瓜等较硬食材作为主体进行切割时,可使手柄的力容易施加到刀刃上,并且易于进行切割。另外,在切蔬菜(尤其是叶类蔬菜)等时,不会有切不断的现象。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鉴于上述课题并进行努力研究的结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易切断的菜刀为,由金属或者陶瓷的刀身和手柄(抓握部)构成的烹饪用菜刀,将除去刀尖的一部分(例如10%左右)的刀刃(刀刃线),形成大致直线状的刀刃中部,在切断时刀刃的刀刃中部接触到切菜板面较多的状态下,手柄中心线(与刀身的“刀背”的延长线大致平行的“柄芯”的大致中心线)与切菜板面所形成的角度(入刀角)为5度 15度。另外,在手柄上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形成在菜刀的刀刃接触到水平面上时的大致垂直方向上并靠近刀身一侧的端部,手柄还具有粗柄部,该粗柄部使握住手柄时大拇指和食指的抓握圆周为105mm 130mm。并且,在刀身中的刀尖一侧的刀背部上,设置有大致半圆状的凸部,刀身为双刃, 刀身的刀背的板厚度为2. 5mm以下,刀身宽度的最大宽度为50mm以上。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是斜压切菜刀,其手柄上设置有外皮,所述外皮是在形成手柄之后,以由柔软性材料覆盖手柄表面的形式进行双层成形而得到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斜压切菜刀,是使施加到手柄上的力易转化为向斜前方压切力的菜刀,也是容易切割南瓜等较硬食材的菜刀。例如,南瓜作为绿黄色蔬菜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材,虽然是每天都想吃的食材,但由于切南瓜很费劲,也容易被敬而远之。另一方面,虽然在蔬菜卖场等也有切成一半或者四分之一的南瓜,但除了数量少不经济实惠之外,也容易碰伤。另外,近年来虽然也有用微波炉将南瓜变软再进行切割等的方法,但不仅仅是味道下降的问题,还存在切不开就将整个南瓜进行烹饪的情况,当需要烹饪所需量时的结果还是要将南瓜进行切割。另外,其他的较硬食材包括有红薯、莲藕等。对于这些较硬的食材,虽然用刀身的板厚度较薄且刀身宽度较大的菜刀容易进行切割,但是因手柄较细,手柄的轴芯和刀刃(刀刃线)大致平行,而难以传递力,也难以用力,从而难以切割较硬的食材。而且,在另一方面,当用西洋菜刀切叶类蔬菜时,虽然在刀刃接触的中心部能够切断,但在前后处会发生切不断的现象,例如也存在泽庵咸菜的皮还残留着的例子等。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刀身的板厚度做得较薄,且刀身宽度整体上较大,并作出对手柄施加的力易于施加到刀刃上的入刀角,在易于切割南瓜等较硬食材的同时,切割时也难以产生破裂,可减少蔬菜切不断等情况的发生,无需挑选烹饪的食材就能够轻松地进行烹饪,从不善于使用菜刀的年轻人到高龄化时代的老人等,都能够很容易地进行烹饪,并且也促进了高营养价值食材的摄入。
图1(a)、图1(b)、图1(c)为,现有的日式菜刀和西洋菜刀的主视图。图2(a)、图2(b)为,表示在现有菜刀进行刀尖切割和刀刃中部(刀刃的中心附近)切割时与切菜板接触的状态的主视图。图3为,表示斜压切菜刀的实施例的主视图。图4(a)、图4(b)、图4(c)为,表示现有菜刀和斜压切菜刀的刀刃接触部分与入刀角的主视图。图5为,表示斜压切菜刀的带凸缘的其他实施例的主视图。图6 (a)、图6 (b)为,表示斜压切菜刀的带凸缘且表现出使抓握变粗的入刀角的其他实施例的主视图。图7为,表示斜压切菜刀的带凸缘且使抓握变粗并在刀尖一侧的刀背部设有凸部的其他实施例的主视图。符号说明[0029]1 菜刀Ia 菜刀[0030]Ib 菜刀Ic 菜刀[0031]Id 菜刀2 刀身[0032]21 刀刃22 刀尖[0033]22a 刀尖23 刀刃根部[0034]23a 刀刃根部24 刀刃中部[0035]25 刀身宽度25a:刀身宽度[0036]3 手柄3a 手柄[0037]3b 手柄3c 手柄[0038]31 凸缘33 外皮[0039]34 中柄35 图案[0040]4 手41 食指[0041]42 大拇指5 切菜板[0042]6 力点7 作用点[0043]71 作用点8 作用线[0044]9 切割宽度10 粗柄部[0045]11 手柄中心线12 切菜板线[0046]14 下方作用力15 凸部[0047]α 刀尖入刀角β :刀刃中部入刀[0048]Y 作用角Yl 作用角[0049]Y 2:作用角θ 入刀角
具体实施方式图1(a)、(b)表示现有的日式菜刀,图1(a)表示“出刃菜刀”,图1 (b)表示“切菜菜刀”。另外,图1(c)表示西洋菜刀。日本在明治时代从海外引进了牛刀菜刀,在高度成长期将作为日式菜刀的切菜菜刀、和作为洋菜刀的牛刀菜刀进行组合,从而创造出西洋菜刀 (文化菜刀、三德菜刀)。可以说日式菜刀和洋菜刀的融合,确实是互相吸取了优良之处。虽然如上做成的西洋菜刀可以方便地用于任何地方,但另一方面,对于较硬的食材却存在难以用力的问题。[0051]在图1(a)中,刀尖的入刀角α为10度左右,刀刃中部的入刀角β为接近于0度的角度。在图1(b)中,仅有刀刃中部的入刀角β,且其大致为0度左右。图2 (a)表示了现在的西洋菜刀的示例,图2(a)表示将刀刃(刀尖)接触到切菜板时的示意图。图2(b)表示将刀刃中部接触到切菜板上的状态。图3表示斜压切菜刀的实施例,菜刀Ia为,除了刀尖22和刀刃根部23的一部分之外,刀刃中部M是具有平缓的很小的坡度的大致直线状。手柄中心线11与切菜板线12 所形成的入刀角α为,大约10度左右的角度,刀身宽度25较宽且向刀尖方向延长。图4(a)表示现有菜刀在刀刃中部M附近接触到切菜板5的状态,并表示施加到手4的力加到力点6上,向作用点71的刀刃中部传递力。由于作用点71位于力点6的前方,因此,向下方施加的力、即下方作用力14就会影响作用线8和切菜板线12所形成的角度(以下称之为作用角),作用角Y越小则被压向下方的力就越少。另外,还表示了刀刃中部的实际切割宽度9 (在菜刀接触的状态下,可有效地进行切割的宽度)较窄的情况。图4(b)表示用现有菜刀的刀尖22进行切断的状态,虽然手柄3自切菜板面向上方抬起,但作用角Y与图4(a)相比没有变化,下方作用力14也没有变化。可以看到切割宽度9则变得非常狭窄。从图4(c)可以明白,实施例的菜刀Ia接触到切菜板时的切割宽度9较宽,并且刀尖附近的作用角Yl与图4(a)、(b)相比没有太多变化,但是在作用点71处,作用角口则比图4(a)、(b)中的更大,下方作用力71也变大。由此可知,加到力点6的力在较宽的范围内被作为下方作用力进行传递。图5表示其他的实施例,由于菜刀Ia的手柄中心线11朝向斜下方,因此手柄容易斜向滑动,手的握紧就需要有抓握力。为了解决这一点,在将刀刃接触到切菜板上时,在手柄3a的刀身2 —侧且在大致垂直的方向上设置有凸缘31。图6(a)表示其他的实施例,由于手柄中心线11朝向斜下方,因此手柄容易斜向滑动,手的握紧就需要有抓握力。为了解决这一点,在将刀刃接触到切菜板上时,在手柄北的刀身2 —侧且在大致垂直的方向上设置有凸缘31,同时在凸缘31的附近且在大致垂直的方向上还设置有粗柄部10。图6(b)表示将刀刃的刀刃中部M接触到切菜板5上的状态,可以看到在较宽的范围内刀刃都接触到切菜板面。另外,通过将手柄北做粗,使得在手柄北的连接部中的刀身的刀背上部变得离手柄的中心更近,从而相对于刀身的刀身宽度25的宽度,能够使力点 6处于较高的位置。由此,能够获取比较经济实惠的刀刃材料。图7表示其他实施例的菜刀,力点6位于较高的位置从而容易用力,同时凸缘31 能够抑制滑动,粗柄部10提高了抓握力。另外,由于在刀尖一侧的刀背部设置有曲线状的凸部,因此,虽然未图示但将手放到刀背上进行切割时,可以获得手不会从刀背部滑落的效果。另外,刀尖2 和刀刃根部23a是将其刀刃的角度变圆,从而能够防止由刀身的角引起的受伤。(第一实施方式1)作为斜压切菜刀的菜刀Ia为,通过施加于刀刃整体上来获得入刀角,所述入刀角是以现有的西洋菜刀的刀尖接触到切菜板时所产生的刀尖入刀角α的角度作为基准。自刀刃接触到切菜板(平面)的面所产生的切菜板线12、与手柄3a的手柄中心线11进行交叉所成的角度,即入刀角α为7度 15度(例如为10度)。角度根据放置切菜板面的高
6度和身高(特别是站直弯曲手腕后的肘的高度)的不同而产生变化,在同一切菜板面的高度的情况下,身高低的人优选减小角度,而另一方面,身高较高的人优选增大角度。另外,当切菜板面(在水槽上进行操作时为水槽高度加上切菜板的厚度)较低时,则增大角度,当切菜板面较高时,则减小角度(例如,在身高为165厘米左右的情况下,大约为10度)。另外,除了刀尖之外以平缓的曲线而形成了刀刃的曲线,并形成为大致直线状 (例如,中心与左右的差为2mm)。(第二实施方式)菜刀Ib具有凸缘32,所述凸缘形成在菜刀的刀刃接触到水平面上时的大致垂直方向上并在手柄3a的刀身一侧的端部。(第三实施方式)菜刀Ic具有凸缘31,所述凸缘形成在菜刀的刀刃接触到水平面上时的大致垂直方向上并在手柄北的刀身一侧的端部,并且在该凸缘31的附近还具有粗柄部10,将柄部做成不锈钢制的夹心结构,并与刀身进行焊接。粗柄部10形成为,当握住手柄时大拇指和食指的抓握圆周为105mm 130mm(例如120mm)的粗柄部10。另外,将手柄中心线11的延长线与切菜板线12所形成的入刀角 α做得较大(例如10度)。由此,使得力点6与作用点7、或者作用点71与切菜板5的面所形成的作用角Yl、Y 2都变得较大(例如30度、50度),从而使下方作用力14变大。(第四实施方式)菜刀Id具有凸缘31,所述凸缘31在手柄3c的刀身2方向的前端,并在将刀刃接触到水平面上时与刀身一侧大致垂直,在该凸缘31的附近具有粗柄部10,其是将刀身镶嵌入手柄而成形的。粗柄部10形成为,当握住手柄时大拇指和食指的抓握圆周为105mm 130mm(例如120mm)的粗柄部10。刀尖2 是将刀刃变圆,刀刃根部23a也是将刀刃变圆, 与现有的菜刀相比,由于可确保安全性、以及具有粗柄部10等,因此,利用其他的菜刀来进行用刀尖对蔬菜切口、用刀刃根部挖去马铃薯的芽以及削皮等行为,将该实施例做成专门用于切较硬食材以及韧性蔬菜的菜刀,并且将刀尖2 和刀刃根部23a的刀刃角度变圆,从而可以防止由刀刃的角引起的受伤。另外,在刀尖一侧的刀背上设置了大致半圆形状的凸部15,当手放到刀背上、或者装有垫板时,则难以向刀尖方向进行滑动。另外,与现有的菜刀相比,将刀身宽度25做得较大(例如60mm)。由此,对于挠曲等的强度会增加。另外,由于强度增加,而能够减小板厚度,通过将板厚度变薄(例如,最大部分厚度为1.8mm),能够更容易地切割较硬的食材(用刀切割较硬食材时,会产生楔增强效果。尤其是,对于如南瓜类生的较硬物,用前端进行切割时,切割后的食材不会向两侧打开而紧密地贴在刀刃的两面。由此,除了刀身刀刃的楔形形状之外,刀身整体的楔形形状的角度的影响也很大。因此可以说,刀身整体的楔形形状越小,则楔增强效果就越高)。另外,通过在刀尖一侧的刀背上设置有凸部15,而使刀尖附近的刀身宽度2 变大,从而能够防止刀尖一侧的挠曲。并且,刀刃优选是用于切割较硬食材的楔形双面刃。另外,手柄3c为,对刀身进行嵌入成形,在形成了中柄34之后,以柔软性材料(例如,弹性体或者硅橡胶)覆盖中柄34的方式进行双层成形,并设置有外皮33。外皮33的双层成形使得其表面具有柔软性,容易握持,可抑制滑动,在提高了抓握力的同时,因粗柄部10较粗而产生的成型时的塑料材料的气孔也可以通过外皮33来掩盖,从而有利于具备良好的外观。另外,通过在外皮33上附加图案,可以进一步提高抓握力以及外观。在这里,将图案35做成南瓜种子的形状,但也可以是表皮纹路或者几何学图案。另外,这里的图案35 是将中柄34的一部分突出到外皮表面,可以起到防止由于对外皮33的加压引起的手柄3c 与中柄34之间的偏移等作用,将中柄34和外皮33做成不同的颜色从而通过色彩变化来提高外观性等。另外,在这里,手柄是将刀身进行嵌入成形的,也可以对外皮33进行双层成形之后,将刀身芯用铆钉等固定在中柄34上,手柄也可以不是一体的,而是从两侧夹持刀身。另外,手柄的材料可以是不锈钢等中空材料,也可以是将塑料材料或者含芯材料粘合在柄芯部上。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上述各实施方式用于通过示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宗旨和范围,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很多的替代物、修改以及变形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菜刀Ia Id所具有的手柄,可以做成相对于刀身2垂直面的截面是沿刀身宽度25的方向上较长的椭圆形状。根据这种结构,在使用者握住手柄时,手柄难以在使用者的手中进行旋转。另外,通过利用弹性体等柔软性材料来形成该手柄的表面,能够让使用者更容易将力传递到刀身上。
权利要求1.一种菜刀,由刀身和手柄构成,其特征在于,将除去了刀尖和刀刃根部的刀刃即刀刃中部,形成为大致直线状, 在将所述刀刃中部接触到平面上的状态下,所述手柄的中心线与所述平面所形成的角度为5度 15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菜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中心线为,所述手柄的柄芯的中心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菜刀,其特征在于, 所述柄芯的中心线与所述刀身的刀背大致平行。
4.如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菜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具有凸缘,所述凸缘形成在所述刀刃接触到平面上时的大致垂直方向上并靠近刀身一侧的端部。
5.如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菜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具有粗柄部,所述粗柄部使握住手柄时大拇指和食指的抓握圆周是105mm 130mmο
6.如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菜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身具有在所述刀尖一侧的刀背部上呈大致半圆状的凸部。
7.如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菜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身为双刃,其刀背的板厚度为2. 5mm以下,刀身宽度的最大宽度为50mm以上。
8.如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菜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在形成中柄之后,由覆盖该中柄表面的柔软性材料进行双层成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于切割如南瓜等较硬食材的斜压切菜刀。该菜刀由刀身和手柄构成,将除去了刀尖和刀刃根部的刀刃即刀刃中部,形成为大致直线状,在将所述刀刃中部接触到平面上的状态下,所述手柄的中心线与所述平面所形成的角度为5度~15度。角度根据放置切菜板的面的高度和身高(特别是站直弯曲手腕后的肘的高度)的不同而产生变化,在同一切菜板面的高度的情况下,身高低的人优选减小角度,而另一方面,身高较高的人优选增大角度。另外,当切菜板面(在水槽上进行操作时为水槽高度加上切菜板的厚度)较低时,则增大角度,当切菜板面较高时,则减小角度。
文档编号B26B9/00GK202137766SQ20112009723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3日
发明者高部笃 申请人:株式会社雷片贩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